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西遊記相關作文20篇

我讀西遊記 篇1

國一作文 ,812字

時間的白馬匆匆而過,童年的“跳格子”、“撿豬仔”也隨著成長而慢慢在腦海中逝去,而童年記憶中總有那麼一段特的故事始終在那腦海的方格中陪伴著我!始終保持著童年那份純真美好。

《西遊記》是明代作家吳承恩所著,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主要寫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作者用通俗簡練、幽默詼諧的語言給我們展現了一篇師徒四人不畏困難,勇敢取經的畫面。

小說諷刺了當時社會的惡勢力,歌頌了孫悟空敢於反抗,勇於鬥爭,樂觀頑強的精神。小時候只認為孫悟空神通廣大,會七十二變,一個筋斗可翻十萬入千里,於是每次和夥伴玩“過家家”總公爭著要當孫悟空,每次都幻想可以和孫悟空一樣擁有超高本領,飛上天空、進入海底,甚至晚上做夢都能夢到自己成了孫悟空。漸漸長大後,一次又一次的反覆閱讀也慢慢地改變了以前的想法,不再一心只想著當孫悟空,然後擁有些神奇的本領,而是把孫悟空放進心裡住紮著。他不再只是代表童年的那方回憶,更是成為我成長路上的獨特導航,引導我不斷前進……

《西遊記》中的師徒四人在取經中經歷了重重困難,有時面對妖魔鬼怪的陰謀,有時面對自然環境的阻擋,有時甚至面臨著死亡,但這一切並沒有讓這勇敢的師徒四人放棄。智救通天河小童、巧借芭蕉扇、勇打白骨精……一個個令人回味的故事不僅是我生活中歡樂的調味品,同時也在我遇到困難時,不斷給予我鼓勵,支援著我不放棄,勇敢朝夢想頂端走去……

每次翻開這本書,都有一種幸福感湧上心頭,孫悟空的智慧與勇氣,沙僧的默默付出……這一切的一切都曾深深的觸動著我的心靈。我想這就是時光也帶不走我對它的喜愛的原因吧!每每咀著這些這字,我都會想起那些單純而勇敢的童年往事。雖然我在慢慢長大,童年記憶離我也越來越遠,但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最初對《西遊記》那深深的喜愛,永遠也不會忘記我是如何在這文字中與師徒四人一起歡笑,一起哭泣,一起成長。

輕輕閉上眼,微風掠過,張開雙臂,記憶中師徒四人正向我走來……

我讀西遊記 篇2

國小二年級作文 ,494字

媽媽說,四大名著是古代文學中的精華,是傳統文化的珍寶。作為一箇中國孩子,就應該好好讀四大名著,因為四大名著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貝。

我最喜歡的就是《西遊記》了,我現在已經把《西遊記》讀了三遍了。每一次讀,都像在《西遊記》裡旅行一樣,跟著孫悟空一起上天、下地、鬥妖降魔,感覺棒極了。

我太喜歡孫悟空了,他就是我的偶像。孫悟空本領高強,會七十二變。敢闖龍宮、大鬧天宮,把高高在上的玉帝嚇得鑽到桌子底下。他太勇敢了!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不怕困難,敢於和一切妖魔鬼怪鬥爭。看到孫悟空打敗了妖精,我會忍不住為他鼓掌;看到孫悟空被紅孩兒的三昧真火燒爛了衣服,我會禁不住為他擔心著急;看到孫悟空一次次把妖怪騙得團團轉,我不由地為他拍手稱妙……

在《西遊記》的世界裡,我一會兒哭,一會兒笑,成了地地道道《西遊記》迷。以前我最喜歡的動物是小狗,自從讀了《西遊記》,我最喜歡的動物就變成猴子了,我甚至告訴媽媽:“以後給我買書包,一定要買孫悟空牌子的。“媽媽笑著說:“你真是走火入魔了!”

哎……沒辦法,只要沉浸在《西遊記》這本書裡,我就無法自拔。傳統文化的魅力真是太大了,難怪媽媽說它是珍寶,我要一直擁有它。

我讀西遊記 篇3

讀後感 ,858字

人人都知道《西遊記》,這是一部集天馬行空的想象,精彩絕倫的劇情和深刻的道理於一身的雅俗共賞的小說。在這部小說中,隱射了數不勝數的社會現象,它們就隱藏在字裡行間,等待著人們發現。

在這部小說裡,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關係”的重要性,首先是各種妖怪,我們發現,《西遊記》的妖怪頭目大部分都是從天界下凡的東西,所以或多或少會在天界有一些關係,而孫悟空再降妖時總會請各路神仙出手相助,於是逃過一劫,而作為對比,我們再看看各位小妖的命運:無一不被孫悟空消滅,打成肉醬。經過對比,也就體現出關係的重要性了。再看孫悟空,他並不是無敵的,他也會遇到十分強大的對手,那麼怎麼辦呢?沒錯,找幫手。我們的孫悟空自帶超強主角光環,不僅有不死之身和超強武力,更重要的是有超強的“人脈”,玉皇大帝,東海龍王,如來佛祖……你能想到的人,他都能請來,幫他降妖伏魔,這才是孫悟空能夠無敵的真正原因。在生活中,不管在什麼方面,只要有了“關係”這個東西,一切都能迎刃而解。這導致了社會的極大不公,值得人們反思。

書中,“頭銜”也是一個不得了的東西,比如說人們在看到孫悟空第一眼時並不會多麼在意他,在他問關於妖怪的事時也只會說“不自量力”,“自尋死路”這些話,但說起“齊天大聖”或“孫悟空”等“頭銜”,人們的態度就徹底的變了,不但不再瞧不起他了,反而把他當成了救世主一樣。這樣翻天覆地般的態度轉變,也讓我們看到了擁有一個響亮的頭銜是多麼的重要,作者在這裡也諷刺了,生活中這種“勢利眼”的現象,值得我們認真品味。

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而書裡描寫的死也是一個看臉的時代,比如,豬八戒走在街上,一定要捂住鼻子,否則會把人都嚇跑,就算這樣,其餘兩個徒弟在與人交談時,也不如師傅的效果好,當然了,在張的清秀的和長得醜陋的人中選一個,當然要選長得清秀的!看來,“看臉”這件事,真是經久不衰啊!

其實,在《西遊記》中,並不只有這些“負能量”,更多的故事影射社會的事例,還需要我們自己繼續細細品味。透過那些精彩的故事,才能看到這背後隱藏著的真理,發掘出《西遊記》真正的美!

我讀西遊記 篇4

讀後感 ,810字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說過的一句話。讀經典的書,就像是品一杯濃郁的香茶,那馥郁的香味縈繞在心中。其中《西遊記》就是中國歷史上永垂不朽的一部佳作。

《西遊記》的作者是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說家吳承恩。這本書是長篇神魔小說體裁,是古代神魔小說中成就最高、最受人們喜愛的一部作品。它與《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共稱為中國“四大名著”。

這篇小說講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和唐僧師徒幾人歷盡千辛萬苦,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

《西遊記》全書共有100回,作者完成《西遊記》耗時7年,成就了一部轟動世界的鉅作。在書中,作者運用精彩的文筆將師徒四人所經歷的磨難生動地表現了出來。諷刺批判了現實社會的黑暗,歌頌了孫悟空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不畏強權、樂觀向上的精神。這書具有深刻的寓意和現實意義,鞭策了黑暗、邪惡勢力,勸誡人們通過現象認識本質,除惡務盡。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數孫悟空了。它是一隻從石頭縫中蹦出來的毛猴,從菩提老祖處學得七十二變、筋斗雲等神通。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受苦五百年。五百年後被唐僧所救,踏上了西天取經的道路……每次看西遊記時,我都很想有孫悟空一般的本領—七十二變,多厲害呀!筋斗雲,還能飛呢!但這是不可能的!可孫悟空驍勇善戰,不畏艱險,樂觀向上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這本書中情節也很棒,我最喜歡的則是《三打白骨精》這一章回。白骨精多次變成凡人來欺騙唐僧,但每次被孫悟空打傷。唐僧是出家人,不能傷人,多次勸孫悟空不要殺人。可是悟空解釋那些人都是白骨精變的,唐僧不聽,還將他趕走了。看到這,我真替孫悟空感到委屈,明明要保護別人,卻還被誤會。唉!做人還是要明辨是非,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這是莎士比亞說的。讀一本經典的書,就像與一個高尚的人在談話,只需讀書,便明真理,這應該就是讀書的意義和有益之處吧。

我讀西遊記 篇5

國二作文 ,1012字

我最喜歡的課外書莫過於《西遊記》了。

這部書的作者是吳承恩,他以玄奘取經的故事為背景,加上自己豐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構思,這部婦孺皆愛的神魔小說便誕生了。小說主要描述了唐僧師徒四人,一路斬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修成正果的故事。

其中,孫悟空這一勇於戰勝一切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一路走來,原來猴急脾氣、說動手就動手,根本不聽勸的孫悟空,到了後來,可謂是有勇又有智,為唐僧團隊取經的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說到這裡,就讓我們不少同齡人羞愧難當了,孫悟空這樣猴急的本性就能改了不少,那我們學習上的缺點和錯誤又何常不能改掉呢?此外,孫悟空的勇敢、機智、堅強及對團隊的忠誠,難道不是我們不是我們學習的瑰寶嗎?

二師兄豬八戒,以其特有的陽光燦爛也讓我難以忘懷。他貪吃、貪睡、貪色的三大致命缺陷,外加顏值弱到爆表的尊容,卻掩蓋不了其超高的人氣。若是能和其師唐僧易頭換面,取經途中美豔的花痴女妖們估計都不會去騷擾唐御弟了。其實細想一想,二師兄的優點也不少呢!他憨厚朴實、吃苦耐勞,拱稀柿洞,背死人、捉水妖等苦活累活,哪一次少得了他?沒了二師兄,取經途中得多無趣呀,說不好也就沒有《西遊記》呢?

老三沙師弟能力相對弱了點兒,降妖除魔少了點兒,但他也不可或缺。他忠心耿耿、任勞任怨,大師兄二師兄出去溜達了,無論外出多久,外面多精彩,老沙總能耐住寂寞,守在師父身邊,力保師父安全,為團隊守護一片安全的空間。在兩個師兄吵架時,他也能兩面受氣,盡力化解漸趨緊張的團隊關係。也可以這麼來說,沙僧就是那種在團隊裡默默付出,沒怎麼想也沒什麼機會在前臺露臉的小人物,但我們不能忽視了他們的貢獻。

再聊聊領軍人物唐御弟吧,他相當窩囊:徒弟不在時,他連飯都吃不上;一聽說前邊有妖精,總會嚇得滾落馬下;最讓人受不了的是還是非不分:就三打白骨精那次,悟空明明立了大功,可師父的糊塗勁上來了,痛罵大師兄,還念緊箍咒,愣是把猴頭勒成了個掐腰葫蘆!最後還把悟空趕走了。哎,那時,我真想跳進去說:“唐師父啊,您可真是個糊塗蟲啊!”

不過呢,糊塗歸糊塗,人家大事可不糊塗:明知此去靈山凶多吉少、千難萬險,唐師父發大巨集願,立志前往,即使途中誘惹重重、九死一生,也矢志不移!這難能可貴的品質試問有幾人能做到?

古靈精怪、個性十足的妖怪們這次就不聊了吧!

我喜歡《西遊記》,喜歡小說中那麼多個性鮮活的人物,更喜歡人物身上那閃閃發光的品質!

我最喜歡讀《西遊記》 篇6

國一作文 ,931字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這樣說道。唐代詩人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書,讀好書能增長知識,提高修養,豐富情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我常常會沉浸在那散發著油墨清香的字裡行間,去感受那無與倫比的快樂。

我最喜歡讀《西遊記》。它是明代傑出小說家吳承恩寫的。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買了這本書。那時的我,只是因為書中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讓我看得津津有味。有時,我還會不由自主地把老家屋後的大山想象成花果山。把懸泉瀑布想象成水簾洞。我自己彷彿身臨其間,和孫悟空一起飲酒作樂。

漸漸地,我長大了。當我再拿起這本書時,便不再只看插圖了。在這密密麻麻的字裡行間中,我看出唐僧師徒三打白骨精時,妖精驚慌逃竄的情景,看見孫悟空借不到芭蕉扇時,抓耳撓腮的樣子。我沉浸在其中,感受無比的快樂。一次,正是週末,我心裡暗喜,終於可以痛痛快快地看《西遊記》了。我連忙從書架上取出我心愛的《西遊記》,像得到了珍寶,捧在手裡仔仔細細地端詳了一遍。接著,我拿著“寶貝”來到書桌旁,陽光斜斜地散在書上,投出窗外樹葉斑駁的影來。我小心地翻開了第一頁,這時,我耳邊彷彿響起了一聲巨響,一塊巨石迸裂開來,蹦出一隻猴子。我高興地大聲喊道:美猴王出世了!也許是太激動的緣故,這叫聲被媽媽聽見了,她一臉茫然地看著我,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時間一點點流逝著,可我還沉浸在悟空打白骨精的場景中。媽媽把飯都做好了,大聲說“飯好了,快來吃飯!”我有口無心地應著“馬上來”,雙眼還像掃描器一樣,把一行行的文字輸入大腦。媽媽都把飯盛好了,發現我還沒有來,便發火了,大吼道:“快來吃飯,不然不讓你看了!”聽了這話,我只好乖乖地去吃飯。飯桌上還不停地給媽媽講著故事情節,以至於飯菜都涼了。終於,我心愛的書被沒收了,我難過極了。晚上,我躺在床上想:唐僧會不會把悟空找回來呢?悟空會不會原諒師父呢……

現在讀《西遊記》,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從中明白了許多道理。我從孫悟空身上學到了勇敢,在唐僧師徒身上我學到了堅持不懈,不畏艱險的精神與品質。這讓我對今後的學習生活有了更多的信心。我也要勇往直前去面對困難。

書就像朋友,能撫慰你心靈的傷口;書就像老師,能豐富你內心的世界。與書為伴,去感覺它字裡行間的奧祕吧!

讀《西遊記》有感 篇7

讀後感 ,664字

吳承恩寫的小說《西遊記》,我們耳熟能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書裡有生動有趣的文字、個性鮮明的人物,使我記憶猶新,從小就百看不厭,愛不釋手。

孫悟空是《西遊記》裡主人公,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鬥。敢與玉皇大帝鬥,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敢於妖魔鬼怪鬥,火眼金睛絕不放過一個妖魔;敢於一切困難鬥,決不退縮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

說起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滿身毛病,好吃,好佔小便宜。他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他有時愛撒謊,可笨嘴拙舌地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可是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沙和尚是勤快的,不像豬八戒好吃懶做。遇到困難時,總是知難而進,與悟空一起解決問題。可是也有缺點,那就是不會反抗別人。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

唐僧四人都有缺點,孫悟空的毛躁,豬悟能的懶惰,沙悟淨的沉默,唐僧的懦弱。可是他們卻帶著各自的缺點取到了真經,並修成了正果。這說明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完美的。只要取長補短、團結他人,就能在我們的生活上,在學習中取完真經,修成正果!

讀《西遊記》後感 篇8

讀後感 ,716字

在寒假中,我看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看了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怪不得能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了。朋友,你喜歡看《西遊記》嗎?你喜歡機靈神通的孫悟空嗎?現在,就讓我來跟大家一起來分享《西遊記》的樂趣吧!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和他的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必須要完成如來佛祖交給他們的任務—到西天取經。一路上,他們遇到了很多困難和挫折。其中我最佩服的人物是孫悟空,他神通廣大,勇敢地和妖魔鬼怪搏鬥,正是因為有他,師徒四人才能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至於豬八戒,相信看過這本書的人都不會忘記,他好吃懶做,不夠本事,還硬搶著做,沒有自知之明。而沙僧很老實,是個大好人。唐僧人很好,只是經常因為太好心了,容易上妖怪的當。

看了《西遊記》,我明白到:就算是孫悟空這樣神通廣大,也遇到了很多困難,所以我們在人生中是不可避免遇到各種困難、挫折和失敗的。人生是一段漫長的旅途,是一場接一場的拼搏,雖然我們不能保證每場競爭中都能勝利,但我們對於自己都應當時刻保持猛士的氣魄。也許我們都會失敗,但誰不會遇到失敗呢?“失敗是成功之母”!對於強者來說,失敗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來說,失敗是萬丈深淵。只有堅持到底的人,才會牽上成功的手。正如愛迪生,為了發明適合做燈絲的材料,試驗了1000多種材料,終於找到了最適合做燈絲的材料—鎢絲。正是愛迪生的堅持,才給我們帶來了光明;正是孫悟空的堅持,才取回了真經。難道他們不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嗎?我相信,只有我們的不懈堅持,才能摘取到知識的果實。

這就是我在閱讀《西遊記》時的感受,如果你對《西遊記》也有興趣的話,讓我們一起漫步在《西遊記》的世界裡吧!

讀《西遊記》有感 篇9

讀後感 ,871字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西遊記》是一部神魔長篇章小說,這部小說主要記敘了唐僧師徒四人自貞觀十三年離開東土,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拜佛求經、修成正果的故事。我驚歎於吳承恩那豐富的想象力,孫悟空的直率急躁、豬八戒的好吃懶做、沙和尚的忠厚老實、唐僧的慈悲善良卻又昏庸頑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悄然躍在紙上,令人百讀不厭。

我曾驚羨孫悟空騰雲駕霧的瀟灑、變幻多端的奇妙,但我更敬佩的是他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取經路上,妖魔鬼怪數不勝數,降妖除魔的功勞也數他最大。每次唐僧被妖怪擄走,豬八戒嚷著要分行李,沙和尚大多時候也在一旁無奈地唉聲嘆氣,只有孫悟空輾轉打聽師父下落,與妖怪鬥智鬥勇,不斷去找別人幫忙,直到救出唐僧,才繼續趕路。

唐僧的是非不分、昏庸頑固曾令我多次嘆息。他不辭勞苦,不畏艱險,意志堅強,慈悲善良。是一個虔誠執著的佛教徒,在取經的過程中堅定,從不懈怠動搖,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屈服,憑著堅韌不拔的精神,終成正果。但卻不聽從孫悟空的勸告,屢次誤入魔口。

最忠厚的是沙僧,他不像孫悟空一樣急躁,也不像豬八戒一樣好吃懶做,更不像唐僧那樣是非不分,他忠厚老實,一心想取到真經,令我感嘆不已。

豬八戒,他好色好吃好玩,貪婪懶惰,所以得名“八戒”。他遇到困難時,只想著退縮。當他取得真經時,還埋怨佛祖師父、師兄都成佛,就他得了個“淨壇使者”,讀到這兒,我不禁啞然失笑。

《西遊記》讓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經歷了眾多的險難。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就拿我們的學習來說吧,我們經歷的每一天又何嘗沒有困難呢?考試、升學、應聘……又何嘗僅僅是九九八十一難呢?戰勝困難的過程,就孕育了成功的基礎,繼而摘到成功的果子。唐僧師徒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是他們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才得以成功,這又讓我懂得了想要辦成、辦好一件事,必須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成功!

讀《西遊記》有感 篇10

讀後感 ,836字

同為四大名著,《西遊記》應該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一本了。不僅是因為它妙趣橫生的故事情節,也因為它蘊涵這的豐富內涵。

這個故事表面上講得是師徒四人闖天涯的故事,但其中每個人都有在現實生活中所對應的身份,每個人都代表著現實中的一部分人。孫悟空就像是能力出眾的官人,唐僧是帶領大家的領導,豬八戒就是靠小聰明巴結領導的人,沙和尚則代表了處於基層的普通農民。這本書表面不過是講了一個西天取經的故事,但卻揭露了當時的社會本質。孫悟空的身上寄託了作者的理想,他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也正反映了當時人民想要戰勝腐朽社會制度的必勝信念。就連一些出來擋道的妖魔們也代表了作者對社會中黑暗勢力的批判,暗指他們同那些鬼怪一樣得不到好下場。

就拿其中孫悟空與三位動物大仙鬥法就可以看出每個人的本質。在孫悟空與羊大仙比賽下油鍋時,想要與他們玩一番,於是變作一顆釘子,在油鍋裡裝起了死猴,這也反映了孫悟空活潑好玩的性子。但這樣的活,豬八戒就要替他下油鍋了,但以他對孫悟空的瞭解知道他沒有這麼容易死,所以當著眾人的面大罵他,硬是將他罵“活”了過來。從這便可以看出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很好。因為只有豬八戒一人始終相信孫悟空沒有死,但唐僧和沙和尚卻已經在為孫悟空準備法事了,而且狠心的將豬八戒推向油鍋。從這便可以看出他們的冷漠與無情。因為唐僧身後有眾多神仙護著,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安危,大可以放手一搏,可豬八戒卻一點保障也沒有。沙僧雖然也不一定能夠在油鍋中活下來,可他卻沒有因為與豬八戒之間的情誼而說出要替他下油鍋的話,這也足以看出他的自私了。

《西遊記》是一部神魔型別的小說,但它能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就一定有它自己的過人之處和深層含義,其中的的每一個故事都是作者認真思索的結果,我們在閱讀每個章節的時候都應該想一想它的背後是不是還有什麼特別的含義,而並非是停留在表面粗淺的搞笑情節中。

一匹白龍馬,怎能上西天?失了沙和尚,何來挑擔人?缺了豬八戒,哪來好笑料?少了孫行者,如何踏過妖魔關?師徒四人闖天涯,意欲在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