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遊記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地心遊記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697字

在困難中堅強在磨練中成長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我是個愛讀書的小男孩,暑假裡,我盡情暢遊在書海中,其中“科幻之父”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地心遊記》給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地心遊記》講的是三個人到地心探險的故事。黎登布洛克教授和他的侄子阿克塞爾發現了一張關於進入地心的羊皮紙,他們帶上嚮導漢斯,三人從冰島的一個火山口進入地心探險。他們經過三個月的艱險旅行,最後終於從西西里島的火山口安全返回地面。

讀著這本書,我彷彿也和教授他們一起進入了那個未知的地心世界。地心有種種令人驚異的景象,有波濤洶湧的大海、巨大的蘑菇林、遠古時期的海獸……這些都深深地吸引著我。雖然如此,但地心探險卻充滿了艱險,他們不認識路,面臨缺水的威脅,還要經歷暴風雨等種種在地面上難以想象的困難,但是他們都沒有退縮,而是非常勇敢地面對了這些問題,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是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一向膽子比較小,做事缺乏恆心、耐心,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記得去年暑假,媽媽讓我去學騎自行車,我一直不敢騎,非要爸爸扶著車才肯騎,有一次爸爸悄悄鬆開手,我摔了一跤,從那以後無論爸爸媽媽怎麼鼓勵,我都再也不敢騎了。在暑期小提琴練習時,為了參加考級,每天都要練習,對此我沒少抱怨,甚至還因為怕練琴而掉過眼淚。現在想想真是不應該啊,或許早點看這本書我就有戰勝困難的勇氣了。

讀了這本書,我不僅獲得了許多科學知識,也明白了:人應該不斷磨練自己、勇敢地接受挑戰,培養堅強的意志。遇到困難時,要沉著冷靜地去面對,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這樣才能渡過難關,獲得成功。

地心遊記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567字

暑假的時候,我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看完了《地心遊記》。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彷彿就像看見了很多奇異的景象,比如無邊無際的地中海,龐大的海獸,甚至還有十二英尺高的巨人!我被這些場景深深迷住了,我恍如身臨其境。看完以後,我似乎還會留在地下探險,讓人久久回味。

這本書是一八六四年法國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這本書講述的是德國的黎登布洛教授發現了一張薩克努姍寫的密碼信,薩克努姍是一位16世紀時冰島的學者,還是一位著名的煉金術士!黎登布洛克教授解開密碼之後,就要帶著他的侄子阿克賽和嚮導漢斯一起從冰島的斯奈弗火山口下降到兩千八百英尺的地下深處,開啟了他們的地下探險。他們在地下經歷了很多的困難:缺水、迷路、暴風雨、斷糧……他們在一場暴風雨時,風浪把他們的行李都木筏上衝下地中海了,他們只剩下氣壓表和計時器了!雖然他們都飢腸轆轆但是他們在火山爆發時回到了地面。這本書裡,我十分佩服的是黎登布洛克教授,他為了去地下深處,不怕困難;我也很喜歡阿克賽,他一開始很害怕,但是他沒有退縮,他和黎登布洛克教授完成了這一次的探險;最後我還要學習嚮導漢斯的生存技巧,這樣,我就可以在危險的時候保護自己或幫助別人。只要我有了這三個人的品質,我就可以成為聰明勇敢的人了。

我希望大家也能抽時間來讀一讀這本科幻小說它能讓大家擁有,一顆好學、勇敢、樂觀的心。

地心遊記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545字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見書的重要性。而世界上的書有如天上的星星、沙漠裡的沙子,數也數不清。所以,每個人必有他最喜愛的一本書。

我最喜歡的書《地心遊記》。

這本書是凡爾納大師寫的。凡爾納幻想人類能坐著子彈上月球,後來發明了火箭;凡爾納幻想人類能坐著瓶子潛到深海,後來發明了潛水艇。

《地心遊記》講的是一位學者裡登不洛帶著他的侄子阿克賽爾和嚮導漢斯從下到地心遊覽一圈後又從火山口回到地心的故事。這個故事看起來不可思議,但卻有大量的科學依據,讓人無法反駁。

想象的力量是無窮的。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我相信,未來人類一定會下到地心去的。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見書的重要性。而世界上的書有如天上的星星、沙漠裡的沙子,數也數不清。所以,每個人必有他最喜愛的一本書。

我最喜歡的書《地心遊記》。

這本書是凡爾納大師寫的。凡爾納幻想人類能坐著子彈上月球,後來發明了火箭;凡爾納幻想人類能坐著瓶子潛到深海,後來發明了潛水艇。

《地心遊記》講的是一位學者裡登不洛帶著他的侄子阿克賽爾和嚮導漢斯從下到地心遊覽一圈後又從火山口回到地心的故事。這個故事看起來不可思議,但卻有大量的科學依據,讓人無法反駁。

想象的力量是無窮的。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我相信,未來人類一定會下到地心去的。

《地心遊記》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558字

七月份的時候,我在家裡看了一本名字叫《地心遊記》的小說,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的儒勒·凡爾納,不過,我一直都不知道這本書寫的探險故事是不是真的,因此,我一直都保持懷疑。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大致如下:德國科學家裡登布洛克受前人的一封密碼信的影響,帶著自己的侄兒(阿克賽爾)和嚮導(漢斯),進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險旅行。他們從冰島的一座火山口(斯奈菲爾)出發,沿途經歷了:缺水、迷路、暴風雨、兩隻海怪的襲擊、帶電的火球等等的艱難險阻,可是他們三人每一次都能克服困難,最後,他們終於從西西里島的一座正在噴發的火山管裡僥倖地回到了地面上(基德隆布利島)。

看完了這一本小說,我最佩服一個人,那就是一直對德國科學家裡登布洛克非常忠誠的嚮導漢斯。因為漢斯無論什麼時候都臨危不亂,而且,漢斯還憑藉一個山裡人、一個渴望尋到水源的人的直覺,幫助了裡登布洛克和阿克賽爾找到了地下水,取名為“漢斯小溪”。

這本書裡面的每一個人都有鮮明的特點、性格。就像裡登布洛克,他的性格就有一點急躁,很容易生氣,但是這次探險他也幫了不少忙。而如果沒有阿克賽爾,那麼,這次探險就根本不會存在,因為這封密碼信就是阿克賽爾最先破解的。

這本書的故事情節一波三折,每一個字都緊扣人心,所以,我很推薦大家去看一下這一本書哦!

《地心遊記》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744字

期末的時候,我拿到了一本《地心遊記》,一開始還不怎麼感興趣,只是隨手開啟看看,才看了幾頁,我就被劇情和文筆給吸引住了。

《地心遊記》講述的是男孩阿克塞爾和他的叔叔無意間找到一個紙條而登上地心之旅的故事。一路上,他們歡喜過,害怕過,最終突破了這次探險。

雖然這是一本科幻小說,但卻不亞於真實的作品,作者凡爾納感覺像真正經歷過一樣,把它寫得淋漓盡致,看到最後我都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地心遊記》中我最佩服的就是阿克塞爾,僅僅十幾歲的一個男孩,就要和他的叔叔一起去危險的地下探險。出發前,叔叔為了突破他的恐高症,就每天帶它去高塔上俯望,經過每天1小時的練習,他漸漸克服了恐高。在途中,他和叔叔還有嚮導走失了,他一點都沒有慌張或者是害怕,因為他們過來時是沿著水源來的,阿克塞爾就不停的尋找水源,最後成功找到了他叔叔。在我看來,阿克塞爾真的很勇敢,也機智。

看了《地心遊記》後,我覺得我也要像小主人公一樣,讓自己有一些變化。

我家小區裡狗很多,而我卻很怕狗,每次都會繞道走或者等狗走了我再走。那天下午放學回家,我本以為這個點了不會有狗出來,可一進小區,就看見兩隻狗站在路中央,好像在吵架。本來我想等它們走了再進去,但是狗的主人,也就是那兩位阿姨一直在交談,似乎一時不會停下來。這時我心裡突然冒出了一個人——阿克塞爾,他在死火山旁都沒有慌亂,而我眼前不就是兩條狗嘛,沒事!我鼓起勇氣,大跨步地走了上去。我從它們的最邊上走過去,不敢直視,餘光掃見其中的一隻狗在盯著我,怕它來咬,半帶著小跑越過了它們!還是有點害怕啊!

不過,這之後,我發現自己不再像以前那麼怕狗了,經常能自如地從它們身邊經過。

有時候勇氣不能給你全部,但它能在你面對困難、危險時幫助你前行,不膽小,不退縮。

《地心遊記》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580字

今天,我看了《地心遊記》,《地心遊記》這本書讓我看得如痴如醉,看來看去看了整整3遍!

《地心遊記》這本書以第一人稱講述了阿克塞爾和叔叔穿越地心的故事。他們在書裡找到了一份密碼信,說冰島有一座死火山能通向地心,因此,他們出發了。先到了冰島,他們找了一位嚮導同去,進到死火山,他們遇到了許多困難,最後到底部找到了“地中海”,還發現了古代生物,好不容易才逃出了海域。最後,阿克塞爾和叔叔從極地的一個間歇式火山口出來,當他們回到故鄉後,叔叔裡登布洛克教授已名揚四海,成了一位最快樂的科學家。

《地心遊記》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他們到了地心,發現了地下的海洋,還看見了蛇頸龍和他的死敵魚龍大戰,魚龍戰勝了蛇頸龍,阿克塞爾還把他們錯看成了一群巨型生物,甚是好笑。當他們在木筏上釣魚的時候,竟然釣到了遠古小魚,這種小魚現在已經滅絕了,僅僅只發現過化石。

在地心裡他們遇到了種種困難和危險,阿克塞爾剛開始的時候選擇了逃避,後來他慢慢地勇敢起來了,一路走一路成長,最終成為了一個勇敢的人。我記得毛主席也曾說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我希望大家和書中的“我”——阿克塞爾一樣,勇敢地面對困難,不要懼怕,努力去做,一定能成功!

如果有興趣的話,一起來看看《地心遊記》吧!

地心遊記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613字

遊記是一部冒險小說,在讀的過程中,我好幾次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兒,擔心故事主人公的命運擔憂,這真是一個匪夷所思、真人的科幻故事!

李登洛克是一位勇於實踐,勇於冒險的科學家,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一張羊皮紙,發現前人通過一個神祕的火山口到地心旅遊。於是也決心同樣的旅遊,他的侄子一再反對他這樣做,但最終還是陪他一同前往,同行的還有他在檳榔請的嚮導漢斯,按照前人的只是三人從冰島的火山口進入地下,開始了漫長的旅遊,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中,他們將遭遇躁熱,眩暈飢渴,黑暗,迷路,海上風暴,岩漿等各種驚險,好幾次都險些丟了性命,但慶幸的是他們都化險為夷,並繼續前進。在地下,他們發現了一個浩瀚的地下海,在海上親眼目睹了史前巨獸魚龍和蛇喉嚨的一場大戰,另外他們還看到了許多珍貴的古生物化石,以及各種遠古植物,甚至還遇到了一個放牧大象的遠古巨人。

隨著海水整個旅行真是險象環生,危險重重,不管遭遇什麼困難,就算沒有了水,沒有了食物,裡登布洛克教授都堅持將旅行進行到底。其實在旅行過程中,侄子阿克賽爾曾要求多次返程,因為他認為走下去必死無疑,辦理洛克克教授卻認為希望就在前方,堅持走下去就能看到轉機,他不怕冒險,因為唯有冒險才能到達地星,他真正是那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

是愛心和勇氣才讓三人最終完成了這次旅行。繼續下降,將馬上就要到達地星了時候,火山爆發了,他們再次面臨死亡的威脅,但幸運的是,熾熱的岩漿沒把他們帶到地獄兒,將他們送回了地面。

《西遊記》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1029字

今年寒假期間,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我被唐僧他們師徒四人能吃苦、不畏艱險、堅持不懈的精神打動了,他們經過千辛萬苦、在路上打敗了各種各樣的妖怪、抵制了各種各樣的誘惑,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

我讀到,一次唐僧被蜈蚣精抓走了,孫悟空去救唐僧,被妖怪的獨門武器打傷了,悟空暈了過去。觀音菩薩化身為村婦,用法術變幻了棟房子,八戒發現了,就和沙僧將悟空抬了進去。菩薩拿了杯藥,給悟空喝了,悟空醒了,觀音菩薩指點他說:“天上有個神仙,是雞修煉成的,專門剋制這種妖怪。”悟空謝過了他,與八戒、沙僧,去找雞仙。回頭一看,房子已經沒了,悟空才明白,是菩薩幫了他。他上天找到神仙,和他一起下去,降服了妖怪,救出了師父。悟空遇到困難,而且還受了傷,但他沒有放棄,而是堅持救出了師父。

還有一次,悟空去化緣,他怕有妖怪,便用金箍棒畫了一個圓圈,讓師傅和師弟不要出來,以免受到妖怪的傷害。他出去化緣,人們都以為他是妖怪,不讓他化緣。他用了穿牆術,化了緣。往回趕去。另一邊,八戒等不住了,說:“師傅,猴哥肯定是吃了不管我們了,我們出去找吃的”唐僧拗不過八戒,出去了。他們來到一座寺廟裡,裡面有兩件衣服,唐僧不穿,八戒,沙僧穿了以後被捆了起來。寺廟變成了一個洞,裡面有許多妖怪,大王是青牛怪。悟空找不到了師傅。叫出來土地一問,原來是青牛怪捉去了師傅。悟空去救師傅。這個青牛怪,本是太上老君的坐騎,他變成妖,偷了一個鐲子,這個鐲子可以吸兵器,悟空來和他挑戰,他打不過悟空,就用鐲子吸了悟空的兵器。悟空上天庭依次請了:雷公電母,火神祝融,水神共工……可兵器都被吸走了,最後悟空叫來了太上老君,才制伏了青牛怪。這一次比蜈蚣怪可艱難多了,但悟空沒放棄師傅,沒放棄西天取經。

像這樣的故事,在西天取經的路上還有很多很多。除了要面對外來的各種妖魔鬼怪的威脅、誘惑,他們還要面對內部的各種問題,比如:唐僧不能識別妖怪的真面貌,經常被妖怪矇騙,反而錯怪悟空;八戒好吃懶做一遇到困難就退縮,喊著散夥回他的高老莊;孫悟空總是覺得自己的本領強遇到事情不願意商量,不願意與別人合作,讓很多事走了彎路,浪費了時間。

在取經的路上,雖然遇到了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也發生了各種各樣的分歧,但是他們師徒四人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也沒有放棄自己心中的那個信念—求得真經,普度眾生,這是他們的目標,也是他們前進的動力。

只有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怕吃苦、不畏艱險,堅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

磨難造就成功——《西遊記》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726字

俗語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總有許許多多的磨難,就好像《西遊記》,唐僧師徒三人不也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佛經嗎?

說到《西遊記》,它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名著之一,講述了唐代大和尚玄奘到天竺去尋訪佛經。途中收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他們一路保護師父,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取得佛經。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故事是“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遣悟空去化緣,山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換長生不老。第一次變美女,第二次變老婦,第三次變老翁,三次將唐僧騙去。但悟空用火眼金睛識破白骨精的詭計,將白骨精打跑,不料唐僧卻誤以為悟空濫殺無辜,將他逐去,但當師傅有危險時,悟空卻立馬趕去救師傅,這個故事最讓我感動。

西遊記中最為精彩的故事是“大戰紅孩兒”火雲洞紅孩兒是牛魔王與鐵扇公主的兒子,他生性貪玩,調皮。用苦肉計騙取了唐僧的信任,縱風將唐僧懾走。並用三味真火燒得悟空和豬八戒落荒而逃,於是悟空請得龍王降下雨水,不料反被燒傷,豬八戒去請觀音菩薩,不料被紅孩兒假扮觀音菩薩抓去,最終悟空請到真的觀音菩薩用蓮花寶座降服紅孩兒,並收他為善財童子。

唐僧師徒三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讓我感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精神,再聯絡自己,遇到一點點困難就輕易放棄、半途而廢,如果我們能堅持到底,那麼也許會成功,因為,一切的成功都是經歷了許多困難才得來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蟲兒之所以能夠破繭成碟,是因為它經歷了許多的苦難,連蟲兒都能飽受磨難,我們人又何嘗不行呢?

《西遊記》,讓我收穫良多,師徒三人的取經故事更讓我感動,懂得了磨難造就成功,更吸引我去關注的不是精彩的故事,而是一個個令人深思,讓人受益匪淺的道理。

西遊記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1043字

只有克服挫折,才能獲得成功

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便常常給我講《西遊記》裡的故事,也會給我買《西遊記》的碟片。那一卷卷神奇的畫面給我的童年添上了不少豔麗的色彩。

重溫這部經典之作,我漸漸地發現,自己能夠從這部書中領悟許多,而不是像兒時一樣,只懂得觀看打妖怪,享受懲惡揚善的愉快。也許,這便是年齡的成長和經驗的豐富所帶來的對人、對事、對物的不同理解吧。

我從這部書中理解得最深刻的非“成功之路上必定有艱難險阻”莫屬。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一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這其中有妖怪的阻攔,也有神仙的誘導。從前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天上的神仙暗中在幫助唐僧,但又時不時會有他們的坐騎、童子到地下稱妖,阻止唐僧前進呢?神仙為什麼不能再唐僧到來前就把妖怪收了,讓唐僧一行人一路上暢通無阻呢?現在想來,恐怕是隻有經歷了挫折才能成長,才能擁有獲得成功資格。

把取經之路看做生命的道路也並非不可以。在這條看似平淡無奇的道路上隱伏著種種阻礙。它們各不相同,但又有著驚人的相同點—若克服它們,你將能前進;若被它們嚇到,你將寸步難行。而唐僧師徒四人又可看作一個人的不同表現。

如果像唐僧一樣,首先就被對挫折的恐懼壓倒了,這是不可行的;如果像豬八戒一樣,好吃懶做,滿足現狀,那也不行;如果像沙僧一樣,遇事太隨和,也難以跨過艱難險阻。因此,我們應該更多地學習孫悟空。

在這部書中,我們見證了孫悟空從剛出世到學本領,再到大鬧天空,保唐僧取經。這一路上能打敗妖怪也多虧了幼時本領的學習。如果他從小像一隻平凡的猴子一樣,沒有學習,不去打拼。他又怎能在自己打不過妖怪時去請求各路神仙的幫助?怕是還沒見到唐僧,就已經老死了。而我們也和孫悟空一樣,現在正是學習的時刻,只需克服功課上的困難,學好知識,為與今後生活上的挫折拼鬥打好基礎。當然,廣泛交友也是必需的。朋友可以在我們遇到一己之力難以承受的困難時給予我們幫助,讓我們渡過難關。當然,光是學習孫悟空也不行,我們應該融合四種性格,讓自己變得沉著、冷靜、勇敢、有耐心,這才是克服挫折的上上之選。

其實,遇到挫折並不一定是痛苦的。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愛迪生為了找到適合做燈絲的材料,經歷了13個月的艱苦奮鬥,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進行了7000多次實驗才成功。相比之下,我們經歷的挫折又算什麼,連這些小困難都不願承受,成功之門又怎能開啟?

所以,我們不必害怕挫折,要堅信自己有能力去克服。當我們踏過一個又一個挫折時,便會不經意地發現,“成功”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