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書院導遊詞相關作文20篇

東山書院導遊詞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212字
毛澤東主席親自為學校題寫了校名,正式定名為東山學校,現在已經是一所有名的中學了。

它當初的作用是用來培養人才,以濟當時之急的,可後來中國解放後,因為有一些有名的人物在此讀書,這座學校並沒有被拆掉,後而被後代完好的儲存了下來,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東山書院。

這次東山書院一日遊就到此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如果你下次還來湘鄉玩的話,請來湘鄉市東方紅學校236班來找我哦!大家拜拜!

東山書院導遊詞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848字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馮雨甜,你們可以叫我馮導,我今天將帶領你們遊覽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母校—東山書院。

東山書院以前叫東山精舍,佔地面積為128畝,被列為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也應光榮的革命傳統成為了湘潭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東山書院的最大特點是課程設算術、格致、方言、商務四齋,分科造士。培養人才強調實事求是。現在請大家跟緊我的腳步,來參觀一下這美麗的東山書院。

大家看到了嗎?東山書院的白玉校匾是由黃自元題寫的。那我們走進校門看一看。池塘旁邊有一口小井,毛澤東常常在這口井裡打水。每當晚上,毛澤東讀書時感到睏乏,他就會把冰涼的井水往自己身上潑,讓自己精神起來,繼續讀書。井旁有一塊石頭,上面刻著一首詩,叫詠蛙。這首詩是少年時的毛澤東作的。一天,毛澤東和朋友坐在井邊閒聊,突然發現石頭上有一隻青蛙,它有感而發,便寫下了這首詩。大家右拐,這就是書院的正廳,相當於我們的禮堂。正前方有一座孔子雕像,栩栩如生,是為了拍攝一部電影修建的。大家順著它向上看,“公誠勤儉”四個字非常醒目,這是東山書院一直以來的校訓。兩旁的柱子上有一副楹聯:“公畢方將私治,師嚴然後道尊”。意思是老師要公正、無私,同學要尊重老師。大家往這走,還有很多房間。我們去看一看。第一個房間是訓詁室,是同學們請教老師的地方,也是老師的辦公室,第二個叫監學室,相當於教導主任工作的地方。用來監督老師是否認真工作。第三個是堂長室,也就是校長室。關於堂長李元甫還有一個小故事,我來講解一下:在毛澤東十七歲那年,來報名時錯過了考試,正巧堂長經過,看到了他,就想考考錯過考試的毛澤東。堂長問毛澤東:“你讀書的志向是什麼呢?”毛澤東告訴他:"我要讀書救國救民,保衛家園!"堂長很是震驚,小小年紀竟能有這樣的志向,拍著手說:"太好了!我們學校出了一位愛國學子!”於是破例錄取了毛澤東。

我的解說完畢了,大家可以自己再去細細觀賞。不過,我給大家提一些要求:1、不高聲喧譁;2、不亂丟垃圾;3、不亂塗亂畫。希望大家能夠配合,謝謝!

東山書院導遊詞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476字

各位同學,家長們:大家好!我叫陳天浩,大家可以叫我陳導,或者叫我小陳。我們本次要參觀的地點是東山書院。

東山書院坐落在湘鄉市的偏東南位置。走進東山學校的大門,你就會看到一個大池塘,名叫護牆池,往右邊走就來到石橋,石橋的名字叫護牆池橋,橋旁有一塊石頭,石頭上刻著毛澤東寫的詠哇:“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年輕時的毛澤東就有“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的氣魄與胸懷!以前毛澤東還在這池中游過泳。

走過石橋就來到東山書院正門口,門口兩旁栽著鐵蘇,門上還寫著“東山書院”四個醒目的大寫,走進院子便看見孔子的雕像,雕像前面有一口古老的銅鐘,庭院裡有幾棵樹,兩棵白玉蘭,一棵臘梅,還有一棵石榴樹。這四合院環境十分幽靜,是個讀書的好地方。

向左轉就到了毛澤東讀書的教室,因為毛澤東那時很高,所以毛澤東坐在二組的倒數第二位,教室上的黑板有兩塊,上面裝有齒輪,可以上下拉,這在那時是一個偉大的發明,方便老師和同學擦黑板。

本次旅遊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援,如果下次還來的話,請到東方紅學校251班來找我,大家再見!

東山書院導遊詞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889字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去參觀東山書院。我叫胡惠琳,大家可以叫我胡導,也可以叫我小胡。

首先,大家跟我往右邊走,大家看,這裡有一口井,沒錯,當年我們的偉人——毛主席非常喜歡到這井旁邊讀書,養精神。有一天突然有一隻青蛙正好蹲在大石頭上,同學們便讓毛澤東現場作詩,所以毛澤東寫下了《詠蛙》這首詩。“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好,看完了詩,我們到橋那邊去看看!“這裡有六塊石板,三塊是新的,三塊是舊的,那麼請大家來猜一猜,哪三塊是新的,哪三塊是舊的?”其實,這三塊比較平的是舊的,那麼很多人就會問為什麼呢?因為這三塊石板經常有人走,所以,它漸漸被磨平了!好,我們再往裡走,其實當年毛主席來求學的時候,是有專門的理髮室的。大家看,這裡是訓詁室,相當於我們的教師辦公室。這是監學室,當時教育部工作人員就在這裡工作。這就是我們的堂長室,也就是校長室,其實當年毛澤東是被破格錄取的。因為毛主席17歲來時,錯過了考試時間,保安就不讓他進來,可是毛主席從韶山跑到這兒來讀書,怎能就這麼輕易放棄呢?剛好這時校長從這兒經過,便讓他把自己的志向寫出來,於是毛主席寫下了救國救民、保家衛國的長長文章,校長怎麼也沒想到,年僅17歲的少年,竟有這麼大的志向和抱負!他被破格錄取了!

大家再看這裡,這是藏書樓,毛主席非常喜歡到這裡來借書。我們現在去看看他們的宿舍吧!當時是兩個人同一間宿舍。記載有一次毛澤東把自己的棉被給了沒帶被子的同學,自己跟表兄擠在一張床上。青年時期的毛澤東是那樣關心別人!這裡還有他們的自修室,是他們上自習的地方。接著,我們去看看他們的教室吧。他們教室比起我們現在的教室要簡陋一些。毛主席的位置在2組倒數第2位。大家可以去坐一下,體驗一下。

東山書院是由劉錦棠指揮修建的,用了一萬四千七百二十九串七百四十文。現已發展到182畝,有全日制教學班76個,學生4800餘人,是目前湘鄉乃至湖南最大規模的全日制寄宿學校。

今天的參觀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配合!

遊東山書院舊址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684字

東山書院,坐落在我的家鄉東臺山下。因為傑出領袖——-毛澤東少年在此讀過書,所以就遠近聞名。現在是國家4A紅色旅遊景區。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和媽媽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踏上了遊東山書院舊址的旅行。剛下車,雄偉壯觀。幽靜的東山書院就映入了我們的眼中。

來到東山書院門口,就看見有工人叔叔阿姨們在忙碌著,他們是為了紀念毛主席120週歲,而在一絲不苟的工作著。是在這裡修個廣場呢!再看右邊的牌子上刻著:全國AAAA級旅遊勝地,全國愛國主義示範基地。再往裡走就是操場。操場上有一架滑滑梯和爬杆。接著,就是大廳。大廳裡擺著孔子先生的雕像。而雕像兩邊就是學生宿舍。仔細一看,只有毛主席的床上有厚厚的被子。從大廳往裡走就是毛主席的教室。一進教室就看見後牆上寫著:“業精業勤”。這四個大字。教室裡擺放著32張整整齊齊的桌椅,課桌看上去很舊,但一塵不染。我激動地坐在毛主席的座位上,好象我來到了哪個年代,同學們是那麼認真地聽課,多麼刻苦地學習,學習他們刻苦的精神,取得優異的成績為祖國,為社會做出一份力量。想起:毛主席離開韶山來鄉求學,曾賦詩一首:孩兒立志去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來鄉求學時的毛主席,是懷著一種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思想、以及堅定執著的信仰。

最後我和媽媽來到了譚政爺爺的紀念館。一進門就看見幾個引人注目的大字:“永遠的豐碑”。我們大家都知道譚政是毛主席的第一任祕書,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大將。

啊!譚政大將和毛主席是多麼偉大啊!我們以後學習毛主席和譚政大將的愛國精神,為祖國做出更多的貢獻!

遊東山書院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357字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東山書院遊玩。

走進大門,踏著腳下的石板路,來到了一座石橋邊,走上石橋,往下看,看到了碧波盈盈的湖面,湖裡有許多各種各樣的魚兒。

走過石橋就來到了一個小草坪,這是毛澤東爺爺求學時的操場,走過了草坪就看見“東山書院”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門口的右邊有一個小門,那是理髮室,看得出當時學校非常重視學生儀表。

走過小門就來到“西齋”,西齋共有齋房四間,少年毛澤東求學時的寢室是西齋一樓第一間,那些床是木製的,上面鋪著柔軟的被子,我真想體驗一下睡在這張床上的感覺,我們隨後來到了一個大廳中,大廳中央擺著孔子的雕像。

看完“孔子",我們來到了“東齋”,這是毛澤東爺爺的教室,我仔細找到了毛澤東爺爺當時坐的課桌,坐在位子上,我彷彿感受到了毛澤東爺爺求學時認真聽課的情景。

東山書院真是個讀書育人的好地方。

遊東山書院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485字

這個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約好一起去參觀一下毛澤東主席曾經學習和住過的地方—東山書院。

到了書院門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東山書院”這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它是清代大書法家黃自元所書。走進大門,踏在歷史悠久的石板路上,我心裡非常激動,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來東山書院。

東山書院的周圍都是樹林,有的是準備長成參天大樹的小樹苗,有的已經長成了巨大結實的樹,如樟樹,像是一個個哨兵,挺直腰桿,堅定地立著,要是一有動靜就擺動樹葉,似乎是在提醒別人有緊急情況。

再往前走就是一個小小的湖,湖裡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湖底的魚兒在歡快地嬉戲,湖裡的水真綠啊,綠的像是一塊無瑕的翡翠,又像是蓋上了綠色的地毯,綠水在太陽底下閃著金光,像是在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我發現湖對面有一座高大挺拔的雕像,我迫不及待地跑過去問:“爸爸,這是誰?”“這是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穿過西齋,我們就來到了東齋,這是整個東山書院最大的教室,玻璃是透明的,黑板可以移動。還記著毛澤東的生平事蹟。

馬上就要回家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東山書院,並想:我以後也一定要向毛主席一樣建設祖國。

參觀東山書院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963字

如果要用“志當存高遠”這句名言來描寫毛主席爺爺,那是最適合不過了,他從小就有著為中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理想。而東山書院,也就是毛主席的母校,更是引導毛主席求學勵志的起點。今天,我們四、六年級就有機會來參觀東山書院。

到了那裡,我們一個個像出了籠的小鳥,迫不及待地跑出了車裡,一下車,我就見到那美麗的景色:古老的房屋,上面砌著青磚青瓦,讓人感覺有清涼之爽,旁邊的花草樹木,在向我們點頭呢!

這時,一位老師走出來,哦!她就是我們的導遊。現在,導遊帶我們來到了一廳,裡面全是關於毛主席爺爺的故事。在大廳中間,有一尊毛主席的銅像,那是毛主席爺爺年輕時候拿著一本書的銅像。忽然,我看見了一首詩,這是一首毛主席離開家鄉時寫的一首詩: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這首詩寫得真好,讓我佩服不已。旁邊有一副油畫關於毛主席把自己的棉被和蚊帳給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的故事。這幅畫,令我想起了關於毛主席爺爺的另一個故事:那天,正下著傾盆大雨,毛主席爺爺家的稻子必須要收回家來,毛主席的爸爸便讓他去收回來。在毛澤東爺爺家旁邊,住著一位老奶奶,大家都管她叫毛四阿婆,這位奶奶家也種了稻子,因為老奶奶家沒別人,她必須自己去收稻子,剛一走出去,被毛主席爺爺看見了,毛主席爺爺一看,對老奶奶說:“毛四阿婆,我來幫你。”說完,一把抬起稻子背進了屋,而自己家的稻子卻淋溼了,毛澤東爺爺卻還是很快樂。這不正可以用盧梭說的:“為人善良和正直才是最光榮的,”這句話來形容毛主席爺爺嗎?

接著,我們看見了一口井,聽導遊說,曾經毛主席和幾位同學在這旁邊坐,這時從井裡跳出一隻青蛙,於是作了一首詩,詩的內容是這樣子的: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隨後,我們來到了毛澤東爺爺上課的教室,教室面積寬廣而又整齊,一排排座位齊刷刷地擺在我們面前。講臺上面,有兩塊重疊的黑板,上面吊著兩根繩子,可以上下移動。毛主席的座位就在二組倒數第二個,但他學習還是很認真。

之後,我們又來到了毛主席的自修室。它十分簡陋,只有八張桌子和八張椅子,再加上一盞燈,便是自修室了。可以想象,當時毛主席爺爺那股非常熱愛學習的勁。

參觀完畢,我戀戀不捨地上了車。心想:毛澤東爺爺,您的品德讓人讚歎!您的學習讓人驚豔!我敬佩您!

書香東山書院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0字

下午,太陽公公換上衣裝,精神飽滿。看來他也想跟我們去春遊呀—今天,小記者們要集體去東山書院踏青!我們一路嗅著春天的芳香,看著春姑娘畫的生機勃勃的初春圖,來到了東山學校。

踏上古老的石板路,望著精緻的木建築,我心裡蕩起一層層漣漪。原來我們偉大的毛爺爺小時候在這所學校讀書。我暗下目標:我長大了也要考上這東山學校。走進書院,惹眼的綠出現在我面前。這裡到處是成片的樹木。樟樹挺立在湖的一圈,像是這裡威嚴的衛士。樹幹又粗又直,給人一種安全感。柳樹也不甘示弱,披著一頭綠髮,身姿妖嬈,像一位嬌羞的姑娘。

我們繼續漫步院內,上了一座石橋,橋有些些缺陷,這時歲月的痕跡呀!橋下是一個大湖,綠得那麼深,像一塊無瑕的翡翠。但是,調皮的魚兒劃破了平靜的水面。花花綠得魚群像一條條綢緞向著我們游來,好像在對我們說:“歡迎你們來到這裡!”

我們往裡面走,來到了毛爺爺的寢室和進修室。我驚呆了!寢室裡只有一張由幾塊木板拼成的床,上面再鋪一層床單。這樣不會睡得不舒服嗎?進修室裡也只有一張紅漆桌和椅子,桌子上方吊著一顆燈泡。毛爺爺在這麼艱苦的環境裡學習還能如此才華橫溢,那都是因為他有一顆熱愛學習的心。我們穿過古典的紅木柱走廊,來到毛爺爺的教室。毛爺爺的座位在倒數第二排,我試著上去坐了一會兒,在這個位置很難集中注意。想到這裡,我不禁想到毛爺爺聚精會神、奮筆疾書的畫面了。最後,我們來到了毛爺爺銅像下瞻仰。導遊老師說:這是全國最大的室內銅像,不加底座,高9、9米。哇!這麼高呢,我想這應該也表明毛爺爺在我們心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吧!銅像毛爺爺凝視遠方,手握望遠鏡,好像在規劃著我們中國的無限美好前程呢!

毛爺爺是我們中華人民的榜樣,東山書院之行使我更加堅定信心:長大後要成為爺爺這樣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美麗的東山書院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9字

今天下午,沈老師帶領我們四年級和六年級的小記者去參觀了歷史悠久的東山書院。

走進大門,第一眼看見的是蔥鬱的樹木,有的已經長成參天大樹,幹粗枝茂的大樹像一個個訓練有素的士兵,挺立在水泥路的兩旁。花兒也不甘示弱,有的耷拉著腦袋在想些什麼;有的翹首仰望浮雲;還有的躲在綠葉從中竊竊私語……空氣中還洋溢著淡淡的花香,令人心曠神怡。

“裡面一定更美”,我心裡暗暗想著。果然,裡面有一片大的池塘,塘裡的水清澈見底,還有不少漂亮的金魚在悠閒地溜達著呢!

這裡是毛主席、陳賡、譚政等偉人曾經讀書的地方。導遊耐心的給我們講了關於毛主席的故事,大家都聽得入迷了。我們穿梭在西齋和東齋之間,見到了毛主席的自習室和寢室,那裡雖然空間很小,但是光線很好,是學習的好地方。

穿過東西兩齋,我們來到了毛主席曾經的教室,那是東山書院唯一一個西洋風格的教室,很寬敞,黑板可以上下移動,窗戶和玻璃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呢!這一切好像都是為毛主席的到來而準備的!

在書院的博物館裡,陳列著許多毛主席和他同學曾經用過的物品,還有他們寫的字和文章,也還有當年在書院裡就讀的偉人們的頭像和雕像。

“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過得太快了,我們還沒看夠就要回校了,大家都戀戀不捨。

在回校的路途中,所有人心裡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向偉人們學習,以他們為榜樣,長大後做祖國的棟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