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啟蒙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國學啟蒙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717字

國學博大精深,包羅永珍。我如飢似渴地讀完《國學啟蒙》之後,深知我們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是非常有限的,只不過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滄海一粟。同時,也深知勤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勤奮就是珍惜時間,努力做好事情,包括勤學習、勤思考、勤探究、勤實踐。勤奮不光表現在身體上,表現在行為方式上,還表現在精神上。勤奮靠的是堅強的毅力和意志,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還能讓我們獲取更多知識、勞動成果。無論你是天才還是普通人都要勤奮學習、勤奮工作,才會有更大的進步。

古代有許多名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有為防止打瞌睡影響學習而用繩子將自己頭髮綁在房樑上孫敬,也有用錐子將自己大腿刺痛而刻苦讀書的蘇秦,又有貧窮買不起蠟燭而冒著嚴寒“映雪讀書”的孫康,還有因家境貧寒點不起油燈而“鑿壁偷光”學習的匡衡。他們克服重重困難,博覽群書,最終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之人。

當然,也有讓我們引以為戒的反面例子,比如被譽為神童的方仲永,據說他五歲時就有作詩的天賦,作出的詩轟動一時。但他自恃聰明,不思進取,導致詩越寫越差,直到才華消失殆盡,從此由一個天資聰穎的少年變成了一個資質平庸的人,印證了韓愈的那句名言“業精於勤,荒於嬉”。

細讀了這些故事,我深知世上其實並沒有永遠的天才或神童,那隻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不要讓所謂的小聰明誤了自己的終身。要知道,創造財富靠的不是先天的聰明,而是後天的勤奮和堅持。只有刻苦學習、研究學問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就算沒有天賦或者家境貧窮,只要你勤奮好學,刻苦鑽研,終有一天,你也會成為一個有學問的富豪。

《國學啟蒙》讓我深受啟發,受益匪淺;我也會不斷地從中汲取養分,因為,天道酬勤!

國學啟蒙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927字

假期,我認真誦讀《國學啟蒙》系列,共八本。這是一部以國學經典為基礎創作出來的彩色漫畫。書中蘊含這大量的做人準則,能給予我們做好的人生指引。書中還有關於學習的,說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還有“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後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可以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

書中還寫了許多歷史傳說,經典故事:如夜明珠,盤古開天,讓我大開眼界。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在多讀、多背中享受這部經典美文帶給我們的樂趣吧!再如讀《論語》時,我對《論語》及其作者也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現實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們的很多風俗習慣、禮貌用語原來都來自於《論語》,《論語》在2500多年後仍能擁有如此深的影響,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廣為流傳。《論語》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的確,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學習要動腦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題海戰術,要學會思考和總結。只有在努力的基礎上,學會思考,自己的學習成績才能更上一層樓。如果僅僅思考而不學習,那就像種莊稼想不勞而獲一樣。我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著自己,學習要講究方法,不要一股勁走到頭,才發現是個死衚衕,要經常反思自己的學習,從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時刻提醒著自己,只有親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報,不要有等著天上掉餡餅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嘗試,去付諸行動。《論語》不僅教會了我學會學習,還教會了我做人。所以,我堅信,只要大家能夠理解《論語》的真諦,你的人生一定不會遺憾。

同學們,閱讀國學經典吧!國學經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成為德才兼備的新一代。

周國平散文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816字

搜尋周國平的世界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我熱愛書籍,因為讀書彷彿是與高尚的人在對話,我從中獲益匪淺。我仰慕名人嚴謹的邏輯與細膩的情感,在他們的作品中,我感受到的是他們的精神世界,或喜,或悲。在閱讀時,我感到自己彷彿已經變成了作家的血液,在迅速流動,貫穿每一個角落,而那些文字彷彿變成了細胞,在我的血液中遨遊。我喜歡這種感覺,可以說是迷戀,而令我感觸最深的便是周國平。在他的世界裡,我深深沉迷。

悲觀

周國平的散文極為細膩,富有哲理。但是現實生活中,命運彷彿對他不公。他女兒出生不久,剛開始牙牙學語,便夭折了。為了表達自己的悲痛、自己的遺憾、自己對女兒的愛與祝福,他寫成了一部回憶錄。我們可以想想,當週國平面對病床上只會喊“疼”的女兒自己卻束手無策的時候是怎樣的感覺。“心非木石豈無感”,一般人已經臨近崩潰了,何況是心理如此細膩的他。他內心深處將會泛起多大的波瀾?面對自己的至親至愛,他內心將會承受多大的打擊?不知有沒有資格,我想說:“我懂”。

執著

在他的散文中,我懂了許多的道理與哲理,他有許多作品都勸勉大家人生要有執著的精神。他說悲觀只是一時的,人生總要執著。執著會拯救悲觀,執著在人生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它決定著人能否有機會來實現人生的價值。生命需要執著,是的,任何生命都需要執著。執著是成功的最基本因素。他說悲觀主義是一條錯誤的路,冥思苦想的人生是虛無的,想一輩子也還是那麼一回事,反而失去了生命的樂趣。但是他也說,並不能一味的執著,這樣也會離智慧越來越遠。當時,我還不懂。

超脫

我不理解他的那句話,但是我後來明白了。一個人不能一味的執著,這樣便會產生悲觀,悲觀的心理產生愈多,就愈不能執著。這怎麼辦呢?他說就把自己分成兩個,一個讓他去執著,不顧一切;另一個則現實,讓現實去生活,讓執著去追求,超脫一切,變得忘我。

悲觀,執著,超脫,三種因素始終存在著。那便是我心中的周國平。在他的世界,我深深沉迷。

我愛祖國的藍天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709字

我們在祖國的藍天下成長,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喝著滁河水,生活在魚米之鄉。我愛祖國的藍天,晴空萬里陽光燦爛,白雲為我鋪大道,東風送我飛向前。金色的朝霞在我身邊飛舞,腳下是一片錦繡河山。

隨著人類活動能力的增強,使用的工具日新月異,人類開始懂得怎樣改變壞境,將大片的荒山草地闢為良田。由於許多工廠像空氣中釋放二氧化碳,向河裡排放汙水。幸虧有花草樹木,因為他們能夠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人類天天需要的氧氣。地球才得以保持生態平衡。

現在,我們的生活變好了,但環境都被汙染了。以前,一走出門檻聞到的就是清新的空氣,而現在烏煙瘴氣。八月十五那天,外公吃過團圓飯,想出去呼吸清新的空氣。他做了一個深呼吸,然後又望了望在暮色中的月亮,不禁仰天長嘆。我隨之跟了出來,就問外公怎麼了?外公搖了搖頭,又嘆了一聲氣說:“外孫女,你看今天的月亮怎麼樣?”我說:“今天的月亮大而明亮。”外公連忙搖搖頭說:“哦,不不不。現在的月亮不亮了,你沒見過我們那個時候的月亮。那是個亮啊,晚上出門不用點燈,就連看書寫字也不用點燈,因為月亮就是一盞大而明亮的燈,是一盞永不熄滅的燈,而現在,看月亮朦朦朧朧的。”

以前和現在的環境真是大大的不同。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不是你,也不是我,更不是他。其實是我們大家造成的。

我們無法阻止破壞環境的事太多,但能做到保護環境的事也不少。比如說:少扔一個塑料袋,少吐一口痰。多撿一支菸頭,多植一棵樹。我們可以先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大自然,保護地球,這樣才能制止環境的汙染和破壞,我相信,只要每一個人都學會保護環境,藍天一定會變得更藍我們的家園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

我愛祖國的藍天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766字

當讀完《我愛祖國的藍天》之後,我的心受到了震撼。原來那蔚藍色的星球現在已變得傷痕累累。那黑的一塊(黑煙),那白的一塊(白色汙染)還有那地球母親破破爛爛額衣服(臭氧層)。是那麼的刺眼,令人傷心,其中最令人痛心的是水汙染。

眾所周知,水是一切生命之源。一旦沒有了水,萬物都會隨之而消失,雖然地球三分之二被水覆蓋,但是能供人和動物飲用的淡水資源也是十分稀少,並且絕大多數淡水資源分佈在兩極,可供人類利用的水資源少之又少了。水在植物體內佔50%~70%,在人體中佔三分之二,可見誰對於生命是多麼重要了,水還可以在農業、工業上。在農業上主要是為了維持農作物生長;工業上的溶解和冷卻需要水……所以水資源便如黃金一樣寶貴。

水資源十分寶貴,但水汙染卻屢屢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並且隨著其他各因素因素,水資源越來越少了。

就世界而言,約有十億人喝不到合格的飲用水。就中國而言,近五十年來,我國湖泊減少了數千個,中國的羅布泊已逝去,鄱陽湖的面積在減少,如果不採取措施,鄱陽湖將成為下一個羅布泊。聯想到四川、雲南等地的大旱,那兒的人們飲水成了困難,洗澡成了願望,這會多麼不可思議。它嚴重的向人類發出警告,水資源已不多了。但各種汙染卻並沒因此減少,廢水廢渣和廢氣形成的酸雨全部湧上河流,這條河變成了死水,又進一步加劇了水匱乏的程度。水如同黃金一樣稀少。

對於我們而言,我們中學生應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不浪費一滴水開始。比如我們可以用洗臉水澆花,在馬桶後的蓄水池放入一塊石頭或一個裝滿水的瓶子,甚至我們可以影響其他人,告訴他們有關節水的知識,從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這些事看似都是小事,但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做,這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大事,節約水資源,是每個人的責任。

面對水資源,這流動的黃金財富,我們應盡全力保護和節約使用,共鑄美好的藍天,同住蔚藍色的星球。

我愛祖國的藍天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934字

自人類存在以來,就一直在地球母親的懷中快樂的成長。這胸懷自然而古樸—高山雄壯,碧水纏綿。藍天藍的深邃,白雲白的飄逸。綠草鮮花,落英繽紛,撩人詩興。可以說,地球是人類最親最愛的母親,不是嗎?

可你們知道嗎?—地球母親生病了。

她現在十分虛弱,她一個人養活了六十幾億孩子,她很自豪。可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親生的孩子竟會如此殘忍的汙濁,吸食她的血液,磨損,斷折她的骨骼……

地球母親的血液—水,是十分寶貴的資源,經科學研究證明,沒有水就不可能有生命,可是由於人類的任性,造成了水體的汙染。它不僅造成了水中生物的死亡,使水體嚴重毒化,而且隨著水流四處擴散,並通過“食物鏈”,使汙染物一再濃縮聚集,給人類帶來許多災難。比如說日本的水俁病就是一個典例。這種病使人口齒不清,面部呆滯,耳聾眼瞎,全身麻木,隨後痛苦而亡。1956年,研究人員揭開了“水俁病”的祕密,這是憂鬱漁民食用了水俁灣含甲基汞的水,魚和貝類引起的,而甲基汞來源於鎮上的工廠中。

人類自食惡果的現象,在這件事中被表現地淋漓盡致。

保護水資源,迫在眉睫,地球的孩子們,攜起手來,共鑄清澈、蔚藍的大海吧!

地球母親的骨骼—森林,也是人類十分寶貴的資源之一。森林能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也是天然的吸塵器。可是,人類的頑皮,造成了森林的匱乏,從而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如果,沒有森林,動物將無家可歸;氣候將回暖,水土將流失,自然災害將頻繁發生。

全球森林資源的大量退減,已成為一種趨勢,有的企業為了得到廉價的原料,不惜非法採伐生長了千年的原始森林,它們被加工成了地板,華麗的傢俱,學習辦公紙,手紙,乃至隨手而棄的筷子,這是多麼令人嘆息的現象啊!

此外,還有酸雨、垃圾、全球變暖,物種滅絕!

在世界上,人們不就是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嗎?為了自己的好處,而折磨生我們,養我們的可愛的地球母親,這難道不是一種不孝的行為嗎?“百善孝為先”,這點都做不到,我恐人類所謂的“文明”其實是退化的一種表現罷了。地球母親的壽命有多長?恐怕只有人類自己知道了。

往事如煙,難見那茂密的森令;難見那纏綿的碧水;難見那深邃的藍天;難見那悠悠的白雲……

但在這裡還是要呼籲,朋友們,醒悟吧,保護環境,迫在眉睫!

我愛祖國的藍天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665字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滑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題記

閒來無事,便隨手拿了一本《我愛祖國的藍天》來消遣時間,讀後感觸很深,期中保護野生動物最為關注。

美國的科學家正確揭露了人們的罪行:“生物滅絕是因為人類的活動,而不是氣候!”

現在流行食野味穿皮衣,要知道,這滿足了自己,卻殺害了多少生靈!根據資料表明:45。8%的人是為滋補,38%的人好奇,還有16%的竟為了顯示身份去吃野生動物,這種不令人憎恨嗎?中國人食用野生動物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野生動物走私成了第三大走私,這對野生動物的生存產生了多大的影響!要知道野生動物是人類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世界就是一個大的生態網,它好像一架飛機,有幾十萬個柳釘,拔掉幾個可以照飛,可是拔掉幾十個、幾百個,你還敢坐嗎?每個野生動物都是十幾萬分支一。任何一種動物的滅絕,都會危及人類。

曾經看過這樣原則報道:“美國兩名大學生因吃了一條野生魚被校方開除學籍,還告上了法院!”也許你會說,這也太小題大作了!可是,你知道嗎?如果人人都這樣,還會有野生動物嗎?

還有一對環保夫妻—陳敬東夫婦,他們為了保護野生動物,投入了大量資金,頂著世俗的壓力。有一次,他們倆去市場,看到有人在賣刺蝟,陳敬東立即衝上去,救下了刺蝟,並義正言辭地對賣主說:“刺蝟是國家保護動物,你這樣是犯法的!”隨後,他們付了刺蝟的錢,並去放生。這樣的人不值得我們學習嗎?不是我們的榜樣嗎?

梁啟超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從自我做起,去保護野生動物,讓祖國的藍天更加澄撤!

我愛祖國的藍天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919字

珍惜水源,讓我們的藍天更美麗

奔流不息的江河,浩瀚無際的海洋,美麗多彩的湖波,南北兩極的冰川及雲、雨、霧、露、霜、雪、雹等組成了環繞地球的水圈。地球表面有2/3是被誰覆蓋的,蔚藍的大海,從高空觀看的地球是一顆藍色的星球,蜿蜒的長河就像大地母親流出的乳汁;星羅棋佈的湖泊,就像一顆顆明珠閃閃發光,把地球裝扮得秀麗多姿,然而,人們卻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前不久,我到姑媽家暫住幾天,姑媽由到溧水幫表哥打理餐館,表姐由於路遠也暫住在姑媽家。放學後,姐姐在街上買了些滷菜。來到姑媽家,我和表姐放下書包。之後,我把我們倆的飯盒準備在池塘裡清洗,可是後院的大鋁門關著,我便對姐姐問:“姐姐,鑰匙呢?”“什麼鑰匙?”姐姐轉過頭問。“後院的大鋁門的鑰匙呢!”我答道。“要鑰匙幹嗎?在水龍頭下洗洗得了!”姐姐不耐煩地說。我把飯盒蓋開啟,把飯盒放在水龍頭之下,緩緩擰動水龍頭,然後用小水沖洗。洗好飯盒後,姐姐端來了米淘洗。她猛地開啟水龍頭,水嘩嘩地流著,接著她開始淘米,米粒被水衝了賤了出來。我立刻把水龍頭開小了點,對她說:“搓幾下後,再把水倒出來,再開水龍頭,然後也不要搓多。因為稻米表面有豐富的維生素B,次數洗多了,維生素B便會大量流失。”

吃完飯後,姐姐便舀來幾勺水倒進電飯鍋中,開始洗鍋。我連忙阻止她:“先別洗,泡過一段時間後,再洗會更容易、省時,而且節約水資源。”

洗完鍋後,姐姐把髒水倒進餿水桶中。倒完之後,姐姐讓我拿來鑰匙開啟後院大門,接著姐姐拎著餿水桶走出後院。她把餿水倒進田溝中,髒水順著田溝流進清澈的池塘,池塘上立刻漂了一層油汙。我彷彿聽見水在偷偷哭泣著,喃喃地低語。我違心地走進家門,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同學們,生活中經常有這類事情發生,我們經常聽見水在哭泣,因為水不僅被人類肆意的揮霍,而且被人類眼中的汙染。大地母親一直對人類無私的奉獻,可是我們人類是怎樣回報大地母親的呢?我們把她當成垃圾站,肆意汙染使大海哭泣,黃河、長江開始渾濁,美麗如珍珠的湖泊也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然而,我們汙染水,水就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不便和危害。讓我們最終自食其果。

讓我們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吧!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我愛祖國的藍天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981字

還我綠山碧水

抬頭看山,一座座高山直插雲天,青樹挺拔,雲遮霧掩,飄然勝似仙境,低眸窺泉,一道道流水蜿蜒入谷,玉石浮萍,悄然見底,悠然勝似靈谷。千秋逝去,漸漸帶走怡情,留下喧囂。驀然回首,誰誰種下的因?又是怎樣的果?

山中蒼林、翠木在哭泣,在無奈,在為砍伐者憂愁。

森林為企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森林成了他們的“聚寶盆。”有的企業為了得到廉價的原料,不惜非法採伐。生長了千年的原始森林被砍伐,順然間,森林間,森林被進行了一次次大變身,不僅工業上如此,在一些國家,由於土地資源有限,農業開墾地也成為吞噬寶貴天然林的劊子手。尤其是對於一些深居山林的老百姓而言。“靠山吃山”的思想根深蒂固,總以為山上森林是他們的命根子,殊不知,天賜的自然條件不是屬某一個人或某一代的,世世代代的子孫都需要一個豐富多彩的自然環境。現在人類把樹看光,聊以生存。若干年以後,痛徹心扉,山禿了,就再沒東西能幫助人麼抵擋諸如泥石流之類的災害了,此時,山泣人也泣,呼天不應。

大海、河流、小溪在感慨,在為踐踏者擔心。

茫茫大海容易使我們產生一種錯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為這種錯覺,浪費、汙染人類的習性。人類肆無忌憚地將工業廢水、生活廢水傾倒入江河湖泊中,但是卻很少想想水被汙染後所產生的嚴重後果,這個後果最後要由誰來承受?《只有一個地球》的作者芭芭拉。沃德曾經說過:“人類從很早的年代起就一直習慣於把他們的廢物傾倒到水源裡去,而這些水源正是他們飲用水的主要來源。這是一件多麼自相矛盾的事情。”事實就是這樣,我們汙染水,水就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的不便與危害,讓我們最終自食其果。各種疾病接踵而來。此時,水嘆人也嘆,響徹天宇,叫地不靈。

人類啊,醒醒吧!抬頭看山,還是那樣蒼雄嗎?低眸窺水,還是那樣撩人詩興嗎?有些不是了,不是了,我時常想象到我年已花甲的時候,能像歐陽修一樣在醉翁亭一邊飲酒,一邊欣賞“野花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蔭,風霜高潔,水落石出”四時之景。像範正文一樣領略“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的洞庭湖的波瀾壯闊。盡看奇駿的高山,展現昔日的秀美,盡聽飛掛的瀑布為山澗譜寫的一曲曲輝煌的樂章,翡翠般的急湍,奔騰!衝撞!

我想很多人和我有同樣的想法,那人類還在猶豫什麼?拿出行動挽救自然吧!我真相當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時,向天下人高聲吶喊—還我綠山碧水。

同學少年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953字

這個寒假,我讀了不少課外書,但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同學少年》。這本書主要寫了少年成長中經歷的無數個大大小小的事情,有挫折、有成功、有付出……每一個主人公感人的歷程,像我們成長路上的一盞盞明燈,指引我們走向美好的未來。

《同學少年》中每一個人物的經歷都告訴我們一個人生的道理。從徐豆豆和蘇蘇的故事中,我明白了真正的堅強應該是包含著愛與善的強大感化力;從劉中明和李一凡的故事中,我知道了人格尊嚴與良心的喪失比貧窮更可怕、更可悲,只有自尊自信而又充滿善心,才能在生活中得到真正的開心;從悠池和邱佳的故事中,我懂得了我們應該在拋棄任何優越感的情況下建立最純最真的友情,並好好珍惜;從肖路的故事中,我領悟到書籍能讓我們汲取人生的哲理,讓我們尋找到成長的動力,也能為自己贏得了尊嚴與自信。

兒童文學作家培晶說過:“勇敢執著地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堅忍不拔地捍衛屬於自己的個性,相信自己是夜空中哪一顆星,那一顆星肯定就是你。”大櫓就是這樣的男孩,小小年紀就出海遠航,抵抗住了暴風驟雨,創造出生命的奇蹟,那是因為他有紮實而又堅固的生存力量—勇敢、堅毅、頑強……

這本書中還講到,在生活道路上,每個人難免都會遇到失敗,但如果擁有親情和有友情的支援,就不會輕言放棄。不放棄,快樂和希望也就在前方。這讓我想起三年級暑假在少年宮學國畫時候的一件小事。那時我跟老師學畫蝦,在回家習作的時候,天氣很炎熱,我心浮氣燥,無論怎麼畫都不滿意,不是比例不對,就是濃淡控制不好。一連幾張下來,急得我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一氣之下丟下筆,大喊大叫。媽媽走過來心平氣和地安慰我:“畫不好沒關係,你慢慢來。先想想老師們講的要點,再動筆試試,熟能生巧,一定能把蝦畫好的。千萬不能半途而費呀!”過了一會兒,我的心漸漸平靜下來,想想媽媽說的話,覺得十分有道理,齊白石大師能畫出栩栩如生的蝦,不也是經歷多次失敗後,才慢慢成熟起來的嗎?我要堅持到底!於是我先想了想蝦的結構與技巧要點,然後認認真真地畫起來,不一會兒,一隻只神氣活現的蝦就出現在我的紙上。媽媽在一旁看了也禁不住嘖嘖稱讚。

《同學少年》真的是一本非常好的課外讀本,書中那些美好的故事感動人心、百讀不厭。它們能盪滌心靈的塵埃,消融心中的冰點,激勵前行的腳步,感受幸福的溫度!

外國曆史事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429字

莎士比亞曾說過:“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我讀了《外國曆史故事》這本書,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一段段波瀾壯闊的場景,一句句蕩氣迴腸的文字,讓我回味無窮。

這本書能讓我們知道很多中外的歷史故事,讓我們走出中國,走向世界,這本書主要講了這幾個事例:馬拉松戰役、知識就是力量……同時,我也看到了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歷史成就;也人我們重溫了大的歷史事件。另外,也讓我積累了許多好詞好句,並多了一些感受,明白了一些道理。

看完這本書,我第一個感受是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在,我們全人類就沒有停止過戰爭,我是通過看電視、讀報紙,網路發現的,我常常發現一些國家在作戰爭,那裡的人們天天都生活在恐懼之中,人們的生活難以平靜下來,所以我們國家要取消抗爭。

第二個感受是:與其打打殺殺,還不如和平相處,共建美麗家園,現在的武器比過去多得多,殺死的人也多得多,讓全人類發下武器吧!

所以我們要多讀書,增長我們的知識面,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祖國我愛你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593字

我看過很多好文章,但許多文章只能在我的腦海中存在一段時間就沒有了,但是這篇文章,我讀過好長時間了,還是很清晰地留在我的腦海裡。我相信,這篇文章我現在沒有忘記,在以後的將來也不會忘記。因為這篇文章喊出了我們所有中國人的心聲!

這篇文章敘述了戰爭時期的軍人,大家都知道清朝末期中國陷入了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好多國家都在這個時候來欺負我們。

之後,我國出現了一位偉大的領袖人物毛澤東。在毛澤東的帶領下,戰士們翻山越嶺,經過重重險境和無數英雄的壯烈犧牲,終於走完了兩萬五千裡的長征。途中,戰士們摔倒了,爬起來,摔倒了,再爬起來,就這樣反反覆覆,直到再也爬不起來……

那時中國的命運是悲慘的,不斷受到日本和其他國家的侵略。在南京大屠殺中,日本人像大魔頭一樣殺害了許多百姓,其中還有很多和我們一樣的孩子,到處都是屍體。

我們的戰士個個英勇殺敵,用大刀將敵人的頭顱砍下;用刺刀刺向敵人的胸膛;用槍射向惡毒的敵人。

經過了長達八年的戰爭,我們勝利了,戰爭之後,無數的人犧牲了,無數的家庭破散了。

戰士們為什麼如此英勇?因為他們愛自己的國家,愛我們的祖國!

如今中國解放了,中國慢慢的走向了光明,走向了繁榮富強。但我們沒有忘記祖國的過去,更沒有忘記那些熱愛祖國的戰士們。我們現在的幸福正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俗話說“吃水不忘挖井人”,這就是我讀《我愛你祖國》後的感想。

我愛你!我親愛的祖國!

兩種植物成長的啟迪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812字

《兩種植物成長的啟迪》這篇文章介紹了非洲大草原上的尖毛草和在亞洲大陸屢見不鮮的毛竹。

尖毛草在最初兩年裡可算是草原上最矮的植物,露在土層外的部分有一寸那麼長,而它的根系長度卻可達28米,在兩年的根系生長後,雨為尖毛草迎來了一個生長的旺季,在雨後3至5天內,尖毛草可以由1寸長到1兩2高,雖不曾見過,但想必也很美輪美奐吧!但相比於我們亞洲大陸的毛竹,可就算是“小巫見大巫了”。毛竹在生命的最初五年裡默默地向地底生根,在這五年中,毛竹是不會露出地面的。在這五年中,毛竹會將它的根系往方圓幾裡的地方散去,可以延綿幾公里,當它的根都足夠發達時,在第一個雨季,它便破土而出,以一天一兩米的速度瘋長,直到竹節達到三、四十米。

如果問我更喜歡兩者中的哪一者,我更願意選擇毛竹,並不是因為它的生長速度快,而是因為它能用五年的寂寞、空虛換來了“生命的奇蹟”,再說一個經驗有足足5年的人和一個經驗只有兩年的人,相信你定也不會選擇後者吧!

我們就是如此,寧願熱衷於那些有著豐厚的學識、堅固的基礎的人,而不會傾心於憑藉關係或炒作而一夜竄紅的那種明星。“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腳下”正如愛默先生所說的那樣:“一心向著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

毛竹不像玫瑰那樣只顧炫耀自己花朵的美麗,毛竹也不像牡丹那樣僅僅為了向人展現自己的高貴而胡亂紮根。儘管它不可能像木材那樣成為棟樑之材,但它卻知道紮好自己的根鬚,茁壯成長!

正所謂“沙灘之上建不了大廈,無根之株成不了棟樑”。毛竹不求人們幫助它更好的成長,因為那樣,只能起到拔苗助長的作用,反而還功虧一簣罷了。

平凡的毛竹教給了我們一個深刻而又簡單的道理:“沒有穩固、堅實的基礎,哪兒來明天的美好幸福;沒有執著的信念,哪兒來成功後的喜悅;沒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哪兒來蓬勃向上的發展……

人才就是靠堅實、穩固的基礎、豐厚的學識才令人刮目相看,人只有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才能走得更高更遠!

是國家錯了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904字

當正義的聲音遭遇國家的壓制,當真理的吶喊遭受強權的威脅,當個人的權利與尊嚴因所謂的國家利益而遭受無情的踐踏,我們應怎麼做?國家又應怎麼做?

在文中,作者為我們介紹了德雷福斯案的始末。1894年,猶太人德雷福斯被指控出賣軍事機密而被判處終身監禁。而一年後,情報機關意外的抓住了一名間諜並證實了德雷福斯的清白。可這時,為了所謂的國家利益,軍方並不想向個人(更何況是一名猶太人)道歉。於是,真正的間諜無罪釋放,而德雷福斯只能繼續做他的替罪羔羊。

此事發生在法國,啟蒙思想的發源地,也是《人權宣言》的誕生地。有人站了出來,斥責這黑暗,卻被軍方濫用權力而驅逐,他就是左拉。

可謬誤的陰影最終無法擋住真理的陽光。左拉黯然離開後,越來越多的人站了出來,為德雷福斯辯護,為左拉辯護,為每個個體的權利與尊嚴,也是為國家的榮譽與利益辯護。終於,1906年,軍方敗訴,政府和法院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正義與真理終獲勝利。

國家向個人道歉,承認自己的過失,是不是有些荒謬和不可思議呢?是不是有些奇怪和難以理解呢?當然不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即使是聖賢,也會犯錯。那麼就沒有誰不會犯錯了。而任何國家機關也是由人組成的,因此,也無法避免錯誤。既有錯誤,就必須承認,必須道歉,無論雙方的身份與地位是否對等。

在錯誤面前,承認者有之,不承認者亦有之。德國總理勃蘭特在猶太人的墓前毅然跪下,既求得猶太人對納粹德國的寬恕,也求得了自己在歐洲乃至世界的地位與尊嚴,也使德國成為了推進歐洲聯合的重要力量。而另一個軸心國日本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則可謂是煞費苦心,至今仍是使亞太地區不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對於古代君主不承認自己的錯誤而導致改朝換代的例子可就太多了。大部分亡國之君都是這樣身死國滅的。而那些類似於崇禎的君主,縱使自身肯認錯,能聽取別人意見,可光憑他們也是無法拯救上一代留下的傾危大廈的。或許,君主不肯也不能承認錯誤也是封建制度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因此,既然錯誤必然會產生,又為什麼不肯承認呢?為什麼不肯道歉呢?大國可以向小國認錯,國家可以向個人道歉,而道歉者並不會因此顯得卑微或是損害所謂的“國家利益”,正相反,歷史會將其永久銘記。

孩子們喜歡的科學童話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835字

這是一套很有趣的小說,它並不像百科那麼枯燥,它融合了許多作家的經典著作,以童話的形式講述了動物之間的奧妙與情誼。

這套書一共有四本,我看的是外國部分(上),它生動再現了人與動物以及動物之間的關係與情感,其中,我最喜歡《月夜和鴛鴦》這篇,它講述了一對鴛鴦生了許多蛋,最後都孵出了雛鳥,它們在一起生活得多麼開心,但是有兩隻烏鴉已經對小鳥窺探很久了,想方設法要搶走一兩隻小鴛鴦。第一次烏鴉要和鴛鴦打架,雄鴛鴦去和烏鴉搏鬥,但雌鴛鴦卻在護著小鳥,如果它也去和烏鴉打的話,小鴛鴦就會暴露出來。第二次是一隻烏鴉和雄鴛鴦打架,另一隻烏鴉去啄雌鴛鴦,但它肚子下面有小鳥,不能和烏鴉搏鬥,後來雌鴛鴦慢慢地走向池塘,雖然自己的身上也被啄了好幾道口子,卻最終順利逃生。

這篇文章形象生動地反映了動物之間對孩子們的愛,不僅人類,動物也有對孩子們無私的愛,這種愛是偉大的,促使一隻雌鴛鴦毅然保護自己的孩子,把小鳥罩在母愛的懷抱裡。也可以看出雄鴛鴦的勇敢和它的智慧。

除了人類之外,還有很多動物,它們都有自己的親人,有自己的孩子,大到猛虎小到松鼠,它們都會表現出類似人類的情感。我就曾看過這樣一個例子:一所房子就要拆遷了,這家房子的主人在一面已經拆除一半的牆中,發現了一隻被釘子穿身而過的蜥蜴,主人這才記起,這個釘子是自己為了掛結婚照片,在多年前釘上去的,沒想到卻將一個生命釘中,可是這隻蜥蜴居然還活著,當時主人很驚奇。他仔細地坐在旁邊觀察,想知道為何這隻蜥蜴可以釘在牆上許多年不死,過了幾天,主人就發現了祕密,原來這隻蜥蜴的同伴,不斷從四處找來食物餵它,而且一喂就是好多年!

動物之間的情誼真深厚,這枚釘子,雖然差點切斷了一隻蜥蜴的生路,它沒有放棄,它靠它堅強的意志存活了下來,而它的那些同伴義無反顧地照顧它這麼多年,雖說我們人類感情豐富,但有多少人能做到這樣,義無反顧地照料同伴?動物之間的感情震撼了我!

像這樣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具備善於觀察的眼睛,就不難發現身邊還有許多這樣的故事。

《四季裡的科學—秋天》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574字

金秋十月,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書《四季裡的科學秋天》。這本書有趣在哪裡呢?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開始是昆蟲音樂會,“知—了,知—了”,這是蟬在唱歌,“嘻嗚—哧哧哧哧”是法師蟬在和聲,“嘰哩哩哩”、“吱吱吱吱”、“嘶仑”,這是其他昆蟲在用各種樂器伴奏呢!還有一個遲到大王叫毛蟪蛄,在其他的蟬都消失以後,才在涼風陣陣的秋天鳴唱。

接著我們去看一下泥土裡的昆蟲吧,不要嚇到哦!一小鍬泥土裡有數量驚人的微生物和小動物,小蚯蚓、跳蟲、線蟲、蟎蟲、馬陸……它們是“地下的農夫”,就像在耕田一樣,不斷地分解動物的排洩物、屍體、落葉等,使土地變得更鬆軟,更透氣。它們的數量越多,泥土就越有營養,樹木和花草就會長得更茂盛。

秋天的植物也不甘示弱,結出了各種各樣的果實,在路邊找一找。蒲公英的種子毛茸茸的就像降落傘;蒼耳的果實有彎彎的鉤子,粘在衣服上就很難扒下來了;商陸的果實有毒,千萬別吃;松樹上結滿了松球,松球幹了會裂開,松子落在了地面上,松子可以吃,非常香哦!

讀了這本書,你會忘掉電腦遊戲,忘掉五花八門的輔導課,引導你在大自然裡仔細觀察,用眼睛和心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處,去愛護大自然,學習到許多五彩繽紛的科學知識。我太喜歡這本書了,我下定決心把《四季裡的科學》春、夏、冬都看完。

恰同學少年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620字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這句出自李白《少年行》的詩句,很好的詮釋了少年的意氣風發,壯志凌雲。少年像春天一樣朝氣勃勃,充滿生機。

《恰同學少年》這本書描述的是毛澤東等少年在湖南第一師範求學的學習和生活。它給我感觸很深,書中的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最佩服少年時代的毛澤東,他與很多那個時代的少年一樣,擁有遠大的夢想,他有一顆渴望實現夢想的心,他有壯志凌雲的氣魄。他樂於助人樂善好施。他知道革命需要強健的體魄,所以鍛鍊身體。他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知道怎麼樣去實現它,即使遇到千難萬險,也一往無前。

本書中還有一個人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就是劉俊卿,他的父親是一個貧農,為了能讓兒子上學,把自己女兒賣了去做丫鬟。當劉俊卿考上第一師範,他父親到處借錢,為了給他買一身好的衣服,挑著行李送他去上學,路上不厭其煩地交代一件一件的事情,到了學校門口,劉俊卿竟然和別人說這是他僱用的挑夫。短短的一句話,讓他父親心都碎了。更過分的是,他又去將他妹妹辛苦賺的一點錢拿來供自己揮霍。劉俊卿不僅沒有感恩之心,也沒有羞愧之心,一次次做錯也不去反思,外表華麗內心空虛,這樣的人難成大事。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是祖國的少年,我們積極向上,那國家就有希望,如果我們是垮掉的一代,那祖國就沒有未來。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珍惜現在良好的學習環境,實現自己的夢想,從而繼續祖國的富強文明之路。

恰同學少年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584字

“什麼是貧困,什麼是富有?穿草鞋、打補丁,吃粗茶淡飯就是貧困,穿皮鞋、坐轎子,吃山珍海味就是富有嗎?不,孩子們,貧困與富有,不在於這些表面的東西。”讀完了這本書《恰同學少年》,孔紹綬校長的話,還在我眼前閃現。

《恰同學少年》這本書,以毛澤東等青年在南湖第一師範五年半的求學生活為主線,展現了毛澤東等諸多優秀青年,為尋求理想而奮發向上的鬥志,敢於改造中國當時封建社會的雄心壯志。其中,孔紹綬校長對學生們節儉生活的教育,對我頗有感觸。

記得我小時候,胃口不好,不愛吃飯,經常會剩飯。有一次,上午吃了太多零食,加上胃口差,吃飯時,飯剩了不少。媽媽勸我多吃點,並對我說:“孩子,這些飯,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你要珍惜呀!”那時的我並沒有聽進耳,只是告訴媽媽自己真的吃不下了,然後,就歡天喜地自顧自玩去了。

有一次,到姨婆家去作客。姨婆以前當過老師,到她家裡後,姨婆教我讀起唐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完了,姨婆又給我解釋起它的意思來。直到那時,我才知道,米是很珍貴的,它是用農民的汗水變成的,也明白了媽媽為什麼不讓我浪費食物。

“節儉傳下去,中國萬年福。”只有節約,才能讓大家生活的更好。“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是的,就算一天只能攢一天,一千天就是一千元呢!天長日久,有一天,你就會發現,自己竟然積攢下了許多。

《中華勤學故事》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519字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中華勤學故事》這本書,我認真的看了一遍,最令我感動的一篇文章是匡衡借光讀書的故事。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個叫匡?的人,非常喜歡讀書,因為窮沒有錢,所以就去給有錢人家免費幫忙,這樣就能從別人家裡借書看。因為白天都要在田地裡幹活,只有午休的時候才能抽出一點時間看書,所以一卷書要十幾天才能看完,匡衡心想:如果把晚上的時間利用起來我就可以看更多的書了。但是匡衡家裡窮,點燈的油也買不起,只能躺在床上背誦白天看過的內容,一天??上匡衡又躺在床上背誦,突然他發現東邊的牆縫裡透過一絲光亮,他仔細一看,原來是鄰居家的光透過來了,匡衡知道鄰居家挺有錢,一到晚上就會點上燈,他拿來一把小刀把洞挖大了一點兒,他藉著一束光高興地看起書來,過了幾天,鄰居發現了這個洞,以為他想偷東西,就把他告到了官府,經過詳細的絢問,官老爺相信了匡衡的話,他又到匡衡家裡看了看,他看到了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還如此好學,非常感動,就讓匡衡在書房裡和我的兒子一起看書,在官老爺的幫助下更加勤奮了,後來還當上了皇帝的老師。

匡衡因為買不起點燈的油在牆上鑿了個洞借鄰居家的燈光讀書,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依然沒有放棄學習,我們更要珍惜現在良好的學習環境,努力讀書!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530字

最近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名叫《滴水穿石的啟示》,它寫了太極洞內的奇觀,並引用了三位古人,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的例子告訴我們:做事情只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就能有所成就,實現理想。

放下課本,我深有感觸,水滴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最終滴穿了堅硬的石塊。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如果人們都有滴水穿石的精神,還有什麼事做不成呢?

王羲之小時文才並不出眾,但他立志一定要把字寫好,他總是鼓勵自己:只要我能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寫出像張芝一樣的草書。他常年在池塘邊洗刷筆硯,天長日久,洗刷筆硯的墨汁,把池塘都染黑了。正是因為王羲之長年練字,才使王派書法別具一格。王羲之也因此名垂青史。

在我家,有一位“閱讀狂人”,他就是我的哥哥。他從小就喜歡閱讀,堅持每天讀書一小時。他博覽群書,看書時又非常的入迷,日積月累,知識就變得非常豐富,才智也遠遠超過了同齡人。

我又想到了自己:補補這個,補補那個,但學習總得不到提高。因為在補習的時候我不能專心致志、堅持不懈地做下去,造成了我“拆了東牆補西牆,拆了西牆又補東牆”,永遠補不完,也永遠學不好。想到這兒,我好羞愧。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像水滴一樣,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地對待學習。將來,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