正月十五逛東關相關作文20篇

正月十五逛東關 篇1

國小二年級作文 ,364字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晚上我和爺爺奶奶去逛東關街。

我們一進東關街入口,就看到一整條街張燈結綵,燈火通明。每家店前都掛著一對紅燈籠,一眼望去,就像一條條紅色的長龍。街兩邊鋪滿了小攤子,有的賣糖葫蘆,有的賣燈籠,有的賣各種各樣的小玩具……還看見許多一大家子一大家子出來逛的,有老人,有小孩,小朋友們手上還拿著燈籠或是玩具呢!人們臉上的笑容像朵花似的,多開心哪!

走著走著,突然看見路邊有一家店,是上過電視的四喜湯圓店。裡面坐滿了人,大家都在吃湯圓。天哪,裡面太忙了!突然我一抬頭,發現天空中有不少紅色的會飄動的紅點點。我想了想,突然大喊:“哇,是孔明燈!是孔明燈!”跟著人群,最後我們來到了古城牆邊,這裡有許多玩燈籠和放煙火的人。紅紅的燈籠和五顏六色的焰火照亮了整個星空,真美呀!

這就是今夜的東關街!你們喜歡嗎?要不有空也來逛逛吧!

正月十五鬧元宵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322字

“寶寶,起床啦!”“好睏……才六點”“今天是元宵節,媽媽做了你最愛吃的元宵哦!”

好吧,看在元宵的份上,我離開了誘人的床,出去吃早飯。“今天的早飯為什麼是元宵啊?”我一頭霧水。“今天是元宵節,吃元宵代表團團圓圓。元宵是甜的,表示甜甜蜜蜜,所以,吃元宵是在祝福我們大家哦!知道了嗎?”“嗯!”

下午我和媽媽去看燈展,我好高興啊!瞧,這個燈籠圓圓的,好似一個熟透的蘋果,那個燈籠彎彎的,好像彎彎的月亮;這個燈籠像花兒,那個燈籠像雲彩……五彩繽紛。

燈籠亮亮的,照亮了陰沉、黑暗的天空,使整個天空跟白天沒什麼兩樣,除此之外,我還猜了燈謎,回家以後,我和媽媽掛了燈籠,把燈籠開啟以後,我就睡,它就那麼亮著。

正月十五元宵節,鬧元宵。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正月十五元宵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734字

孩子們所盼望的,過節過年以外,大概要數元宵慶典的時候了。每到正月十五元宵之時,蒲城張燈結綵,好一派喜氣洋洋。

思緒遷移著……

憶……憶……

依稀記得,630歲的蒲城裡一向靜謐而相素,只能望見寥寥人影,好比晨光裡的星星;只能聽見悉悉索索的青石板的歡唱;只能聞到小巷裡鹹光餅那甜甜而微鹹的香氣。

而到了新春後的元宵佳節,一向安靜得連一根針落在地上都聽得清的蒲城,則來了一個三百六十度的大轉變。

記得是一年的冬天,時值元宵。寒風雖似一把刃,但仍割不斷元宵的喜氣情結。我在院子裡蹦噠著,一會兒裝作指揮著大人搬東西,一會兒去廚房奶奶那蹭些吃的,一會兒又遙遙望著蒲城的方向,放眼欲穿。

起初大夥兒也是樂呵呵地看著我東蹦西跳,四處搗亂。但忽然,大夥兒的臉色很謹肅了,我仍然東躥西跳。看著大夥兒那難看的臉色,我忽然明白另看玄機,切下張望,父親正一臉黑線望著我。

“去!拿你的古文來!”父親的話總是透出一股不許抗拒的威嚴。

我迅速去取了古文書,頭上冷汗涔涔,忐忑不安地把書交給了父親,他讓我坐在書房中夾的書桌旁,用手指給我看:

“這兒……第七課《匆貪多》……背到這兒第17課……背十課!”他說著,還用另一隻手翻了數十頁的書頁,轉身便入屋。“哦!對了!給我讀熟,且流利背誦。否則,休想去看元宵會!”他臨走前補充道。

霎刻,我似乎從頭上澆了一盆冷頭。但是,有什麼法子?我只好似自我安慰般喃喃自語:“大人有時就是那麼霸道,不講理。但俗話說得好:‘小孩不計大人過’……”

太陽落下了,明月升上來了……

晚上九點半,當我滿懷信心地走進父親寢室,流利地背誦出古文時。父親點點頭,拍拍我的肩,說:“孩子,不錯。洗洗睡吧,明日繼續努力!”說完將我送出了寢室,關上了門。

留下我那雙淚光瑩瑩的兩隻眼睛……

正月十五鬧元宵 篇4

節日作文 ,1342字

正月十五,又稱之為上元節、燈節、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農曆新年裡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元宵節這天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熱熱鬧鬧地歡慶、共度這個美好的節日。

古代,到了這一日,就連皇帝也要出來進行“御樓觀燈”,與民同樂。元宵節最主要的活動是猜燈謎和吃湯糰。“猜燈謎”也叫“打燈謎”,據傳始於宋朝。文人墨客將謎語貼掛在五顏六色的彩燈上,讓賞燈的人去猜,純是一種助興之舉。因為謎語能引起人們的好奇之心,激發人們的雅興,所以很快就流行了起來。到了南宋,猜燈謎已不侷限於讀書人,而是全社會各個層次的人都來參與了。

至於元宵吃湯糰,據說是為了討個好的口彩,因為湯糰又叫湯圓,湯糰湯圓,湯諧音“團”,就變成了團圓。吃圓宵,意思裡是圓滿,無非圖個吉祥。人們用各種方式慶祝元宵節,其中都充滿了親情友情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期盼。

在我的記憶中,早些年城裡的中心廣場、四街八巷都要掛燈,那些燈是越做越大,越做越有創意。每逢元宵節,在鄉村生活的人們想方設法搭乘各種交通工具到城裡賞燈,每到這時,城市就會變得人山人海、絡繹不絕、摩肩接踵的,城市的空間突然狹小了,人與人之間沒間隔了。那些年份城區各大街道都有燈展,往往有燈有謎,活動也較寬鬆、熱鬧。而現在政府設點集中搞燈展,往往多是一些商業燈展,主要宣傳商家的業績和政府等部門的祝福,逛元宵節變得有些人看人的意味,為了防範安全事故,弄得警察只能封閉主要街口,彼於應付,但熱鬧處,燃放煙花的程度卻是有增無減。

近年來,元宵節的燈展除了往年擺燈的中心廣場、甘泉公園,主要集中在剛落成的濱湖廣場,想是政府有意宣傳新城區的用意吧。其規模空前,熱鬧非凡。天剛放黑,圓月如一盞碩大的銀盤升起在東方的天空,照亮寰宇。接著,劈里啪啦鋪天蓋地的煙花爆竹響起來了。那煙花升空絢麗奪目,精彩紛呈,在空中盪漾開去,一波未息,一波又開,濱湖廣場、甘泉公園、湖光山色。湖岸燈光如一條條游龍蜿蜒騰飛,柳樹、楊樹在燈光的映照下泛著生命的綠暈,連廣場在內的一簇簇樹木,紅的似火,粉的如霞。樹花銀火不夜天,天空中飛翔著數不清的許願燈,滿滿地載著人們的願望飛去。如今,慶賀元宵節的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如燃放煙花爆竹、看元宵晚會、觀舞獅耍龍扭秧歌等。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民俗,凝聚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景和希望。

隨著時代的發展,近年來,一進臘月,整個城區大街小巷都裝扮的奼紫嫣紅。真正給人一種過了臘八就是年的感覺。特別是一到晚上,五光十色,錯落有致。加上街面行進的車燈,確有種“天上的街市”的韻致。單看那閃爍其間的紅綠燈也真如眨眼的星星。

正月十五雪打燈,這雪是人們期盼的雪、是祥瑞的雪。盞盞花燈迎春開放,張張笑臉喜氣洋洋。時下雖然是零下十幾度的寒冷,但夜幕下的人們久久不願散去。爭先恐後地在一處處風景處拍照,留著他們自己的念想,進一進平安門、富貴門,只圖來年吉祥如意、平平安安,做更多的發財夢、富貴夢,以實現民族的中國夢。

夜深了,鮮甜糯滑的湯圓端上了桌,家家團聚後,又要奔赴自己的前程。元宵夜的喜慶仍氤氳在人們的記憶裡,多年以後隨著滄桑的歲月,元宵節仍記憶猶新,耐人尋味,不時還敲打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久久難以泯滅。

過了正月十五,年也就過完了。各行各業又開始新一年的營生。

正月十五的花燈展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3字

元宵節看花燈的習俗在全國各地都有,翻開福州的地方史,看花燈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所以每年福州的花燈展都很盛大。

福州的各個公園廣場上都擺上各式各樣的花燈,許多樹上都掛滿了燈串。我家住在江濱公園旁,真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呀!沙灘邊擺滿了形態各異的花燈,我可以一睹為快啦!

一吃完飯,我就拉著爸爸和妹妹直奔江濱公園。之前,江濱公園除了散步的老人外就沒什麼遊人。可今天不一樣,在路上,我看見許許多多頭上戴著裝飾的遊人,有的戴著牛角,有的戴著孫悟空的金冠,熙熙攘攘地向花燈展走去。

燈展上有許多大型燈組,有人物故事燈,有神話故事燈,有歷史傳說燈。每個大型燈組前都聚著許多人,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了進去。我還看見了許多動物造型的燈,有龍的,有狗的,因為今年是狗年,所以有一個金狗旺財的燈,而且狗造型的燈也特別多。

我自己也買了一盞燈,是大刀,揮舞起來呼呼作響,就像古代的將軍一樣。妹妹買了一盞小豬佩奇的燈,它閃閃發亮還會跳舞呢。

看完一圈後,我們隨著人流走出了花燈展,這真是一個難忘的花燈展啊!

正月十五圓而香 篇6

國三作文 ,613字

聽奶奶說,年其實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結束。所以從小我便對元宵節這一天格外重視。

小時候喜歡牽著爸爸媽媽的手,走在燈火繽紛的大街小巷裡。抬頭看見的不是滿天繁星,而是比那繁星更為熱鬧的花燈。每個花燈底下掛著一串燈謎,看上燈的人就買去,連同那底下的謎底,還有人們的祝福。眼前是漂亮的花燈,頭頂是燃燒飄蕩的孔明燈,彷彿一切都是美好的,就連耳旁轟鳴的煙花聲,都被它的絢爛遮掩得無比可愛。而最幸福的事也莫過於捧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了。

奶奶有她自己獨特的手藝。她總說外面的東西不衛生,所以從臘月開始,奶奶就開始忙活著晒麵粉,和麵團,再一揉一釀,那釀醬裡有奶奶的獨家祕訣。每每一開鍋,那味道實在受不了,可吃在嘴裡卻是天壤之別,無比香醇,也許是奶奶給它施了個魔法吧!小時候一想到這,就無比佩服奶奶,還想著讓奶奶載著我,一起去尋找那飄在天上閃爍的孔明燈呢!

從外面看累了就回來,奶奶彷彿真得有魔力,一進門就端出幾碗熱騰騰的湯圓。幾顆飽滿光滑的湯圓像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嬰兒臉蛋,湯上浮著小蝦皮和翠綠的蔥花。只看見那碗上飄的熱氣,心裡就有一種滿足。倦倦地咬上一隻,皮和餡彷彿融合在了一起,又彷彿是兩種不同的刺激感,麵皮裡有股淡淡的花香,卻又說不出來是什麼花,餡裡芝麻經過高溫出了油,油又融入麵皮裡,入口更加醇滑,再加上自家糯米加上半昏不暗的燈光,心裡越發變得暖洋洋的,靠在奶奶的懷裡,聽著大人們的交談,漸漸地,進入夢鄉……

正月十五吃湯圓 篇7

國一作文 ,742字

農曆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鬧元宵,看燈會。

下午,外婆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到了一隻凳子上,叫我幫助她去拿住臉盆的邊沿,不讓臉盆動。我答應了一聲,就幫外婆把臉盆扶住了。然後,外婆就拿來了一碗開水倒進了臉盆裡,接著,她用雙手用力地和起來。米粉很快就被外婆和成了一團,臉盆邊上的乾粉還有許多,外婆叫我再去拿一點水來倒進臉盆裡有乾粉的地方。她拿起和成的粉團往放有水和乾粉的地方和了起來。不一會兒,外婆就把一個粉團和好了。還把臉盆邊上的粉都沾在了粉團上面。

現在,大功告成,就等做湯圓了。

等到吃湯圓前半個小時,外婆開始動手做了起來。我看到她從粉團上面抓了一團粉,用手搓成了一個圓柱形,然後,在中間挖了一個孔,邊挖邊轉,那個孔漸漸變大了。接著,外婆把剁好的肉泥放了一點進去。然後,她就把這一個湯圓收口了。我看著外婆做的樣子覺得自己也心動了,也想親手去做湯圓。我立刻跟外婆說了一聲就動手做了起來。我像外婆一樣做著。我覺得沒有自己做得沒有外婆那樣容易,但是也把一個湯圓做好了。外婆看了看說:“嗯,第一個能夠做得這麼好,已經不錯了。”我聽到了表揚,更加努力了,接著我又跟著外婆做了下去。不到二十分鐘,我們就把湯圓全部做好了。

接著,就是煮湯圓了。外婆把水澆開,就放了一半湯圓下去。這時,鍋子裡的熱氣冒了起來,人的眼睛都快睜不開了。

燒了幾分鐘,外婆倒了兩次冷水,才揭開鍋蓋說:“好了,現在可以盛起來吃了。”這時,我看到湯圓已經全部浮在了水面上。爸爸動手盛湯圓。他先給我盛了一碗。我卻把第一碗端給了外婆,讓外婆先吃。這時,外婆笑得連眼睛都看不見了。然後,我接過爸爸遞給我的湯圓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啊,今天的湯圓真好吃,我比平時整整多吃了一倍。

正月十五鬧元宵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540字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猜燈謎、賞花燈、吃元宵是元宵節裡必不可少的內容。今天,我們又迎來了這個普天同慶的好日子。

與往年不同,學校隆重舉行了“善娃鬧元宵”活動。老師、家長、同學歡聚一堂、分工合作,共度佳節!聽,面盆的“咚咚”聲、電磁爐的“吱吱”聲、我們的歡笑聲,匯成了一首幸福快樂的交響曲。終於,輪到我們包湯圓了。我迫不及待地戴上口罩、套上手套,準備“大顯身手”。首先,我把麵糰揉得圓圓的,然後把麵皮攤開,輕輕地放入餡料,小心翼翼地捏好邊沿,搓成圓形。一個可愛的湯圓寶寶就出現在我眼前,栩栩如生,笑眯眯地說:“小主人,你好!”我更加有自信了,包得一個比一個快,一個比一個美。不一會兒,盤子裡放滿了五顏六色的湯圓寶寶。看,紅的像蜜桃,讓人垂涎三尺;綠的像蜜瓜,頑皮地笑著;黃的像蝴蝶,盡情地飛舞。我忘記了一切煩惱和憂愁,靜靜地享受著勞動的果實。湯圓吃起來軟糯香甜,口感豐富,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吃完湯圓,放學歸來,我依然沉浸在元宵節的熱鬧和歡樂之中,興奮得久久不能平靜。

正月十五鬧元宵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8字

正月十五,是傳統的元宵佳節。我們學校組織了一場別有“風味”的元宵節活動。

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我走進了學校。首先跳入眼簾的是一片紅色的“燈海”。教學樓從上至下,一層接著一層的紅色“巨浪”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右邊操場則溫柔了許多,倒像是一圈圈紅色海浪的岸。一陣風拂過,燈籠就搖搖擺擺晃起來,發出”嘩嘩“的聲音,彷彿海浪在拍打沙灘。

剛進校門的地方,我看見一隻小豬燈籠。它呈趴下狀,兩眼微微閉著,像睡著了一樣。小豬的頭頂上還有一根紅色的細繩,繩子另一端是一根木質的小棍子。這樣一來,就可以把憨憨的小豬給拎起來了。再細看,小豬的肚子下還有一張小字條,上面寫著”—三三三五五五(打一成語)“,喔,原來是猜字謎,這也太簡單了吧,不就是三五成群嗎?

再往前走就是升旗臺了。升旗臺前面有各種各樣的小展臺:有剪紙的、寫毛筆字的、畫燈籠的、機器人表演……各個展臺前人來人往。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機器人表演了。我真想擠進去看,可是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參加剪紙展示,雖有遺憾,但能身為剪紙一員接待遊園嘉賓,我也倍感榮幸。可不要小看了這小小的一張紙和剪刀喲,它可以在我們的巧手中變出各種各樣的形狀,比如福字、雞冠花、孔雀等圖案。我剪的得就是最難的圖案——孔雀。成品是由兩隻大小一樣,姿態相同的孔雀組成。我屏住呼吸拿著剪刀回憶手工課上老師教的技法細細剪,生怕把羽毛剪斷了。當眼睛和嘴巴在剪刀的遊走下漸漸顯現,我心裡才略微輕鬆了些。隨著我的心情逐漸平緩,栩栩如生的孔雀終於呈現在大家的面前,引得眾人嘖嘖讚歎,我的心裡甭提有多美了!

今年的元宵節,我不僅在校園中飽了眼福,也過足了剪紙癮。真是一個有意義的元宵節!

正月十五過元宵 篇10

國二作文 ,764字

正月十五元宵節,猜燈謎,看廟會,好不熱鬧。

正月十五春節的最後一天。可偏偏又是一個節日而過元宵總是該乾點啥吧,放煙花。對,沒有錯,就是放煙花,看著煙火在夜空中綻放是如此美麗。當然,這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去猜燈謎,看花燈。

來到大街上,全部都是人,人們人來人往,忽然一聲聲叫好聲傳來,原來是在舞龍,他們配合十分默契,那龍在他們的配合下,十分逼真,宛如活過來一般。當然,也不能沒有舞獅,一龍一獅,十分精彩。而周圍的觀眾的叫好聲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要注重細節描寫)

而猜燈謎也是一個很有趣的活動,在火紅的燈籠上捏著一些木牌上面寫著許多謎語。比如十月十日猜一字,當然,這還算簡單,也有許多十分難的謎語。而在這是燈籠下總有一些人在抓耳撓腮,苦思冥想。突然一大人叫到:“我猜到了,我猜到了!哈哈哈,我就說我怎麼可能猜不到,我可是貌比潘安,智勝諸葛的人啊!”這話引起了大家的歡笑。我剛開始也被嚇了一跳,但聽到這句話,我也不由地笑了出來。而他也像得了大獎一樣,高興得手舞足蹈。我也繼續加入興奮的行列中,猜的腦細胞都死光了,可也猜的不是很多。唉,難道是我變笨了,還是燈謎變難了。

在這歡聲笑語的地方,也少不了小販,他們一個個扯著嗓子,大聲的推銷自己的東西,在這熱鬧的集會中,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而也,我經不住他們的吆喝,買了一串冰糖葫蘆,入口甜絲絲的,不錯物有所值,吃著糖葫蘆,邊走邊猜燈謎,走到了一個小販前,小販是一個老人,他是一個做糖人的。在他那雙飽經滄桑的手下,一個個十分逼真。便花錢買了一條龍,隨後又買了一隻鳳凰,龍鳳呈祥,我離開了攤位,四處閒逛著,看了看時間,快十二點了,又急忙忙的趕回去,而元宵也下了鍋,大家坐在坐在桌上,看著窗外的煙花,吃著元宵。

正月十五就在這笑語中走過,真期盼下一個元宵節啊!

正月十五鬧元宵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6字

正月十五,天一擦黑,把我的熱情就激動了起來。因為,今年將是我們鎮最熱鬧的元宵節。

懷著期待的心情急急忙忙吃了晚飯,我連跑帶跳地進入了鎮上的北大道,果真是熱鬧非凡。道路兩旁張燈結綵,各式各樣的花燈掛滿了整條街,將整條大道照得如同白晝一般。人行道上,馬路上,處處都擠滿了看花燈的人。

我沿著整條路慢慢地參觀著。忽然,一個精巧細緻的花燈映入了我的眼簾,那是個胖娃娃手裡捧著條又大又紅的錦鯉的燈。這盞燈立刻使我的好奇心大起。我擠過人群,看了看說明:大錦鯉,象徵著年年有餘,同時也有財源滾滾的意思。而一個胖娃娃抱著鯉魚,則象徵著子孫健康,幸福美滿。我再仔細一看那個胖娃娃,臉蛋紅撲撲的,綻放著幸福的微笑,看上去健健康康。沒想到一盞花燈裡,就包含著我們家鄉滿滿的風俗。

我又沿著大道參觀著。我看到了象徵家庭團圓的湯圓燈、守護全家不遭鬼魔侵擾的“門神”燈。

快要走到中心廣場了。此時,一對舞獅從人群中竄出。他們在“獅子”頭上放了一盞盞紅燈籠,駕馭著威風凜凜的“獅子”。“獅子”嘴裡還放著一盞紅燈籠。兩旁街道上播放出一曲曲喜氣洋洋的歌曲,“獅子”從人流中間穿過,還不停地跳躍、舞蹈,做出各種各樣的令人驚羨的動作。這一下,把人群的興致吊得更高了。人群中爆起一陣陣歡呼聲。

鬧元宵活動一直到深夜才結束,人群也陸陸續續散開了。但我仍懷著歡喜的心情,又在大道上晃了一圈才戀戀不捨地回家去。

整整一夜,我心中的激動心情與剛才街上的所見的景象揮之不散,令我回味無窮……

正月十五鬧元宵 篇12

國小三年級作文 ,739字

農曆正月十五,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一大早,媽媽就收到了一條祝福的簡訊:元宵之夜月兒圓,閤家歡樂吃湯圓,甜甜蜜蜜滿心間,幸福一年又一年。

“吃湯圓嘍!”隨著媽媽的喊聲,我們聚攏到桌前等待著。一個個圓溜溜胖乎乎的彩色湯圓在碗裡翻滾著,我迫不及待地撈了一個就往嘴裡咬,“哇呀呀,燙死啦!”我尖叫著。爸爸偷偷地笑了:“慢點。‘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看,燙著嘴了吧!”我只好耐住性子慢慢地吃。那甜甜的味道填在嘴裡,更甜進了心裡。看我吃得慢,媽媽卻急了,催促道:“快點兒,我們要去賞花燈了。”我連忙風捲殘雲般吃完了湯圓。

江濱公園可是賞花燈的好去處,我們來到園內,那兒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好不容易擠了進去,眼前的景象讓我驚呆了。走道兩邊的樹上纏繞著許多彩色的霓虹燈,有紅的、白的、黃的、藍的、紫的……大樹就像一位位美麗嬌羞的仙女,霓虹燈就是她手臂上柔軟輕盈的飄帶。漫步長長的走道,我們看見了各式各樣形態各異的花燈:有展翅翱翔的“老鷹”,有手託彩蓮的“觀音”,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有蹦蹦跳跳的“玉兔”……真是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最有趣的要數一個巨形花燈:兩隻活潑的“小粉豬”正頂著一個金色的圓球嬉戲,可愛極了!

元宵節真快樂呀!我悄悄地許下了一個心願:希望我的家人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學習進步。我們的生活像湯圓一樣幸福美滿,團團圓圓。

正月初五看龍燈 篇13

國小一年級作文 ,90字

典禮結束後,我和餘諾姐姐看到門口有賣棉花糖的,媽媽給我們每人買了一朵棉花糖,我們吃得津津有味。呵呵,今天真是又過了眼癮又過了嘴癮!

八月十五 篇14

節日作文 ,1374字

如果多年以後,有人問起最想回到過的哪一天,忘不了的永遠是那年的八月十五。

雨,又下了一整夜,淅淅瀝瀝,似乎是來自江對岸斷斷續續的哭泣,砸在水窪中砸在窗柩上砸在每個人的心頭。難得一天週日,同時又難得一年八月十五中秋節,但此時此刻與家人歡聚團圓遠不及學業的重要,留校自習的人異常之多,教室裡卻只有筆尖與紙張摩擦的“沙沙”響聲。口袋裡手機突兀的震動打破了這少有的氛圍,周圍的幾名同學抬起頭向我投來略有責備不滿的眼神。下意識地紅著臉捂緊口袋落荒而逃,直到一路狂奔到走廊盡頭才鬆了口氣。夾雜著雨絲的冷風迎面而來,南方的溼冷讓人感到整個骨頭都被置於極寒的冰水之中,微微縮了縮脖頸,將外套拉鍊拉至最上,這才掏出稍有溫度的手機。只是一條資訊,怪不得鬧騰兩下就消停了,“中午我來學校和你一起吃飯,到了就給你電話。”心跳有些加速,全身流動的血液也在升溫,似乎是聽到了來自根源的思念與呼喚。

漫不經心實則略顯焦急地瞅了一眼時間,一分一秒彷彿被延長了好幾倍。時間就是如此的無情,在你分秒必爭之時,轉眼就消逝連它的影子也夠不著半片;但當你心心念念只想按下快進鍵時,它卻悠閒地像個散步的老太太。飯點已經到了,大家都陸陸續續推門離開,經過旁邊的每一個身影都在無限擴大我內心的烏雲,偌大的教室終於只剩下了兩人,痴痴地盯著桌上攤開的課本,文字元號此刻在我眼中已不再有任何意義,無論怎樣排列組合,得到的結果始終是媽媽一個多月未見的面孔。如來自天堂般美妙的震動重要響聲,“快下來吧,我在校史館門前等你。”來不及認真收拾,拎起書包就往外衝,臨走時還不忘向最後剩下的同學露出勝利的笑容:“中秋節快樂!”

鋪著瓷磚的樓梯在雨天格外地滑,但根本顧不上什麼安全第一,一個勁地往樓下趕,真慶幸什麼也沒發生仍然生龍活虎。即將走出一樓大廳,些許緊張地扯了扯衣角,扒拉了有些凌亂的劉海。雨還是不小,撐開傘,想透過眼前的雨霧尋找到她的身影。在那兒!她就站在校史館門口的玉蘭樹下。漸漸走近,不知為何卻不敢抬頭直視前方,難道這就是古人口中所描述的近鄉情更怯嗎?盯著自己的鞋尖,驚訝地發現原來地上的落葉已是如此之多了,落葉歸根,自然的選擇往往也是帶有人情味的。

手中提著媽媽遞過來的袋子,天知道這麼冷的天這麼遠的路保鮮盒裡的菜還散發著餘熱。原本並排前行的兩人,不知何時成了一前一後,或許只是我下意識地想要躲在她身後罷了。沒有過多的言語交流,但如此放鬆舒適的狀態真想讓時光永遠停滯在這一刻。她的褲腳後溼了一大片,眼裡有些酸澀,心底湧起陣陣溼濡。她的電話突然響起,“喂,你好。”“是的,請問有什麼事嗎?”“沒事,那我過十分鐘就出來。”我心中隱隱不安,她結束通話電話,失落而又歉意地看著我,因為臨時變動,她原本三點的車還有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就會來接她。眼前的一切都被一塊毛玻璃所覆蓋,決堤的委屈在心底肆意氾濫。屈從於現實的無奈,臨走前:“來,讓媽媽擁抱一下,中秋節咱們就短暫團聚了。”她張開雙臂,雙眸中透出點點光亮。啊!那無數次出現在夢中的溫暖港灣。然而回應她的,只是一個沉默的背影和淚流滿面的一頓一人的午餐。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從小就爛熟於心的詩句,直至那一刻才真正明白語文老師講解它時,眼底蓄滿的淚水和化不開的鄉愁。三百六十五個日子裡,從此八月十五我最想家。願長風送去我的牽掛,出現在夢中擁抱你。

八月十五 篇15

節日作文 ,224字

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名中秋節。大家在這天晚上都會賞月,吃月餅。

說說吃月餅吧!大家的口味各不同,有五仁的、有蛋黃的、還有豆沙的,形狀各不相同。大家的吃法也不同:有一大塊直接吃的,有的手抓著來吃,還有的切成一小塊,用叉子吃。

中秋節不但要吃月餅,還要賞月。人們都說: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大最圓。這話說得一點沒錯,不信你瞧,月亮圓的像個皮球似的,比皮球還大,可是賞月要找準時間,不然的話,就被天空上的雲擋住了,那多可惜呀!

我真喜歡八月十五中秋節!

八月十五的月亮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9字

八月十五的月亮,就那樣輕盈地升起,朝你粲然一笑,徐徐步入天心,來到星星們嬉鬧的碧藍的夜空。

我從未見過那樣柔美,那樣溫和的月亮,她笑臉盈盈,如姑娘那注滿清泉的雙眼般純潔,如碩人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般國色天香。

夜深了,父母熟睡,我悄悄起床,尋找那輪皓月。原來,她把星星攬入懷中,安詳的睡了,這時她竟更加迷人,那份難以描摹的豐盈和難以形容的優雅,簡直就是美麗的極致。在這月下,世間萬物彷彿都相互枕籍著,依偎著,相擁著,在這朦朧的月色裡恬靜的睡著了。

望著這皎潔的萬古明月,我思緒萬千:我愛明月,因為我生在明月高懸之時,而明月不僅是自古以來文人墨客欲罷不能的靈感源泉,更是老幼婦孺津津樂道的神話來源。從“上承齊樑,下開盛唐”的《春江花月夜》,到“對影成三人”的《月下獨酌》;從“千里共嬋娟”的《明月幾時有》,到“月光如流水”的《荷塘月色》;從光怪陸離的“嫦娥奔月”,到永無休止的“吳剛伐桂”;從不切實際的“猴子撈月”到不明所以的“天狗吃月”……現今"嫦娥"已經成功登月,歷史又翻開新的一頁,而這些千古名篇和神話寓言依然在流傳。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這輪明月依然掛在空中,懷抱著星星,恬靜地睡著……

八月十五月圓夜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399字

月亮升起來了。她溫和的笑著,喚來星星,帶著他們一起做遊戲。今夜的月亮擁有她獨特的美:她有一份難以描摹的豐盈,而又純潔如玉——-今夜是八月十五月圓之夜。

夜深了,父母熟睡,我悄悄起床,尋找醉人的月亮。啊,她如玉的光澤像仙女的衣裙飄落人間,給萬物罩上一層輕紗。沒想到白天早已看厭的景色,經月光的再創造,竟宛如仙境。

看著這輪皎潔的萬古明月,我思緒萬千:這輪明月,有多少文人墨客讚美過她,她卻從不因此傲慢待人,驕橫無禮;她有純潔的品質,總是在夜晚默默照亮人間,讓人很容易忽略她的默默付出。她卻從不要別人知道自己的默默無聞和無慾無求,甘願守著漫長寂寞的長夜。老幼婦孺把她放進神話和童話,她的角色永遠都是純潔無瑕的,那淡淡的月光撫平了白日的焦躁,給心靈一絲沉靜,也給我一絲安慰。明月永遠是美麗的,純潔的,溫柔的……

那一輪皎潔的明月,哄睡了星星,溫柔的俯瞰著大地,她是在祝福人間吧……

八月十五的月亮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428字

又是一箇中秋的夜晚,如玉盤一般皎潔的圓月,發出柔和的月光,淡淡的,卻又濃濃的。

一輪明月高高的掛在夜空中,點亮了星星,也點燃了遊子的思鄉情。

月亮,宛如一位溫柔的思鄉使者,每當這時候,就會帶來故鄉的訊息。它的出現,使黑漆漆的夜空增添了一絲絲光亮,為夜行中的歸者照亮了道路。

月亮的光是甜甜的,照射在臉上,彷彿是母親溫暖的撫摸,帶來了親人的問候。遠在他鄉的遊子剛剛接完電話,便用感恩的目光望著這夜空中的信使那傳遞著思鄉情的月亮。

啊,在夜空中那璀璨的月亮,你是一位天使,傳遞愛的天使,是通往故鄉的一座彩虹橋。有多少人看到你,彷彿看到了日日夜夜思念的親人,因此而受到感觸。月亮裡包含著千千萬萬說不清的情感,有著太多太多訴不完的思念……

那些出門在外的遊子,我真想對他們說:“出門在外一定很累吧?但無論你有多成功,或是無論有多落魄,故鄉永遠在這裡,親人永遠都會微笑著在盼你歸來!”

今天,月亮又升在夜空中,如白玉一樣皎白,一樣明亮,八月十五的圓月。

八月十五月兒圓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5字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開車回老家了。我們一進家門,香味撲鼻的菜香就在我的鼻子裡迴盪。我上樓來到客廳,發現沙發上坐著博學的哥哥,還有一位經常和我吵嘴打鬧的姐姐。哈!我最親愛的兩位姑姑也到了!

時間真快,不知不覺到了晚上六點了,奶奶叫我們入席吃酒咯。來到廚房,只見飯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有比我手掌還要大的越南老虎蝦,還有全是紅膏的麵包蟹,饞得我口水直流。對了,還有一個飯後甜點,一個好大好大的月餅。這個月餅是五仁餡的。我剝了一隻老虎蝦,那味道真是鮮啊,肉質肥嫩。咦?爸爸去哪裡了?原來爸爸怕我們小孩子口渴跑去買飲料了。大家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說說笑笑,開心極了!

大家吃完飯了,一起下樓看圓月了,一陣風把門吹的“嘣”一聲關了起來,這下好笑了,我們大家誰都沒有帶鑰匙,幸好,爺爺在家呢,我趕緊打電話叫爺爺下來開門。

看完美麗動人的圓月,爺爺給我們切月餅吃,我們每人一塊,味道好極了!吃完月餅,大家都坐在客廳裡,我們三個小孩子開始猜謎語的遊戲。大人們當裁判,我們當挑戰者,一共十道題,五分鐘過去了,遊戲結束了,成績也出來了,我拿到了第二名,聰明的哥哥得了第一名,姐姐得了第三名。這個遊戲真好玩,讓我們腦洞大開!

轉眼到了八點多了,大家都要回去了,我戀戀不捨地和哥哥姐姐告別。中秋節,真是讓人難忘啊!

八月十五月兒圓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484字

八月十五這一天,我和家人來到了博物館,參觀關於中秋節的展覽。

一進展廳,一副賞月圖立刻吸引住了我,畫面上母親牽著孩子去賞月,聽了講解員的介紹我才得知,賞月時必須由母親帶領去賞月,原來中秋節也有如此之多的習俗啊!旁邊,一個兔爺讓我頗感興趣,這件展品惟妙惟肖、活靈活現,一般母親領孩子賞月時會給孩子作為玩具,讓孩子不哭鬧。兔爺的座騎是一頭老虎,當然也可以有多種動物成為坐騎,如羊、牛等,兔爺真是神通廣大。參觀完展廳,我臨摹了一副嫦娥奔月圖,嫦娥貌美如花,腳踏祥雲,朝天奔去。

中午,我和家人聚在公園裡,享受著溫暖的陽光和美味的月餅、水果。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在一起比賽“月”的飛花令。輪到我說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媽媽也不甘示弱,到了爸爸那裡就卡住了,半晌還沒有給出詩句來,我急的臉都憋紅了,乾脆幫爸爸說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最後我如願以償的當上了勝利者。

傍晚,好似玉盤的月亮掛在夜空上,旁邊的星星點綴著天空,好一副秋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