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詩文島相關作文20篇

我愛家鄉的詩文島 篇1

國小二年級作文 ,306字

我愛美麗的東臺山,愛水平如鏡的漣水河,可我更愛那鬱鬱蔥蔥的詩文島。

走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美麗的鮮花和高大的樹。

再向裡走,就來到了一個大廣場。傍晚,大人們在廣場上跳舞,小孩就在那一大片場地上放風箏、溜冰、做遊戲。

再往裡走,不一會兒就來到了曾國藩的塑像面前,那裡還立著幾個光滑石頭,石頭上面寫著曾國藩的資料。

再向前走,就來到了我最喜歡的天鵝湖了。湖裡的天鵝,有的在水中嬉戲打鬧、有的用嘴整理自己的羽毛,好像要去參加朋友的生日聚會。還有的天鵝率領一群‘醜小鴨’在河中覓食。這是能見到噴泉把水噴灑的美景,好像媽媽在逗她的孩子玩。站在一旁的柳樹姐姐在梳自己綠綠的小辮子,好像想把自己變得更美。

這就是美麗的詩文島。

家鄉的詩文島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3字

我的家鄉在湖南湘鄉,這裡有繁華的大街,有樹木成蔭的東臺山,有千年古剎雲門寺,還有美麗的詩文島。它座落在碧洲公園中心,那裡風景優美,一年四季j景色誘人。

春天,廣場上可熱鬧了。有的在放風箏,有的在騎自行車,還有的在跑步……我在橋欄邊散步,望著橋下的漣水河,河水真清呀,清得能看見水裡的魚兒,歡蹦亂跳的魚兒就像調皮的孩子一樣。橋兩旁的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樹下草叢裡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紅的、白的、紫的、黃的……彷彿在對我微笑。

夏天,公園的遊樂場就成了歡樂的海洋。孩子們都奔向他們想去的地方,你聽,從旋轉木馬發出的歡笑聲,從碰碰車發出的歡呼聲,從空中戰機發出的尖叫聲……這些聲音合在一起,成了美妙悅耳的交響曲。

秋天,天鵝湖裡的天鵝像雪一樣潔白的羽毛,在太陽的照耀下格外引人注目。她們有的撲打著翅膀,有的彎下頭用嘴梳理羽毛,有的在悠閒自得的划水……她們是那麼的美麗。

冬天,天氣寒冷。很多花草樹木都枯萎了,但松樹沒有。松樹仍然是那樣綠,綠得像剛長出來的小苗般。挺拔的松樹猶如一位威武的將軍。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一年四季景色誘人的詩文島。

我家鄉的詩文島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37字

我的家鄉在湖南湘鄉,這裡有繁華的大街,有樹木成蔭的東臺山,有詩如畫的茅滸水鄉,還有美麗的詩文島。

一條清澈見底的漣水河,終年潺潺地環繞著一個小島,小島的名字叫“曾國藩詩文島”。即使天旱,這漣水河也不會乾涸,有許許多多的人喜歡在漣水河旁釣小魚,小蝦。只要你運氣好的話,還能看見小烏龜呢!

一條寬敞的水泥橋能通往河中那美麗的詩文島。詩文島上終年鮮花盛開,綠樹成蔭。有隨風飛舞的垂柳,有香氣迷人的桂花,有開得最早的迎春花,還有粉紅色的桃花。真是百花齊放。

讓我最喜歡的是天鵝湖了,那天鵝有潔白如雪的羽毛,金黃金黃的嘴巴上有一個像白雲似的頭冠。它們走起路來一搖一擺,可神氣了。他們有的有湖裡抓魚吃,有的在那小小的木屋裡睡覺,還有的在湖裡悠閒的游來游去。真討人喜歡。

到了晚上,紅太陽廣場,燈火通明人山人海。老人們在廣場上跳舞,打太極。年輕人在大羽毛球,散步欣賞風景,小孩們在溜冰,騎自行車。

這美麗的是老人們休閒的好去處,是孩子們娛樂的好去處。不用說我是多麼喜歡家鄉美麗的詩文島了。

美麗的詩文島 篇4

國小一年級作文 ,270字

今天的天氣很好,風和日麗,晴空萬里。我阿姨叔叔帶著我和弟弟一起來到曾國藩詩文島玩

我剛走進大門,就感覺到裡面彷彿比外面涼快得許多。那一棵棵大樹既像一把把翠綠色的大傘,讓人們感到涼快,又像一些挺立的士兵,保衛著詩文島。

你向後面看去,會看見那個像船頭的地方有許多的小孩子在放風箏,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在水裡嬉戲。

再走近一些,你可以看到那美麗的白天鵝在那個小池子裡自由自在地遊著,它那潔白的羽毛上沒有一點汙垢,怪不得有個詩人說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啊。

再向前面走去,有很多老人和小孩在那打羽毛球,到了晚上那兒可熱鬧了。

這就是我們美麗的詩文島。

美麗的詩文島 篇5

國小二年級作文 ,411字

盼望好久的好天氣終於來了,今天陽光明媚,萬里無雲,在微風輕輕的撫摸下,我和媽媽漫步在詩文島的小路上。

一進門,我們就看到了曾國藩頭像挺立在眼前,他表情嚴肅,被雕刻家雕刻得栩栩如生,他就象一位老師,在教導著我們路人。頭像下面的石碑上剛勁有力的刻著曾國藩的生平簡介,兩旁還刻著曾國藩的許多名言名句,詩文島也由此而得名。再往前走,小路兩邊的草坪上,小草露出了嫩綠的小腦袋,迎春花、茶花、杜鵑花也在爭奇鬥豔地開著,好像在和小草說悄悄話呢。柳權也長出了長長的新辮子,隨風飄舞著,好象在跟路人們招手問好呢!沿著長長的小路往前走就到達了天鵝湖,湖水清澈,水中生活著一群悠閒自在的白天鵝,它們左看看,右看看,彷彿在欣賞自己水中美麗的身影。天鵝湖的前面就是兒童們最喜歡的遊樂園了,有大章魚,小火車,飛機等等,我們不時會聽到小朋友們的尖叫聲和歡笑聲,我也加入到其中,玩得不亦樂乎!真是好玩又有趣!

這就是美麗的詩文島,是我們休閒玩耍的好去處。

美麗的詩文島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428字

在我的家鄉有一座小島叫曾國藩詩文島,它是一座四面環水的小島,綠樹成蔭,它還是人們散步,運動的好去處。

過了石橋,登上小島,大門處的標誌如同一張張開的船帆,讓我忍不住多看了幾眼。一走進大門,我們沿著林蔭小道走了一段就看風曾國藩的銅像。銅像邊有一塊塊石書,上面雕刻著曾國藩的家書內容,是教育他兒女怎麼做人的詩文。

繼續向前走,我們就到了小朋友的天堂,那裡有飛機、木馬,還有碰碰車……我最愛木馬了,一坐上去我就感覺要飛起來了,彷彿我還是這個公園的大英雄。再走不遠,我就來到了紅太陽廣場。那是一個十分寬闊的廣場,處在詩文島的盡頭,無遮攔,四面迎風,站在那兒讓人神清氣爽,這也是大夥運動的好地方。夕陽西下,那裡有跳舞的老奶奶,有做遊戲的男孩,還有騎單車的女孩。老奶奶一下子抬手,一下子抬腳,就像一個個小木偶。小男孩跑來跑去的,真像小老鼠。小女孩也不服,一拿起單車就變成了閃電,一下子就騎了圈。

詩文島真是一個美麗的小島,是有文化內涵,人們愛去的小島,希望它越來越美。

美麗的詩文島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449字

在我的家鄉,有一座美麗的小島,坐落在悠悠漣水河中央,叫曾國藩詩文島,又叫碧洲公園,是人們散步、休閒的好去處。

走進大門,走過曾國藩廣場,我來到了天鵝湖。那裡的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好看極了!只見湖上有幾隻白天鵝和黑天鵝,有的在欣賞自己倒映在水裡的影子,有的三五成群地做遊戲,還有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水中翩翩起舞……我突然想起駱賓王的《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參觀了天鵝湖,我沿著綠樹掩映的林蔭小道,走進了遊樂場。那裡有許多好玩的遊樂專案:叢林列車、飛機、動物列車……好玩極了!許多小朋友都會像我一樣,飛快地奔向遊樂場的遊樂專案。

玩過了遊樂場,一直沿著綠樹紅花點綴的小路,走到了公園的盡頭—紅太陽廣場。每當夜幕降臨時,紅太陽廣場的大燈就亮起來了,燈光把廣場照得比白天還亮!廣場頓時變得光彩奪目起來。那些愛好鍛鍊的人群聚集在廣場上,有跳廣場舞的阿姨嬸嬸們,有滑冰的和放風箏的小朋友們,還有散步聊天的,滾鐵環的……好一片熱鬧的景象!

美麗的詩文島,我愛你!

美麗的詩文島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36字

在我的家鄉—湖南省湘鄉市,有清澈的漣水河,有美麗的東臺山,有千年古剎雲門寺,還有毛主席爺爺在這裡讀過書的東山學校……在這裡,我要介紹的是曾國藩詩文島。

走進詩文島,我看見茂盛的樹木,豔麗的野花,還有綠油油的小草。我還看見路旁的石碑上刻著曾國藩的生平故事、和友人們的書信往來。石碑奇形怪狀、形態各異,有的被做成凳子,遊客如果走累了,可以坐下休息,也可以邊休息邊欣賞曾國藩寫下的名言警句。

來到美麗的天鵝湖,裡面有的天鵝在岸上梳理著它雪白的羽毛,有的在屋裡津津有味地吃著糧食,還有的在河裡悠閒地遊著。

來到新太陽廣場,那裡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有好多跳廣場舞的爺爺奶奶們,他們一會兒扭扭腰,一會兒翹翹屁股,跳得可起勁兒了!還有許多小孩在滑冰、騎單車等待,也有許多人在散步。

遊樂場就是孩子們最嚮往的地方,那裡有碰碰車、宇宙飛船、小火車、水簾沒……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來到這裡玩,一家人臉上洋溢闐幸福的笑容。

這就是我家鄉美麗的詩文島,一個叫人流連忘返、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美麗的詩文島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1字

詩文島位於我市的漣水河中間的一個小島,這裡環境優美,景色怡人,島上有很多詩詞碑林和娛樂設施,是人們休閒、娛樂的好處去。

早晨太陽從東邊升起,把小島攏在陽光之中。遠遠望去像一個金光閃閃的大元寶。

夜晚的詩文島非常熱鬧,晚飯後大人們都來到這裡,有的散步或朋友間三五成群,或一家老少,他們一邊散步,一邊聊家常或說笑,把一天的煩惱或疲勞都去得一乾二淨。有的在廣場上打羽毛球,那白色羽毛的球飛來飛去,就像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寫照。最有趣的是老人們跳街舞,他們的身軀隨著音樂的節奏歡快地扭動著,那動作雖然有點笨拙,在老人們的心裡,她們彷彿看到了她們年輕時的身影。

詩文島的夜晚最迷人的是那璀璨的燈光,廣場上的彩燈把整個廣場照得像白晝一般,那掩映在樹叢中的燈光把樹葉照得青翠欲滴,走在小道間,就像倘佯在夢幻中一般,島兩邊的兩座橋上的彩燈交替變幻,像兩道彩虹一般,詩文島就像漣水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我愛你,美麗的詩文島。

關於家鄉的作文 篇10

高一作文 ,709字

“還記得你說家鄉是唯一的城堡……”,當“家”在大街小巷傳唱時,那些獨在異鄉的異客,會有怎樣的思鄉之感,然而卻望著遙遠的家的方向默默凝視,但無能為力。或許,回不去的才叫家鄉。小時候背《回鄉偶書》總會為詩人感到傷心,少小離家老大回,卻被兒童笑問是何處來,那種無家的淒涼,該是讓詩人多麼的難過啊,明明是家鄉,卻不能回家鄉,家鄉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了,儘管仍是原來的家鄉,卻沒有了家鄉的感覺,那家鄉只存在回不去的記憶裡了。

想到家,便想到每年過年時的春運,火車站裡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外來務工子弟拎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和年貨趕著回家過年,這裡的“回家”,我想,便只是單純的回家,吃幾頓飯,走訪一下親戚,更多地只是走走過場,有些甚至是疲於應付。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一張照片,照片中的人們透著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嚮往,作者曹文軒便是以這張照片為背景寫作了《前方》,他寫道:與家相矛盾的,是人們對前方的渴望。正是人們對前方的好奇和回不去家的懊惱,更加劇了他們對家鄉的思念。回不去的叫家鄉。

史鐵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寫道:46歲的春天,他第一次見到了那個一直被他當作老家的地方。沒見過之前,老家是神祕遙遠的,真正見到了,不明其中故事的人也覺得不過爾爾。

終於見到了長輩心心念唸的老家,父親和伯父在車裡看著斑駁的院門和屋簷上搖動的枯草就沒有進去。

對於父輩們而言,家鄉是從小生長的地方,是人生的出發點,心裡永遠渴望迴歸的“家”。然而當真回到了這個魂牽夢縈的地方時,才發現“家”已然不是屬於自己的家了,它早已成了別人的家。

變遷讓念想一下子被打破了。思念和害怕念想被打破的恐懼讓人們想它,又怕見。

就是這種異常矛盾的想法,讓家鄉成了回不去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