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年糕相關作文20篇

家鄉的年糕 篇1

國一作文 ,770字

年糕,是歷經千錘百打之後產生的。家鄉的年糕,亦是如此。

——題記

弋陽年糕,是江西最好的年糕。

今年過年時,我和爸媽回老家弋陽。有幸觀看了一場家鄉傳統的打年糕表演秀。

“一、二,打!一、二,打!”雄渾有力的聲音在這個小院子裡迴響。這是一戶人家過年在打年糕——寓意來年節節高。

先把弋陽特有的大禾米浸泡,之後用大鍋蒸,蒸好之後放在一口臼裡。一個男人站在臼邊,拿一個大號木錘捶打臼內的米飯,使其從顆粒狀轉變成團狀。而一個女人,在男人舉木錘時,迅速的翻轉臼內的米團,使米團能平均受力。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奶奶告訴我,年糕,要打,才能將其中的韌勁打出。這是弋陽年糕出名的重要祕訣之一。

年糕打好之後,熱情好客的人們請我嚐了一塊,果然,香甜軟糯。心靈手巧的家鄉人將年糕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老虎、兔子、花……

在回程的路上,回想著桌上冒著熱氣的一碗碗年糕,和同樣冒著熱氣的家長親人的一張笑臉,令我總會不由得想起老奶奶的那句話:年糕,要打,才能將其中韌勁打出,這是弋陽年糕出名的重要祕訣之一。

在我反覆品讀之餘,忽然頓悟:人也是這樣。如年糕一般,要經歷千百次的磨鍊,才會韌勁十足,成為人上人;家鄉年糕,因能扛住千百次打擊,才成為上品。

發明大王愛迪生,在眾人的不解和999次失敗後,發明出能照亮歷史的光芒;童話之父安徒生,在打擊中寫出了讓3至99歲的人都可品讀的童話;居里夫人,在一次次失敗後,成為了人類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是他們有年糕般的經歷,歷經了人們不可想象的打擊和磨難,方成人上人。家鄉的年糕歷經木錘的千錘百打,成為了年糕中的精品,品牌中的名牌。

是的,家鄉的年糕告訴我:千錘百打出精品。此次家鄉之行我受益匪淺。——後記

家鄉的年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747字

我雖出生在臺灣,但母親的故鄉卻是在江蘇。對於這片與我也有血水情的土地,我一直是熱愛的。那裡雖然不是我的出生地,但我對那裡的感情卻比我對出生地的感情更深厚。

我愛家鄉的水,愛家鄉的土,愛家鄉的天空,更愛家鄉的田園。然而,在我心中揮之不去的,卻是家鄉的年。

每逢過年,家家戶戶貼上了紅春聯,老老少少穿上了紅衣裳。走到村口,一個火紅的世界映入眼簾。走進村裡,就像置身於秋天的楓葉林,周圍一片紅火。路上,人們走親訪友,四處串門,祝福聲不絕口。進了屋裡,牆上的年畫讓人不覺耳目一新。茶几上擺著可口的零食,每逢家中來了拜年的孩子,主人便笑眯眯地抓上一大把遞過去,孩子臉上的笑容頓時就綻放出來。大一點的孩子,手中便要攥著一盒鞭炮,一根火柴就點燃一圈擺好造型的鞭炮陣。小一點的呢,想放又不敢,只好捂著耳朵在一旁湊熱鬧。這時,大人們也提著一大串鞭炮出來了,拿著打火機一點,噼噼啪啪的聲音就響出一陣濃濃的年味兒。滿村的紅火,滿村的熱鬧,滿村,都是最最純正的中國年味兒。

守歲那晚是要吃年夜飯的。廚房中幾個大人熱熱鬧鬧忙一陣兒,有時候小孩兒也去湊湊熱鬧。不一會兒,滿桌的年夜飯就擺上了。香噴噴的美味佳餚,騰騰地冒著熱氣,令人垂涎三尺。淋著噴香湯汁的糖醋魚,整齊排列的紅燒排骨,皮酥肉嫩的烤雞,用蔬菜和肉絲拌炒的年糕……滿桌的人剛坐下沒多久,桌上的菜就被消滅得所剩無幾。吃飽了,春節聯歡晚會也差不多要開始了。幾個大人去拿了早已準備好的餃子皮和餃子餡,準備在看晚會的時候包餃子。

春節聯歡晚會進行了不久,一家人的餃子差不多就包好了。一家人圍著小桌子,邊看晚會邊吃著餃子,不亦樂乎,其樂融融。

家鄉的年,是多麼的紅火,又是多麼的溫暖!家鄉啊,你在我心裡,永遠佔據著一塊不可磨滅的神聖淨土。家鄉,我愛你!我願用一生來守護你!

家鄉的年餑餑 篇3

國三作文 ,1097字

過年,算是鄉下最熱鬧的節日,在我的家鄉,除了大年三十兒吃餃子以外,還有一大習俗—送年餑餑。

大年初一早上,我還睡意朦朧呢,外祖母便在外屋丁丁當當忙活著什麼。待我起來推開房門,眼前頓時霧氣瀰漫,溼漉漉的空氣中散發著餑餑淡淡的沁人心脾的甜香味道。

我吸了吸嘴邊的口水,也顧不上洗手就伸出髒兮兮的小黑手去抓剛出鍋的餑餑,眼看就要到手了,卻冷不丁的被打了一下手,慌忙的縮回手,擦了擦快要流到嘴裡的清鼻涕,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的在鍋邊轉悠。

水汽漸漸散去,這才看到餑餑的“廬山真面目”:一個個又白又胖的面娃娃穩“坐”鍋中,月盤大,開口皮兒,頭上還頂幾顆大紅棗,光滑飽滿,甚是誘人。

外祖母用手指點了一下我的額頭:“你這個小饞貓呀,要乖乖的,可不能胡吃,要等我回來才能吃哦。”邊說著邊把還在散發著蜂蜜般的香味的餑餑趁熱放進籃子裡,挨家挨戶的分去了。

望著外祖母漸漸遠去的身影,很不情願的爬上炕,嘴裡吃著餃子,心裡百思不得其解:自家難得蒸一次白麵餑餑,為何要送給別人呢?

正納悶著,家裡也陸陸續續的來人送餑餑,我一見有人來了,便從炕頭蹦下來,嘴裡含著熱乎乎的餃子含糊不清的喊著:“大叔大嬸新年好!”“啊喲,閨女,新年好,新年好!”大嬸邊笑得合不攏嘴,邊把餑餑放在鍋邊,從布兜裡掏出一把零零碎碎的票子,揀最大的一張塞到我手裡,便又跨著籃子到別家去了。

等外祖母拎著個空籃子回來時,鍋邊上的餑餑已經堆成一座小山了。我高興的把攥在手裡的票子伸給外祖母看,歡喜的告訴她是鄰居家張大嬸給的。沒想到外祖母把臉一拉:“鄰居嬸子家庭條件不是很好,最近更是吃著緊,怎麼能要她的錢呢?怎麼這麼不懂事!”說著,外祖母便端著兩個餑餑去送給張大嬸。

吃午飯了,外祖母把大家夥兒送的餑餑全端上炕,我揀著又大又白的餑餑掰,外祖母卻在一旁咬又小又黑的,竟也吃的津津有味。

我試探性的掰了一塊黑皮餑餑,小心翼翼的咬了一點,同樣很甜,很香。

長大後,才知道年年過春節送餑餑,也是為他人送上一份祝福。吃到鄉親們送的餑餑的人家年年豐衣足食,歲歲團圓平安。

所以,雖然家境不富裕的只能黑麵蒸餑餑,但他們依然懷著美好的祝福,將他們最真摯的心連同餑餑一同送給鄉親,同時也希望大家能把同樣的美好回贈給他們。

自從外祖母搬走以後,便再也沒回去過。今年春節,在超市裡偶然看櫥窗裡的餑餑,心中不禁一顫:在那火紅火紅的鞭炮炸翻天的日子裡,在那家家都洋溢著新年喜氣的日子裡,家鄉人跨著籃子三五成群的走街串戶送餑餑,樂呵呵的掏出票子塞給小孩子……身邊似乎又飄滿了年餑餑那甜美誘人的香味—那別處所不及的醇香。

是呀,還有什麼能比這家鄉的年餑餑還香呢?

家鄉的年味 篇4

國三作文 ,1022字

家鄉的年味兒,蘊含著淳樸的風土人情,孕育著茁壯成長的一代代,更體現出我的家鄉是具有豐富文化歷史的鐵的事實。沒錯,我的家鄉就是那被世人稱為僅僅只是財富之地的—東莞。

—題記

大年三十那天,只見媽咪與奶奶在不停地忙碌著。原來,這天裡,要去各個地方“拜神”與“奉神”,並且今年搬了家,還要把家鄉的觀音請到家裡去呢。媽咪是家裡的大媳婦,所以,這些事,由媽咪來傳承。而我是家中的長女亦長孫,也是家中的一份子,當然要幫媽咪的忙,所以要跟著一起去“拜神”。

我跟著媽咪,首先到家鄉的廟裡拜拜。廟裡香火鼎盛,每家每戶都會有人來拜,這也成為了家鄉的一傳統習俗。拜神注重的是誠心誠意,但是,燒香、添燈油錢、燒紙錢、放爆竹,卻缺一不可。這一步步都是井然有序的,為的就是祈求神仙保佑我們家族的人在新的一年裡平平安安、萬事勝意。小孩們快高長大,學業進步。廟裡拜完了,我們接著要去祖屋“奉神”。步驟與拜神基本一致但“奉神”講究的是供奉祖先,自然也含有保佑的意思。回到了家鄉的房子,只見汽車一列列的停放好了,奶奶在每部車前都點了蠟燭燒了香,接著燒紙錢,放鞭炮。保佑爸爸媽咪叔叔嬸嬸們開車平安無事,路路暢通。一轉眼,下午了,是時候把菩薩接到家裡去了。將菩薩像安放好,媽咪一邊邊開車,我一邊灑米,說是為了給菩薩指路,回到了家裡,再次燒香、點蠟燭、燒紙錢、放爆竹……

年三十的晚上,家家燈火通明,喜氣洋洋,全家人歡聚一堂,吃著與眾不同的湯圓。用玉米粉捏成的齋湯圓與白菜、蝦米、幹魷魚,冬菇等食材煮成一鍋,味道鮮美,把湯圓那團圓之意的味道發揮的淋漓盡致,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有說有笑。這晚,全家老少一齊放煙花。看著那應接不暇的煙花,對新一年的憧憬與期待的心情已經像煙花似地在心中崩放。凌晨,幫爸爸發著祝福的飛信,那一條條資訊,飛到了每個人的心坎裡,一股股暖流透遍人心。

大年初一,全家人都已經“裝備”好向家鄉出發了。家鄉,每家每戶都殺雞燒鵝。而我們家,也已經準備好了招待親戚朋友們的美味佳餚。叔叔和爸爸去了遠方親戚家拜年,而我們這些小孩收紅包收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親戚朋友們都到齊了,我卻見到了許多陌生人。但卻因為那股濃濃的年味兒,是我心中不禁由然而生了一種喜悅,拋陌生感於腦後,像親人一樣招待著。這種感覺,是幸福的,無可代替的。

後記:這就是我的家鄉,即使沒有過人的文化魅力,但卻有著無可非議的人情味兒。家鄉的年味兒,是隱於財富間那一股股滲透人心的暖流。

家鄉的年味兒作文 篇5

國二作文 ,2752字

【篇一:家鄉的年味兒】

春去春又來,又到了過年的日子,每家每戶都忙碌了起來,當然,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文化習俗,身為東莞人,自然會懂得一些東莞的過年風俗。

臘月二十三是民間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在這一天,灶王爺就會向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由此就有了“送灶”的儀式。在這一天,我們家就會燒香拜佛,在桌子上擺上許多小吃,像糖冬瓜之類的。

臘月二十四就要貼對聯了,在這一天,我們家都會將準備好的對聯貼上,其實不止是對聯,還有在房子的各個地方貼上寫有“老少平安”、“招財進寶”等等的或紅或橙的字條。

臘月二十八則是大掃除,在這兩天裡,一家大小都行動起來,將家裡裡裡外外的打掃乾淨,迎接新的一年。孩子們在這一天都特別開心,因為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

除夕夜,每家每戶都團圓在一起,一起吃著年夜飯,等待著新年的鐘聲響起。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為生活外出奮鬥的人們,享受幸福的夜……

大年初一,我們早早的起床,放鞭炮,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按照書上說的,一出門向什麼方向出發,出門行大運,接著就去喝茶,中午那頓大概是不吃的,這一天,孩子們是最開心的了,他們可以收到爸爸媽媽和親朋好友的紅包,這一天的紅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為我們都會到處去拜年。

大年初二,就是開年了,這一天也少不了的放鞭炮,雖然現在禁止放煙花爆竹,但人們違背不了習俗。也把大門大開,在門前放一桌的食物,旁邊還放凳子,據說是給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裡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鹹圓”,這應該是他們處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了。

元宵節,這是過年的最後一天,家裡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還有芝麻味的,到了晚上,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把過年期間收到的紅包都拆開,看看都收到了多少,這或許是孩子們最期待的了。

這是我們家鄉的過年,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們好像越來越感覺不到過年的氣氛了,我們都希望,過著最有氣氛的年,心裡奔放著一朵朵希望的花。

【篇二:家鄉的年味兒】

春節期間,人們一般要走親戚,回老家,於是,我就跟爸爸媽媽回了老家河南,先去爸爸老家三王莊,再去媽媽老家洛陽。23號我們和其他幾個人加行李,滿滿當當地駕車去了。

經過一整天的顛簸,來到了河南新鄉三王莊。到家時已是深夜9點多了,一進臥室就看見了我的奶奶—我爸爸的媽媽。她穿著棉襖,正在暖爐旁暖手,一見我來了就很激動地笑了笑,操著滿是河南味的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很冷,我就坐下來了,她便問我長問我短,我都一一回答了,有些聽不懂的我便找馳哥幫忙。晚上,昌昌來了,他比我大一點,一見我便熱情地帶我出去放炮,老家的炮不想城裡的那樣好,小店的炮很單一,大一點的店也沒有什麼好看的花炮,都是響炮,可我玩的津津有味,因為這裡的人十分好客,雖然生活節奏慢,但卻很令很多人羨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點起床去走親戚,大半的人我那時是沒有什麼印象了,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臉,很溫暖。有一次竟被強迫吃了兩次晚飯,使我一連一整天吃不下東西。26號還是27號,我去了洛陽。

到了洛陽,我見了婆婆—我媽媽的媽媽。她很慈祥,一見我們先是抱了抱弟弟小雨,可小雨竟然不認得了昔日如此關愛她的婆婆,好在我們的到來令婆婆很高興,晚上,二姨回來了,包括她的未婚夫,一家人其樂融融。第二天,我去了寶寶家,寶寶是我的表弟,我們小時候很喜歡在一起玩,他們家很招待我,我很感謝。除夕,我又回到了婆婆家,晚上看春節聯歡晚會、放炮,年都是這樣過的。第二天走親戚,雖沒有三王莊一樣裡的那麼近,可一天下來也忙得夠嗆,一堆作業都沒有做。倒是燴菜挺好吃的,那是由一些各種不同的菜和肉還有粉絲拌在一起煮,一做出來十里飄香,還有餃子,可讓我好好品嚐了一頓。

一回家,我就瘋了似的趕沒做完的作業。唉,春節就這麼過了。

【篇三:家鄉的年味兒作文】

家鄉的年味兒,蘊含著淳樸的風土人情,孕育著茁壯成長的一代代,更體現出我的家鄉是具有豐富文化歷史的鐵的事實。沒錯,我的家鄉就是那被世人稱為僅僅只是財富之地的—東莞。—題記

大年三十那天,只見媽咪與奶奶在不停地忙碌著。原來,這天裡,要去各個地方“拜神”與“奉身”,並且今年搬了家,所以還要把家鄉的觀音請到家裡去呢。媽咪是家裡的大媳婦,所以這些事,由媽咪來傳承。而我是家中的長女亦長孫,也是家中的一份子,當然要幫媽咪的忙,所以要跟著一起去“拜神”。

我跟著媽咪,首先到家鄉的廟裡拜拜。廟裡香火鼎盛,每家每戶都會有人來拜,這也成為了家鄉的一傳統習俗。拜神注重的是誠心誠意,但是,燒香、添燈油錢、燒紙錢、放爆竹,卻缺一不可。這一步步都是竟然有序的,為的就是祈求神仙保佑我們家族的人在新的一年裡平平安安、萬事勝意。小孩們快高長大,學業進步。廟裡拜完了,我們接著要去祖屋“奉神”。步驟與拜神基本一致但“奉神”講究的是供奉祖先,自然也含有保佑的意思。回到了家鄉的房子,只見汽車一列列的停放好了,奶奶在每部車前都點了蠟燭燒了香,接著燒紙錢,放鞭炮。保佑爸爸媽咪叔叔嬸嬸們開車平安無事,路路暢通。一轉眼,下午了,這時候把菩薩接到家裡去了。將菩薩像安放好,媽咪一邊邊開車,我一邊灑米,說是為了給菩薩指路,回到了家裡,再次燒香、點蠟燭、燒紙錢、放爆竹。

年三十的晚上,家家燈火通明,喜氣洋洋,全家人歡聚一堂,吃著與眾不同的湯圓。用玉米粉捏成的齋湯圓與白菜、蝦米、幹魷魚,冬菇等食材煮成一鍋,味道鮮美,把湯圓那團圓之意的味道發揮的淋漓盡致,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有說有笑。這晚,全家老少一齊放煙花。看著那應接不暇的煙花,對新一年的憧憬與期待的心情已經像煙花似地在心中崩放。凌晨,幫爸爸發著祝福的飛信,那一條條資訊,飛到了每個人的心坎裡,一股股暖流透遍人心。

大年初一,全家人都已經“裝備“好向家鄉出發了。家鄉,每家每戶都殺雞燒鵝。而我們家,也已經準備好了招待親戚朋友們的美味佳餚。叔叔和爸爸去了遠方親戚家拜年,而我們這些小孩收紅包收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親戚朋友們都到齊了,我卻見到了許多陌生人。但卻因為那股濃濃的年味兒,是我心中不禁由然而生了一種喜悅,拋陌生感於腦後,像親人一樣招待著。這種感覺,是幸福的,無可代替的。後記:這就是我的家鄉,即使沒有過人的文化魅力,但卻有著無可非議的人情味兒。家鄉的年味兒,是隱於財富間那一股股滲透人心的暖流。

家鄉的年味 篇6

國二作文 ,849字

華燈初上,燈火通明。早春的花街上,人頭湧動。叫賣聲,砍價聲,歡笑聲在明朗的夜晚交織成了一部和諧的交響曲。大街上,麥田邊,華麗絢爛的煙火帶著人們美好的祝願飛上天空,在空中盡顯它那美麗的舞姿。今晚,人們將徹夜不眠,迎接那新年的第一聲鐘響。

家鄉的年味,永遠是最濃的;家鄉的年味,永遠是最親的;家鄉的年味,永遠是最讓人難以忘懷的。

踏上歸途

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早晨。天還未亮,我和父母就踏上了歸家的旅程。從東莞到我的老家大概有七百多公里的距離吧,我們大概需要十幾個小時才能到達。

經過了漫長的車程,我們終於在次日的14點到達了李家村。一回到村子,爺爺奶奶便開始忙活了起來:老家的氣溫只有幾度,而我們只穿了幾件單薄的襯衫。於是奶奶便去拿衣服和暖爐給我們。爺爺拿出了一大卷火紅的爆竹,走到了門口。在噼裡啪啦的爆竹聲中,我們回到了老家。

去訪祖堂

第二天一早,父親便早早地叫醒了我,說是家中的男性都要去祖堂給老祖宗上柱香。我還從未去過祖堂呢,於是便興致勃勃地與父親去了。

走在村中那條唯一的水泥路上,我聽見前方的鞭炮聲接連不斷。走到祖堂,便發現這兒煙霧繚繞,地面上鋪滿了鞭炮碎屑。祖堂內,有許多村民絡繹不絕地去祭拜祖宗。要想讓祖宗保佑你一生平安,就得先磕三個頭,上三炷香,再磕三個頭。這是我們老家的傳統習俗。祖堂的裡牆上掛著一張捐款明細表。上面寫著全村村民捐款修祖堂的金額。我看到父親捐的款是全村最多的。父親看到我在看那張表,對我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人不能忘本。”

吃年夜飯

每一家過年年夜飯總是一年之中最豐盛的,我的老家也不例外。但我的父親講究健康,所以今年的年夜飯不免多了幾盤綠色食品。在我的家鄉,豬腳和豬蹄膀是絕對必不可少的東西。餐桌上,眾人舉杯共慶新年,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平常文縐縐的人到了餐桌上自然也免不了幾分豪爽之情。

終要離別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們終於要離開家鄉,回到東莞了。這次家鄉之旅雖然只有短短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但卻給了我許多深深的回憶。

我帶著這份回憶,開始了新一年的學習……

家鄉的年味 篇7

國一作文 ,44字

家鄉的年味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428字

在我的家鄉,過年的時候是最熱鬧非凡的時候。我們汨羅有獨特的活動,那些大部分活動,老少皆宜,所以我們家鄉的小朋友全都喜歡過年,當然也包括我。

在汨羅過年時,小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定然是淘餅啦,每家每戶的小孩去每個不同的人家送恭喜。送恭喜後,主人必定不會虧待你,會給一包零食作為獎勵,而我們討餅時送恭喜時會說:“恭喜發財過大年”這短短的一句話,卻包含了鄰里之間的關係的密切,也體現人們的團結。有些人家的小孩子,如果他們有堅持的決心和充足的力氣,也許他們會討一兩箱子的餅,更多的則是四五箱。短短一天,這就是淘餅的時間。

在過年時最聞名的肯定是守歲了。守歲那天晚上家家戶戶燈火通宵不到12點就不睡覺,就跟以前的長安一樣燈火豔麗、絢爛多彩。

晚上人們看著春晚,觀看著各種各樣的節目,慢慢的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突然外面傳來一陣洪亮的鞭炮聲,人們在暗示新年已經到來,中華民族的歡呼聲傳遍整個大江南北,連海外的華人也不忘這個時刻。

這也就是我家鄉的新年,這就是我家鄉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 篇15

高一作文 ,963字

車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緩慢地行駛著,開啟車窗一陣陣涼涼地山風吹入了車中,卻帶著溫暖和親切,我似乎已經聞到了年的味道。

看著這闊別已久的家鄉,我已有三年沒有回來了卻絲毫不陌生,看這家鄉的道路、樹木,也如之前一般不變。快到村口,望見一位老人步伐急促得趕了過來,邊走邊喊“哎呀,你們終於回來了。”我一看是爺爺,他應該是一直在村口等著我們,冬天的寒風吹在他蒼老的臉上,爺爺熱情的迎了上來拉著我的手,我感受到爺爺長滿老繭的手傳遞過來的親情,我拉著他親切的喊一聲“爺爺好!”爺爺面帶笑容,慈祥地望著我說:“譚昕你長這麼高了啊!”,“爺爺,我們回來過年啦。”我熱情地回答道。村子裡家家戶戶掛上了紅燈籠,貼上了春聯,一派新春喜慶的景象!

走進家裡,灶臺上熱氣騰騰,灶裡柴火燒得正旺,樑上掛滿了臘肉、魚、雞等等……終於等到了我盼望已久的年夜飯咯,大伯做了滿滿一桌的菜,望著這香噴噴一桌的菜,我不禁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大伯看著我這樣,不禁笑著對我說:“來,把這雞腿夾了,再吃吃那羊排。”大伯如此一說,我便毫不客氣,夾起那雞腿往嘴裡噻。哇!真好吃,那肉質極其鮮美,再啃了一下那羊排,嗯,更是美味,那種鮮美,那種味道,簡直無法用文字形容,邊吃邊說“大伯做的菜味道真不錯,比城裡那些廚師都要強。”大家看著我這迫不及待的樣子,不禁咯咯的笑了起來,年夜飯全家人吃得其樂融融。

吃完飯後,大伯把我叫了過去,笑著把打火機遞給了我,拍著我的肩對我說:“你想不想放鞭抱,那串大鞭包就交給你了”,說完,她便指向了那長串的鞭炮條,我興奮地小跑向那長串的鞭炮條。那條鮮紅的鞭炮,那點小小的引線正擺在我的眼前,我拿著打火機,屏息,我甚至能聽見我的心跳,“噠!”我輕輕一按,哇,燃得好快,我捂著耳朵趕緊跑開,“啪啪啪!”鞭炮炸響了整個村子,爆竹聲中辭舊歲,全家人都快樂地笑了。

大年初一的早晨,陽光格外明媚,表哥他們來拜年了,表哥帶著他的女兒也來了,沒想到我居然也當了長輩了呀,我都不好意地笑了。他女兒與我妹妹年紀相仿,她們倆在家前坪上咿呀地叫著,蹣跚學步,有時似乎還要摔倒了,讓我們看得哈哈大笑。幾家人坐在太陽下聊著家常,談著大人們的工作,說著孩子們的學業……

在這其中,我十分開心,我也感受到那年味,那便是和家人在一起時,闔家歡樂,溫暖的氛圍。年的味道,要用心去感受那溫暖。

家鄉的年味 篇16

國三作文 ,811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人潮湧動和鞭炮聲中,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每個人的心裡,年味都各有各的味,有興奮的、難忘的,甚至有難過的,而我覺得年味兒總是令人高興的。

我的家鄉在邵陽隆回,每到過年我們都會跟隨父母親回到家鄉,在當地,每到過年,大大小小的店鋪就開始忙活了,都在想方設法把年貨備的齊齊全全的,生怕別人搶了生意,有菸酒糖茶的,有雞鴨魚肉的,有鞭炮香紙的,有年糕的、乾果的、春聯的、年畫的……各忙各的。店鋪裡有這麼多的年貨,各家各戶也開始忙著準備了,溜達到這個店裡看看,買點這個,去那個店裡瞧瞧,買點那個,每個人手上都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忙的不亦樂乎。

小孩子年初一是最開心的,爸爸媽媽大年夜便會給我們紅包,雖然這錢不久又會回到父母手中,但看看也舒服。年初一我和弟弟便到親戚家一家家地去拜年,嘴裡說著吉利的話,這時不管去哪家親戚家,上門便會給紅包,有時多,有時少,還有瓜子、花生、糖果招待,但不管多少,我們這些孩子此時只顧開心著、跳著、跑著。

在隆回還有它獨有的特色,例如:豬血丸子、餈粑、舞龍燈……豬血丸子是湖南邵陽地區的傳統名點,它是由豬血、豬肉、豆腐一起熏製而成的,每年的十一月、十二月份,幾乎家家戶戶都制此品,以供數月之需,是當地的一種過年必備食品,有著悠久的傳統。在隆回,同樣作為賀年食品的餈粑也是在臘月製作,一般家庭的每一個人都會在一起打餈粑,以慶祝即將到來的新年。舞龍燈是隆回的一種民間娛樂活動,在古代人們用舞龍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隆回的新年一直都延續著這個傳統的民俗,而且會走進每家每戶的院子,舞龍隊中還有年長的老者,他會對每家主人說著新年的祝福語,祈禱每家平平安安、興旺發達,今年舞龍隊到了我們的老家,非常非常壯觀和熱鬧,我還是第一次近距離看到幾十人舞出來的長龍,黑夜更是好看。

這也許就是大人們所說的年味,家鄉的年味更甜、更醇,會永遠瀰漫在我的心裡,瀰漫在我們的心田。

家鄉的年味 篇17

國二作文 ,72字
家鄉的年味作文1000字https://wWw.ZuoWen8.com/a/399687.html

家鄉的年味 篇18

國三作文 ,825字

“啪!啪!啪!”在爆竹聲中,我們又迎來了新年。我一大早就興奮地起了床,因為爸媽答應我教我做油茶呀。

每次過年,按照我們的習俗都要喝4碗油茶。可喝了這麼多,我還不知道怎麼做。於是我們先準備好了材料:茶葉,玉米,豆子,陰米(糯米煮熟後晒乾,再炸好),鹽之類的調味料……接著我們就開始了,油茶的關鍵在於茶湯,首先將茶葉用水洗一遍之後再放入鍋中用油炸,再放入少量米飯和水熬製,等水煮幹後又重複操作了4次,此時已是茶香四溢,我忍不住嚥了幾口水,接著放入大量水,在取大蒜搗碎後翻炒幾遍,再放入湯中,等湯煮開後再加點鹽,燙的部分就大功告成了。

用油茶碗盛一些湯,加入之前準備好的豆子,玉米,花生等就可以喝了,一口喝下去,酸甜苦辣鹹伴隨著濃郁的香味瞬間浸入心田,讓人忍不住喝了一碗又一碗。大家都誇我做得好,我心裡美滋滋的,比喝了蜜還甜。

到了晚上,如果聽到街上有敲鑼打鼓的聲音,那就應該馬上出去迎接。為什麼呢?因為這代表著龍燈已經來了。這是,老老少少都會衝出門去迎接龍燈。只見一隻五顏六色,流光溢彩的長龍,伴隨著浩浩蕩蕩的人群,敲鑼打鼓的聲音和鞭炮的聲音湧了過來,好不熱鬧!這是一條由幾百人組成的隊伍,我們也加入了進去,按照習俗,我們不停地從龍燈下穿過,因為穿過的越多,代表著來年越幸福。有一個耍龍燈的叔叔要上廁所,我也就有幸能加入到耍龍燈的隊伍,我配合著其他人的節奏舞動著長龍,好玩極了!

跟著龍燈我們上了山。在山上人們生起火篝,在一邊載歌載舞,唱著山歌,談論著自己的心事。我和哥哥趁機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肉串,烤起燒烤來,一口咬下去,才記起來忘了放鹽,我倆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來放煙花呀!”一群小夥伴們邀請我們,雖然早已對煙花不太感興趣了,等既然有免費的,何樂而不為呢?於是,我們加入了放煙花的隊伍,和他們一起揮舞著“銀花棒”玩抓人遊戲,玩得不亦樂乎。

這就是我們家鄉不一樣的年味,一派熱鬧的景象,如此濃郁,與平淡的城市截然不同。

我深愛著家鄉那份獨特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 篇19

國二作文 ,674字

春節來臨,是每個人都喜歡的事,因為這樣又可以收紅包,放鞭炮還有和家人團圓,可以說過春節是非常好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下面我介紹我家鄉的過年習俗吧。

2月15日,又是春節來臨,那一天我也回到了我的老家,益陽蘭溪鎮過春節,吃了個團圓飯,但是吃個團圓飯不容易,弄了那麼多菜,還要點個蠟燭,倒幾杯酒在杯子裡,然後倒在地下,聽說是要給姥姥和姥爺先喝,菜也不能吃,也是先給姥姥和姥爺吃,等了一會還是不能吃,因為我外婆會拿個毯子,然後搞個盆子放在左手邊燒紙錢,等到紙錢燒完後,就要拜姥姥和姥爺,順序是從大到小,我是倒數第二聽說是跪拜姥姥和姥爺是為了讓他們保佑我們,至於保佑什麼,在跪拜的時候自己想唄,反正終於能吃到團圓飯了,每年必做的菜絕對有魚和雞,有魚原因就是年年有餘。雞的嘴裡還要插根大蒜,據說是大吉大利,接下來差不多就可以吃團圓飯了。

吃完飯就去姥姥和姥爺的墓地送亮,送亮的意思就是讓他們回來團圓,先把蠟燭和香插在土裡,然後放鞭炮,接著燒紙錢,不過不用等它燒完。外婆又拿了個毯子過來,鋪在地上,也是要跪拜,姥姥和姥爺也是從大到小的順序一樣,也是要姥姥和姥爺保佑,不過過程還要燒紙錢,跪拜的時候要小心點,如果沒有弄好的話,就會燒到自己的頭髮,做完這些以後,把毯子帶走,就原地回去。再接著就是守歲看著春晚,反正都沒睡,12點到1點的時候睡覺。

第二天一早醒來,大約幾個小時後,差不多就開始發紅包,紅包發紅後吃了中飯差不多就去親戚家拜年,但卻不允許我們小孩子去,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最遺憾的就是晚上沒有放鞭炮。最後呆了幾天後就回長沙了。

希望你們過個好年吧。

家鄉的年味 篇20

國一作文 ,1212字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烈、最重要的古老傳統節日。在我的家鄉益陽市,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二十四的小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最為熱鬧和隆重。

記得外婆家每逢十二月初八都吃“臘八粥”。即將五穀雜糧一起煮,預示春節將近,寓意來年五穀豐收。過了臘八節年味就逐步濃起來。我還記得那蜜棗的香甜和糯米的綿軟,很是讓人回味。至臘月二十四俗稱“小年”。益陽地區這天要祭灶神,貢品以當日的晚飯為主,輔以必不可少的糖和蜜棗。聽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各家去監視的,給他糖和棗吃就能夠讓他嘴巴變甜,在玉皇大帝跟前只說好話,以得來年富貴與平安。

臘月二十五至二十八進年貨的這段時間,集市非常熱鬧,各種春節所需的食品、用品應有盡有:雞鴨魚肉、蔬菜水果、小吃點心、餐盤碗筷。除辦年貨,大人們還有的做臘腸、香腸、幹雞、薰魚、臘肉、幹鴨、滷香乾、雞菌子,屋裡屋外掛滿了這些食物。家家戶戶香飄滿院,到處佈滿著濃濃的年味。臘月二十九家鄉人們過新年都要除塵打掃、清潔洗浴,意圖把一切窮苦、晦氣統統掃出門,寓意是辭舊迎新。

大年三十貼春聯、掛年畫、寫福字,華燈初上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大人小孩都換上新衣,晚輩給長輩拜年,叫“辭歲”。家鄉長輩會拿出預備好的紅包壓歲錢賜給晚輩。一家人歡聚在一起,通宵達旦,叫“守歲”。娛樂方式有打麻將、鬥地主、紙牌、手機玩紅包遊戲,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等。大年初一清早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迎接門神。家鄉的男主人帶著妻子兒女往爺爺奶奶家拜年。給自家人拜年後,男主人就要給左鄰右舍拜年。初一這天不能倒垃圾,意思是不把財氣往外丟。初一家鄉主張“不動刀”,一天的飯食是年三十的蒸菜、臘魚、臘肉、香腸、幹雞、珍珠肉丸、蛋餃、扣肉、炸藕丸,品種豐富味道鮮美,光看就忍不住口水直流。這是寓意“趕忙三十夜,清閒初一朝”。

初二開始走親戚,益陽有句俗語叫“初一崽”、“初二郎”,男主人這天帶著媳婦家人回岳父岳母家拜年。提的拜節禮品一定要是雙數,圖個大吉大利。初三到姑姑家,初四到姥姥家,初五開始就往其他一些親戚家去,俗語叫“初五、初六走四方”。家鄉風俗“七不出八不歸”是說初七這天不宜出遠門,初八這天不宜返回遠處的方向,是為保四方平安。家鄉初八這天商人宜主張開門做生意,大放鞭炮慶開市。年到這天漸行漸遠了。至正月十五傳統元宵佳節,家鄉人民舞龍燈、猜燈謎、吃湯圓、賞花燈,這天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著實又熱鬧了一番。家家戶戶這天點亮所有的燈光,燒一盆爐火直聖深夜,至此年到這天真的走了。

家鄉的“年味”除了有豐盛的物質,更夾雜著濃濃的文化氛圍。讓我們傳承家鄉的“年”習俗,將傳統的年味春節習俗轉化為未來傳統的“年文化”。它凝聚了家鄉人民對生活的美好祝願,包含著民族的精神財富,包含著人們對家鄉的眷戀和情感。讓我們將傳統的春節習俗發揚光大。讓家鄉的年味傳承一代又一代。祝願我的家鄉越來越好!祝福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