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那片土地相關作文20篇

懷念那片土地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38字

望著那一大片荒廢的地,我嘆了一口氣。原本,那兒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農田,春種秋收,生機勃勃。雙休日,我還可以帶著我家的兩隻小狗去田野裡遛遛。

不知從哪天起,那一片片農田被一點點吞噬,換來的是逐漸擴大的廢墟。挖掘機轟隆隆地響聲迴盪耳旁,讓人心煩。我去那邊瞧瞧,看到的是一大片石頭堆上面,旁邊還堆滿了垃圾,周圍冒著灰煙。那綠油油的農田呢?一株株挺拔的玉米呢?撐開雙手,頭帶草帽的稻草人呢?都在幾天時間裡不復存在。連平時嘰嘰喳喳,討人嫌的麻雀也在我的腦海裡可愛起來。

誰說這要造大超市,但連木頭房子都沒有。往日那愉快的田野時光被挖掘機生生地挖掉了。

小狗無聊地趴在臺階上,不時嗚嗚叫著。大大小小的石頭似乎在懷念著以往的一派生機。

望著那一大片荒廢的地,滿是垃圾與碎石,我不禁想道:這好好的,為什麼要把農田給毀了呢?現在這片地又可以幹什麼呢?這樣多浪費土地呀!不能輕易毀掉農田,應該好好地得勝它們,為世界多添一份綠色。

唉,昔日的美好時光沒了。真希望人們可以將那荒廢的地,好好地利用起來!

那片土地那份情 篇2

國二作文 ,826字

無法忘記你,曾經養育我的那片土地。

無法忘記你,那片土地的神奇與美麗。

更無法忘記,在那裡的幼年童趣。

屋頭朝東,下階梯,便是一個場壩,算是小院。小院南面有個小池塘,野花野草到處亂生。幼年時,每逢夏天,我便在小池塘洗澡解暑。而後,我們幾個小朋友一起採摘野花。小院北面是一片極小的竹林,卻藏著無限的快樂:捉鳥雀、偷鳥蛋是趣事,做假飯、過家家也是趣事。小院東南,幾棵我不認識的大樹立在林中,如今也不知刻在上面的名字是否又深了?大樹上方不遠,有幾棵桃樹,因為土地肥沃,每年都有桃花欣賞和甜桃享用。每逢這個時節,這裡便成了孩子的天下。

還記得,沿著一條小徑向東,便到了爺爺奶奶的老屋,他們在我不記事時就去世了。記得每次進去,都能嗅到那股特殊的泥土味兒,裡面可有許多關於爺爺奶奶的故事,雖然與我關係不是很大,但我卻對他們產生了許多敬意。

記得在爺爺奶奶的老屋後面,有一棵大古樹,當地人叫它“空桐樹”。據爸爸說,它起碼有百年曆史了。夏天,葉大如蓬,方圓十幾米都可遮廕庇日。神奇的是,方圓十幾米內的泥土格外有黏性,農村人稱之為“馬乾土”、“兔子泥”。至今,我不知這名字有什麼講究,只記得小時候,這兒是我們調皮鬼玩泥巴的好去處。捏泥人兒、塑房子都得用這兒的泥,別處的泥是沒用的。這裡種的小樹,不用理會,不僅長得高,而且長得壯。這其中的原委我說不清,不知是由於爺爺奶奶的老屋在此,還是由於空桐樹的滋養。

房屋西頭,上小路,便是一畝多水田。春夏放牛,我和夥伴們愛牽著牛到那裡摔跤、打滾兒。秋天,稻花飄香,碩果累累。我的心裡收穫了歡笑。你聽,那爽朗的笑聲仍在田園的上空迴盪……我美麗、神奇、可愛的故土啊!

而今,高壩崛起,河水高漲,那片土已不在,而那份情,卻永遠留在了那裡,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

而今,我仍記得野花野草的芳香來自那片土地;那果實的甜美來自那片土地;那有著百年記憶的古樹也生在那片土地;更有那豐收的爽朗笑聲及兒時的甜蜜溫馨仍留在那裡—那是我的故土。

走過那片土地 篇3

國三作文 ,1239字

日暮獨坐,目及天外。小橋流水人家,孤橋靜靜地立著。橋下流水潺潺,永不停息地奏響著生命的禮讚。溼漉漉的石板路,幽靜的小巷,蟋蟀在饒舌,油蛉在低唱……停留在心中的鄉村印象,是永遠不變的,如綿綿細雨中佇立的豐碑。不知何時,才才能再次走過那片土地。

我和家人驅車行駛在鄉間小道,眼前故土的輪廓漸漸清晰起來。車在老家門口停下,我沒有直奔家裡,而是獨自一人,徑直去鄉間走走。

走在秋日的鄉間小道,我美在其中。河邊的蘆花成片開著,煞是壯觀,野菊遍地都是,在風中起舞弄影。秋日,寒冷的天氣令殘存的陽光也變得稀薄了。穿過田野,稻穗越發飽滿,一眼望去,滿是金黃。稻穀低垂著,濃豔的黃,似乎訴說著豐收的喜悅。天空一片湛藍,似乎被洗滌過一般乾淨。走著走著,一隻藍蝴蝶從眼前掠過,帶走了一片藍色的剪影,捲起了一陣微藍的旋風……我突然想起了已故的曾祖母。

沿著曲折的田間小路,我找到了她曾經居住的老屋,如今已人去樓空。六年過去了,老屋一直是老屋,沒有變化。鎖,鏽跡斑斑,掛在院門上。紅木門上的漆,由於風吹日晒,已經掉落得殘缺不全,依然附在門上的,似零星魚鱗翹起。我懷著忐忑的心,推開門。伴著“吱呀”聲,我走進院子。院子裡草木葳蕤,青磚牆縫間雜草叢生,而昔

日,滿園是老太太種植的蔬菜,青翠欲滴,每次總是讓我們帶上許多回去。我看著眼前蕭條冷落之景,內心有種“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之感。我回想著曾祖母在世的情景:她總是忙著,在園圃裡種時蔬,在莊稼地裡薅草,在燈下帶著老花鏡縫補衣服……偶爾閒時一個人坐在藤椅上,獨自享受著陽光。我從記憶中搜索著她的面容。她永遠那麼精神,臉上溝壑縱橫,卻總是掛著慈祥的笑容。滿手的老繭,摸上去扎人,這是她吃苦耐勞的見證。曾經的曾祖母喜歡為我們蒸饅頭。每次那升騰的濃霧將她緊緊籠住,不見了面容,我忙去拉她的衣角,因為我怕她永遠消失。如今她真的不在了,我的心空空的,我在院子裡緩緩走著,極力搜尋可能的回憶。院子裡還有棵老梧桐樹,樣貌依舊,只是沒了往日的生氣,願它一直與老屋相伴。

帶著一絲惆悵,帶著一份溫暖,我踏上新修的窄窄的水泥路。我走過三姑爺家,他見了我,和我熱情地打招呼。三姑爺看上去比我上次來時清瘦了許多。他握緊我的手,笑道:“看你,又長高了,三姑爺又長矮了,哈哈哈……”三姑爺不知道如何表達喜悅,只是一個勁兒地笑,那笑聲爽朗清脆。“老頭子,什麼事讓你這麼開心?”三姑奶奶從屋裡走出來,“哎呀,孩子回家啦,我去鏟點青菜大蒜給你帶回去!”說著左顧右盼找割刀。我忙搖手說不用。“哎呀,孩子,三姑奶奶種的菜新鮮,沒打藥水。”說話間,三姑奶奶已找到割刀走向門外的田間。三姑奶奶動作麻利,一會兒功夫弄來一大捧青菜、大蒜、芫荽。蔬菜青翠欲滴,還留有清晨的露珠,伴著芫荽的香氣,我的心田十分溫暖。我拎著蔬菜,行走在回去的路上,周圍十分寂靜,只聽

得風與葉的情歌:“一次相逢,一份溫暖……”

夕陽下,酡紅如醉的老家更加寧靜深沉。或許,只有走過老家那片土地,才能喚起我內心最溫存的回憶與留念吧。

記憶中的那片土地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79字

小時候,曾在鄉下待過一段時間,每當翻開影集,看到那片田野,兒時的記憶就蜂擁而至、分外清晰。

記得剛到那裡的時候是春天。桃花、梨花、映山紅開得格外絢爛,漫山遍野,沸沸揚揚,發了瘋似的美。腳下踏著的青草柔軟得讓人心疼。可愛的小野花在微風中搖曳,像極了閃爍的星星。從我踏進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我就愛上了這裡,深深的。

那裡有一片茂盛的樹林,裡面的樹木高大而挺拔,大有直衝雲霄之勢。樹林一側是一條蜿蜒的小河,夏天的時候,陽光總是透過樹葉均勻地落下來,掉在水裡的是些斑駁的影子。我喜歡這裡的夏天,有時候天空會莫名其妙地飄起雨來,沒有厚積薄發撕心裂肺的傾盆,一些輕盈的水珠子鬱鬱寡歡地滾落著,然後很快天晴。它使焦渴已久的生靈重新獲得了生機,於是草兒依舊翠綠,花兒依舊美好。

秋天,我總愛跑去田野邊,看那裡一浪高過一浪、金燦燦的麥穗,幼稚地猜想著,它們的盡頭是在天涯,還是海角?不遠處隨風起舞的油菜花也不時停下來,看著這個一臉迷糊的小孩,樂呵呵地笑。

我撿起這個秋天留下的最後一片枯葉,它碎開了一個小洞。我舉起它,透過那個小洞看天空,發現天開始下雪了,冬天這麼快就來了。這裡的雪總是不慌不忙地下著,落在房頂上,落在松樹上,落在那些鳥兒留下的空窩上,一點一點越積越多,等你一覺醒來,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我開始堆我的雪人了,它有漂亮的眼睛和挺拔的鼻子,還有我給它圍上的紅色圍巾,真好看。我記得,我就是在那個寒冷的冬天離開那兒的。汽車慢慢開起來,我的雪人漸漸離我遠去,火紅的圍巾迎風揚起來,它在祝我走好。

我在想,還有多久,那些桃花、梨花、映山紅就會在漫山遍野間開得無比絢爛?

堅守那片土地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960字

走進小巷,一塊塊青石板鋪成的巷道,不足一米寬,夾在老屋中間,煙雨縈繞,恍如夢境。記憶裡,老家的房子用紅磚和水泥砌成的,屋頂上刻著許多精美的紋樣。從遠處看,它與旁邊的綠樹構成了若隱若現的水墨畫。

那些房子都整整齊齊的排列著,每戶人家都把自家的屋子精心打扮出不同的風格來,他們有的會在門上插幾根菖蒲,這是一種臨水而生的植物,如芊芊女子般亭亭玉立,是這片土地的象徵,也是我記憶的憑證明;有的會在院子裡種樹。這些果子啊,麥田啊,菜園啊,一到豐收季節,便爭齊鬥豔,一片生機。

那春光燦爛的日子,溫暖的陽光透過雕花的門窗,散在散發著芬芳的泥土上,還可窺探老人安詳的臉龐。房子的不遠處,是一條無名的小河,在群山盤繞九曲,倒映著藍天白雲,清風徐徐,潺潺流淌,水尤清冽,遠遠的,便可以清晰的聽到水流聲。

家對面簡陋的房子,後來修成了小學。教學樓已泛黃了,操場更不用說,下雨天,這總是有數不清的泥潭,遠看樓道就像個水簾洞。大門從來都是敞開著的,鄉間裡,都是老相識了,不設防。於是,爺爺常常帶我到這裡打羽毛球。夏日,爺爺的蒲扇是不離身的,跟爺爺一樣的還不少哩,人們都帶著扇子防蚊。欣賞著輕盈的羽毛球掠過天空,還能聽見連綿不斷的聽見扇子扇蚊子的“呼呼”聲。

那天,我們在茅屋旁發現了那隻狗,是隻流浪狗,看它可憐,於是把它請進了院子裡。此後,它好似就成了這方地的主人,常常見它在院裡的幾棵樹周圍走來走去,酷似保家衛國的士兵在巡邏,中午,見到它在樹蔭下打盹兒,知了的清脆嗓音入耳,好一愜意的午休時光。

平常,家裡總是來客人,都是鄰居,竄個門,打打牌乃是家常便飯。他們也是從不講客氣的,端著一盤花生,一小袋瓜子,一杯茶,在院壩裡聊起了家常,小孩當然也有小孩的娛樂方式,那就是玩兒!在這片柔軟的土地上到處亂竄,小黃狗也搖著尾巴,和我們一起圍著院子到處跑。房子裡常常傳出一陣又一陣的此起比伏的笑聲,這片地裡充滿著我們的無限回憶。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回鄉祭祖。那山還是那樣的時隱時現,若有若無,那水依舊清澈見底。家鄉的土地散發著被雨淋溼了的芬芳的氣息,這片土地還瀰漫著濃濃的鄉情。只是,鄉間,已無故人,這樣空虛。馬路上,寂寥無人,試問:還有何人願意堅守這片土地?

也唯那條同樣變老了的那條黃狗,固執地趴在院子裡,失去光彩的那對黯淡的眼,執著地眺望遠方。

那片土地,那抹綠 篇6

國二作文 ,926字

嫋嫋的白霧,輕輕縈繞著。第一抹金色的暖陽,均勻地撒在田野,平靜著。一飄雪染的花白,久久蕩在和風中,守著,候著。翠色的青菜,在古老的布鞋旁,靜靜仰望……

春風綿綿,棗發芽,樹開花。一縷春意悄悄爬上田野的臉龐,奶奶早已準備好了菜籽,一個春雨洗刷過的清晨,撥開溼潤雲霧,一粒粒小小的種子們,盈滿了奶奶對新生的希望。挖開鬆土,撒下希望。溫暖的餘波,細細密密地籠著新生的嫩芽兒,奶奶細心地呵護它們,像安撫著一群不安分的孩子。夏蟬,悠長。舀水鬆土,跪拜在地上,是最虔誠的行禮,託著小翠葉,青菜蹭蹭蹭—茁壯成長。裝滿了天然有機肥的桶,沉甸甸,長長的木桃勺,扛在枯瘦的肩頭也是沉甸甸的,佝僂著背,左一勺,右一勺,侍奉著土地,餵養著那群飢餓的“孩子”。風吹起額前一縷花白,奶奶看著土地中的美麗景緻抹著汗水笑。

秋霜,半涼。一棵青菜老去了,一棵青菜又成熟了。倚著棗樹,奶奶凝望著霜打的青菜。蕭瑟的田野中,它們頑強地挺在颯颯的秋風中,煥出生命的流光,五彩斑斕,撲朔迷離……浮光流影間,老人想要親吻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那樣真誠,那樣溫存。

霜凍的青菜可好吃了,說者無心,我無意間的囈語,卻盡入奶奶的耳底,縱使耳朵不太好了,可似乎我的每一句呢喃奶奶都深放心中。一把菜刀一隻桶,初冬的田野,冷冷清清。凍土喀吱喀吱,硬邦邦的。奶奶蹲下來,一條裹住頭的綠色頭巾在風中飄蕩。菜刀咔—一聲,爽爽快快,抹過青菜的根,解開了與土地深深的羈絆。那雙手,凍得通紅的手,為了我的歡喜,在凍土間摸索。

大土灶,爐火闢裡啪啦。一把青菜,被清甜的井水泡過,放進籃中,泛著閃閃油光,新鮮的很。幾滴香油一撮鹽,混著熬得稠稠的白粥,樸樸素素,一口下去,滿腹絲滑,青菜的香,泥土的清新,酥,鮮,軟,順,熱氣氤氳,回味無窮。奶奶把心放在了土地中,愛著土地,土地養著青菜,青菜滿足著我,奶奶的菜,奶奶的土地,奶奶的心。才發現她的靈魂在青菜的汁液中淺聲低吟。融為一體的最高境界,是真正地用心去灌溉自己深愛的土地,贈給自己深受的人。

土地上,長著奶奶的青菜,純淨,清淡,隨了奶奶那一塵不染的淳樸心靈。用自己的跪拜去侍俸的青菜,奶奶愛著土地,那是她的土地,她最親近的,深深眷戀著的舊友,生活的羈絆……

懷念那片月夜 篇7

國二作文 ,472字

望望天,似乎是一片黑暗,似乎有些什麼被遺忘的東西……

依稀記得幾年前的那片天……

星光閃爍,那夜晚,似乎才稱得上是夜,周圍一片寂靜,一片黑暗,沒有任何動靜,只有孤獨的小村,和著一曲曲蟲兒的歌曲。

那時的夜,是那麼的靜謐、和諧。

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卻給這夜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這兒,不再是那座小村莊,而是現代化建築,原來門口踏過千百遍的泥濘小路,卻也不復存在了……

那田野,似乎只留下零星一片,那麼孤獨,如此悽慘的,呆呆地矗立在那,似乎雨水,也衝不去那深深的淚痕—那麼,從此不再被人關注,成為一片荒涼的廢地……

那一臺臺的燈,似乎已成為夜的主宰……

那幾十米的路燈,掛在天上,如此明亮,但照下來的卻是無比機械的光,卻又如此讓人內心淒涼—星,已不再明亮……

那來來往往的車,似乎有汙染,將這濃煙,潑灑在這月夜中—月,似乎不再會圓。

那片美麗的星空,似乎不復存在……

那片燈,那流車,似乎將永遠取代。

那蟲兒的歌聲,也消逝了,取而代之的卻是無比讓人煩心的汽笛聲……

渴望著,懷念著那片星空,那曾經閃耀的月夜……

走過記憶中的那片土地 篇8

國三作文 ,1186字

我願做一個無休止的夢。

我沿著通往山頂的山路走,路邊野花散發出山野的清香,迷醉了不歸家者的魂,一階一階通向雲端,伸向自由。我站在山頂企圖伸手觸控天空,用最簡單的方法向世界證明我的存在,我俯瞰升起炊煙的小山村,將繫結靈魂的根深入它的土壤,將自己的歸屬融入這交錯的阡陌裡,我擁抱這一切,因著一份純淨,一份自然。

我總坐在石階上看屋對面的大榕樹,蒼翠覆上它的葉,它風姿不減,挺拔是它的光華—堅忍交予它,它立在原地很多年,彷彿誓要與歲月對抗。我仰仗著我的閒暇,數著大榕樹被營養蒸發出的枝椏“一、二、三、四……,”一股煙忽而飄然而上,接著一縷一縷,嫋嫋而上,綿綿交錯,彷彿生生世世纏綿交織的情緣,一個踉蹌的孩子撿起榕樹下的枯樹枝,跌跌撞撞走進榕樹而築的瓦房。接著,許多房屋亦升起炊煙,嗆人的味道使我流下淚來—嚐遍人間疾苦而來的食之香,怎能使人不流淚?村落裡響起了綿長的呼喚“吃飯了,”這聲音彷彿能衝破了一天的辛勞—給人精神的補給,因著接下能享受物質的補給,這是一天裡最幸福的時刻,而我,亦聽到了屬於我的幸福之聲,拖得長長的、清晰的、對未歸者的招喚。

榕樹下的瓦房裡住著老阿公和他的兒子,老阿公聲音大且亮,帶著京腔味,亮噪整個村子都聽得到,他尤其愛唱“今日痛飲慶功酒,壯志未酬誓不休”,彷彿化身為那戲中人,鐵骨錚錚。閒下來時他總坐在盤結著露出土壤的榕樹根上抽捲菸,猛地吸一口,菸頭上的火星亮得耀眼,他滿足的合上眼,緊閉上嘴,塌下肩,煙從鼻中湧出,瀰漫住他的臉,籠罩住他的孤獨。

村落傍山而建,所以各家的房屋是順著山高而參差,房屋密集在一起,又是青磚白瓦,便無形的散發出一種深刻的古樸幽遠,沿著石板階梯而上,正好通向這份幽遠,我總是帶著一顆鬧騰的心走上階梯,去尋一塊石頭,那石嵌在一塊石板階梯上,帶著細微的水波紋,浮動著溫潤,彷彿大江淘盡後僅剩的一塊石—沉澱之後的遺存。我偶然發現了它,莫名的喜歡上了它,卻不想與人分享,便總是獨自來瞧它,彷彿無聲的契合。我總認為是我在守護它,可我在長大,它依舊如初,如當初看著我,看著我一天天變化。

我願做一個無休止的夢,可歲月告訴我,它該破,於是夢碎了一地,我驚愕著去撿,可如何拼湊?

我去找一條路,通向山頂,可站在荒草中間的我,卻只能看著肆意瘋長的草吞噬那條長滿鮮花的路,最後亦找不到逃出去的方向;我聽著呼嘯的風鳴,遠處奏起了哀樂,被風搖曳的榕樹咆哮著,哀楚又淒涼;嗆人的炊煙味亦越來越淡,山裡人跌跌撞撞往外湧去,他們的身影亦越來越淡,入了浮華;階梯上密佈了青苔,彷彿凝成的一大塊一大塊的荒涼,我去看那塊石頭,它還在,可又是誰抽離了它的溫潤,偷換成了沁人的寒冷,陌生的姿態,隔著距離的相見。於是夢境被悲愴點上烏色的墨,悄無聲息的渲染開來,現實來換夢境。

於是夢醒了,我,回不去了,找不到了,走不到了。

懷念那片海 篇9

高二作文 ,866字

那個夏天,湛藍的大海熱情而又溫柔,它輕輕柔柔的爬上我的腳踝迎接著我,給予溫暖。夏天的風景在靜逸悠悠,和夏天重合,便凱旋初心。

2014年的那個夏天我有幸看到了嚮往已久的大海。在經過幾個小時的車程之後,我終於來到了深圳,湧上心頭的第一個念頭便是看海。

正是下午四點,太陽還尚未落下。我漫步走在沙灘上。海浪蕩開了海岸的寂靜,吹拂著我白色的衣裙。我壓抑著自己看到海的激動情緒,慢慢靠近大海。我放眼望去,海與天連成一片一望無際,太陽的光芒照耀在海面,微波粼粼,像是夜空中閃耀的星辰。我緩緩走進大海,那深邃的大海如絲綢一樣細膩,海水輕輕撫摸著我的腳背,像在我耳邊輕輕絮語。我漸漸閉上雙眼,感受海水的溫暖柔情。海浪不停地擊打著岸邊的石頭,像在演奏著貝多芬的月光曲。這一刻彷彿世界都已經靜止,只有我一個人享受著這場音樂盛典。我彷彿忘卻了平日的煩惱,忘卻了城市的喧囂,忘卻了學習上的種種壓力,忘卻了一切的一切。此時的大海猶如一場綿綿細雨洗滌了我的心房。在這種境界裡,海使我心曠神怡,好像平常模糊的事情都漸漸明瞭。也不是為了某種目的而活,也並非想要明確的目的,比起這個來說,遙遠的地方某處,才是我想要前去的地方。

時間緩緩流逝,夕陽下的海岸的寧靜柔情,暮色下的浪花追逐著人們的足跡不留下一點痕跡。大海像是喝飽了美酒,醉醺醺的溢位流光,多想,時間就此停留在這一刻。

暮色已經降臨,是時候對大海說一聲再見了。我穿好鞋,緩緩離開沙灘,海風吹拂著我的髮絲,金色夕陽的囈語還在繞耳纏綿,你看我看的這個世界如此的美麗,美得就想要我駐足腳步,用雲霞作被窩,就此酣睡。可縱使有再多不捨與留戀可還是要說一聲再見,再見了我愛的大海。

我依舊懷念著那片大海,懷念它帶給我的驚喜,懷念它帶給我的柔情,懷念它給我演奏的那首月光曲,懷念它送我的純淨世界。突然想到了那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這世界,為了找到那片海而不顧一切。”從2014到2017,縱使已有三年之久,可每當我坐在窗邊眺望遠方,依然能想起那片波光粼粼照亮了我整個世界的大海。

那片土地 篇10

國一作文 ,501字

土地的表面上沃土越發的稀少,土地在稀少的沃土裡,從不孤獨。

土地是“老農民”。用書看看,史前史後都有他的背影,用心找找,土裡土外都是各個時代的稻米。

土地不荒,土地躺在天地交際之處,兩眼金光閃閃,盡是好漢的氣魄,可土地不動,土地想用種子來查數自己的一生。

土地不聲不響,他用後背貼著地殼,用自己全身力量去補貼他,所以土地常常躺在地殼上,倘佯在天與地之間。

土地喝水是暢快的,他不喝小溪水,他認為那沒有“苦”的味道,雨才“苦”呢!飄行萬里才會降下來,而小溪不是那樣,土地“苦”慣了,連喝水都要“苦”著喝。

土地有著老思想,他羨慕老犁和老牛,他們不僅“苦”,還能走著“苦”,可土地只能老實待著,苦進了他的骨子裡,連欣賞也要苦著來。

土地無邊無際,他是食的家,也是地殼的母親。

土地一點也不作聲,他作聲之時便是金燦燦的一片,撐起茫茫藍天,也勾起了陣陣的苦念。

土地身如寶玉,土地的身中是千千萬萬顆金黃色的希望之種,扛得起荒年,也負得起風雨,土地的身中全是“苦”果。

土地終於稀了,也終於老了,他撐不住了,不過,他把希望託付給了另一片土地,大悲大喜、大禍大福也在那片土地種下了根,只留下這片土地,默默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