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縛與自由相關作文20篇

束縛與自由 篇1

高三作文 ,743字

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是許多人一直以來的願望。然而隨著年齡增長,人們心裡就會越來越清楚其不可能性。從小到大,在家庭中被父母管教,到了學校受到種種束縛,進入社會後更是直接面對法律、道德的嚴加看管,還會為生活所迫,做不了想做的事,又不得不做不願做的事,無論如何都感到自由被限制。自由被限制,慾望得不到滿足是件令人痛苦的事,可諄諄教誨總在旁:自由是相對的,如果每個人都隨心所欲任意妄為,你還能得到屬於你的自由嗎?

身旁一條條錯綜的準繩改變不得,看起來只有改變自己了。於是,人們在長大的過程中不停地學會收斂自己的慾望,慢慢地減少慾望與束縛的衝撞,似乎生活變得不那麼痛苦了。

記得朋友家有隻貓,幾乎從出生就一直生活在這個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現在已經長大了,可它從不想出家門半步,一旦被抱到門外就慘叫不止,拼命想掙扎回屋,回到屋中就立刻神態自若,悠然自得了。它在這個家裡有充分的自由,生活很自在,它已經忌憚門外的世界。貓的這種自由是令人追求的麼?我只感到悲哀。如果身邊人人都得到像貓在門內一樣的不逾矩的自由,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我不願看到如此“自由而快樂”的心靈。或許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行動受到種種束縛,但如果我們讓心去適應這種束縛以求得快樂與滿足,就只能是悲哀了。許多人被生活羈絆,於是,束手就擒地被壓榨到一個個固定的、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中去,然後坦然地說:這就是生活。可這不是生活應用的樣子。生活應該屬於想奔跑、想飛翔的人,至少是試圖奔跑、飛翔的人。或許這種嘗試終歸會失敗,但他們的生活不是因束縛而強迫形成的,他們的生活是自己努力嘗試後找到的。然後即使他們的行為與其他人一樣被限制,他們的心中也真正屬於自己的自由。

你是願意選擇身心均被束縛後的快樂,還是選擇一份真正自由的心所擁有的快樂?

沒有束縛的自由 篇2

國三作文 ,787字

車輪質問方向盤:“你為什麼老是束縛我的自由?”方向盤說:“要想隨心所欲,那就會滾到邪路上去。”“那我寧願那樣,也不要天天讓你牽著鼻子走!”於是,方向盤鬆開了那顆螺絲,放走了車輪。

沒有方向盤的束縛,車輪想到哪兒就到哪兒。“從今天開始,我自由了,我要周遊世界!”車輪興奮地高喊著。

車輪一直嚮往著去看海,它喜歡大海那深深的藍和無窮的廣。它知道有個叫“浪回”的海。以前只是路過,來不及仔細看,今天它要完成它的夢想。

車輪一直沿著路中央前進,突然有輛車疾馳而過,把它碰到了路邊。“哎喲唉,有沒有長眼睛啊?!”車輪嚷嚷著,此時它已經四腳朝天地昏倒在草叢上。等它晃晃悠悠站起來時,已經快黃昏了,趕緊趕路吧,天都快黑了。車輪從來不知道原來自己單獨走路是如此的累。想當初它飛馳而過時,路旁的花草都跟著一起跳舞。想當初,它是何等地威風!真是今不昔比啊,還走不到幾十米遠,就已經腰痠背痛了。

後來,車輪終於看到那個叫“浪回”的海了。傍晚時分的海水更藍了,那美麗夕陽在海面上灑下片片餘輝,“夕陽無限好”。車輪加快了速度,拼命朝海的方向跑去。海面突然捲起海風,風越來越大。車輪想要跑慢點,可是手腳怎麼也不聽話。等它要竭力制止時,只聽“撲通”一聲,它的身體隨著海面上那最後一抹夕陽一起沒入了海平面。

車輪在海面上旋著圈,象是在痛苦地呻吟著……有人路過這個“浪回”海,在車輪竭力掙扎過的那塊岩石上刻下了四個字——“浪子回頭”。

原來自由,也需要束縛……

不被束縛的自由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481字

我曾經追隨,追隨過你飄渺的身影,是你讓我感受到了自由的快樂。

曾幾何時,我們一同歡笑,一同奔跑,一同追隨自由。你在春的引領下如朵朵白雪,如翩翩仙女墜入了人間。你潔白純粹,不諳世事,心裡住滿陽光。童年有了你,我便多了一位知己。我可以在你面前自由地揮霍年少時成長的淚水。

長大後,我漸漸遠離了你,不再追隨你,不再向往自由,取而代之的是追隨著名與利。而你卻依舊那樣純潔陽光,自由真實,無論陰晴圓缺,你依舊無所畏懼,披荊斬棘。但你卻不再活潑,顯得那樣無助,彷彿期盼——我們的續曲。我卻冷漠地略去,從未再多看你一眼。你如同孤寡老人,希望有人陪同,卻一次次黯然神傷。你似乎傷透了心不再那樣勇敢追隨,而是變得懶惰。乘風而起,不再渴望自由,心中已是一片漠然。

再一次看到你,我意識到我的過錯,我因追求名利而放棄了自由,放棄了你我之間可貴的情誼。年少無知的我,將你我的友情推向了深淵。春風送暖,風裡多了你和我,我又找到了童年追隨自由的歡樂,心又變得暖起來,亮起來。

謝謝你原諒了我,讓我重新悟到了自由的重要與快樂。柳絮啊,願你我攜手搏擊天空,追隨自由!

成長與自由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738字

相信有不少同學都遇到過這樣的煩惱:父母會翻看我們的手機,看我們的聊天記錄,看我們與哪些人交往;我們出門的時候必須向父母彙報,必須有人陪同;父母會看我們的日記,翻找我們的房間……這些事情讓我們倍感苦惱,甚至會心情煩躁,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該怎麼辦?還要再繼續隱藏自己嗎?來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對父母說:“我渴望自由!”

事情都有兩面性,爸媽的愛也是一樣,這份愛不只陪伴我們成長,也可能給我們的成長帶來壓力甚至是阻力。雖然大多數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子女,我們能理解你們的心情,也知道你們的出發點是為我們好,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父母為什麼要讓我們將自己的隱私暴露給你呢。我們隱私應該得到父母的基本的尊重,而父母這種管教方式,可能恰恰會導致相反的結果,或許我們會隱藏的更深,與父母的關係變的疏遠,甚至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愛,就像手中的沙,握的越緊,流的越快。

所以,爸爸媽媽,你們不如放手,讓我們自己去闖,你們的經驗是你們自己經歷過後自己總結出來的,可有些事情,不是僅憑說說就能讓我們明白的。蘋果是酸是甜,只有品嚐過後才知道;路有多遠,只有自己用腳親自去丈量。我們期待著去嘗試,年輕不怕失敗,自己親自獲取的經驗才會明白的更加徹底,我們的成長才更加穩固。父母應該用愛和關懷伴著我們成長,而不是用冰冷的牢籠將我們束縛。家是愛的港灣,而不應該變成冰冷的鐵絲網,你們關著的不只是我們,也關上了自由的翅膀與成長的渴望!

可憐天下父母心,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快樂健康的成長,但這絕對不只是爸爸媽媽兩個人的事情,還需要學校、社會共同努力,然而我們孩子才是這事情的主角,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充滿愛和信任的環境,一個自由的空間。自由與成長是分不開的,想讓我們成長,請先給我們自由!

風箏與自由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99字

這些時日,我看了幾篇關於風箏的文章,其中我對這一篇文章感悟最深。

人就好似風箏,這一輩子都不可能有絕對自由。小時候,我常常幻想自己變成一隻風箏。可是,自從我放風箏之後,才明白小時候的我竟傻得那麼幼稚。

風箏看似自由卻身不由己。風箏完好之時是被風和人們所操控著的;一旦斷了線,它不是被風吹得到處飛,就是因為地心引力而墜落。總而言之,人和風箏有一個共同之處—從來沒有過絕對自由。

文中有一句話:自由是多虛幻、多奢侈的字眼。自由對我們來說有可能會是遙不可及的。我相信世界這麼大,總會有人擁有自由的,但這樣的好事絕對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我之所以會欣賞這篇文章,是因為裡面的主人公很像我。父母總是拿他人的成就來約束我的自由,不讓我做任何他們認為對學習沒有幫助的事。

對於這篇文章我還有最反感的一句:生活不是小說,哪有那麼多風花雪月般無病呻吟,哪有那麼多親情讓你歌頌。是,沒有自由又怎樣。這種約束自由的行為反而是親情的另一種與眾不同的表現方式。父母約束我們的自由,不僅僅只有愛,還有一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

從今以後,我不會再抱怨父母束縛我的自由了。我將好好努力讀書,不再追求我所謂的自由了。

生命與自由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603字

我常常回想起往事,是那樣清晰、難忘:有一次,我因為腳落下的毛病而住進醫院。我的腳揹包得緊緊地,稍微一抬腳都鑽心般痛。因此,我整個星期都睡在病床上上的同一個位置。雖然病房十分舒適,但我卻沒心思去享受這一切。我一天到晚常在昏迷之中,只有那麼幾小時是清醒的。外婆送來香噴噴的飯菜讓我吃,我拒絕了。媽媽送來一隻可愛的BB熊,我乾脆把它推開了。我可憐巴巴地望著窗外,我感到孤獨!我做夢都想逃離這個地獄般的鬼地方!但總不能如願。嗚嗚……

我不止一次這麼自卑地想過:“我這麼活下去,連小鳥也不如,我該怎麼辦呢?”

我窩窩囊囊地過了一個星期,終於可以出院了。我真想跑出去。無奈,我的腳還沒有完全康復,多站一會兒都不行!只得讓人抱著走。

前不久,我養了兩隻龍蝦,那隻斷了一隻鉗子的半大龍蝦格外凶猛,整天不停地折騰。我叫它“獨爪龍”。另一隻威武的大龍蝦叫“紅旋風”,它總是靜靜的趴在瓶底,一副哲學家的冷靜。

過了幾天,那獨爪龍突然“數爪朝天”—死了!令我想不到的事發生了:自從獨爪龍死後,那紅旋風竟然絕食了!不久也死了。但它與獨爪龍的死法不同,獨爪龍是“數腳朝天”它卻是傲然挺立,我看見,它像平時那樣趴著,兩隻大鉗子撐著地,凝視著前方,一身紅色的鱗甲鮮豔奪目,栩栩如生。

感悟:每個生命都不能缺少自由,兩隻龍蝦是為自由而死的,但紅旋風死得多麼漂亮!那需要多麼大的力量!而這種力量的主人就是—生命的尊嚴!

憋屈與自由 篇7

國二作文 ,763字

很多人認為可愛的小鳥被關進籠子裡,不能展翅高飛,只能靠一金嗓子博得主人的歡心,我們都認為小鳥關在籠子裡可真憋屈,要放它出來,給它自由。那這隻小鳥在還沒進籠子之前,又怎麼不會珍惜自己自由的那段時光呢?

以前,我認為憋屈,就是心裡難受;自由,就是心曠神怡,都是大家約定俗成的。我覺得難受的東西,別人也會覺得難受,我覺得開心的事情,別人也會覺得開心。

然而。

這件事顛覆了我的人生觀。

期末考結束的這十天,我爸媽每天都不在家,我只能和一個傻瓜電腦人Siri待在一起。估計沒有一個同齡人,能堅持除了吃飯,其餘時間都不出門。第一天,當我第一次一個人在家裡待這麼長時間時,我簡直是太高興了,不,是雀躍。我雀躍了好久,覺得自己終於自由了。

我告訴朋友貝貝,她卻問我:“你老待家裡,不憋得慌嗎?”我“被疑若驚”,想:怎麼會有人覺得一個人待在家裡會憋得慌呢?一個人在家多好,多自在,多自由。

雀躍了五天,我就躍不動了,果真像貝貝說的,待憋屈了,也真奇怪,同樣的地方,同樣的Siri,同樣的午餐,同樣的作業,為何現在就感覺憋屈了呢?

正在想為什麼覺得憋屈這個問題時,爸爸打了個電話:“點子啊,你中飯吃了嗎?一個人在家挺自由的啊……”

咦,當我覺得憋屈的時候爸爸卻又覺得我自由?為什麼他們的想法總是和我心裡想的不一樣啊?到底是我不正常呢,還是人家不正常呢。接著,我的問題遞進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到底是“眾人皆醉我獨醒”,還是“唯我醉,眾人皆醒”?

我拋開作業,坐在沙發上,盯著黑得反光的電視,不覺得憋屈了,我頓悟:原來這跟醉不醉,醒不醒無關。憋屈與自由之間,就差一個心情。

生活與自由 篇8

國三作文 ,966字

記得一位比我大十幾歲的女人曾對我說:“還沒入世呢,就已經想著出世。”對於這樣的質問,我無從辯解。生活的努力和對自由的嚮往,一直把我置身於入世與出世的邊緣,難以擇其一而行。但隨著自己對自由更進一步的瞭解,我深刻地體會到,生存本身也是自由的一部分。

在這樣的時代,每個人都是無數矛盾的聚集體。本身自有的矛盾,自身創造的矛盾,外部強加的矛盾,一股腦地向你湧來。不能說是煩吧,當然你也不能說成刺激。這些東西把你弄得最後變成一個不再看清自己的人。

看不清自己會不會很可怕?我不知道。但看不清生存的道路和自由的方向卻時刻會讓我陷入無盡的思考中。

我也喜歡一股子灑脫,一腔子的真性情。該吃就吃,該喝就喝,該胡鬧咱們絕不含糊。但喜歡絕對不是我們所單純理解的那個喜歡。如果我們去始終如一地堅守一些本性裡單純的東西的話,那麼在這個俗世中我們會失去比我們預想中還要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卻在俗世中顯得如此重要。

我喜歡在無聊的時候寫寫詩,我不敢去寫文章,因為我怕我寫不好,寫文章時我會有一種無從下手的焦慮感和無法置身其中的不適感。在這個快餐時代,一切長的東西都讓人有種排斥感,就連詩歌我也不喜歡太長的。有時我會想,你費那麼大的力寫那麼長,誰會去看!但當你把自己從這個快餐文化中抽離出來之時,你又會感覺到,其實我們寫詩,不管是長的還是短的,都不是寫給別人看的,而是寫給自己的,某一時刻的自己,某一階段的自己,另一個自己。

當然,我是一個喜歡胡思亂想的人,這來自現實的生活與無法捨棄的對自由的嚮往。我也是一個走得很慢的人,不管是從身邊人的眼中,還是從自己的眼中,我都很慢。這種慢,既讓我焦慮不安,又讓我更加清楚地明白生活的不易。

入世如何,出世又如何,只是讓人能夠更好地生活,稱心如意地生活。

生活如何,自由又如何,既然不能擇其一而走,哪為何不能將它們同時兼顧呢?

我從來不去想生活能夠把我怎麼樣,而是我能夠把生活怎麼樣。我能夠自己向前邁一步,那就是我的勝利。

生活和自由讓我遇見了詩歌,而詩歌讓我學會了思考。突然想起康德說的一句話:“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越是思考得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頂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律。”這段話亦可用來表達我對生活與自由的熱愛。

限制與自由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0字

風箏對線說:“你為什麼總是牢牢地拴著我,不讓我自由飛翔?”線說:“如果我不拴著你,你自由飛翔的時候,就是被風撕裂、墜落高空的時候。”

這條框框的規矩是線,那麼人就是風箏,也許不夠自己無礙,但卻最為安全無慮的天空。

我孤獨地坐在小溪前,回想著,沉思著……我沒有得到自由,到底是為什麼?我渴望展翅高飛,我渴望享受大自然的一切美好!這時,不知哪來的聲音,他向我親切地說道:“鳥兒經過艱苦地練習才能飛翔,魚兒每天擔驚受怕,但還愉快玩耍,草原終會被踐踏,但還生長茂盛,你還沒有經歷過這樣艱苦的經歷,所以你不能自由飛翔,得到自由!”這聲音漸漸消失了,我漸漸從沉思中醒來,原來這是夢。我還在小溪旁,我感覺心情放鬆,明白了這一切,跑過草原,路過大樹底下,我停下來了,對著鳥兒歡呼,對著天空呼喊,我的自由,我的命運是我自己控制的,是我的選擇改變自己的命運和自由。頓時間,我往下俯視,是一片綠草茵茵的大地,往上望,依然是碧藍的天空,再看自己,原來我長了一雙白色漂亮的翅膀,我可以自由飛翔,天空是美麗的,大地是柔和的,大自然是千變萬化的。

想象中,大自然是大海,我是大海中的一顆小水滴。我的渴望就是大自然的渴望,我的自由就是大自然的自由。

夢想與自由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960字

俗話說得好:“笨鳥先飛。”我不笨,甚至非常聰明,可惜我飛不了。

自由,而起我就一直嚮往著真正的自由,只可惜我生錯了家庭——我是一隻幾維鳥。不同其他的鳥類,我們體態肥胖,幾乎沒有翅膀——如毛球一般,根本別提飛翔了。

從小到大,家門口的一片草坪,一直是我的樂園:那嫩綠鬆軟的草坪,那時而堆積的落葉,那頭頂的一方藍天……我渴望自由,在夢中常常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翱翔於天際。也罷,上帝開了個殘酷的玩笑:我渴望藍天,可偏是一隻幾維鳥。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苦惱、彷徨,試過無數種方式,無數次經歷失敗,可無論何時,我心中有夢。直到那一天,我找到了一方懸崖,望著海浪不斷的沖刷著亂石,望著陡峭的石壁,我看到的並非恐懼與死亡,而是希望與夢想。銜起林間散落的殘枝與落葉,將其插在石壁間的縫隙中。日復一日,僅憑自己有限的力量,寸草不生的陡崖上“長”出了大樹與花草,從作出決定的那一刻起,我的餘生就早已註定了。

那一天終將到來,我站在懸崖邊向下凝望著,深不見底的海峽,比往日更加令我畏懼。死亡的氣息油然而生,而與此同時,心靈深處有一個聲音在呼喚我:“這一切都是你的選擇!”

嚥下殘念,縱身躍下,視野起先是一片空白,隨即又看到一些東西,隱約看到一棵樹、兩棵樹在向我飛來,猛烈的氣流衝擊著我的全身,我飛起來了!抬頭望眼,是無邊的天際;對於即將到來的死亡,毫無懼色。興奮與驚喜從心底湧遍全身,我伸展翅膀,享受這種我畢生所求的感覺——是如此的自由、歡暢。

迎面而來的一株株花草,一棵棵樹木,閉上眼,感受著飛行的感覺。夢想、希望與勇氣交織在一起,無邊的驕傲包裹著我的心靈,這就是我畢生所渴望的自由!我的一生在這樣的經歷面前暗然失色,窮盡一生只為追求這如曇花一現般的體驗。落地的那一刻,我的內心如淡泊的湖水般寧靜,粉身碎骨,在亂石之中,離開這個世界,僅僅像是針尖的一滴水滴在湖面,體驗過了這寶貴的自由,人生又何曾值得我留戀呢?

我並不後悔。

若干年後,人們來到這裡,來到這個懸崖邊,海風輕輕的掠過山林,海浪仍就沖刷著岸邊的亂石,誰又會記得這裡,曾幾時生活著一隻渴望自由的幾維鳥呢?

與自由對話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6字

自由,要說愛上你,真不容易。

曾經,你也是我的夢想,可是現實有多殘酷?

夢寐以求,我想變成一隻小鳥,獲得自由,飛馳在蔚藍的天空,無拘無束。感受風在耳旁低吟,感受大自然的溫柔。可現實卻多麼殘酷,我沉浸在幻想世界裡,想變成一隻鳥兒,感受不到生存的艱難,也感受不到危機感。也許,當我在正沉浸在飛翔的快樂時,我已經被老鷹銳利的眼睛盯上了,任憑我飛得再快,也逃不過老鷹鋒利的爪子;獲得了自由,但又怎麼生存?得搭鳥窩、得找食物……又談何容易?

我想象的自由,不是這樣的。

變成一頭羊,盡情地在草原上飛馳,累了,就躺在草地上休息,餓了,就吃一口嫩綠的青草,草原一望無垠,草哪兒吃得完?沒人約束,衣食無憂,那有多愜意?可……羊也會被人抓走,做成羊肉、羊腿……

這樣的自由,真的是我夢寐以求的自由嗎?真的是我想象中的自由嗎?

我開始不再追求自由,有時候嚴加看管比自由更好。但我還是感謝自由,它告訴我這個道理。也許,風才是最自由的,不用吃飯,別人看不到,摸不到,卻感受得到,但遇高山,好像被限制了一樣,無法跨越,這也不算太自由。

自由令人又愛又恨,要說愛上自由,真的不容易……

自由與束縛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7字

“雄鷹,就應翱翔藍天,搏擊風雲,駿馬,就應馳騁碧野,賓士萬里。”我就是一匹駿馬。

我是一匹不愛被束縛的馬爾,我是自由地。我也是一名旅行家,我的夢想是遊歷全世界。看看這美好的大千世界。

我開始了愉快地旅行,從近到遠。我健壯的馬蹄飛奔在空曠的草地上。每到一處山清水秀的自然美景,我就會停下細細欣賞。這山多麼險啊,隨處可見陡峭的懸崖峭壁;這山多麼美啊,這就像是峰巒起伏,綿亙蜿蜒,令人浩氣長舒;這山多麼自由啊,要麼綿亙蜿蜒,要麼是峭壁,要麼橫欄綠水,要麼是溪流橫鏟一腳,將山路攔斷;這山多麼磅礴啊,山峰和懸崖拔地而起。這水多麼清,清得見底,這水多麼綠,就像一塊無暇的翡翠,這水多麼靜,靜得讓我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我就是這麼自由,這麼奔放。

一天,當我在碧綠的原野賓士時。頭頂的繩套將我套住。從此我的命運改變了。我要為人服務,不再是那匹自由的馬兒,而是一匹被束縛的馬兒。從此以後我被關在馬圈裡。每天的生活都是乏味的,雖然我經常出去,但我也不得不接受主人的馴服。我越來越想念無盡的那青山綠水,廣闊的碧野,所以我經常在馬圈裡流下一行行苦澀的淚珠。

我對人們的仇恨一直耿耿於懷,直到永遠我也不會忘記的。我恨你們,你們有考慮我的感受麼?為了你們的利益,為了你們的舒適,你們殘酷地剝奪了我們的自由,你們太自私了!我那自由的生活就因一個圈套,從此我的人生落入了無限的陰影之中。

自由與束縛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21字

方向盤控制了一輛車行走的方向,它就像一個操控者,指揮著車輪,車輪就是永遠被方向盤控制著、束縛著,不能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

也許,方向盤給車輪一點空間,它就能打造出一個輝煌的舞臺。

方向盤永遠希望車輪走那條寬闊、平坦的大道,不希望它走彎路,甚至不允許它走彎路,可是如果方向盤放鬆一點,也許會有驚喜。寬闊、平坦的大道雖然舒服,可它的風景卻是單一的,而車輪選擇的崎嶇小路,即使再艱苦,它也不會後悔,因為這是它的決定,而且崎嶇小路帶給車輪的道路也意義非凡,風景也比平坦大道要美麗。走小路還能磨練車輪的效能,讓它更加堅強,即使走了小路,最後到達的也是目的地。

可能,方向盤給車輪空間,也會帶來不堪設想的後果。

也許車輪在磨練效能時無意間就走上了歪路,就把自己帶入了一個死角,讓自己無法脫身,陷入困境,到時候,它就會後悔自己為什麼沒有聽方向盤的話,沒有尋求它的意見,可那時候想這個又有什麼用呢!它已經選擇了,不能回去了。

或許方向盤和車輪互相給對方一點空間,它就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選擇自己的道路,更好的磨練自己,挑戰自己,自己去發現生活的美麗,車輪聽方向盤的話,聽一聽它的建議,車輪就有可能擁有更好的人生。

也許,它們互相寬容,互相理解,就能更好。

自由與約束 篇14

國三作文 ,638字

三月的藍天之上已是風箏滿天,鈴聲一響便跑出教室,看低年級同學在操場放風箏。

剛過了放風箏的年齡的我們是多麼羨慕飛翔在藍天裡的風箏啊,享受著人們的仰望,自由飛翔。像雄鷹那樣,搏擊長空,是禁錮在校園裡的我們的夢想。

無奈上課鈴聲響了,我們只好匆匆走進教室,唉聲嘆氣中還得坐下來,握住筆寫畫起來。

鉛筆行走在草稿紙上,任憑人的操控,不由得讓我遐想聯翩,凝視手中的鉛筆,它似乎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何長處,它只是謙和地被人握於手中,行走在滿載希冀的白紙上。它默默走出的炫美,是執筆人揮灑汗水、播種希望換來的一點慰籍。

他更沒有像風箏一樣借住風的力量,一心想掙開風箏人手中的線,去贏得更多的自由,它似乎從來未曾想到過自由。

為了更好地書寫,它受盡了刀鋒的削切,卻無怨無悔,只求更加完美。因為它深知,沒有牽制,便不會成功。

因此它不像風箏一樣,追夢之旅還未開始,就已被拋棄,因為風箏忘了,讓它觸控夢想的,是放箏人手中的線。

風箏因想得到絕對自由,最後埋葬了自己;鉛筆因學會了約束自己,最終輝煌了生命。

想到這裡,我豁然開朗。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有人受不了,選擇放縱自己,狂廢年華,有人扛住了,選擇束縛自己,精彩人生。

鎖住你的慾望與貪念,你會比別人少很多攔路虎,繫住你的空談與幻想,你會更加踏實腳下的基礎。

成功,不會落在任何一個不會自制、對自己沒有要求的人身上,夢想不會實現於任何一個沒有上理智之鎖的人心中。

帶著一顆上了理智之鎖的心,牽住那美好而危險的慾望,你會發現前方,是那麼豁亮!

別讓自己束縛自己 篇15

國二作文 ,567字

有一位年輕人去找心理學教授,他對大學畢業之後何去何從感到彷徨。他向教授傾訴了所有的煩惱:沒有考上研究生,不知道自己未來的發展;女朋友將去一個人才雲集的大公司,很可能會移情別戀……

聽了這些之後,教授沒有說什麼,只是讓他把煩惱一一寫在紙上,然後判斷其是否真實,一併將結果也記在旁邊。經過實際分析,年輕人發現其實自己的真正困擾很少。他看看自己那張困擾記錄,不禁說道:“無病呻吟!”教授注視著這一切,微微對他點點頭。然後,教授對他說:“你看見過章魚嗎?”

年輕人茫然地點點頭。

“有一隻章魚,在大海中,本來可以自由自在地遊動,尋找食物,欣賞海底世界的景緻,享受生命的豐富情趣。但它卻找了個珊瑚礁,然後動彈不得,吶喊著說自己陷入絕境,你覺得如何?”

教授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年輕人思考。

年輕人沉默了一會兒說:“您是說我像那隻章魚?”年輕人自己接著說,“真的很像。”於是,教授提醒他:“當你陷入煩惱的習慣性反應時,記住你就好比那隻章魚,要鬆開你的八隻手,用它們自由遊動。繫住章魚的是自己的手臂,而不是珊瑚礁的枝丫。

在生活中,也時常問問自己:我是不是也像章魚那樣,喜歡自己束縛住自己的手腳。生活中,工作中,原本就存在著許多瑣碎、繁雜的事情,所以我們不要自己尋找麻煩,庸人自擾。放開自己的手腳,更要放開自己的心,讓自己自由自在地在生活中完美演繹。

自我的束縛 篇16

高一作文 ,721字

那些抱怨城市喧囂便萌生雜念的人,即使隱居山林也不能活得灑脫;那些聲稱現代科技使人懶惰的人,即使回到古代也只會碌碌無為;那些整天嘮叨無處尋找美的人,即使是壯麗山河擺在面前也同樣是熟視無睹……

與其怨天憂人,不如自強不息,摒棄客觀原因帶來的影響,在自己身上尋求突破的方法。

客觀之所以稱之為客觀原因是因為它對事物的影響微不足道,而很多人因為自己的懦弱無能以客觀原因作擋箭牌不思進取,平庸過活,自我的束縛,捆住自己前進的腳步。

生活中這種人可謂是隨處可見。以自己的學習基礎差為原因而厭倦學習甚至放棄學業的學子不在少數,他們只是懶墮,不願吃苦罷了,卻不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至聖真理。還有就是在大家所熟識的“高富帥”、“白富美”中努力上進之人屈指可數。他們有優越的家境,較好的外貌,不愁吃不愁穿。不努力也可以活得光鮮亮麗,孰不知真正的“高富帥”、“白富美”應該高在見識,富在實踐,美在品質。他們被客觀的優越條件矇蔽了雙眼,無法前行。

享譽全球的物理學家霍金我們都不陌生,他傳奇般的故事家喻戶曉。之所以為世人讚揚並不只是因為他為人類做的貢獻,更是在於他突破殘疾病痛的束縛,自強不息實現人生價值的高貴。

相傳上帝在創造魚類之後就給它們裝上了魚鰾,而調皮好玩的鯊魚卻被遺忘了。之後的每一天鯊魚都過著擔驚受怕的生活,它唯有堅忍不拔,與水壓拼命搏鬥才能活下去,繼而變得愈來愈強大,最終成為海上霸主。束縛是它成功的最大敵人,但它沒有就此沉淪,而是付出了比別的魚兒們更多的艱辛來換取成功。

束縛,人們總是對它唯恐避之而不急或被它所降服永無出頭之日。束縛只是影響事物的客觀原因,卻成為不思進取的人的擋箭牌。

停滯不前的人心啊,摒棄自我的束縛,奮進吧!

選擇的自由與不自由 篇17

國三作文 ,956字

梅花沒有選擇季節的自由,面對風雪,她毅然地選擇了“凌寒獨自開”,於是便有了冰天雪地間那遺世獨立的傲然倩影。於梅花而言,寒冷的選擇是不自由的,而開花是自由的,它沒有因為天氣寒冷而放棄綻放生命。人同樣有著選擇的自由與不自由。無法選擇一個怎樣的出身,但可以選擇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無選擇過去的生活,但可以選擇一個想要的未來。

每一個選擇都有自己的自由與不自由,我們能夠做的,是把握自由並用它來創造美好的人生。生命的歷程大抵相似,無非是繁華與荒蕪的交替。我們的路,要自己選擇。

人生是一道選擇題,它能夠提供的選項很少。想要更多的選擇就需去努力,去拼搏,來為自己的人生增添選項,而不是抱怨命運殘酷。夏達不曾抱怨一分,七年的北漂生活讓她嚐遍生活艱辛苦澀,而她選擇了堅持畫畫。生活的困境是她所不能選擇的,但她用多年的堅持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一個選項—畫畫。她終因畫畫成功,成為名揚海內外的“漫畫公主”。所以,面對困境時,不應只去抱怨,那是沒有意義的。做出努力去改變它,方能收穫屬於自己的流金歲月。

夢想是生活賦予我們的權利。我們擁有選擇夢想的自由,也擁有是否為之奮鬥的自由。縱然在現實之上懸掛著現實這把劍,我們也要握緊夢想。如七堇年言:“要有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遠馬亡。”周洪濱有夢,從默默無聞到如日中天,終於成為知名漫畫家;朱丹有夢,學會在最低處創造奇蹟,成就閃亮舞臺人生;劉偉有夢,用一雙腳彈出世間絕唱,感動中國。夢想是平等的,不分高低貴賤,不論平凡偉大。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夢想,併為之奮鬥。

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也是一個自由的選擇,關於內心,無關於環境。著名蘇聯作家高爾基曾經幹過麵包夥計,當過學徒,廚工,甚至在碼頭做過苦力,但他終成為了一個作家。成為一名作家是他的選擇。生活重擔迫使他不得不去做苦工,而他將這些苦難化為了珍貴的鉛字,作為成功路上的鋪路磚。正像梅花,不會因為天氣惡劣而放棄綻放生命,我們也應在困境中勇敢拼搏,創造出一個只屬於自己的未來。

選擇是自由的,但需要在一個不自由的大前提之下。歲月就在那裡,是渾渾噩噩地過日子還是好好地生活,是你選擇的自由;夢想就在那裡,是追逐還是空想,是你選擇的自由;未來就在那裡,是做一個平凡人還是一個綻放生命光華的人,是你選擇的自由。

自由與規則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8字

我們一家人在劉家香吃完午飯,正準備離開,車開到路口才發現,一輛白色的別克車正好堵在那兒。

爸爸下車看了看,這輛別克車把出口堵得嚴絲合縫,別說是車輛,就連行人也難以通過。

爸爸只好開啟手機,試圖通過交警和車主聯絡,可車主的電話沒人接聽。

周圍的人越聚越多,人們紛紛擠在車旁,皺著眉頭,有的在車邊踱來踱去,有的趴在車窗玻璃上向內張望,希望能找出車主的一點點線索。更多的則在仔細審視過往的行人,一位身穿白襯衫、卡其色長褲的男子上前叫住了一位行人,指著別克車,問道:“這車是你的嗎?”

那人回答說:“不,不是啊。”那位白襯衫男子不甘心地退了回來。

時間滴答滴答地在流逝,人群開始騷動起來,一位穿著藍色T恤的男子說:“我上班都快遲到了,老闆要發怒了。”一位家庭主婦說:“我還要去購物呢,再這麼等下去都沒時間了。”

等啊等,約莫半個鐘頭後,一位中年婦女三步並作兩步地走了過來,一臉愧疚地向我們賠禮道:“對不起啊,剛才去吃飯了,沒停好車,我以為這不是個出口呢!真對不起,讓你們等了那麼久,我馬上把車倒出來。”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這位阿姨或許因為找個車位不容易,或許趕時間,她把車這麼一停,自己是方便、自由了,但是給別人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她最終還是要因為 “自由”而付出應有的代價。

自由是可貴的,人人都向往。但只有遵守了規則,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不僅停車如此,學習如此,與人交流也是如此。

自由與不自由 篇19

國一作文 ,913字

人要走出沙漠,這是生存的前提條件,也是自由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的首要考慮的要求。也就是說,在自由之前,首先有著不自由的束縛。

旅行者常視穿越沙漠為一種束縛,一種被迫接受的任務。而人們對於不自由也常常抱有牴觸的情緒。但“不自由”也是紀律的代名詞。黑格爾說“紀律是自由的第一條件。”人生活在群體中,若要保證和諧共存。在發展自我時又不干涉他人的發展,就必須有紀律或是規則在其中起作用,並且在必要時讓渡權利。倘若自由不被套上“不自由”的枷鎖,那麼它就是非理性的,或者說,是一種令人生厭的任性。諸如人們有追求物質的自由,但若官員無視規章以權斂財,記者收錢模糊事實、胡亂報道、醫生憑紅包大小決定看病態度,那麼其他公民的自由與權利就被破壞了。因此,若沒有不自由,自由也無從談起。若他們接受物慾被控制的沙漠,他們就能在此過程中,實現自己為民謀福利、報道真相和為病人解除痛苦的價值,達到道德之境,從而自我實現。

明確要走出沙漠後,方法就是多樣的。我們若在不自由之上加諸創造力,那麼自由就能夠被達到,人作為人的身份是絕對的,其能力也是被限制的。但在薩特的觀點裡,人對其本質的選擇是完全自由的。西班牙古諺亦有云:“做什麼事,成什麼人。”即我們有改變與成長的自由。而陶身體舞團則在人體的大部分保持靜止的情況下,不斷挖掘每個部分運動的可能性,提高其自由度。詞人填詞亦是如此,在同一個詞牌下,詞人運用不同的手法與內容進行填充,所得之物可以是家國之思,也可以是兒女情長。可見,不自由並不一定會限制自由。

對綠洲的渴望能激發其前進,合理的不自由能促進自由的實現。當今社會,一個重要的自由便是言論自由。網際網路讓言論的自由程度前所未有的高,這也得益於匿名的發言制度。那麼,又為什麼會有人呼籲網路實名制去限制這種自由呢?因為過分的自由讓言論容易變得偏激,許多不實言論無法被追究責任,造成許多批評變成抹黑,科普變謠言的現象。當然,處理這種情況並非只有實名制一途。值得強調的是,對自由的限制有時能提升自由的品質。

自由與不自由,並不是截然相反的兩個概念。後者並不否定前者,甚至可以使前者有序化。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實現和諧但多元的狀態,兩者是相互依存且辯證統一的。

自由·約束 篇20

議論文 ,475字

我們現在總是在不斷的提倡人人要自由,這沒錯,我們的確要自由,一個沒有人身自由的社會是無法發展的,但我們同時也要明白,一個沒有約束、任由放縱的社會同樣也不會有發展。

畢達哥拉斯說過:“不能約束自己的人,不能稱之為自由的人。”我們雖然在爭取自由,但是我們同時也要學會約束自己。近幾年也不斷有“高官”落馬,因為他們在規則之中過於自由,沒能夠很好的約束自己,於是膽子變越來越大,手也就越伸越長,終於他們碰到了“法律”這條紅線而落馬。

這種可悲的事實就是在告訴我們在規則之中自由慣了,很有可能就會忘記約束自己。還有很多類似之人總是打著“自由”的旗號,做著他們所謂是“自由”的事,其實他們對自由的理解,早已經到了思想的一種誤區。

正如鹹。默裡說的那樣:“要自由,就必須生活在一個法制的土地上。”不光是個人,團隊更為重要,可以想象,一個團隊中如果每個成員都要求他們的自由,而不受團隊紀律的約束,那麼這個團隊將會亂成一鍋粥,人人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視團隊紀律與整體利益,這個團隊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自由之人必有自制之力,我們要在能夠約束自己的前提下去找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