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與孝行相關作文20篇

善心與善行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4字

有了善良的心不一定作出善行,或是不想,或是不敢;有了善行,卻一定有善良的心。

現在的訛人事件已經屢見不鮮,這些人為了一個“錢”字,不惜放棄自己的良心;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寧願放棄尊嚴。可是他們有機會訛的都是些什麼人,是那些在別人困難時,扶危濟困、仗義疏財的好心人。不少人只是為了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結果反被人給訛詐了。這讓那些好心人寒了心,所以很多人才會選擇保持一顆善心,同時放棄了自己的善行。

在2013年的3月的一個晚上,雷女士看到一名老人躺在馬路邊,就上去一邊照顧他,一邊打了報警電話;可當老人醒來後卻張口一個雷女士撞了他,閉口一個雷女士撞了他,雷女士只是默默不語。後來警察對老人做了許多調查後,才證明了雷女士是無辜的,可雷女士瞬間奪路而逃,留在當時的,只有串串的淚珠和一顆涼透的心。

所以才有許多人在善心和善行之間徘徊,且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善心而不是善行。難道你們真的做對了嗎?傷透了一顆正直的心,你們真的做對了嗎?

我認為,在當前社會中,急需一種像美國的《好撒瑪利亞人法》一樣的專門保護好心人的法律法規,來嚴厲打擊那些訛人的騙子,與那些敢於和負面能量鬥爭的心,一同堅守那正義的力量,這才是當務之急!

不要把別人的同情當作傷害他人的武器,也不要把他人的善良變成一把鋒刀,把他人傷害得體無完膚。另外,還要弘揚正能量,讓人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甚至是善良的行!

善心與善行 篇2

國二作文 ,1404字

古人有云:“人之初,性本善。”人們相信善良是一個人的本能,是天性,是刻在骨子裡的一種人格品質。

最近郭敬明的作品《悲傷逆流成河》被翻拍成電影上映了,看完這部電影我很揪心。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叫做易遙的女孩遭受了校園欺凌,一點點被流言蜚語蠶食掉她內心的希望的一個悲慘故事。這部影片中幾乎沒有人相信易遙,幾乎所有人都選擇了盲目的跟風和辱罵。看完之後我在想如果有多幾個人可以堅定的相信她,結局會不會不會是“悲傷逆流成河”呢?可是沒有。最後易遙承受不住壓力而自殺。可為什麼沒有人站出來呢?難道真的所有人都是心懷惡意,把惡性刻在骨子裡的人嗎?難道他們就沒有一絲絲的憐憫和善心嗎?

反觀我們現實生活,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在一個人的小時候,當我們在馬路上看見行乞的人,我們的內心會難免泛酸,我們會心生憐憫,我們會扯著父母的衣袖說:“他們好可憐哦,能不能給他們一點錢?”而在我們長大之後,看到行乞的人,我們大部分時候都會走得遠遠的,怕他看見我們。又或者是在下雨之際我們不敢借出我們的傘還他們以晴朗。難道我們一直堅信的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錯了嗎?

我想並不是。人性本善沒有錯,可人性本無善行。因為我們內心怕羞恥,怕別人看見我們的舉動而將目光聚集在我們身上。我們怯懦,我們害怕別人說我們愚蠢,說我們居然把錢給了不知是真是假的乞丐。這種想法互相傳遞,我們都選擇了冷暖自知的獨行。所以才有了那句作惡並不是壞人的權力,更是那些自喻為好人的不作為。

在看到校園欺凌時,或許有人想制止,但最後看看周邊的人都在看戲,自己就害怕了,想著算了算了。看到行乞之人,想著可能是個假乞丐,我怎麼可以把辛辛苦苦賺到的錢給他呢?當所有的人都這麼想的時候,他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一個人的良知並不遵從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難道大部分人覺得此舉不妥,我們就不做嗎?難道我們要讓那莫名其妙的羞恥心來束縛我們行善的手,只剩那毫無用處且無處安放的善心嗎?難道當我們空有同情而毫無作為時我們的內心不會愧疚嗎?

我們都害怕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害怕站在大多數人的對立面。我們都認為孤掌難鳴,都認為孤木難支,都害怕自己在空曠的原野裡高舉火把,而放眼望去卻只有自己這一點點亮光獨樹一幟。所以才有了現在網路流行的“人間不值得”的風氣。可是,也許就正因為我們高舉的火把所散發的那一縷微光,照亮了那些匍匐著艱難前行的人,給他們帶來一絲光,給了他們繼續生活的勇氣。也正是這一縷微光引來了更多的微觀形成一團火焰。

所以說如果剛開始就有人去幫助不幸的人,就會有更多的人去選擇採取這樣的行動。既然總有人要做,那為什麼不是你我呢?

行善本沒有錯,只是自己“加戲”太多,只是我們自己怯懦束縛了自己的良知和那顆熱枕的心。讓善良加點勇敢,讓我們不再懼怕,讓我們勇於展現自己善良,去幫助不幸的人,去扼制不幸的發生,去挑戰其他人不敢做的事。這是勇敢,這是良知,這是善良。我們都不要因為環境的壓力讓我們的這種善良和愛的能力被淹沒。

在科技進步的當代帶來的結果不該是人性的退化,在中華文明屹立不倒的如今帶來的結果不該是文化的缺失和勇氣的不足。讓我們都高舉善良的火把,在別人黑暗的世界裡點亮一絲光芒;讓我們都不再懼怕,都不再為我們的善良感到羞恥;讓我們一生勇敢,一生被愛,一生善良。

孝心與孝行 篇3

國一作文 ,937字

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對父母的回報。心中有孝,才能感悟這個充滿愛的世界;心存感恩,才能體驗生活中的點滴幸福。孝心,不一定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卻一定是對父母發自內心的感激。

生活中,我們真正能為父母做的並不多,只是一些小事罷了,下班後捧上一杯熱茶,生病時悉心照顧,平常分擔家務等等。但是,這些足以給父母精神上以慰藉。對於我來說,做飯是比較擅長的,當父母一身疲憊回家看到滿桌熱乎的飯菜時,應該也是心滿意足的吧。

我家新買的汽車出了些問題,爸媽一下班就去了維修店,很晚都沒有回來。電話裡,媽媽讓我自己應付一下晚飯,他們倆在外邊湊合。聽到爸媽忙了一天也不能好好的吃頓晚飯,我心裡很不是滋味,就一口包攬下了做飯的重任。

放下電話後,我開始思考:複雜的我不會做,就做點父母愛吃的家常菜吧。

首先,我確定了今晚的選單—土豆絲炒胡蘿蔔絲,清炒白菜。接著我便開始忙碌地準備起來:白菜簡單,用刀切幾下就好。土豆先削皮,再用擦板擦成絲,靜候下鍋。平常做菜我都是清炒土豆絲,還沒有掌握胡蘿蔔的“必殺技”。它仗著自己“人高馬大”不肯輕易就範,用擦板擦到最後剩了一大塊胡蘿蔔就擦不動了。正好鍋裡熬著大米粥,我便把胡蘿蔔切成小塊,扔進了鍋裡。

開始炒菜。倒入油,等它熱起來,加入白菜,倒醬油,出鍋,完成。再倒入油,把土豆絲和胡蘿蔔絲一起倒進去,然後加水。加水的速度很快,卻因為倒進去的東西太多被油濺到了。平常媽媽做飯時,會不會遇到這些問題呢?我的思緒飄遠了,但很快飄回來了。尋找著記憶中媽媽炒得菜的味道,我加了醋和鹽調味,之後放任它自己在鍋裡翻騰,熟了後盛在盤裡,也完成。

兩道菜好了,大米粥也差不多了,我把它們端上了桌。媽媽剛好回來,看到眼前的飯菜,很感動。坐在桌前嘗過第一口菜後,讚不絕口,輕輕在我耳畔說:“你長大了。”我抬起頭來,看到媽媽眼裡有淚光閃動。

我們平常對父母的一聲問候、一個眼神、一句話語,對父母來說都是點滴的幸福。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真摯的愛。父母的養育之恩,是子女用一生都償還不完的。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動物都懂得孝敬父母,何況我們人類!孝,就是對父母發自內心的關愛。孝敬父母不應等到長大成人、事業有成後才去做,而應該從現在開始,從身邊小事做起。

孝心與感悟 篇4

高一作文 ,966字

有一種感情,令我們痛徹肺腑,有一種精神,令我們心生盪漾,有一種力量,幫我們穿越苦難,有一種思念,讓我們可可明心……那就是親情。

我們呱呱墜地時最先見到的人是父母,受盡委屈時最想見的人是父母,外出求學時最難見的人是父母。親情,區別於愛情與友情,它是人生來就擁有的情感,哪怕是在吵鬧喧囂的現代,親情式的愛,依舊沒有失去無私的光彩。

最近,央視播出了這樣一則公益廣告:一位年邁的父親,正在與外地工作的女兒說起兩老的幸福生活—“閨女啊,我跟老朋友出去玩了,吃得飽睡的香,一點都不寂寞。你媽媽……媽媽沒在啊,她出去跳舞了,你要好好工作啊。不要擔心我們兩,你忙,就掛了吧!”隨後,鏡頭轉到醫院,年邁的父親獨自照顧生病的母親。

老爸的謊言,你聽出來了嗎?

我們從小就和父母親人生活在一起,受父母照顧,直至長大成人,外出追尋理想。有人說“小時候受夠了父母的嘮叨,畢業了要離開家了,感覺真好,然後就是社會風雲幾十年,到最後回到家時,才發現,回家,才是真的好。”許多人在長大後才懷念起年少時與父母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有的傷心流淚,有的嚎啕大哭,後悔在能陪伴他們的日子裡沒有盡到自己的孝心,回報一點點養育之恩,只知道,上網,玩手機,發微博,聊QQ,忽視了家裡最關心我們的人…。

將來的後悔,你能夠彌補嗎?

物質的時代,有時候會使我們活的稀裡糊塗,算算我自己,我是九六年的,今年十七,老爸今年四十多了,按老爸可以活到八十歲,就是還有四十年不到的時間,就算是四十年吧,我是廣東的,以後上大學,一年當中加過年,在家不會超過半個月,按半個月十五天算吧,四十乘十五!還有六百天,就是兩年都不到的時間,按小時算,就是還有14400小時,時間真的很短。而當我們年老時,才體會得到親情的無奈與失落。

還在一起的日子,你計算過嗎?

我們作為高中生,每天都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度過,而當我們意識到受到錄取通知書之時就是告別父母之候,才發覺我們還在與父母生活的時間,已經不足兩年了。有同學提問現在壓力那麼大,怎麼孝敬父母啊?

孝敬父母,並不一定要是錦衣玉食,美宅華屋,最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父母長輩多一點關心與理解,少一些脾氣與冷漠,多一點愛心與孝敬,少一點誤會與不滿,這樣,我們長大後才不會感嘆“樹欲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才會去體驗“人世間每一份溫馨與美麗”

孝心與感恩 篇5

國二作文 ,756字

古人云:“時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時間是寶貴的,這我們都知道,可有時,我們仍在虛度光陰。然後又深深地陷入懊悔當中。

也有人說:歲月是把殺豬刀。因為它使親人的青絲變成白髮,在他們的額上刻下了歲月的痕跡。

十幾歲的我們,總是認為自己還小,未來仍遙不可及,依仗自己的年輕無度地去揮霍青春。當我們與父母爭吵後,我們也只是將其視為青春的叛逆而不以為意,不知悔改。其實,這些都是我們為自己的錯誤找到了開脫的藉口,無知而愚昧,優質而可笑。

這世界很大,人很多。可是,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對你好,出了親人。我始終相信血濃於水的親情是人類最美好最純潔的感情。它沒有友情的如影隨形,也沒有愛情的山盟海誓,但它更多的是一種細水長流的平淡自然之類。

我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父母對我們的好,我們都感受得到,為我們做的一切,也都看在眼裡,但有些人卻熟視無睹,認為理所當然(next88),應該清楚地知道:沒有人應該理所當然地對你好,為你付出。我們缺乏的是一顆感恩的心。當然,也許有人會說,我還這麼小,無法報答父母,給不了我們想要的,等長大了再說吧。那麼,你清楚父母真正想要的嗎?他們並不奢望我們功成名就後帶來的榮華富貴,而是希望能一直陪伴他們終老。

初二那年,學校舉辦了以"感恩,我們在行動“為題的活動,相隔三年,我仍記得活動中,學生與家長一起感動落淚的情景,大家踴躍衝上前,在話筒前大聲喊著"爸爸(媽媽),我愛你。”我發誓,那一天是我哭得最舒服暢爽的一天,不是因為委屈或難過而哭而是因為感動。那天,母親拭去我淚水時憐愛的眼神,我永生難忘。那一刻,我便決定要讓眼前的母親不再為我而落一滴淚,我要好好愛她。

揣懷著孝心前行,對愛自己的人心存感激,讓親人所經歷的悽風苦雨化為明日天邊那一道最絢爛的彩虹。

山崛起於地,樹依傍于山,感恩存於我心。

我心中的孝行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3字

有的人認為,孝是給父母買一些保健品;有的人認為,孝是給父母戴金銀珠寶;還有的人認為,孝是給父母住大房子,讓父母有錢花……而我認為,孝並不是物質上的給予,而是來源於生活中點點滴滴的關懷與問候。

我的身邊經常有一些不孝的行為。我的父親聲音非常大,只要他說起話來,房子都能“抖三抖”。父親脾氣也不好,只要每次奶奶做錯了事,父親都要衝著奶奶大聲呵斥,漸漸地,奶奶一看到父親回來,就急忙跑到自己的房間裡,關上門,關著燈,把自己關在四周黑洞洞的房間裡……

此時,我看著奶奶離去的背影,心裡不由得感慨萬千:奶奶辛辛苦苦把父親養這麼大,不是為了和自己頂嘴,而是讓父親好好孝順自己,讓自己安享晚年,可父親為何要這樣對待自己的母親呢?

我心裡想著想著,便有一股無形的力量驅使我去與父親談談。

來到父親面前,我鼓足勇氣說道:“爸爸,奶奶現在老了,你不應該這樣對待您的母親,奶奶做錯了什麼事,你應該耐心地勸說,而不是動不動就發火。如果您做錯了什麼事,我天天對您說這說那,您又是何感想呢?爸爸,“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如果你以後才明白孝順父母,那麼,您將後悔一輩子,因為到了那時,奶奶可能已經與世長辭了。”聽了我說的,爸爸紅著臉低下了頭!

其實,孝很簡單。孝是寬容,寬容老人總也捨不得扔掉的“垃圾破爛”,寬容老人的嘮叨;孝是耐心,耐心聽取老人的意見,耐心勸說老人;孝是順從,順從老人的意願,讓老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父親,讓我們從點滴關懷做起,孝順奶奶吧!不要讓她再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裡!

我心中的孝行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6字

孝是什麼?很多人認為孝是長大後給父母買大房子,買好車,帶父母一起去旅行……但在父母眼中孝並不是長大後的報答。

和父母吵架了,怒氣衝衝把門一摔,把父母晾在門外,自己在房間裡生悶氣。不知道父母喜歡什麼,有什麼愛好,甚至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不孝,已經悄悄進入了一個又一個的家庭。

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十分小氣,他不喜歡任何人佔他的便宜,包括他的老父親。一天,他和他的老婆正在吃午飯,桌上的一隻烤雞讓他口水流下3000尺,正準備動筷,發現自己年邁的父親正從這邊趕來,他急忙把烤雞藏進了他的衣服裡,父親問他:“我的兒子,你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充飢,我快餓死了?””沒有,沒有,你還是去別處找吧,我也窮困潦倒。”兒子乾脆的說。老父親的眼睛一下子變沒了光彩,慢悠悠地向遠處走去。

父親走遠後,兒子可開心了,他把烤雞從衣服裡拿出來,烤雞卻變成了一隻癩蛤蟆,癩蛤蟆蹲在他的頭上,越來越緊,再也拿不下來,從此,這個不孝的兒子便再也不見蹤跡。

現在很多兒女都很自私,好吃的東西一點也不給父母。有什麼好玩的東西,恨不得緊緊握在手中,睡覺也不放手。

王祥的繼母不喜歡他,但王祥仍然在繼母生病的冬天,在結冰的湖中為繼母尋魚。這不是一種鮮明的對比嗎?

孝是不能等待的,孝是要用心的,作為子女的,我們應該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表現出我們對父母,對長輩的孝。

我心中的孝行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9字

孝是什麼?相信許多人都會認為孝是長大後讓父母吃好,穿好,給父母錢花就是孝順父母。可是並沒有多少人會真正地瞭解父母喜歡什麼,他們需要什麼。

在古代,有許多出了名的孝順子。比如:孔融,黃香等。可真正感動我的是王祥,王祥在古代也是出了名的孝,王祥還很小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去世了,父親娶了一個後媽。後媽不喜歡王祥,到處說王祥的壞話,儘管如此,王祥依然對後媽萬分尊敬,從不爭辯。

有一年冬天,後媽生了一場大病,醫師說只有吃鮮魚才會好,可是大冬天誰賣魚呀!王祥依然不怕困難,來到河邊,用身體貼在冰河上,想用體溫融化冰塊,據說太上老君被感動了,變出兩條魚給王祥王祥開心極了,拿起魚回到家裡。這時,家裡的人急的想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王祥拿出鮮魚,做了兩碗鮮魚湯給後媽吃,後媽病好後,感到十分內疚。從此,後媽對王祥像對親生兒子一樣,他們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的孩子不孝順自己的父母,被社會命名為“啃老族”“低頭族”,許多兒女不孝順父母,不理解父母,只顧自己,一心只想著有父母供他吃穿啊,只想著玩電腦手機。

現在,不僅僅是大人不孝順,小孩也不孝順自己的父母長輩,許多小孩回到家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甚至有些孩子爺爺奶奶去接她放學時就會出現一些“偽君子”。在老師面前規規矩矩,一出校門就把書包扔在爺爺奶奶手中,自己則一蹦一跳,還嫌他們走得慢。

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如敬天。孝順父母不需要你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只要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為父母洗腳,揉肩;不與父母頂嘴;到一杯水給父母。而大人就多抽點時間陪陪自己的父母。記住,小不能等。

我心中的孝行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4字

孝是生活中可以看到的美德,給父母洗一次腳,給爺爺奶奶抬一把椅子,孝是出自平凡地生活。

古人孔融四歲就能讓梨,父親買了梨回來,讓孔融先挑,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父親問:“為什麼挑最小的呢?”他說:“哥哥比我大,要吃大的。”父親說:“弟弟還比你小,是不是應該吃最小的呢。”他說:“弟弟正在長身體,所以要吃大的。”孔融尊老愛幼的精神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可我呢?記得有一次我和奶奶說:“第二天早上要吃烤鴨。”我回到家就大叫著“烤鴨、烤鴨!”奶奶告訴我:“烤鴨賣光了。”我當時非常生氣,當場就罵了起來:“你不會去早點,明明說好了今天吃的,現在好了。”我跑進房間,把門重重的砸上就坐在床上生悶氣。現在想想還真是慚愧,烤鴨賣光了,其實跟奶奶無關的。

孟佩傑八歲的時候就獨自一個人照顧母親。後來孟佩傑要去學校讀書,因為癱瘓的母親獨自在家無人照顧,所以揹著母親去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並向學校申請下課時回家照顧母親,孟佩傑的生活非常艱難,她一邊照顧母親,一邊讀書,後來獲得了“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

我們普通人也有許多事可以盡孝。我們要從點滴做起,幫父母洗洗菜,自己的衣服自己洗,不讓父母操心。孝,不一定要長大以後才可以做,好好學習就是對父母的一種孝。孝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美德,不要等到發生讓自己後悔的事才想到孝,孝是不能等的,做一些簡單平凡的事也是盡孝。

孝行天下 篇10

高二作文 ,260字

古語有云:父慈子孝。父母是那麼愛我們、關心我們,而我們對父母的愛和關心有多少呢?我們的父母並不奢求我們什麼回報,只要我們的一個小小的舉動:說聲把爸爸媽媽辛苦了、幫爸爸媽媽捶捶背等等,他們就覺得十分幸福了。難道說社會進步了、文明發展了,父母與子女間的那份情就變質了嗎?有絕大部分人仍視孝為生命,有小部分人對孝的理解就錯了,他們總認為孝就是物質,其實在那些空巢老人看來,陪伴才是最重要的、最大的孝。孝並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

孝,從我做起;孝,從小事做起。孝行天下,行孝天下。

孝行天下感恩父母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5字

朋友,曾記否?在你呱呱落地之時,發出第一聲啼哭,摧開了父母幸福的笑臉。從此,寒來暑往,父母用無微不至的愛,澆灌著我們生命的花朵,教我們用勺子吃東西;教我們洗臉、穿衣服、繫鞋帶、扣扣子;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作為萬物之首的人類,更應有盡孝之念。要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恩情,莫過於父母的養育之恩。值得我們用生命去珍惜;用至誠的心去感激;用實際行動去報恩…莫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下人生一大遺憾。

朋友,從現在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要知道:回報並非要是物質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你遠在天涯,也要時刻懷揣一顆感恩的心。正如,我國世紀老人巴金所說:“我吃的是桑葉,就要吐絲!”因為春蠶的付出,所以得到了人們的讚美和欽佩。

曾記否,父母將我們捧在手心,念在嘴裡,因為我們是父母手中的寶?曾記否,父母把無私的愛奉獻給了我們,因為我們是父母愛的結晶,也是他們愛的延續?曾記否,父母用甘甜的雨露澆灌我們乾涸的心靈,因為我們是父母的驕傲?

“百善孝為先”!朋友們,作為世界的明天,祖國的花朵,父母的希望…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感恩、回報自己的父母呢?

我的孝行故事 篇12

我的孝行故事作文50 ,474字

今天,媽媽生病了,我決定要承擔起照顧媽媽的責任,我跟媽媽說:“媽媽您今天就好好的休息吧,您的活我全包了。”

早上,媽媽睡得正香的時候,我就起床刷牙和洗臉了,收拾好自己的事情後,我就開始做早餐了。還好之前我跟媽媽學過做飯,要不然我們就要捱餓了。早上我做的是雞蛋麵條。首先要把鍋刷乾淨,放入乾淨的水,把水煮沸騰了,然後放麵條,待麵條煮軟的時候,我就可以加入蔥和生薑……等一些調味料。把煮好的麵條盛起來之後,我又用平底鍋煎了幾個雞蛋。我把雞蛋煎好之後,放到煮好的麵條上面。這樣,我的拿手好菜—雞蛋麵條就做成功了。我端著我的作品來到到媽媽面前,讓她吃。

媽媽一口氣就吃完了。中午,因為我不會炒花飯,我就只能買了兩桶方便麵:一桶蝦球方便麵和一桶紅燒方便麵。我買回來後,先把水燒開了,再把方便麵的蓋子掀開,加入調味料,再加入已經沸騰了的熱水,倒入方便麵裡面,最後用叉子把方便麵拌開,一頓簡單的午餐總算解決了。

中午吃完飯後,我就叫媽媽睡個午覺,下午我把家裡的家務活都幹完了,就等爸爸回來帶媽媽去開藥打針。

爸爸媽媽都誇我是個孝順的孩子,我開心極了。

孝行實踐幫媽媽掃地 篇13

孝行實踐幫媽媽掃地作 ,503字

有一次,我們全家人吃完飯,地上全是垃圾。媽媽就拿起掃把來掃地,我看見了,主動跟媽媽說:“媽媽我來掃地,您去忙別的吧!”把媽媽手裡的掃把接過來,我就開始認真的掃地了。

掃了一會,媽媽忙完過來看了看,說:“我們家的兒子真孝順。”“孝順”這個詞,我記得上課的時候,老師教過我們,大概就是要多幫家裡做事吧,不過我也有點不確定自己到底記清楚了沒有。然後我就問媽媽:“媽媽,孝順是什麼意思?”媽媽說:“孝順,就是晚輩要孝順長輩,要多替長輩們分擔責任,多做事情的意思。”

我覺得我想的和媽媽說的沒有什麼區別:就算要多幫家裡做事,這就算是孝敬父母。

我們為什麼要孝順長輩呢?哦,我知道了:因為孝順的孩子,長輩才會喜歡,等自己將來老了,才會有孩子孝順自己,因為自古以來都有上行下效的道理。

想著想著,地面已經被我清掃乾淨了,家裡看上去又恢復了乾淨整潔。因為我的勞動,換來了家人乾淨的生活環境。“這就是孝順!”媽媽說:“好孩子要發揚中國的傳統美德,從小就要養成一個講孝順的好習慣。長大了,才能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那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喜愛。”

我決定從今天起,一定要做一個懂禮貌,孝順的好孩子。在家孝敬長輩,在外尊重他人。

我的孝行小事 篇14

我的孝行小事作文45 ,442字

今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晴空萬里,我非常非常高興。因為今天我為媽媽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因此我非常高興。

也許,你們覺得幫母親做事有什麼可值得高興的,但我還是覺得很開心。現在,我就給你們講講吧。

昨天晚上我寫完作業,覺得無事可幹,於是我就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我看到媽媽炒菜挺辛苦的,就想出了一個辦法:我幫媽媽洗碗。我說做就做,對媽媽說:”媽媽,我幫你洗碗吧。“媽媽猶豫了一下,首先是拒絕了,但是她又想了想,這樣既可以鍛鍊我的生存能力,還能訓練一下我的動手能力,就說:”好吧!“

我一開始就像”孫悟空大鬧天宮“—慌了神。但不過一會兒就鎮靜了下來。首先,我把碗簡單的沖洗了,再在碗裡面放了很多洗潔精,再用水攪和出許多泡泡。再把碗裡面洗得乾乾淨淨。然後用清潔球把碗外面擦乾淨,再衝洗一遍。最後用布把碗擦乾就可以了。

洗完之後,我就去對媽媽說:”媽媽下次我再幫你洗,你就可以減輕負擔了。“媽媽微笑著對我說:”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我帶著媽媽的誇獎和一顆孝心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我的孝行故事 篇15

我的孝行故事作文70 ,641字

現在,身為小學生的我們,事情都丟給了30多歲的父母了,本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事都向父母那邊要。父母為我們付出很多,可是我們卻從來沒有為父母著想,為父母做過一件事。寫到這裡,我的心裡不由得愧疚萬分。以前,只要父母說一句讓我不高興的話,我就和父母吵架,一天至少要吵三次架。從今天起,我一定要改正這個不好的習慣。

最近的一次數學考試,我只考了88分。我對我自己很失望,媽媽和爸爸看到試卷後,他們也表現得很失望。雖然他們沒有當面說我,但是我依然很煩惱,決心接下來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期末考試考個好成績。

記得有一次,爸爸的腿疼的厲害,爸爸一疼就是半小時,我很著急,連忙走到爸爸身邊幫他按摩。我按的可認真了,按了一會兒,我問爸爸:”您還疼嗎?“爸爸回答說:”不是很疼了。“

第二天,爸爸又疼起來了,我很擔心,趕緊跟媽媽說:”還是把爸爸送到醫院去吧,媽媽答應了。我們騎著車趕往醫院。經過一番檢查,醫生說:“這病情不嚴重,只要在家好好休息幾天就好了。”這下我才放心了,和媽媽一起把爸爸送回家休息。

看著爸爸腿疼得直流汗樣子,我終於體會到了爸爸媽媽的辛苦。爸爸的腿疼就是因為長期在外面辛苦的勞作引起的。父母事事為我們著想,而我們卻不能為父母分擔些許。雖然在人前,他們總誇我長大了,有孝心了,知道關心父母了,但我覺得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

接這個機會,我想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以前讓你們受了太多苦,我不會再過分地依賴你們了,我已經長大了,會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的。

爸爸媽媽,我永遠愛你們!

我的孝行故事 篇16

我的孝行故事作文50 ,548字

有一天,我突然心血來潮,問起了爸爸的生日,奶奶說:“你爸爸的生日是6月6日。”我心想:“爸爸每年都會給我過生日,可是我一次也沒有給他過過生日。”所以,我感到萬分慚愧,決定,也給爸爸過一次生日。

我為了準備爸爸的生日,還特意問奶奶:“爸爸喜歡吃什麼?”奶奶告訴我說:“你爸爸他喜歡吃餃子和餛飩。”我還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媽媽和爺爺,叫他們跟我一起準備。

到了6月6日這一天,我和爺爺負責客廳佈置,把牆上都掛滿氣球;媽媽和奶奶負責炒菜煮飯,我還買了一束鮮花準備送給爸爸呢。一切準備就緒,只等爸爸回來了。

我們等了好幾個小時,等得菜都冷了,還是不見爸爸的蹤影。我以為爸爸不回來了,跑去問媽媽,媽媽說:“你爸爸有點事情耽誤,要不然我們先吃飯吧?”媽媽話音剛落,爸爸就回來了,我們喜出望外,說:“歡迎壽星迴來!“爺爺說:”那就快點分享蛋糕吧!李碩早就等不及要給壽星爸爸切蛋糕了!“吃蛋糕的時候,我把奶油往爸爸身上抹,因為聽別人說這樣壽星的願望才能實現。一邊吃一邊玩,我們把奶油抹得到處都是,但是一家人都很開心。

爸爸感動的說:”謝謝李碩組織,謝謝我的家人們為我操辦的這場生日宴會。我很感動,大家都記得我的生日,謝謝!“

生活中,我們都要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愛,因為時光易老,好好珍惜家人,珍惜朋友,以後才不會後悔。

我的孝行故事 篇17

我的孝行故事作文50 ,542字

今天,在家裡發生了一次家庭風波—爸爸媽媽吵架了。他們吵架的原因是因為我哥哥把我給打哭了。

媽媽護著我,而爸爸護著哥哥,所以就吵了起來。他們吵架的時候,我想在旁邊勸架。結果爸爸媽媽異口同聲地說:”大人吵架,小孩別插嘴。“然後就把我趕出了房間,不讓我看。吵完架後,他們就互相不說話,冷戰了起來。可是我不希望爸爸媽媽冷戰,於是我想方設法讓他們和好。

當他們不理對方時,我偷偷的從冰箱裡拿了一個蘋果,把它交給爸爸,對爸爸說:”媽媽覺得他她有錯,不應該那麼大聲的對您說話,所以讓我把這個給您!“爸爸聽完得意滋滋地笑了,還自言自語道:”哼,我就說我會贏!“給爸爸送完水果,我就又偷偷拿了一個桃子給媽媽,並對媽媽說:”這是爸爸讓我給您的,他說他覺得挺不好意思的。“媽媽開心的接過桃子,吃了起了。

沒過多久,我發現他們和好了。有一次,吃完飯,我們一家人坐在客廳裡聊天。媽媽說:”孩子他爸爸,謝謝你上次送來的桃子,還蠻好吃的。“爸爸卻說:”我也要謝謝你,給我送來的蘋果呢,也很清甜。而且,我沒有給你送過桃子哦。“媽媽一聽,頓時恍然大悟,他們倆相視一笑,猜到了是我為了家庭和睦,想出的辦法。

後來,爸爸媽媽專門獎勵了我,並直誇我是個有孝心的孩子。

通過這件事情,我決定要做一個有孝心的好孩子。

我的孝行故事 篇18

我的孝行故事作文50 ,482字

今天是一個新的開始,我今天早早的起來了,和媽媽一起去菜市場,幫媽媽買了許許多多的菜。

開始做飯菜了,我做了一盤番茄炒雞蛋,還有一個小蛋糕,爸爸一回到家門口,就聞到了香噴噴的飯菜味兒。媽媽很快把筷子拿了出來。爸爸嚐了嚐我做的兩道菜,直誇我做的菜味道好。媽媽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媽媽說:靜怡,長大了,會做菜了。今天的菜炒的確實好吃。等媽媽老的時候,你就可以照顧媽媽了。”

吃完了飯,媽媽準備碗洗,我搶先一步,對媽媽說:“媽媽,您辛苦了,今天讓我來洗碗,您去休息下吧。”媽媽幸福的答應了,就上樓去休息了。

我把盤子和碗洗得乾乾淨淨的,發現還剩了一塊蛋糕沒有吃,倒掉可惜了。於是我就想:要不把這個小蛋糕留著,下午給媽媽當點心吃吧。

到了下午,媽媽午休起來了,媽媽最近風溼病犯了,腰有點疼,我就主動幫媽媽揉揉腰。媽媽高興地說:“靜怡幫忙揉過後,腰就不特別疼了。”

過了一會,我拿出小蛋糕遞給媽媽,說:“媽媽這是我給您留的下午茶,您把它吃了吧!”媽媽感動地誇我說:”靜怡,真是個有孝心的孩子。“

我想對媽媽說:“媽媽,這是我應該做的!以後,我還會做更多事情,減輕您的負擔。”

孝行天下 篇19

國三作文 ,1262字

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謂其博大,只因傳統文化的所涉獵的內容較多,領域較廣。謂其精深,只因傳統文化內在蘊藏著的是我們國民的精、氣、神。

記得當年習主席說過“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標準。”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做人以德為先,做事以勤為先。”就連我的父母也常常說:“學習是主要的,做人是更主要的。”是呀!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錯誤,但只要我們有一顆坦然面對的心就不怕犯錯誤。錯誤不可怕,就怕我們不知悔改。

老人家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小時候只知道這句話,但並不理解它的真正含義。現如今,我長大了,似乎也慢慢懂得了。我們的父母每天起早貪黑地掙錢,總是想竭盡所能把最好的給我們,讓我們生活得不比別人差。可我們總像一個傻瓜,和父母拗著來:父母讓我們往東,我們偏要往西。我們每天總想著自己吃好、穿好、玩好。可這背後滿滿的都是父母用汗水掙來的心酸。你們忍心隨意揮霍嗎?你們好意思拿他們的血汗錢出去顯擺嗎?別說你們不懂,曾經的我也是,肆意地揮霍著所謂的青春。

有一種成長叫長大,我長大了!當父母回到家的時候,我給他們端上一杯水、洗一下腳、做一頓飯。讓父母知道我有一顆孝敬他們的心,這就足夠了。你們有做過嗎?其實父母需要的並不多。《常回家看看》裡的歌詞說得多好: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盡孝要及時,莫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待”。

記得前年那時候父親生病,去醫院查了血小板過低,需要住院,可我呢?整天只知道玩,想想真可笑。一個凌晨,電話響了,媽媽去接的,緊接著傳來媽媽的啜泣聲。媽媽嚇得哭了整整一個下午,當晚連夜買了機票準備去西安。我驚訝地看著眼前的一切,原來打電話來的是大姑,她在那邊說奶奶去世了。媽媽對父親說:“媽不行了,軍軍大姑說讓咱們趕緊回去見媽媽最後一面。”當時爸爸一下子蹲坐到地上。那時候是凌晨四點鐘,我當天的英語課都不能去補,直接被父親和母親帶回老家了。

路上我默默地看著反光鏡,父親那紅潤的眼圈,讓我感到心痛。父親一路上一聲不吭,足足到第二天晚上十點多到了大姑家。進門大姑牽著我的手,我與大姑已有六七年沒見了。大姑對爸爸說奶奶去世了。爸爸愣神了,反應過來就把我們帶上了去奶奶家,父親那淚花強忍著沒掉下來。到了奶奶家父親看見那口棺材,直接衝過去跪下來喊“媽”,這一刻父親釋放了一路來的傷心。我默默地跪了下來。爺爺奶奶是所有親人裡最疼愛我的了。與他們相處了七年,到最後看著他們一個一個都離我而去,我的淚簌簌地落了下來。父親對奶奶的孝順,這一刻我頓時明白了許多。也許更多的是父親對奶奶的愧疚吧,沒有在奶奶最後彌留之際呆在她身邊照顧。哎,時光倒流多好啊!

萬事德為上。孝順,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重要的一翼。要想我們的民族美德傳承,我們中學生能做的也許很少,何不妨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身邊的小事做好呢?也許,我們真該多多陪伴我們的父母,趁他們還在,也趁我們年輕!

中華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任我用再精準的語言也無法描繪他的全部,也試問誰解其中味?也許只能靠我們大家共同挖掘,共同弘揚啦!

關心與我同行 篇20

國一作文 ,864字

站在青春的路口,回望成長的足跡,你是否發現,你所走的每一步,總是有人相伴,有情相擁,有物相隨。含辛茹苦的父母,慷慨無私的朋友,愛不釋手的書卷,長夜廝守的明燈……

在學校裡,老師的關心無微不至,最關心我的老師是班主任譚?蠢鮮Α?/p>

她長著濃濃的眉毛,眉毛下面有一雙大大的眼睛,短短的頭髮十分漂亮。她好像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身邊。

軍訓的時候,我十分難受,給譚老師打了報告。老師關心的問我:“你怎麼啦?”我說:“胃難受”。老師讓我坐在陰涼的地方休息,給我打來熱水,讓我喝下我去。

等其他同學軍訓休息時,老師又跑過來,看了看我的臉色,見我還是很難受,便叫來兩個同學扶著我,一同來到教室。老師請來了校醫,拿來了藥讓我吃。但我仍然不見好轉,疼得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起來,頭暈暈的,渾身無力。

老師見我這樣不舒服,就打電話和我媽媽聯絡,媽媽趕到學校把我接回了家。老師把我送出校門,關心的叮囑我要好好養病,聽醫生和媽媽的話。我在家休息的幾天裡,老師天天打電話問我病恢復的情況。第三天晚上,老師顧不上軍訓期間的疲勞,奔波三十多里路來到我家,還給我帶來了我喜歡吃的水果。

我回到學校後,老師每天都陪著我一起就餐,注意我的飲食,關心的詢問我的生活習慣,給我講健康知識。在我心裡,老師像知心的大姐姐,像悉心關照我的媽媽。軍訓匯演時,老師特意囑咐我說:“如果有不舒服,堅持不住了,可別硬撐著!”

譚老師特別注重我們的學習,從培養我們的學習習慣,引導我們掌握學習方法,到引領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我們學會了學習,愛上了學習……

世界上總有關心你的人,他們的關心會使你終生難忘,你也要愛惜關心你的人。

在這世界上,你我都離不開關心。少了關心,人們會變得冷漠,人間少了真情和溫暖。我們都要學會關心他人,關心可以在一句暖心的話裡,可以在一個細緻入微的援手上,可以在一個心心相通的微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