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情相關作文20篇

月是故鄉情 篇1

國二作文 ,662字

空氣清,碧空如洗。深藍色的天幕上懸掛著一輪金黃色的圓月,少許淡薄的雲煙絲絲縷縷纏繞左右,給明月披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它似懸於一汪清水之中,悽悽冷冷,幽幽清清。皎潔的月光透過薄紗一瀉千里,柔和的照著寧靜的日夜。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如此美景佳辰,怎能不令人陶醉呢?

每當我望著故鄉天空皎潔的圓月。父親給我講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傳說。也在那時,才知道月亮裡住著一位美麗善良的嫦娥仙子,有一座金碧輝煌,但卻淒涼幽冷的廣寒宮,有一棵千年飄香的桂花樹,還有可愛的玉兔,金蟾……幼稚的童心曾想,嫦娥姐姐一個人住在月宮裡一定很寂寞吧!吳剛哥哥長年累月不停地砍著桂樹,一定也很累吧!那頑皮的小白兔也一定想來人間和我們一起捉迷藏吧……月圓月缺,春秋幾度,故鄉的月伴隨著我慢慢長大,充盈我的整個童年。在我的心目中,故鄉的月永遠是那麼神祕,明亮……

故鄉是美麗的,沉浸在融融月光下的故鄉更是美麗的,那連綿不斷的山巒,那波光鱗鱗的廣闊湖面,那幽靜而陰森的叢叢竹林,還有那婉轉悠揚的笛聲,無不使人陶醉其中,走在故鄉月光下的林蔭小道上,踏著一路疏影斑駁的槐蔭,盡情的領受著明月賜予的美。清風徐徐,花香滿地,聞著這沁人心脾的槐花香,望著透過樹蔭時隱時現的明月,我似乎聞到了月中的千年桂花香。此時,我只願獨自徘徊在槐蔭下,靜心的傾聽著從遠處飄來的悠悠笛聲,沉寂在這如詩如夢的意境中……

啊,美哉,我的故鄉月,它載著我五彩斑斕的童年夢,它寄著我蕩氣迴腸的故園情,它賦予我與柔情,賜予我力量,激起我的豪情萬丈,此生願化作哪怕是縷縷薄雲,也只為護衛這心中的故鄉月!

月是故鄉圓 篇2

高二作文 ,868字

“大海啊大海,你是我的故鄉,海風吹,海浪搖……”一首老歌將我的思緒帶到了遠方。

是啊,鄉是我們的情;鄉是我們的根;鄉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誰人會不思鄉呢?

自古有辛棄疾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遊子的思鄉情感人肺腑;有袁凱的“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離別的不捨請淋漓盡致;有賀知章的“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多麼深的愛意才能寫出這無奈與可悲的自諷呢?“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難改鬢毛衰”。這是生我養我的故鄉啊,老了才得以歸來,簡單無華麗詞藻的描述,卻道出了詩人對故鄉濃濃的愛與眷戀。

將士們征戰沙場,是出於對國家的愛與責任,他們要保衛他們的故鄉,因為那裡記著他們生命中的一切;海外華裔破海而來,是因為他們的根在祖國,情在故鄉;這裡是他們的血脈之源啊,這裡是他們的虔誠信仰,我呢?我的根在哪?我的故鄉在哪?17歲青春中漫步的我迷茫在“根”這片原始大森林裡。

迷惘感如蜘蛛網緊緊抓住我的大腦,然後收緊收緊……突然,一棵樹向我投來了枝葉,擺脫了束縛,我急忙跑去尋求庇護。挨近了,定睛看時—哦,那是家,是有爸爸、媽媽的家—這是我的“鄉”。憶起小時候,常愛牽著爸爸的小拇指,拉著爸爸向零食店走,那是爸爸總愛寵溺的揪一下我的朝天小馬尾,然後一隻手把我抄在懷裡,爸爸的懷抱是最安全的地方。我今生最愛的男人—爸爸是我的鄉,當人還有為我操勞一輩子的叫“媽媽”的女人。正是因為有他們我才有家,家裡才有溫暖,才有愛。

遠處有一棵參天古樹向我展開了笑顏,充滿著博大,雄壯的枝條迎風輕蕩,好像在向我招手,訴說著五千年來那難以剪斷的血脈親情。哦,那是我的國,是中國,是華夏五千年的孕育,是我的故鄉。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這個育我教我的國家,是我最摯愛的祖國。我享受著祖國的恩澤與保護,是祖國給我讀書的機會,給我穩定的社會環境,給我蒸蒸日上的生活條件。我愛我中國,我愛我故鄉。

水是故鄉清,月是故鄉圓。鄉是我們的情,鄉是我們的根。鄉給我以保護,我們也要為故鄉盡一份心,盡一份力。為父母多獻一份孝心,為祖國多做一些努力。

月是故鄉明 篇3

高一作文 ,347字
@聲不由地使我的耳畔再次迴響起《童年》,眼前也浮現出一個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故事人物。爺爺的諄諄教誨也深深刻入我的心裡。

離開大榕樹,孤月當空竟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雨點打在發間,像爺爺撫摸著我的頭;雨點打在臉上,像爺爺用蒼老的臉龐蹭著我稚嫩的臉蛋;雨點打在身上,涼涼的,像爺爺為我搖扇的習習涼風。是爺爺的淚,是遠在天堂的爺爺的淚!被病魔折磨了一年半的爺爺終於還是在去年中秋後永遠地離開了我,離開了他疼愛的以及愛他的乖孫女。多少聲的“爺爺”換不回您一聲“乖孩子”,多少天的徹夜未眠換不回您的一夜人間,多少淚水換不回您的一次回眸!

爺爺,這個中秋的月亮不像詩中所寫“月是故鄉明”;這個中秋的月餅也不像往年的那樣香甜;只是這個中秋的清冷似乎更深了……

月是故鄉圓 篇4

高一作文 ,1010字

離鄉十載,故鄉如一張發黃褪色的照片,在記憶中已看不清真實的容顏。原來以為歲月如風,可以吹走悠遠的鄉愁,然而,重新踏上故土的那一瞬間,才發現它已經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

十年前……

“旅客們請注意,開往深圳的K521次列車現在開始檢票了,請買有此次列車車票的旅客到檢票口檢票上車。”我拿著車票,直接向檢票口走去。當我忐忑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時,心中隱約有一絲不捨,雖然是我自己決定要到外面去打拼的,但這裡畢竟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雖然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車來車往的大街,沒有賓士的汽車。我深愛著這片土地,但為了夢想,我還是拿著大包小包毅然離開了……

十年後……

我終於又回到了這裡。在外打拼十年,我時常夢見兒時爬鼎湖山的情景。是的,我很懷念。當我爬上山頂的時候,我會對著天空,對著大地,對著鮮花、彩虹大聲傾訴。記憶猶如電影一樣,在我腦海裡重複“放映”著。如今,我實現了我的夢想,成就了我的事業,我回來了。當我再次踏上這片土地時,眼前的景象讓我差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棟棟高樓大廈建起來了,汽車在大街上飛馳,車來車往。人們出行方便了,新的高速公路也開始通車了,高速鐵路,城市輕軌……都有了。每次每次,在電視上看到其它城市在不斷地變化,我總會想,故鄉怎麼樣了呢。這一切,現在我們都擁有了,肇慶新區的建成,讓我們對鼎湖的未來充滿了信心。新區借鑑了世界“零低碳”城市馬斯達和新加坡海濱灣的經驗:以人為本,融自然山水於一體,打造青山綠水,又具人文關懷的現代嶺南新都市。夜色下硯陽湖浮光躍金,燈光裡的歌劇院幻姿幻彩,穿梭中的城際輕軌風馳電掣……

看著鼎湖變得越來越美,我真的不願離開。可是,我的事業—我好不容易打拼來的事業,該怎麼辦?我不想放棄我的事業,也不想離開這裡。

“各位旅客,G537列車馬上就要開車了,請旅客們抓緊時間檢票上車。”廣播裡響起了熟悉的聲音。握著車票,我始終沒能邁開腳步。當我的目光停留在我腳下的土地的時候,我的眼眶溼潤了,一個念頭牢牢地釘住了我:這裡有我抹不掉的回憶,這裡才是我生我養我的地方,即使外面的世界再大,故鄉才是我最應紮根的地方。

車站的垃圾桶裡……一張皺皺的火車票安靜的躺在裡面。當我快步走出車站時,夜幕已經降臨,一輪圓月高高地懸掛在東方的天空中,道路兩旁的高樓大廈已是燈火通明,寬闊的馬路上已是車水馬龍,我很肯定的在心裡默唸—月是故鄉圓,在這裡,我也照樣能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事業。

月是故鄉明 篇5

國二作文 ,691字

月,好亮,卻照射出不一樣的淒涼;月,好圓,卻遮擋不住背後那份獨特的殘缺……

落葉的飄離,傳送著秋天的涼意。又到了月圓夜。此時月亮還未出來,天邊只有淡淡的光亮,幽幽的,渲染出一種孤寂的氛圍。家,靜得出奇,媽媽又忙於工作,留我一人獨守空房。秋風拂過,伏在月亮周邊的雲悄然退去,月的輪廓漸漸呈現在於眼前。這月還真矯情啊!“猶抱琵琶半遮臉,千呼萬喚始出來”。

從抽屜中取出紙燈籠,點上蠟燭,像是一種慶興,更像是一種慰藉。燭光小小的,弱不禁風,如一個乳臭味乾的小孩,而燈罩,如愛護他的家人。眼前頓時一片迷茫,看著燭光越照越亮,直至照亮我的回憶。在故鄉,同樣的月圓夜……

“媽媽,我要燈籠!”鄰居家五花八門的燈籠,看得我眼都紅了。“寶貝。”媽媽摸了摸我的頭,寵溺地說:“現在家裡不景氣,能省的就得省。不過,我可以教你做小橘燈哦!”“好,快教我!”媽媽淡笑不語,她從地上拾了一塊完整的橘皮和一個礦泉水瓶蓋,再到松樹上扒了幾塊樹脂。“媽媽,不是要做燈籠嗎?”我抱怨道。“來,幫媽媽拿針線。"只見媽媽麻利地穿好線,握著我的手,針在橘皮四周來回穿梭。在月光的映照下,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坐在地上。沒有隻字片語,卻都洋溢著笑,共同編織著夢。“好漂亮啊!”四片橘皮緊緊的連合在一起,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睡蓮,小小的燭光,就是其花芯。“寶貝,等我們日子過好了,我一定給你買好多好多燈籠。”媽媽抓著我的手堅定地說。“嗯!”

“是啊!日子過得是好了,可那份情誼卻不見了。”我慢慢地回過神來。此時,月亮周圍布著一圈圈黃暈,還散著一層層薄雲,像揮不去的陰霾。

在這人情冷暖的社會,故鄉的情猶如月亮,那麼的純潔,那麼的聖明……

月是故鄉明 篇6

高二作文 ,978字

又是一輪坦蕩無垠,浩瀚無際的明月。溫柔的月光一點一點地融入我飄逸的思緒中,注入我童年溫馨的夢。我驀然回憶起當下的時光來,那故鄉的月,那故鄉的柳綠花紅,那故鄉的風土人情,讓我剎那間開啟思緒的閘門,一種莫名的愁緒襲上心頭,吞噬了寂寞,驛動了心扉。

前些時日,我亦身在故鄉,卻心於他處,今夜在這明月煥發的重生光影中,依稀嗅到故鄉的那褪盡奢華,純樸奇異的芳香,最終我彷彿重歸擁入了故鄉的情懷。詩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悠遠的思緒裡,我好像又見到那大片大片的蘆葦蕩在隨風搖曳著靜謐的黃昏,那一簇簇奇葩異草,會心的輕笑,一如往昔淡去的流年,澄澈的南湖水盪漾著層層漣漪;岸邊茂盛的白楊樹,高低錯落,或是在山道旁,在陌生的街角,蕭瑟的風掃過。紛紛飄落的是秋葉般蒼白的記憶,還有那隱蔽在樹林間的故居,在傍晚時分升起嫋嫋的炊煙,在枝葉間漂泊遊蕩。

故鄉啊,你那經春風秋雨洗禮的一草一木,你那受風土人情品味的苦辣酸甜,你那天邊皎潔的月色濃縮了我多少枯萎的記憶,純白的思念,這是無聲的歌,這是無字的稿。故居傍山,山依寥湖,那頃清冽如笙簫的雲龍湖。曲線光滑的水岸夾雜著蘆葦,雜草,以及滿地亂爬的傘形的牽牛,更多的是些不曉稱謂的野花,纏繞著這水岸,如我們的記憶就地紮根,相映成趣。

佇在湖岸,眼下的月夜變奏著旋律融化成黃昏。我彷彿看見漁舟唱晚,銀鬢麻衣的漁者撐著竹排,竹排四周緊跟著一群矯健的魚鷹,魚鷹銜來鮮活的鯽魚,銜來漁者的生活,在暮色中,我翻然醒悟,這微雨江南的景緻怎會顯現在江北呢?故鄉的月是清幽的,是含蓄不盡的。每每明月高照的夏夜,人們三五成群,或在庭前,或於柳下,他們說古道今,談風情,談老輩們的故事,笑語不斷,連綿如雲煙,摻和著此起彼伏的蛙聲,真不遜於欣賞一場熱鬧的歌劇。直到月兒升到柳梢頭,故鄉的大地才恢復寧靜,而這種寧靜也醞釀了我濃濃的鄉情。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在棧橋旁,我對故鄉無法割捨的依戀,卻無處停泊。只有把這些美好的情愫,寄託給那一縷清涼的晚風,寄託給這一脈晶瑩的月光吧。它會載著我厚厚重重的情思,把一襲熱忱的問候帶給故鄉那靜靜的黃河水,碧透的雲龍湖,那顫動在花瓣上的滴滴晨露,那生我養我的父老鄉親。

我用力闔上眼睛,感覺兩行淚水滑落,不眠的心臟也潮溼了。斑斕的月光滲過朱窗溢滿酒杯,月色雖然美好,我卻久久未能入眠,空長嘆這千載白雲,恍若一夢……

月是故鄉明 篇7

國二作文 ,604字

月,升起來了;夜,愈加濃了。皎潔的月光,像一潭死寂無波的水,悄悄地跳進我的小屋。冰冷的燈光從窗中射出,充滿了寒意。

在幽幽月光的撫摸下,小屋睡去了,桌椅睡去了。我輕輕合上手中的書,也讓它睡去了。人生就那麼多變,不知從何時起,我開始喜歡獨自坐在窗下,守著那黯淡的月光。

無數星辰在閃爍,彷彿是遊子的目光,探索著故鄉的情,故鄉的夢。似乎月亮也傷透了心,慢慢地移動著。突然星光抖落,我的臉頰上落下一串碎淚。

望著明月,似乎心靈的時間在逆轉。去年中秋節時,遠在千里的外婆捎來家鄉的特製月餅,我拿起月餅,咬了一口,眼前彷彿隔了一層紗,一片霧,眼前的事物模糊了。淚水從眼中流出,擦過臉頰,落到了地上。

心雨飄灑,月光像外婆慈祥的目光,撫摸著我的臉,那麼柔,那麼順。我輕輕地走到戶外,抬頭舉手,盡情地享受著月光的沐浴。耳邊迴響起了琵琶曲《平沙落雁》,那廣闊,平靜的樂聲,我多麼想生活在這安靜、祥和的意境中啊!多想變成月亮身邊璀璨的群星啊!

月光下,遙望故鄉的方向,我把萬縷思念藏在心頭。猛抬頭,明淨的天空,月兒仍掛在天穹,淡淡的月光從天空灑下,是那樣柔和、那樣純潔,那樣多情。此時,這輪明月也一定照著故鄉,親人也一定在仰望著明月。

明月啊!請帶上我深深的思念之情,捎給我的故鄉,捎給我的親人。故鄉啊!請相信,我將會回到你身邊,成為一顆璀璨的星辰。讓故鄉明月更加耀眼。

哎!又是一個難眠的月夜。要等到何時,我才會安祥入睡……

月似故鄉情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851字

月亮的圓是團圓,月亮的光是塔光,月亮的缺是異地。八月十五中秋節,這是一個大團圓的日子,也是多少遊子思念家鄉的日子。

今年的中秋與往年的不一樣,往年的中秋一家人在一起吃月餅,賞月,熱熱鬧鬧的,可是,今年的中秋少了一個人,似乎使得這個中秋稍有不愉的度過。

中秋節這一天,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團圓,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喜悅,因為每年的中秋我的姐姐都會從外地趕回來和我們一起團圓。在這一天,我的母親早早地去市場買菜,準備給我們做許多好吃的,我的父親出去賣貨了,他說待會回家時會給我們帶回月餅,然後就不再出去賣貨了。母親從市場回來,原本空空如也的菜籃子如今變得滿滿的。母親說想給我們包餃子,於是,我就幫助母親一起製作團圓餃。晚上,明亮的月亮掛在天上,像一個玉盤,也像一個月餅,今天晚上的月亮格外的圓,散發出的光照在了很遠的地方。熱騰騰的餃子已經被端上了桌,姐姐卻還不回來,突然,電話鈴響了,我趕忙跑去接,只聽在電話那頭的人說:”今晚不回家了,工作太忙,沒辦法趕回來了。”我和姐姐說了幾句話以後就結束通話了電話,母親向我詢問;我如實的告訴了她,只聽母親哦了一聲就回到了座位上,桌上的的餃子已經涼了,我抬頭看了月亮一眼,似乎缺了一角,這代表著一種象徵嗎?也許是吧,誰又有準確的答案呢。

獨自在遠方漂泊的姐姐,也許正在“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也許正在疲憊的伏在桌上吧,也許正在看今晚的中秋節目吧,遠方的他,不知還好嗎?

無論在哪個地方,無論在哪個方向看到的月亮,其實是一樣的,月亮散發出的光總能照亮每一個角落,也照亮了每一個遊子的心。

小的時候聽父母說,家裡的長輩會根據家裡的人數來切分月餅,每人都可以得到一份,如果家裡缺一個人的話,就會把他的一份留出來,等他回來時再給他。小時候聽父母說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現在竟覺得,這不是一塊月餅的事,這是一份情,是長輩能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回家與自己一起賞月,吃月餅,聽自己講過去的中秋人們是怎樣過的,講那些我們從小聽到大的故事。

月似故鄉情,祝願天下人都能在中秋與家人團圓,幸福美滿。

月是故鄉明 篇9

國二作文 ,983字

故鄉,這裡有我年少的懵懂與無知,這裡有我成長的甜蜜與溫馨。故鄉的天是那麼藍,故鄉的海是那麼寬廣。我愛故鄉的雨,我愛故鄉的月,我愛故鄉院子裡的爺爺,故鄉的一切在我的心目中是那麼的美那麼的亮麗。

早晨天空中下著令人惆悵的雨,正如秦觀所言:“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聽著雨水“滴答滴答”的打落在屋簷上,然後看著雨水慢慢的彙集成絹細的的水線,如同春天的小溪活潑地順著紅瓦的低窪處傾瀉而下,頓時形成了一個個小瀑布組成的水簾洞,而雨水在稍稍停留後又有條不紊地順著石頭鋪就的小路從院子裡溜走了。記得小時候,每當下雨天,我總是愛趴在窗前,看著窗外的風景。朦朧的葉子在微風與雨水中擺動。隱隱約約的景象在雨水的掩蓋下變得像童話中山林,極富詩意,又有一種獨具色彩的美。輕鬆,清新,讓我到現在還記得那家鄉的雨,雨中多了一絲憂鬱,也蘊涵著一種思念。

每當午後,我總喜歡跑到院子裡,看著爺爺在院子裡搗鼓著。院子裡不透一絲風,像蒸籠一般,悶得人透不出氣。爺爺滿頭汗水,像飄潑似的順臉而下。而那些蔬菜瓜果也在爺爺的努力下一天天長大。有時候,爺爺看到我也會笑著叫著“純純,到這來跟爺爺一起種。”我也總是回著“來了……”然後,和爺爺一起在院子裡幹活,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我依然很開心。因為這裡的蔬菜是爺爺和我一起種的。漸漸地,那裡不僅僅是我和爺爺種菜的地方,也是我和爺爺的遊戲樂園。爺爺有時會和我一起在院子裡玩捉迷藏,雖然遊戲很普通,但是我們卻玩得不亦樂乎。和爺爺一起的日子很快樂,無憂無慮,自由自在……思緒又慢慢的回到了現在,雖然記憶裡仍然有著過去的回憶,但始終不可能回到以前。每當想起院子裡的爺爺,我就會覺得很溫暖。不管再過多久,我也不會忘記故鄉的爺爺。傍晚,天邊的晚霞染紅了整個天空,嫋嫋的炊煙,悠悠地向上升,故鄉的人情令人有無限的遐想。

到了晚上,我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故鄉深藍無邊的天空上,一枚玉盤股的月亮散發著清幽的光芒,樓前一片平靜的湖水倒影著白白的月光,晚風柔柔地吹撫著,屋子沉浸在濃濃的夜色中,除了各家各戶隱隱約約透出來的燈光和樓下酒樓的燈光,遠一點的燈光都被夜色吞沒了,放眼望去漆黑一片,天地之間再沒有比月光更明亮的光芒了,家鄉的月皎潔無暇,有著夢幻般的美。此刻,我沐浴在那寧靜如水的光輝中,心中感到無比的安詳和愉悅,使我不時感受到寧靜與歡樂,正像詩人所說的“月是故鄉明。”

月是故鄉明 篇10

高一作文 ,310字
_便是沁州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都非常勤勞非常淳樸,他們相信用自己的雙手能夠創造出美好的未來,因此沁縣的農業和教育都比較突出。我的爺爺便是如此,還曾經被評選為山西省的“勞動模範”呢!沁縣兒女將會一代一代的發揚這種優良傳統美德,相信沁州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故鄉的未來是美好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故鄉的經濟也在飛速發展。沁州黃集團旗下的產品沁州黃小米和米粉現在已經聞名海內外,唯思可達酸棗飲料也暢銷各地。縣城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交通也四通八達,各行各業都蒸蒸日上。每個沁州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呼吸著故鄉新鮮無比的空氣,我衷心的祝願沁縣的未來更加美好。

月是故鄉明 篇11

月是故鄉明作文500 ,527字

故鄉的明月總是那麼慘淡,像一壺清幽飄進的心底。

小時候,爸爸總是帶著我在自家小院觀賞月的陰晴圓缺,看那溫柔的月光在空氣中一點一點漫延,最後打在你的臉上。

爸爸曾在月光下講過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月光下,我的眼裡閃爍著近驚奇的光芒。

“爸,人真的可以飛嗎?”

他輕輕笑了笑:“可以呀!國家正在研製飛船,不久,人就可以向嫦娥一樣飛向月球。”

“那嫦娥是怎麼飛的?”

“傻,那是神話,不是真的。”

“哦!”我似懂非懂的答應著,眼前卻拂過爸爸帶我做著月亮飛船到天堂的情景,傻傻的笑了笑。爸爸扶了扶我的頭,他也總這樣愛憐地撫摸我的頭,心裡瞬間被一股暖流衝過。

爸爸就是這樣,總是耐心對待我的每一件事,對我有求必應,應必做到。以至於常常在月光下讀他的愛,讀到痛哭流涕。

月光還是那麼慘淡,彷彿只有中秋時節才會明亮少許。每逢中秋,爸爸總是把那個乾澀的月餅讓給我,我不肯,他便開口就罵,我便流著眼淚啃著他滿滿的愛。

又逢中秋,躺在床上望著月亮心中感慨萬千,此時,身在異鄉的我,也聽不到爸爸講的嫦娥奔月,再也吃不到爸爸讓的那個乾澀的月餅。這隻有一輪明亮的月亮和一顆交感萬分的心靈。

流著淚水,望著異鄉的月亮,吃著香甜的月餅,卻思念著那乾澀的味道和一輪慘淡的月亮。

月是故鄉明。

月是故鄉明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59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每個人都愛自己故鄉的一輪玉盤似得明月,我也不例外。

小時候,我最喜歡和一大群小朋友傍晚在東邊偌大的草坪上玩捉迷藏。樹叢中、房子後到處都有我們的身影,幾個調皮的男孩總是模仿鬼叫,那鬼哭狼嚎的聲音,時常把我們嚇得一窩蜂似得湧了出來,紛紛逃竄。

玩累了我們便橫七豎八地躺在草坪上,一邊聊天,一邊欣賞著美麗的月色。月光如水,靜靜地洩在我們的身上。滿天的星星慵懶的向我們眨著眼睛,淡淡的雲兒們披著薄薄的紗衣好像跳舞的女郎,簇擁著跳著緩慢的舞的月亮妹妹。一個八歲的姐姐給我們講起了故事,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樹……一個個故事像磁鐵似得把我們牢牢吸引住了。

記得有一次,院子裡放著一個水盆,裡面盛滿了水,晚上我無意間發現裡面竟然有一個又大又圓的月亮,我欣喜若狂,我馬上跑進房子裡,對爺爺說:“爺爺您快看,我捉住一個大月亮!”爺爺皺著眉對我說:“你別戲弄我了,小壞蛋。”“不嘛!”我拽著爺爺說:“真的,月亮在在水盆裡呢!”爺爺只好和我去看。然後又馬不停蹄的跑去對好朋友茜茜說,我捉住一個月亮,茜茜和我一路小跑來到了我們院子裡,我驕傲的說:“看見了嗎?我沒有騙你吧。”茜茜說:“嗯。但是,萬一這個月亮跑了該怎麼辦?”我說拿盆子扣住吧。扣好月亮以後我趕緊找到其他小夥伴,炫耀了一通。

第二天早晨,我開啟盆,發現月亮不翼而飛了!我嚎啕大哭起來。媽媽聽見哭聲,跑了過來問我怎麼回事。問清緣由後,她連連保證晚上給我把月亮找回來。到了晚上月亮果真又回來了。就這樣,故鄉的明月給我留下來許多美好的回憶。

雖然我現在遠離故鄉,可一看到這裡的月亮,我就想起了小時候那段快樂又美好的時光,想起了一句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那段時光,像一幅美麗的畫卷,畫卷中描繪著多彩的歲月,它深刻的印在我的腦海之中。那些日子,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月是故鄉明 篇13

高一作文 ,716字

如今,又是一度中秋節,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萬家團圓的時刻,若能在自己的故鄉同家人吃上一頓團圓飯,那便是再幸福不過的了。在這一天,賞月,吃月餅,是南通人固有的習俗。

仰望蒼穹,廣袤的夜空如一掛藍色的絲絨帷幕,襯托著月的皎潔,星的閃爍。今夜的月也比平時分外的圓,如一輪銀盤嵌在天幕之上。久違了,這月明,月圓之夜。

千百年來,月一直是美好的象徵,中國古代流傳著嫦娥奔月這一美好的神話傳說,詩仙李白曾舉杯邀明月,文豪東坡也曾把酒問青天,億萬年來,萬古的風塵湮沒不了她的聖潔,千秋的輪迴改變不了她的摸樣。在華夏兒女的心中,月就是團圓,就是安寧,就是祥和。

但這樣祥和的月,透出的卻是一絲絲寒光,這又是為何呢?驀地,我想起了嫦娥,淒冷的廣寒宮,嫦娥孤獨的身影……一切的一切,立刻浮現在我的腦海,我不禁為嫦娥暗暗神傷,心裡不斷掛念起來,嫦娥是否也能吃到月餅呢?她一定很想念自己的家人吧!想著想著,心裡竟越發難過起來。

這樣的佳節,本應開開心心的才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樣想心情方才好過了些,望著這圓圓的月,心中又有一些欣慰,那砍樹的吳剛,乖巧的玉兔不都是嫦娥的家人嗎?由此看來,嫦娥並不是孤單,我的心中開出一朵包含著親情的小花,它在我心中美麗的綻放。

回過神來,一家人正和樂融融地圍坐在桌旁,訴說著半年來發生的各種事情,月是故鄉明,這是平時身處外地的親人們最大的感觸。伴隨著飯菜藤藤的熱氣,親人們盡情訴說著自己的感情,濃濃的,給人一種暖暖的感覺。我想,這就是親情的體現吧!故鄉,這個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從一開始便具備了一種母親的魅力,無論我們走到哪裡,都不會將它記,故鄉的月亮,永遠是最亮的,那最亮的光芒,便在我們的心底。

月是故鄉明 篇14

國小二年級作文 ,343字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讀著杜甫的詩句,品嚐著中秋節特有的香甜月餅,我心裡美滋滋的!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一家團聚在一起,媽媽親自下廚,給我們做了一頓美味的團圓飯,媽媽的廚藝超級棒跟專業廚師一樣!

媽媽做了“香嫩絲滑—孜然牛肉”、“歡歡喜喜大團圓”—肉丸湯,有爸爸愛吃的“年年有餘”—紅燒鯽魚,我愛吃的“淡綠葉子”—小包菜,媽媽最愛吃的“美麗佳人”—百合燉山藥,妹妹最愛吃的“楓葉紅了”-紅蘿蔔炒肉。媽媽炒菜,我和爸爸一起端菜,全家人歡歡喜喜地圍著桌子一起品嚐美食。

吃完飯以後,全家人坐在沙發上欣賞電視節目-中秋之夜,最後我教爸爸媽媽和妹妹唱月是故鄉明,溫暖的小屋裡飄蕩著優美的歌聲。

月落柳梢,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

美啊,月是故鄉明 篇1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7字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讀著杜甫的詩句,品嚐著中秋特有的香甜的月餅,我心裡美滋滋的。

今年的中秋節,我們去大媽媽家裡吃飯,大媽媽親自下廚為我們做了一頓豐富美味的團圓飯。大媽媽的廚藝真不錯!她做了我愛吃的歡歡喜喜大團圓—肉圓湯、狀元紅—紅燒扣肉,爸爸的最愛—紅燒豬腳,媽媽愛吃的美麗佳人—白菜炒木耳。還有奶奶、伯伯和叔叔他們愛吃的,還有我叫不出名的菜。

大媽媽把菜一一端上桌,大媽媽說:“您們請慢用。”我們坐下來品嚐著大媽媽精心為我們做的飯菜,邊吃邊點頭,“真香,味道好極了。”我一個勁的讚美著大媽媽的廚藝,說:“大媽媽您辛苦了。”我端起飲料走向大媽媽,說:“大媽媽中秋節快樂!明年我還要到您這裡來過中秋節,這菜太美味了。”大媽媽樂呵呵的說:“好啊!不過你得用好的成績來回報大媽媽哦。”我羞澀地點了點頭。

在這溫暖的小屋裡,飄蕩著歡喜的聲音,這個中秋節我太開心了!

月是故鄉明 篇16

國二作文 ,853字

我從未離開過故鄉這片土地,自然無法體味遊子作異鄉客的感受。然而,細細想來,那一詞一闋一詩被我所默默咀嚼的,其中的思鄉之真切我難道從未感受到嗎?

那怯了而問“君家在何處”的女子呵,帶著“或恐是同鄉”的憧憬的女子呵,在崔顥的筆下生得如此多姿綽約。思鄉情總是離不開心頭,它甚至還在心頭間繞轉千秋:忘不了故鄉的儂語家常,忘不了故鄉的吉慶嘉祥,更忘不了故鄉的聲樂琵琶……

旅居在外的遊子呵,當耳畔響起故土熟悉的樂曲時,你的眼前是否能看到家中藝女熟稔的捻弦呢?你的雙脣是否哼出與家人共飲餞別之酒的小令呢?在外的遊子呵,你今日於渡口,明日於驛館,你也應聽過不少的曲了,你是否與吟誦“一曲四詞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的樂天有同是淪落人之寥寥無歸屬感呢?

望月懷人,望月思鄉。同年同月忘同月,思人思情思故鄉。在空中永不褪色的月不得不說它是遊子最能寄懷情思的物什了!舉頭望月,低頭思鄉。只因素娥的皎潔若那寒冷的冰霜,竟勾起李白那悽悽切切的思鄉愁緒。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玉兔慵懶地行走於故鄉與東坡所處的異地間,東坡不得眠。

在外的遊子呵,你們是浩瀚江波上無依的一片孤舟,任風吹著你們幽緲的情思;羈旅的鄉愁呵,它們是蒲公英的絨毛,天涯無處是其空所;衣襟上的塵埃呵,由京畿與故鄉的氣息攢聚累積,它們見證著遊子們的顛沛流離,愁腸百轉……

故鄉的春天,滿眼的青翠桃紅出現在遊子們的夢裡。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遊子們可知故鄉是什麼模樣?家中良人的容顏又經歷怎樣的摧殘?欲歸不能歸,眺望東方,於是,在夜裡,遊子們的魂靈快馬加鞭,將一片片的蔥翠掠成了縷縷的青煙;於是,在月下,遊子們淚溼沾襟,淚裡藏著故鄉泥土的雨後芬芳……

遊子們太寂寞,已近故鄉,情怯難往。怕的,是良辰美景變為荒蕪;經歷的,是秋來寒暑流過的幾箋落寞;而在外陪伴他們的,也只有似春水流不盡、似閨怨道不明的縷縷鄉愁,也只有如那自由的流星般的舉世漂泊之感。

我似乎可以聽見,遊子緩步近鄉的跫音;我似乎可以聽見,遊子望眼故土的愴然。

在秋日,在涼柯下,我似是聽到了落紅歸土的聲音。

月是故鄉痕 篇17

國三作文 ,487字

以前,少不更事的我,總是對父親的關愛,家庭的溫暖不以為然。總是,因為父母不厭其煩地囑咐我,而大吼大叫,不在乎他們的感受。

昨年寒假,我仍思念母親的手藝。當父母歸來時,我並沒有對他們過多的言語,只是想讓母親為我泡一些雞爪。然後呢,三天後我如願地享受了來自母親的愛。母親也是如我記憶中那樣,甜蜜地笑著,就像動畫片裡那樣,父母總是盡他們所能去滿足我一個又一個的願望。我呢?還活在那個動畫片裡,從不會對他們說一句感恩。

再過兩天,父母又要離開故鄉,養家餬口了。走的前一天晚上,母親和我去散步。然後母親給我講述了我們家以前的一些辛酸回憶。然而我,沒有經歷過那些事,在記憶中也只有淡淡的輪廓。月光灑在母親的頭上。我一看,似乎有幾絲銀髮。然後我仔細看了看,更多了更了。“媽,您老了。”可是,她並沒有多說什麼。“回吧,冷了。”“哦”回家的路上,想起我和母親之間的交往。忽然發現,母親愛我是那麼深沉,而我卻像這路上的月光般冰冷,沒有一絲溫暖。原來,母親也想依偎在我們旁邊,等待著的愛。

今天,母親走了,不知為何,我心裡一陣酸,莫名的感概。又想起母親對我的叮囑和厚望,心中便多了幾分踏實與暖意。

月是故鄉的明 篇18

國二作文 ,806字

今天,想必是十五了吧?我坐起身,拉開簾子,一輪皎潔的明月,如李白口中的玉盤一般懸在空中。

天很晴,沒有一絲雲,一顆星,彷彿整個天空,都被這明月所佔據。

不禁有幾許傷感,同一月之下,卻隔著兩顆無法相遇的心,母親,你也在那兒抬頭找著嗎?幾絲涼風吹過,再一看,這月彷彿已經黯然失色,我只記得,家鄉的月,永遠是這麼亮,月下的事,總是如此深刻。

小時候,月是這麼的明,土,是這麼的甜,鄉下,水是這麼清,門前的榕樹,想必已經長大?

鄉下的夏永遠是這麼熱,這麼靜,這麼亮,我走在老家的院子中,光著腳踩在厚實的土中,望著月光如牛奶一般柔滑的瀉下來,被榕樹的枝叉剪得零零碎碎的,散落了一地。

母親出來,她牽著我的小手,問我:“兒啊,那是什麼?”她指著那輪明月,我用嘴含著手指:“月,月兒……”我又問:“月兒上有什麼呀,媽媽?”她笑了,笑得是這麼美,雖然那時候她已經三十八歲了,魚尾紋擰在一起,眼眯起來,但我仍認為她很美,她抱起我,說:“你看,在那空中,在月兒上,有嫦娥,有玉兔,有吳剛,”她頓了頓:“你看,月亮這麼亮,可卻是太陽的綠葉,它撒下的,正是自己的希望,”她指著月,在月光的沐浴下道著,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母親沒上過大學,可她以自己的語言,給我上了人生的一課。

鄉下的夜,很熱,沒有風,只有月,與榕樹伴著,遠處傳著微微的蛙鳴,隱隱有著燈在閃爍,母親的懷抱是多麼的溫暖,不知道有幾次在溫暖中入睡。

如今,身在異鄉,無法感受原來熟悉的溫暖,只能在同一輪月下,不同的月光下,以夢,來懷念已經逝去的美好吧!

月暗了,但我知道,外面的月縱使消失,心中的月卻永不熄滅,我也知道,有千萬名遊子,有千萬個親人,心中都懷著這輪月,這輪屬於家的明月。

多少人,把愛,把思念寄於明月,想著,有幾顆另外的心也與你一同望著明月,雖不能相遇,但也是相遇了,也是知足。

月,是故鄉明;月惟故鄉明。心中的明月,只能屬於那遙不可及,卻近得不得了的家鄉。

月是故鄉明 篇19

國二作文 ,893字

何處都有月亮。但是,月是故鄉明。

童年時,我站在月光之下,亦可痛快玩耍。加上幾個要好的朋友,在小院中捉迷藏,你站在那,我躲在這。月亮不說話,靜靜地看著我們玩耍,只是用無限的光華,鋪成條小小的玉帶,引著我長大。月是故鄉明。

大些了,我躺在月光之下,亦可聆聽妙樂。爺爺搬著大鼓來了,“咚咚咚”得通了樂。為我唱起了詞:“鐵如意……酣暢淋漓……”聲音如那雄獅出叢,低沉有力;唱高了,又如那黃鶯出谷,清脆悅耳。月亮不說話,靜靜地聽著爺爺唱詞,只是用無限的光華,鋪成條小小的玉帶,引著我長大。月是故鄉明。

幾年前,我坐在月光之下,亦可書寫奇丈。吸上墨,取來桌椅與筆,我寫起了隨筆。船與大海在詩歌中游蕩,等待最好的你出現;老桐樹落了葉,曾祖母走了,寥寥幾筆的記敘抒情亦是美好;行星與飛船在三維與思維中摺疊,科幻小說起了航。月亮不說話,靜靜地讀我的文章,只是用無限的光華,鋪成小小的玉帶,引著我站長大。月是故鄉明。

而現在,我伏在這考試卷上,不知可否再見到我那小小的月亮?夜很黑,如那幕布,罩住了我的樂趣與希望,罩住了我的月亮。在三點一線的學校生活,作業與試卷成了我們唯一的伴侶。興許你出來了,而我卻看不見你。興許我看見你了,而我卻不能欣賞你,只是匆匆地扭過頭去。興許我有時間欣賞你了,你卻變了樣,我也變了樣,只能淚眼凝噎,卻道不出一個字。興許道出了,又何用!

月是故鄉明,我愛的只是家鄉那輪小小的明月。不是學校的,不是他鄉的。我或許見過更大的月亮,或許去過更有趣、歡樂的地方,可每到夜晚,我無數的心緒,都只會被那家鄉的明月吸引走,我無數的思想,都只寄託在了遠處那輪小小的月亮上。我沒了月亮,或者是月亮沒了我,都會是無限的嘆息與悲傷。

一次又一次的,我會望向那個方向,指南針告訴我,星星告訴我,那是樂清,是樂清的一個不知名的小鄉村!但,卻是我的樂園,我的聖土。

無妨,我或許再也見不到家鄉,見不到家鄉的月亮。但繫著那北斗七星,繫著那無限土地。我的心,始終在家鄉,始終連著我的月亮與親人!月是故鄉明,或許也是一個平凡的人,在悲痛是時的吟哦,或是頓悟中的歡悅。我愛,我的家鄉,我的月。我愛那“月是故鄉明”。

月是故鄉明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24字

“哇!這裡是家鄉!”夢中的納蘭性德來到了熟悉的家鄉。他直奔自己家的屋子,沿途,他看到的人,物,勾起了他無窮的回憶……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高大的門,上面有三個字“桂香村”,頓時,納蘭性德的心中湧起一陣自豪!接著一陣涼爽鋪面而來,定睛一看,哦!原來是一片綠油油的樹林。忽然,一閃金光忽而的閃了一下,抬頭一看,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野果子,碩果累累。

“嘩嘩譁”納蘭性德睜大了眼睛,他又看到了一天清澈見底的溪流。溪的兩邊,種著幾棵垂柳,那長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飄動著。娥娜的舞姿,是那麼美,那麼自然。有兩三枝特別長的,垂在水面,畫著粼粼的波紋。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著,發出悅耳的聲音。

小溪上,橫跨著一座木橋。樹蔭下,婦女們有的在洗衣,有的在談家常。不遠處,幾個孩子在玩耍,他們互相追逐著,打鬧著形成了一幅祥和的畫面。而孩子們那歡快的笑聲把這祥和的畫面點綴的格外美麗。

在往裡走,又是一條熱鬧非凡的大街。街上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有。他們提籃叫賣,么喝著。幾個孩子也東瞧瞧,西看看,跟上大人湊個熱鬧。

看到這些,納蘭性德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又一陣風雪襲來,納蘭性德夢醒了,枕邊,有一兩滴熱淚,真是“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