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音樂經典相關作文20篇

品味音樂經典 篇1

高二作文 ,850字

我的靈感大多源於音樂。我覺得,音樂不僅能醫治人生理上的傷疤,它更能醫療人的靈感。有時,它是你寫作的源泉;有時,它是你逃離悲觀的導師……總之,品味音樂,你必然有所收穫。

而我所說的音樂,是高山流水,陽春白雪,共鳴合奏,非時下的下山巴人。

品味音樂之頑強。當時聽到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一聲聲的低八度顫動我的心。腦海裡浮現出一幅幅模糊的畫面。像是有人在掙扎,像是有人在咆哮。聽到的磅礴的音樂,如萬馬奔騰,如瀑布洶湧而下……貝多芬的思緒牽引著我的思緒。想到貝多芬是在多麼窘迫失意的狀況下,利用一邊的聽力來完成這首浩大的作品,我的心靈再次被震撼。是凝聚了多久的憤懣,是壓抑了多久的悲傷,令一位普通人發出對命運如此的吼聲。不言而喻。對命運的不公作出戰鬥,這就是音樂之頑強。

品味音樂之意志。爸爸最愛聽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也影響了我。爸說這是人民意志的詮釋。曾經我很懵懂。直到音樂課上,播放了不同時期的《黃河大合唱》,才發現它的精髓。那些音符鏗鏘有力,如重錘般打進我的心房;那些充滿戰鬥的歌詞,無一個字不體現出人民團結勇敢不氣餒的意志。冼星海的愛國情同時也打動了歷史的每位聽眾。毛主席最愛聽了。第一次的演出,毛主席立馬站起來豎起大拇指。雖然歷史不斷向前邁進,但這種團結勇敢,戰勝困難的意志成了客觀的事物,不以人或歷史為轉移。不泯滅的情感正是音樂催人上進的意志。

品味音樂之靈氣。這位詩般的音樂家,這位謎般的音樂家,短暫的一生卻創造了常人所不能達到的一萬四千三百八十三個樂章及劇本。每個樂章都如月光撒落海面般輕柔,或如週日午後的花園一樣閒適。他是莫扎特,天才的音樂家。品味他的《小夜曲》、《D大調進行曲》,是多麼令人陶醉的事。我禁不住驚歎他的才氣,多麼傳奇的人。品莫扎特,可以陶冶情操,這就是音樂之靈氣。

音樂就是如此神奇。它能帶領你到另一個世界,你將有所收穫;它能填補你內心的空虛,把美好的音符溢滿心扉;它能使你學到音樂之外的某種美好,你的思維就能飛躍。

當你累了,不妨輕閉雙眼,仔細地品味這些音樂經典吧!

品國學之經典奏中華之樂章 篇2

國一作文 ,814字

輕輕地,捧起一本名著;靜靜地,品味著生動優美的文字。我,不斷地在心中追憶著它—國學。

年幼的我們是懵懂的,不理解這些文字隱藏的深沉含義,只是在家長與老師的要求下,背的滾瓜爛熟。在記與背的過程中,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也促使著我們不斷領悟著這些文字中隱藏的道理。於是,我們不再調皮,不再年幼無知,一步一步,不斷上升。國學,是陪伴著我們成長的。

國學,是古人經一生風風雨雨,嘔心瀝血的結晶,是對自己人生的品味和感悟,整理成文字,流傳至今,它,經歷過千百年的滄桑,每一個文字,都佈滿歷史的痕跡,我能看到它流傳至今的不易。國學,屹立千百年而不倒的則是經典,經典必然家喻戶曉。它教我們明辨是與非,在聖人與智者的教誨下感受到人生的真諦,從而在生活上的每個細節,言行舉止上都注意到自己的不足;從國學故事中的每一點,每一滴,都能感受到無比高尚的情懷。這些先輩們,為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食糧,使我們受益終生。

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我也讀過不少國學經典,每一篇,都教給我無比實用的道理。成語故事教給我為人處世的許多道理,像做事要持之以恆、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等;讀著《秋思》,我感受到了作者是那麼的思念家鄉,不禁潸然淚下;捧起一本《三國演義》,我佩服起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又為劉備的又一次勝仗而喝彩。我常常不知不覺沉浸在國學的世界當中。

國學,也存於生活當中。學習上,我們會“溫故而知新”這使我們不斷進步,不斷了解新的知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思考,才可以收穫新的知識;做人上,我們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它告訴我們要向別人不斷學習,不能一味自大;甚至在商業上,也能運用到《孫子兵法》中的種種計謀。寫到這裡,我不禁感嘆:中國國學經典真是無所不能!

暢遊在國學的海洋中,品一袖芬芳。國學,將伴我一生成長。品國學之經典,奏中華之樂章!

我懂得了品味快樂如茶香 篇3

國一作文 ,560字

大自然中的細微之處就像一杯剛泡好的茶,抿一小口才發現它能觸動你最細微的神經。

春天,是新的,生機勃勃的,從冬天的寒冷中走來,她沒有冬天的冷,夏天的熱。她的存在是為了喚醒生靈體內勃發的生長力,聽,春雷的隆隆聲熱烈而又急促,看,春雨的輕柔如一雙多情的手輕拍著大地上的一切,聞,春風帶來了晚梅的縷縷幽香,纏纏綿綿的香似乎化成了有形之體。隨著春風的吹過,留香在我的指肚間纏綿,好似對生命的留戀,為生命的終點留下一絲若即若離淡淡樸素的香。

蟲,是卑微的,但他們卻有著比人類更廣闊的天地,能隨心所欲的流浪,天地之大,走到哪兒都是它的家,把花蕊當作臥室,把花瓣當作床,當花瓣合攏時就可以在裡面枕著花香入夢,久久的睡過去希望不再醒來,不再問人世間的是與非。

月,那麼美麗,那麼的富有傳奇,它是嫦娥的歸屬地,清洌,那樣的美,美的連星星的光茫都啞然失色,它就像一塊玉美人,沒有它的地方闇然無光。有了它,雲彩才會鍍上一銀光,天地間才有了那麼一絲秀麗的風景。也許就是它的存在才會為嫦娥奔月披上一層神祕的色彩,沒有日的耀眼,它留給人們的也許只有那恬靜淡雅的月光罷了。

也許自然界中的一切本不應該被忽略,就像一杯泡好的茶,細細品味才有了獨特的滋味,在茶香中我隱約看到了自然的樸素,再抿一口,茶香與茶融合為一體,我似乎在我的生活裡也嗅到了淡淡的茶香。

品讀人文經典實踐城市精神徵文 篇4

品讀人文經典實踐城市 ,5562字

【篇一:品讀人文經典實踐城市精神徵文】

我生活的這座城市,有著如詩如畫的外灘,高聳入雲的環球金融中心,雄偉寬闊的人民廣場……它就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上海。

上海是個移民城市,有著獨具一格的海派文化,自明朝以來,就有好多來自於五湖四海的人們來到上海,也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新上海人”,於是就有了東西南北的地域文化,鴉片戰爭後西方文化的引入和本土文化的相結合,讓這種海派文化成為了上海的文化元素。

以前的上海默默無聞,封閉,落後。腦力勞動不被重視,住房困難,出行也不方便,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地鐵、高鐵、磁懸浮、國際金融城等等都見證了城市正在向高階前進。2010年的世博會更是讓上海的經濟進入了一個飛躍。

“上善若水,海納百川”。“上善若水”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放眼望去,現在的上海已經成了一個東方大都會、金融中心,我每天都在感受著上海的變化,正因為它的“海納百川”,讓它成為了迄今為止發展最快,最繁華的一座城市。現在的上海已經跟國際接軌,萬世矚目,令人嚮往。一座城市的精神也體現了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的精神,它不在高樓大廈裡,也不在工業產值裡,而是通過人們的精神和氣質表現出來的,多少人把理想寄託在這裡,把一腔激情融化在這裡。看來我也要加快我的腳步,以至於不被這個快節奏的城市所淘汰。

上海是個文明的城市,時不時能看到微笑的面容,聽到充滿愛心的話語,一方有難大家幫的事情也是在不停的報道,雖然還有好多不好的事情發生,但至少這座城市是可親的。在我周圍也有好多的活雷鋒,“上海市十大傑出志願者”中58歲的桂建明已經義務為民理髮34年,達到15000人次,開洗衣店的劉俊堂一直堅持著拾金不昧的原則,王繼仁還在興致勃勃的做著他為民的零星修理……顯然,這些都體現了這座城市的精神文明。

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城市在繼續發展,作為學生的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這一切,努力學習,和城市一起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篇二:品讀人文經典實踐城市精神徵文】

當我們一味地追求成績的高低的同時,往往在比賽結束後,未細細品味經歷的這個過程;當人們盲目地追隨城市快生活時,卻忘記了應該停下腳步,駐足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猶記得諸葛亮在54歲給兒子的《誡子書》中寫道,“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我就記住了“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句話,開始只因為大人常說有印象,直到那一次我才真正領悟到它背後的真諦。

夏日的一天,我待在房間裡苦惱一篇作文的選材,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可作文紙上還是空白的一片,面對一個未知的題目,腦海裡設想了許多思路,可始終覺得某一個地方與主題不夠完全貼切,會影響比賽成績。感覺渾身有一捆亂麻糾結在一起,把我的思緒也隨之禁錮。突然想起這幾天池塘內正盛開的荷花,正是賞荷花的季節,我便放下筆,打算放鬆一下身心。

進入公園,一直往前走,池塘已在眼前,果然,映入眼簾的幾抹粉色,水中的荷花嬌豔欲滴,含苞待放,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將這個池塘點綴的恰到好處。可旁邊的釣魚老人卻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走到他身邊,他雙手握著釣竿,閉著眼睛,靜靜的站在池邊,等待著魚兒上鉤的機會。令人奇怪的是,他的身旁竟沒有擺放裝魚的水桶。我疑惑地望著他,但卻不想打擾這片刻的沉寂,便學著他的樣子閉上眼,沉默著。

好像過了很久,我睜開眼再把目光投向他時,他笑著看著我。我問道:老爺爺,您為什麼拿著魚竿卻不釣魚呢?別人都拿著水桶,爭著比賽誰釣的魚數量多,相比之下,您的行為太奇怪了。老人放下魚竿,凝望著清澈見底的湖面,說:我只是在享受這個釣魚的過程,魚的數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整個心是沉靜的,好像完全與整個世界分隔開來,這份閒適在城市的喧囂中是永遠體會不到的。”聽著老人的一席話,我彷彿頓時茅塞頓開。是啊,結果並不重要,為什麼要將無形的壓力強加在自己身上呢?我思考著。

“我一直銘記著一句話,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那些世俗之物只會給你帶來表面上的光鮮亮麗,更重要的是心靈的充實,安逸。有些人一輩子為了財富匆匆向前趕路,所有的靜心都在逐漸消失殆盡,到離開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刻,回頭看自己忙碌的一生,卻沒有值得留戀和懷念的事。我一直是以釣魚的方式過嚮往的閒適生活,我覺得我的生活很平淡,但我過的很快樂。”老人的一番話點醒了“睡夢中”的我,我不禁對老人的生活態度肅然起敬,心中的謎題也有了答案……

與老人的對話讓我對“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有了更深的體悟,諸葛亮用這句話告誡兒子的原因就是不想讓他拘泥於世俗之中,而是看淡名利明確自己的志向,保持內心的平靜達到自己嚮往的精神境界。

回頭看我自己,只知道看重作文最後的成績,卻忽略了享受寫作的過程,使自己陷入糾結之中,我要學習那位老人的生活態度,明確自己志向,追求精神境界,心靈的充實。

回家路上,我感慨萬千,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人們盲目追求經濟利益,為生活中各種瑣碎的事煩惱,他們是否忘記了應停下來休息一會,欣賞沿途的風景呢?淡泊明志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種超然,成熟。如果我們以一種淡泊如水的態度看待生活,就會充滿詩意般的閒趣,讓自己的靈魂安然入夢。

現在我真切的體會到周敦頤,陶淵明等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人生態度。品讀人文經典,能帶給我很多感悟和啟示,讓我在這個城市中平靜的生活。

我想我的生活將會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篇三:品讀人文經典實踐城市精神徵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記得小時候,父母便會帶著我念《三字經》。那時候一空下來我就會像念兒歌似的來來回回地念這幾句話,覺得很是朗朗上口。

前幾天理書架時,又發現了這本塵封已久的《三字經》。用手輕輕拂過封面的灰塵,不由自主地翻閱起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輕輕嘟囔著。才發現,這本如此的經典的儒家著作是那麼偉大,那麼成功。

“幼不學,老何為”告訴我們現在要勤奮好學,不恥下問,讀書必須懂得“學則智,不學則愚,有不滿則進步”,求知無坦途,學問無捷徑。“玉不琢,不成器,”我們從現在起腳踏實地,努力學習,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

“夏有禹,商有湯。夏傳子,家天下。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太祖興,國大明。清順治,據神京。復漢土,民國興。”這些人都是因為知道了這些責任,明責任,負責任才去為國家作出無私奉獻。我們國家每個人都應該這樣:一人立志,萬夫莫敵,”因為每個人都把成功的祕訣當作自己的堅定目標。成功是希望與奮鬥的結合,那麼我們都會和平相處,讀了歷史書,考試時要按時記載,通過古到今,如果親眼所見者,都會明白學習的敵人其實都是因為自己的滿足。

而近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出通知,要求規範傳統文化課程教學,各地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通知一出,引起熱議。面對這個問題,我們不妨給傳統文化多點包容。也許如今的社會形勢與書中的不盡相同,但是傳承的優秀傳統文化的本質是沒有變的,著並不妨礙我們去學習和理解傳統文化。多一些包容,那麼也許就會雨過天晴。

而上海的城市精神不就是“公正,包容,責任,誠信”嗎?上海是一個移民城市,自明朝開埠以來,來自於五湖四海的“新上海人”,不僅參與構築了日趨繁榮的上海城市,隨之也帶來了東西南北的地域文化。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的洋槍洋炮轟開了清王朝閉關自守的園門,給上海帶來了血和淚的屈辱,另一方面,客觀上也給上海帶來了新科技、新理念。全國各地的地域文化,西方外來文化跟土生土長的本地文化,互相碰撞和融會,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核心品格,就是“海納百川”。改革開放又賦予了海派文化新的內涵,新海派文化的核心,就是“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放的上海,在引領長三角,輻射全國,走向世界中定位,弘揚新海派文化,上海不僅要在物質生產方面,而且要從精神文化生產方面造就更多的國內國際品牌,展示彰顯“上海製造”“上海產品”“阿拉上海人”的實力、活力和獨特的魅力。

讓我們一起品讀人文經典,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實踐城市精神,那麼上海一定可以吸引更多國內外優秀的人才,成為國際化的都市!

【篇四:品讀人文經典實踐城市精神徵文】

從蘇州河畔的燈影槳聲,到黃浦江上的百舸爭流,再到通江達海的璀璨東方明珠,上海—這座擁有七百多年曆史的老城,隨著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四季輪迴,生命依舊不息!同時,上海的城市精神在這星移斗轉的時空變化中代代相傳。當我們用心靈去聆聽它的呼吸,去撫摸它的脈搏,就會觸及到這它最核心的城市精神實質:海納百川,追求卓越。

上海,這座歷經了幾百年的風雨滄桑,幾百年的榮辱興衰,幾百年的奮發圖強的城市,令它在百家爭鳴的世界之都中享有“東方曼哈頓”的美譽,同時也塑造了它那獨一無二的城市精神。讓我們品讀人文經典,穿過歷史轉動的齒輪,感受這座城市斑駁的年輪和它獨有的精神氣息。

追述歷史,清同治四年,江海關道丁日昌奉兩江總督李鴻章之命,買下位於上海虹口地區的美商旗記鐵工廠的全部裝置以及庫存材料及工具。李鴻章以此為基礎,成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這便是上海這座城市早期的歷史記憶。這一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歷史之舉,讓處在閉關鎖國時期的中國人隱約觸及到西洋文化,也開啟了上海這座城市最初的繁華。當近代還未掀開歷史的那一頁,當中國人民還依舊困頓在緊鎖國門的愚昧中時,李鴻章就已為兼收幷包、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作了最早的註腳,引領了最早的啟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寓意為要像大海能容納無數江河水一樣的胸襟寬廣,以容納和融合來形成超常大氣。可見,以“人文為翼”的上海充斥著多元的文學流派就足以顯示秉承了這樣的精神。當歷史翻過動盪的一頁後,張愛玲用她的別緻溫婉,造就了屬於旗袍和復古留聲機的歲月,這是屬於這座城的記憶,如同顏料般一滴滴浸染在上海文化之中。當王安憶的《長恨歌》將里弄風情烙印於上海文化中,當小資派作家陳丹燕把她雅雋秀逸的“上海三步曲”定基調於上海文化時,海派文化無一不將她們“兼收幷蓄”。而在上海“人文為翼”的今天,我們感受到了周國平的生命探索、林語堂的閒適幽默、龍應臺的縱橫遒勁……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秉承下,上海文化綻放了百家爭鳴之景!

隨著城市的變遷和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致力於實踐科學技術、提高國際大都市形象的上海則更將“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精神實質作了進一步詮釋。磁懸浮列車的運營,不正是兼收德國技術,並蓄上海智慧的結晶嗎?上海科技館對外開放的創意不是參考了國外的成功先例嗎?2010年有24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世博會舉辦得如此成功、精彩、難忘,不正是上海具有展開雙臂,接納世界文化饕餮的雄心大氣嗎?同時,上海建成航運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中心,服務業中心,旅遊中心五個中心也秉承“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在不斷髮展。

上海城市的脈搏一直在跳動著,它是一個強健有力的生命,是溫暖的初生的太陽。在我們用雙手共同托起城市明天的憧憬中,我們始終能感受到這座匯聚著古老和時尚、文明和自由、包容和進步的氣息在緩緩流淌。

【篇五:品讀人文經典實踐城市精神徵文】

人文經典,可以解釋為由人的本性而做出的讓人稱讚的事情;城市精神,可以理解為一個城市整體所體現出來的一種給別人的形象與感受。只要我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美與善的眼睛,人文經典和城市精神其實就無處不在。

人文經典與城市精神在古代就有,例如漢朝的陳??。他家裡很窮,還來了一個小偷。陳??發現了這個小偷,但卻沒有報警(大概那時候也沒有警察),也沒有去刻意地捉住他或是懲罰他。出人意料的是,他只是叫醒了自己的家人,然後旁敲側擊地對自己的家人也是對這個小偷進行了一番教育,告訴他們人的本性為善,雖然有人因為各種外界的環境因素而破掩蓋了本性,但我們要潔身自愛。這一席話感動了小偷,使小偷跳出來叩頭認罪。陳??原諒了他,並把家裡僅有的兩尺細絹送給了他。從此以後的很長時間,這個地區都沒有小偷出現。這就是陳??所創造的人文經典,實踐了一種寬容的城市精神。

從古代轉回現代,更容易找到這一類的例子。

“最美媽媽”吳菊萍,在用自己的雙手去接住那個僅僅兩歲的小女孩的時候,她的心中,一定沒有過多的念頭,只有城市精神—救人,在支撐著她在完成這項人文經典。吳菊萍雖然最後手臂被摔成了粉碎性骨折,但我相信,她的這一舉動,一定感動了知道這件事的所有人,也會或多或少的改變一些人,改變一些人對生活的認識,更多地實踐起城市精神來,創造更多的人文經典。

不僅僅是正面例子,負面的例子中也可見人文經典和城市精神。

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小悅悅事件”是一個負面的影響。但如果換一個角度看,暫且忽視那些視而不見的前十八個人的話,那麼那第十九個勇敢冒著那些大量輿論而義無反顧的救了小悅悅的清潔工大娘,就是創造了人文經典,她所做的,即救起了那個奄奄一息的小女孩,就是在實踐著城市精神。雖然前十八個路人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不好的影響,但當我們停止一昧的對前面這些路人的關注,開始注意那位清潔工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品讀人文經典;當我們開始摒棄輿論的雜音,拋開對被訛詐的擔憂,一點一點地向那位清潔工學習時,我們就開始實踐城市精神了。

人文經典和城市精神都是由我們不經意或刻意地一點一點的創造出來,積累形成的。只要我們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盡力變得更真、更善、更美,給別人多帶取一分陽光,多帶去一份溫暖,就是在形成一種城市精神。說不定在那一天的一件小事中,你也創造了一個人文經典。而這個人文經典,只是源於你平日中默默實踐的城市精神。

品味快樂 篇5

國三作文 ,570字

快樂像一杯咖啡,喝進去剛開始是苦的,當仔細品味時又有甜味,人也許在痛苦中也能品味到快樂,難道不是這樣嗎?

—題記

回首以前的酸甜苦辣,其實也是一種品味,只是品味的感覺不同,只喜歡甜的滋味,但如果真的每天都是甜,那也太無聊了,生活的滋味不就太單調了嗎?現在的每一天我們都在品味,允吸著快樂帶給我們的甘甜,欣賞著外面的大千世界,生活就是如此美妙,在不經意中得到快樂。

我喜歡聆聽鳥兒清脆的叫聲,也喜歡觀賞花兒盛開的景象,可有時烏鴉的叫聲、樹木的枯萎也有一些值得欣賞的地方,只在於我們是否注意過。在十分嚴寒的地方,下一場雪真可謂雪上加霜了,但在從未下過雪的地方下一場雪,這可算是稀奇的,對他們來說這場雪的價值就不同了。同樣一種事物,也在於我們如何想它,快樂的心態,一切都是快樂的事情,我們所處的生活也是一樣。

品味著快樂給予我們的一切,生活會變的五彩繽紛,我們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我們最美好的回憶,勇敢的面對今天,快樂的迎接明天,在人生的道路上,太陽把光灑遍這不知留下多少腳印的道路,映著開心的臉龐,快樂隨風飄舞到我們身邊,飄到哪裡,哪裡一片歡聲笑語,品味著快樂,心中也甜蜜極了!

時間悄悄走過,這過去了的也帶著快樂,進入我們記憶的腦海,讓我們學會快樂,一起來品味快樂吧!

後記:品味快樂正如品味咖啡,要細細的品味才能感受其中的樂趣。

令人震撼的音樂大典 篇6

令人震撼的音樂大典作 ,390字

上週六晚上,爸爸、媽媽帶我到登封參觀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演出。

你知道嗎?音樂大典的演出舞臺是露天的,並且是在一個山溝裡面。演出的舞臺有小橋流水,有亭臺樓閣,全部都是依山而建,光是演出舞臺就是一個美麗的風景。

演出開始了,大典分為五個樂章。首先是《水樂》,伴著悠揚的鐘聲、笛聲,牧童和少林寺的小和尚們在山谷中玩耍、打鬧,房屋、樹木在燈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漂亮極了。接下來還有《木樂》、《光樂》,我最喜歡的是《風樂》,數百的少林武僧在樹林中、小橋上、寺廟前,伴著音樂,展示少林拳、刀、槍、棍工夫,還有空中飛人,精彩極了。最後一章是《石樂》,伴隨著上頂上升起大大的明月,山谷兩邊升起無數的少林佛像,如夢如幻,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演出結束了,人們還完全沉醉在音樂大典帶來的震撼裡,久久不願離去。

雖然禪樂我還不能理解,但是帶給我的心曠神怡的感覺,真的是不能忘懷。你們有空一定要去看看哦。

“彈絲品竹”音樂會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6字

七月中旬,在二胡老師的推薦後,我們全家來到了國泰藝術中心,欣賞了一場民族音樂盛宴。

重慶國泰藝術中心位於重慶市渝中區解放碑,這個建築由一根根紅色和黑色的長柱縱橫交錯著,遠遠望去外形很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篝火。

進入會場,裡面人山人海,舞臺上前面第一排是拉二胡的,中間是敲揚琴的、拉大提琴的、彈古箏的和彈琵琶的,最後一排是敲鑼打鼓的和吹薩克斯的。突然,我發現了我的二胡老師,他正安靜地坐在舞臺上,手裡拿著二胡,似乎在思索著什麼。我心想老師真厲害,能夠登臺表演,我一定要好好向他學習。

音樂會開始了,舞臺上的藝術家們個個精神抖擻,拿著各自的樂器如痴如醉地演奏著,臺下的觀眾幾乎沒有一絲聲響,大家都認真聆聽著這美妙動聽的音樂。我好像授到了他們的感染,也目不轉睛的看著臺上的演出。

在指揮和演員們的配合下,他們共同演奏出了許多精彩的音樂作品,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挑山”和“巴黎的天空”。

“挑山”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曲子。不管在演奏前段、中段和後段,指揮都不停地一邊揮舞著他的雙手,一邊蹦蹦跳跳,他的“天真活潑”似乎感染到了周圍的每一個人,使演奏者們都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擺起頭來,晃起身來,連我也興奮地用腳在地上打著節拍。

“巴黎的天空”是一首優美、歡快的曲子,這首曲子本來是一首西洋樂曲,經過指揮的改編,用中國民族樂器來演奏,聽起來有一種中國風的味道在裡面,同樣得到了觀眾們雷鳴般的掌聲。

我的眼前突然浮現出了一幅畫面,十年後的今天,我正拿著心愛的樂器,在金碧輝煌的舞臺上演奏著自己拿手的曲子。我相信,只要堅持努力,總有一天,我會取得這樣的成果!

從經典中品味人生,在書香中快樂成長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74字

一本好書,就像一隻看似普通的貝殼,外表雖不起眼,卻能磨礪出珍珠來;一本好書,就像一匹千里馬,只有伯樂才能發現它的潛質;一本好書,就像一段優美動聽的音樂,讓我們在欣賞的同時陶冶情操。

我跟書的淵源要從我讀幼兒園時說起。那時我認識的字不多,卻特別喜歡聽故事,每天放學後、睡覺前都纏著爸爸媽媽講故事給我聽。《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365夜益智童話》……我總是百聽不厭。“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久而久之,我對這些故事也就耳熟能詳了,常常把它們講給鄰居的小夥伴聽。當小夥伴向我投來羨慕、佩服的目光時,我的心裡總會湧起一份小小的驕傲和自豪。但我卻並不滿足於此,總想著長大後多識點字,去看更多的書。

漸漸地,我長大了,識的字多了,接觸的書也多了。《窗邊的小豆豆》、《白柵欄》、《小海蒂》、《綠山牆的安妮》……這些書讓我陷入書海中“無法自拔”。這個暑假,在老師的推薦下,我開始閱讀起沈石溪的作品,並被它們深深吸引住了。沈石溪是動物小說大王,在他的筆下,那一種種我本以為難以接近的動物,卻使我感覺到動物界也有感情。不管是忠心的狗,還是凶狠的狼;不管是笨重的大象,還是憨厚的狗熊,都透露出濃濃的感情色彩。他們中或是恩情,或是友情,或是親情……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的感情都是無私的、寬容的。或許,這便是我對這些書愛不釋手的原因。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確如此,在書中,我們可以學會知識,學會生活,學會善待他人、善待社會,這樣,才能不斷進步。“書中自有黃金屋。”翻翻你身邊的書,或許那書中,正有一扇知識的大門在等你開啟!

品味書香誦讀經典 篇9

國二作文 ,1412字

輕啜一口香茗,拾起地上破碎的月光;細潤一支毛筆,醉入紙上暈染的墨香。千年的佳話在風中流淌,促織吶喊著夏夜微涼,咀嚼了幾個世紀的珍味,早已納入經典的聖堂。就是那樣一個靜謐安逸的盛夏之夜,我又一次回味起了書香,伴著窗櫺前的那抹溫存的白月光,誦讀經典,讓遠古的聲情在耳畔迴響。

夢裡,我化作李清照的小舟,遊漫在叢叢蘆葦間,似乎是興致正濃,意猶未盡,卻不知歸時將近,幾經輾轉,竟渡至一片藕塘。絲枝蔓繞,藕花開得正盛。遍體通透,現出嬌嬈的粉嫩,仿若聘聘婷婷的少女端坐在明淨的水簾裡。“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似乎聽得見那個美麗的女子心中的驚喜和訝異,“爭渡,爭渡”過後,驚擾了那一灘靜默休憩的水鳥,爭鳴,翻飛,飄落下的翎羽,映襯出一片早已痴醉的安然情。

清苦悽婉的歲月裡,有誰,能讀出那個多情女子心頭如絮一般的惆悵?物是人非,過去的過去,回想罷,“欲語淚先流”,酸澀的淚水,此時比所有悲慟的辭藻和絮語都要來的真切。誰說愁情不美,當閨情閨怨沉沒了小舟,隨即升騰出一派日暮蒼涼,哀慟尚晚,又是誰,默默拼湊出那可深沉破碎的心?

風沙彌漫,墨香,將我的魂魄帶入那個硝煙戰場。刀光劍影,角鼓爭鳴,流血漂櫓,霸主與霸主的對峙,癲狂與理智的較量,卻見那一代梟雄,傲立於三國亂世之中。酒入豪腸,詩情陡然間在馬蹄聲中散落一地。“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孟德的傲視凜然,莫過於對山川的敬畏。突兀聳立的山島,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蔚為壯觀。勝券在握,豪邁的詩情震盪在天地間,氣壯山河。“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是怎樣的浩淼之景,讓蕭瑟之秋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韻。不愧是一代風流人物,開闊的胸襟,欲包容萬物,吞吐宇宙,如果沒有巨集偉磅礴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滿懷信心的樂觀氣度,又怎樣能寫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

晚風帶去空氣裡的燥熱,若不是鐘錶的指標滴答,我會全然不知生命的流逝而浸沒於這片涼爽裡顧自沉思。書卷上,“神龜雖壽,猶有竟時”令我的心猛然一顫,我似乎看見暮年的曹操對時間的唏噓嘆惋。人生,不過是瞬秒的亂戰一場,在尚未看清輸與贏,在還沒決出雌與雄,已是露往霜來,老境頹唐。那個傲睨得志的亂世梟雄,依舊不願相信劍老無芒。“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我看是歲月無情,還是壯心未泯,失卻了年輕時的意氣風發,器宇軒昂,胸腔裡依舊是抱負雄心。

月,似是想要傾瀉下它所有的溫柔,奶白色的月光,將萬物淋上了一層。茶,早已涼,淺下去的色澤和尚未淡去的清香,和月光雜糅,我一定是還在夢裡吧?經典的聖堂太過美好,我開始懷疑生命是不是就在這樣虛幻卻又現實的夢境中度過。埋首,書卷濃郁的墨氣,夾雜著晚風裡淡淡的花香撲面而來,吹醒了痴茫的我。繾綣的詩魂漫自低迴,清淚相溶。腳下的熱土,是否曾是多愁善感者的詩人們迷醉沉香,捲簾望月的亭臺樓閣,是否曾是勾心鬥角的霸主們為之犧牲,屍橫遍野的狼煙戰場?書頁摩擦著風,千年的詩情,融進了精華的經典,在這破碎浮生,又出土重現。

品書香,經典誦讀,我看見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的周瑜;品書香,經典誦讀,我嗅到李白的詩情彌散在清幽的酒氣裡;品書香,經典誦讀,我聽見陶淵明的鋤頭碰撞肥沃的地田和那舒心安然的笑聲……

經典,流傳了千年的絕世佳作,我在書香裡找到了生命的歸宿。紫陌紅塵,芸芸眾生的悲歡離合錯雜交織,只嘆並非亂世卻人心惶惶,功名利祿面前,書香,早已被遺忘在不經意間,經典,也不過是說說罷了。

品味書香誦讀經典 篇10

國二作文 ,727字

王倫何許人也?原來水泊梁山中的領頭,一個不及第的秀才罷了。書中筆墨不多,不過兩三回,連外貌和歷來的附詩也沒有,可他卻是讓我最有感觸的人物。

王倫是個庸才,人送外號白衣秀士,一聽就是花拳繡腿,文不如人武不精。王倫還十分小心眼,妒才、自私,見有人來,只會說山寨太小,房舍不夠啦,小地方容不下你這尊大佛啦……說來說去就是要你走。記得林沖進寨時,他就萬般阻擋,萬般暗示,最後還要林沖討個投名狀,實在是小心眼,沒有綠林好漢的豪爽。當日林沖殺了他的原因也是因為他的不容人,這讓我不勝感慨:有容人之量的人,方可成就大事。

在這點上,我覺得漢代劉邦最為出色。老劉自個兒啥都不行,碰上事只會說:“這怎麼辦啊?”但人家有優點,不恥下問。他沒辦法時,他旁邊就會有一大群謀士上來說這說那,給他出上來一大堆主意,而他也能擇其善者,從善如流,不會因為自己不行就妒忌別人,所以張良啊,陳平啊,蕭何啊,韓信啊……那一時期最優秀的人才都樂意聚集在他身邊,為他所用。可項羽就不同了,14歲就可舉起一口大鼎,“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武藝超群,夠厲害的吧?但到了最後怎麼樣,還是兵敗愛夏,自刎烏江,被“無才”的劉邦奪取了霸業。這其中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劉邦有識人之明,容人之量;項羽卻剛愎自用,不能識人容人,最後連唯一的謀士范增也被趕跑了。

再看看王倫。這王倫的身上可就連“剛愎自用”都用不上了,文才武略樣樣疏,你說你沒本事吧其實不要緊,劉邦不也啥都不會嗎,宋江不也文不如人武不精嗎,得會容人啊!守著諾大的山寨這塊肥肉,自己無能還容不下人,這不輸定了嗎?最後被殺,真是咎由自取呀。

所以任何時代想要有所成就,不僅要自己有才,更是要能容別人的才,會用別人的才。因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閱讀原著品味經典 篇11

高三作文 ,903字

閱讀經典原著是至關重要的。經典是文化的鰲頭,有了經典,中華民族才能散發出更強大的魅力。我們只有與經典親密接觸,才能更好地傳播中華文化,發揚中華民族精神。

當前,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熱衷於追求時尚、新鮮,而往往忽視了經典的重要性。其實,經典是不應該被掩埋的,經典更應該被髮揚,被廣為傳播,只有這樣,我們的中華民族文化才能綿延不絕。

部分名人通過不一樣的傳播形式指導我們更好地瞭解經典,他們各有各的說法。是的,閱讀經典方法多種多樣,但我認為閱讀原著最好。

領略浩瀚書海,接觸經典原著讓我們能夠品嚐作品和作者的原汁原味。《西遊記》的神幻,《紅樓夢》的愛情,《水滸傳》的豪情,《三國演義》的謀略,它們共同演繹了不朽的篇章,為我們展現出不同時代的輝煌。雖然我們不能穿越過去,還原過去的一切,但經典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體味已往那些風土人情,英雄好漢的壯志豪情。

如果不能更好地傳播經典,我想那一定是一大憾事。經典作品不僅融入了時代的風雲,而且融入了作者的一生。所以,我們在讚頌這些美妙章節的同時,更應閱讀作者的人生。

閱讀原著,與智者對話。經典一定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著作,現代人要去讀一部歷時已久的作品,自然會遇到很多問題。或許很多人會覺得經典很枯燥,也很乏味,有時候甚至還看不懂,更體味不了其中的蘊味。閱讀經典,就是與古代的智者談話,你要窺其智慧,用以提升自己。所以你應該對他們肅然起敬,虛心誠意向他們學習。閱讀經典原著其實就是一場身心革命,如果不能放棄成見,就無法衝破自己堅硬的外殼。除此之外,閱讀經典還需要學會傾聽,反問。

閱讀原著,讓我們能更全面地理解文學藝術和歷史的差異。秦始皇到底是明君還是昏君,經典作品中的描述同歷史事實自然有著差異,也正是這個差異,讓我們領略到歷史的端莊肅穆和藝術的異彩紛呈。秦始皇雖然是一位有野心的君王,他焚書坑儒,但是他的貢獻是值得我們肯定的。如果不是他,七國之亂怎會平息?他還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修建了靈渠……

今天,經典的地位永遠不能被顛覆。雖然時代已變,但我們不能否認經典,忽視經典的存在,經典就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因此,閱讀經典原著的方法真需要被重視,傳播經典至關重要!

品味人生,品味經典 篇12

國二作文 ,764字

我國曆史文化悠久,像紅酒,發酵的越久,越能品嚐到它的醇厚和甘甜,深吸一口氣,便能聞到它的淡淡的幽香,使人神清氣爽。若真能輕輕地吮一小口,那滋味不能言語。

臺灣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表示,清大校園中的“寶藏”是五句發人深省的箴言雋語。

第一處是大禮堂內外可見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民國三年梁啟超勉勵清華弟子的話。

第二處是物理實驗室前,英國思想家培根的名言:“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全……”

第三處是人文社會學院中,“我們是什麼,我們可以是什麼”。

第四處在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內,是胡適的題字:“理未易察”。

最後一處則是校長辦公室內,為前任校長沈君山的題字:“只緣身在最高層,不畏浮雲遮望眼”。

老子說:“大成若缺”。圓滿原在殘缺中。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缺處即是圓處。缺,是對完美的期望,在淡淡的憂傷中,有一種寂寞的美。

如篆刻,躲在斷處用心。斷處見其膽,見其韻。印家有這樣的一句話:“與其疊,毋寧缺”。沒有缺,就沒有篆刻藝術。缺是一種引領,而不是抽刀斷水的毅然截斷。缺更是一種烘托,美不在缺本身,缺提供了一個背景,一個呼應圓滿俱足的背景。

白晝是看,是現世;你要是沉思,你要是諦聽,那你一定是在黑暗之中,或者是在你的心靈之中。

歷史,你可以欣賞鐵血的豪情,但是,不要忘了,其更有泣淚的悲愴。

五千年,有帝王將相的偉大事業,有他們留下的巨集偉的王陵和宮殿。但是,如果我們的良知還醒著,那就能在深夜聽見—還有孟姜女這樣的妻,代王夫人這樣的姐,在荒野,草聲中,低低的泣訴。

由此,我想到的是,今天我們缺的並不是知識,因為獲得的知識的途徑真是太多太多了,“獲取”已經不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但是困難的是,你自己怎麼去看待這些知識,怎麼去判斷這些知識,並形成你自己獨立的看法。

品味經典……

品味書香誦讀經典徵文 篇13

品味書香誦讀經典徵文 ,5936字

【篇一:《紅樓夢》隨感】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秋日將近柳若扶風的林黛玉在桃花樹下低吟淺唱。“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這是在寶玉錦繡娶妻之夜,林黛玉暗自消香玉損,走得悄然無聲。《紅樓夢》就是這樣一本神奇玄幻,微小的細節,就預示著家族興衰,人情冷暖,世間命運。《紅樓夢》就是那樣神奇玄妙,微小的細節,溫文爾雅地如同一位智者般記錄著詩化又真實的理想世界—大觀園中的榮辱興衰,默默地傳承,卻在回眸嫣然一笑中,激起千層浪花,大量續作與偽作彷彿只為襯托出高貴的她。

我無法理解是什麼樣的一種信念與悲憤,讓曹雪芹在過著“舉家食粥酒常賒”的困苦中,依然執筆作刀刃,奮勇越荊棘,為這樣一本如傾國少女般謎一樣的《紅樓夢》,描下眉眼,塑下身形,寫下字字暗藏玄機的前八十回。或許也是一個美麗的巧合,高鶚為他披上襤褸的華服,寫下字字珠璣的後四十回。“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的愛恨糾纏就此悄然展開。

多情的人用甘露澆灌出了多情的草。神瑛侍者與絳珠仙草多美的開始,只可惜沒有一個結成眷屬的結局,眼看著的神仙眷侶,一個終逃不過淚盡魂歸,一個終免不了看破紅塵、遁入空門。只是一個寶釵結局並沒有道明,腹中的遺腹子能帶給她希望嗎?獨伴孤燈夜不眠,只聽空院風嗚咽,或許是她最好的結局,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孤獨終老,冷暖自知。

我想我是十分恨薛寶釵的吧,如果不是她寶玉與黛玉之間或許會少些互相猜疑,長相廝守,未必不可。她的表面敦厚內心卻心機深重。誇張些就如一潭濃墨般的死水,激不起一絲漣漪。每次看她的惺惺作態。都有種想殺進書中撕毀她偽善面容的衝動。最後在讀到寶玉出家,黛玉病逝的悲傷中,見到她獨守空房,守寡一生,莫名有大快人心之感。只是後來仔細想想,即使沒有這個眼中釘,以寶玉、黛玉優柔寡斷,互掩真情,他們的感情之路也是漫長而悠遠。寶玉身邊一群以利益為重的家長們也未必不會從哪裡尋出個“寶姐姐”,俗話說的好“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只是書中十二金釵的悲苦,身不由己的結局實在令人唏噓,一切美好的事物似乎都要被那個灰暗的時代蠶食殆盡,包括她們的青春生命。

大觀園中的歡聲笑語還在耳邊徘徊,黛玉亡故前那一聲恨意綿綿,卻又飽含深情的“寶玉”依舊輕浮在心中。紅樓一夢,牽動了多少讀者細膩敏感的心,催動了多少淚腺。

千百年來,《紅樓夢》執著地在追問:人為何要有生老病死,離合悲歡?月為何要有陰晴圓缺,東昇西落?花草為何要有榮有枯,盛開凋謝?人生有限,天地無情,有苦誰知?

只是這樣一個紛亂的忙碌時代,自顧不暇的我們,誰能解答?但旭日總有東昇的那一天,時間忽忽的腳步從未停止。

【篇二:爭英雄遍地,觀三國雄風】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在長江岸邊,在神州大地上,在2000年前的中國,這片神聖的土地經歷了什麼呢?三國時期。雖然民不聊生,卻趣事連連;雖然連年戰亂,卻英雄輩出;雖然戰士們的鮮血染紅了長江、黃河,可是他們的事蹟、這個年代的歷史卻永遠流淌在我們心中,就像血液是熱的,更是充滿色彩的。我從小就看三國,6歲時,一本厚厚的,表面枯燥無味的書擺在了我的書架上,懷著充滿希望的心情翻開了這本書,書中的內容竟一下子吸引了我,我鑽進了這本充滿魔力的書,直到現在,我還在研究三國。

這本書記載的是東漢末年,由農民起義到群雄割據的一系列故事。這個時期沒有誰是王者,沒有皇帝,更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個個秣兵厲馬,個個雄心勃勃,都想成為最終的霸主。特別是劉備、曹操、孫權這三個老大,都有無數的兵馬,無限的魅力,打來打去,一場仗打了八十多年後,終於決出了勝負,勝者不是魏、蜀、吳,而是新的勢力晉,這個搞笑的結局為三國畫上了“!”,或是個“?”。

三國時期,不僅有血肉橫飛,猛將如雲的戰場,還有在戰場後方,無數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的“戰場”。有像呂布、趙雲這樣的猛將,有像諸葛亮、周瑜這樣的不用刀槍卻勝過刀槍的謀士。更有像劉備、曹操這樣的王者。從這些英雄與歷史的身上,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三國世界個個王者最終的目標無非是當上皇上,他們充滿野心,自以為是,恨不得一步登天,但是最後卻誰也沒能得逞。做人就不要這樣,野心越大,輸得就越慘。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只有踏實的做事,一步一個腳印,從小到大,從無到有,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如果一口吃個胖子是絕對吃不下的。雖然一開始你可能像劉備一樣渺小,但是隻要努力,踏踏實實的來攀登生活的這個梯子,當爬到梯子頂端時,你會看到自己腳印,看到下面的世界那麼美麗。成功需要努力,只有心還不夠,除了有心還要有行動。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看看袁紹這樣的人,只是充滿了野心,卻不付出努力,一顆心是達到了成功,可是通過實際行動走的路,他還遠沒有走完。

這三國這個亂世中,其實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曹操告訴我們做人必須有心計,劉備說想成功就一定要有執著的信念和一顆充滿慈愛的心。諸葛亮扇動羽扇,告訴我們只有時刻謹慎、細心才能成大事。關羽滿臉懊悔:“哎,千萬別像我這樣,心高氣傲,這樣得不到什麼好的結局”。呂布來了,趙雲來了,董卓來了,他們都來到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中,講述他們的人生。

以史為鑑,以史為例。若問真英雄,必從三國尋。

【篇三:一代梟雄,我眼中的曹操作文】

如果有人給你介紹一個歷史人物,說他運籌帷幄,高瞻遠矚,以非凡的機智勇敢從亂世中“突出重圍”,你一定會覺得他是個了不起的英雄。然而,千百年來,這個“英雄”卻被蒙上了一層厚厚的塵埃。人們習慣了帶有色眼鏡看他並給他貼上各種名不其實的標籤。

誰這麼倒黴,這個名字你一定不會陌生,他就是曹操。

大多數人與曹操的相識,都是從《三國演義》開始的,《三國演義》對曹操奸詐可謂描寫的淋漓盡致。“曹操”這個名字,似乎已經成了“惡人”的代名詞。心機多的人是曹操,疑心多的人是曹操,忘恩負義的人是曹操,狡猾奸詐的人更是曹操了。

然而,曹操在歷史中真的長了這樣一副這樣的嘴臉了嗎?

是機警還是狡猾?人們都說曹操有才,但在歷史上,他的口碑卻不盡人意,這主要還是在德行和人品。說曹操“狡詐”的的故事在《三國演義》中可謂數不勝數。他似乎打小就一肚子壞水。話說曹操小時候就是一個放蕩不羈的“熊孩子”。他叔叔喜歡教訓他,他時常跟曹操的父親曹嵩大小報告。曹操對這個叔叔是又恨有無奈,於是,他想出了個歪點子。又一次,曹操與叔叔撞了個正著,曹操變假裝中風,叔叔於是急忙告訴曹嵩,數曹操中風了,結果當曹嵩敢去看望時,卻發現曹操並沒有中風。於是,曹操便汙衊叔叔,說他是因為巴不得自己中風才詛咒他。這一計不僅摧垮了叔叔在父親面前的信譽,也是叔叔過去告的狀不攻自破,同時還為自己今後肆意的行為掃除了障礙。小小年紀如此深的心機,日後怎樣能不成長成一個陰險狡詐的人呢?

可事實上,在《三國志》中,陳壽評價曹操:“少機警,有權數”,卻並未談及相關戲弄叔叔的故事。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從“機警”搖身一變,成了詭計多端的奸詐小人。

《三國演義》裡還寫了一個曹操“夢中殺人”的故事。曹操怕有人暗中謀害自己,就恐嚇旁邊的人說自己在睡夢中也能殺人。所以,如果自己睡著了,一切閒雜人等均不能靠近。有一天。曹操的被子掉到了地上。好心的侍衛怕他著涼就把被子劍氣幫他蓋上。誰知曹操拔劍把侍衛殺了。醒來後還假裝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人們都認為曹操真的能在夢中殺人。只有楊修知道這一切都是曹操為了保護自己而耍的心機。

然而,這麼精彩的故事在歷史中也並未記載。看來,為了給曹操的“狡詐”加碼,《三國演義》著實花費了不少心思。然而,在我的心目中曹操的機智永遠多於狡詐。如果不是因為他的機智,又怎能在沙場中徵得一片天下。

【篇四:花飛花謝你依在—《紅樓夢》之我見】

開闢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杯金悼玉的《紅樓夢》手機中又緩緩流瀉出這淒涼,婉轉的哀調,心中的愁絲漸浮心頭,痴戀又嬌弱的女子,你在那方極樂,是否無淚,無怨,無悲,無哀?

慢慢合上書本,你的一顰一笑仿若在眼前,我的故友,你還在痴痴等我嗎?

尤記第一次讀《紅樓夢》時,年少無知的我讀著讀著便放下了書,不敢進它半分。追求美好的童話故事的我忍受不了黛玉,你最後吐血而亡,只伴著星星泛黃的燭光,恨著寶玉,在那瀟湘苑中慢慢闔上了雙眼,冷漠又悽清。你如同那爐火中的絹子和詩稿般漸漸消亡,你生如絳珠草般純潔,感恩,死也要帶走一切,空留著牽掛嗎?

漸漸的長大了,我又拿起《紅樓夢》。我看著你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進了深門似海,如雨中的葦葉,隨風而飄,但你並未屈服,你用你的毒舌彰顯了你的個性,你用你的清高審視萬物,習慣了藏掖著做事的女眷只將你置於低位,不與你討喜。你的嗔怒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心酸在裡面,你的小性子般的“作”又有多少世人無法看穿的堅持在裡面。當我看著你的身體一點一點虛弱,一點一點病入膏肓,曾經那個敢愛敢恨,靈巧的可人兒如今孱弱的躺在床上,我的心在滴血。世人總說:有些事你猜得中開頭,卻永遠猜不中結尾,我猜中了你的亮麗出場,卻不願去猜那暗淡的結尾。可是時間總在推移,該來的終將來到,這便是宿命。看著你奄奄一息,只有一絲微氣不斷,我哭了,撕心裂肺的哭了。我不甘,為何那邊燈火通明,情人眷屬,而這邊卻只有你鬱鬱而終……

也許你也解脫了,還盡了那寶玉的灌溉之恩,也盡了那紅塵中的情亂瑣事,不再牽掛了。世人總說:林黛玉,清高自傲,小肚雞腸,空有一腹學問。而我卻反感於世人的這一錯解。黛玉的清高也許在那大觀園中是不應之為,但是換角度想,生於那腐敗勾心鬥角的大宅門中,她未沾染任何世俗之氣,仍能獨樹一幟,比起那超乎完美的寶釵,你有沒有感受到他的真實。黛玉的小肚雞腸也總只是對寶玉所為,她心中渴望“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試問寶玉的眾愛又給了她幾分?世俗的結局早就造就了她的一生。她註定看不開,她註定不會灑脫,她註定要有小家子氣,她註定……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春盡紅顏花,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你是否已等到我?

【篇五:《紅樓夢》讀後感】

“假是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曹雪芹在紅樓夢的一開始,似乎便告訴我們,這是個真真假假的世界,而本性叛逆與這世界格格不入的寶玉,悽美而遺世獨立的黛玉,憤世嫉俗的寶釵,蠻橫毒辣的鳳姐就生活在這幻虛世界裡。

《紅樓夢》一部寄予了曹雪芹對封建世界的腐朽落敗的痛斥,而又寫出了賈府必定落敗的原因,指出了封建貴族大家的無恥,虛偽,貪婪,狡詐以及腐敗,而寶玉,黛玉,寶釵三人糾纏不清的關係,一個木石之盟,一個金玉良緣,也因賈母等人的干涉,氣死了林黛玉,逼瘋了賈寶玉,最後唯留下寶釵無奈獨活。

而在感嘆寶玉和黛玉的悽美愛情的時候,或許也該想想,寶玉本是含著玉出生的奇人,這也暗示了他不同於其他人的叛逆,與封建的制度相對的性格,他認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於女兒,鬚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而林黛玉本是得寶玉前身照顧的仙草,也說明了她與寶玉之間的緣分,所以兩人在第一次見面時才覺得都見過對方,黛玉又因家庭的原因,養成了自命清高的性情,這兩人的組合,無疑是在封建社會絕無僅有的。

最讓人熟悉林黛玉的便是她葬花的一章,“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這是她因自己的自卑而發出的感嘆,無奈在當時的社會沒有人會理解她葬花的行為,因為她清高,因為她的自命不凡,使她與整個世界無法融合,也造就了她悲劇性的結局。

而城府頗深,善於攻心的薛寶釵,是典型封建的女子,她一直勸說寶玉要學會面對封建的禮教,要好好讀書,按著封建的道路走,不要老是操著叛逆的心,她總是變著法子去勸說寶玉,此時,唯一支援寶玉與封建勢力做鬥爭的黛玉,只是一味的哭,甚至哭紅了雙眼,這似乎便是她支援寶玉的一種方法。

無奈有情人難成眷屬,寶黛故事的結局是悲慘的,而又似乎是對於林黛玉的釋然。最後黛玉在去世前,恰巧就是寶玉和寶釵大喜的日子,紫鵑四處求人,卻沒人肯幫,婚禮也因為怕晦氣而改到別處,一邊是喜結良緣的熱熱鬧鬧,一邊是伊人歸去的悽悽慘慘,兩人的對比,更讓人心痛,痛的便是唯一一對封建的叛逆者得了如此結局。要怪就怪黛玉所追求的自由吧,她在這處處為敵的世界不能尋找到的,也只能在另一個地方得到安慰。

《紅樓夢》的結局,是封建背景下王府的真實寫照。無論寶黛故事多麼讓人悲哀,多麼讓人無奈,多麼讓人感嘆,就像曹雪芹說的:“假是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一切便像一場夢,一切沒變,唯獨多了兩行熱淚。

【篇六:由周瑜所想到的】

昏暗的書房裡透著幾縷斑駁的陽光。悠遊在層層書架中,指尖掠過一排排或光滑或粗糙的書脊,享受著這樣奇異的觸感。手頓住,抽出,是《三國演義》。封面是首蘇軾的《赤壁懷古》,驀然讓我憶起了周瑜。

三雄爭霸,最讓我欣賞的是翩翩公子—周瑜,他既無劉備的愚相,也無曹操的老謀深算。他就是他自己—“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令人驚羨的周瑜。然而,最讓我感慨的也是他,如果他能夠把目光放得長遠些,讓思維轉個彎,何至於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嘆呢?

有些事單憑一腔熱血和一份堅持是無法完成的,正如周瑜永遠無法找出自己輸給諸葛亮的原因,因為諸葛亮本身就擁有一種超脫世俗的豁達,一份長遠的目光。那個時候,如果周瑜讓自己的思維轉個彎,也許他就能看得見成功的彼岸草豐水美,風細柳斜,也許他就能成就他自己另外一種截然相反的生活。但這些也都只是也許,它永遠不可能變為現實,改變歷史。

由周瑜,我又想起了當今社會的一種病態現狀。多少人在名利場上你追我逐,你死我活,到頭來呢?成了名,而你的名卻也成了別人利用的工具;財萬貫,可終有一日,隨你俱化灰土。

可若你有朝一日終成一事,暫得於己,心有所安,那還較好。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這浮躁的世間,有多少人的功名是從一而終的呢?又有多少人為追逐一日的浮華而頭破血流呢?

人們總愛感慨:“我不得志。”人們總愛在得到之時開懷大笑,而在失去之際悲苦流涕。人們決是樂於把自我的小得小失放大成為大喜大悲。

在世間浮躁地活著,虛榮與浮華接踵而至,在無形中耗損著人的心力,名與利只是膨脹了你的虛榮與浮華,卻限制了你的高度。

莫再為處境困厄而哭泣,莫再為名利未得而黯然,把目光放得長遠些,讓你的思維轉個彎,跳出你那“周瑜”般的個人圈子,仰望那天空星塵,俯瞰那大地萬物。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所共食。”“周瑜”般的你了,或許該帶著一份超然上路,去領略世界,感知滿船空載明月歸的美好!

品味經典伴我成長 篇14

國二作文 ,712字

生命與我同在,書籍伴我成長,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除去厚厚的課本和形形色色的參考書外,還有伴隨我們成長的《經典誦讀》,既然是《經典誦讀》,那麼不用多說內容必然也異常“經典”,書中語句精闢,是前人智慧的結晶。

從“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中,古詩帶我們感受到了迎春時人們的歡喜和春風中歡飲屠蘇酒的甘醇。“一鄉人影何紛紛,車如流水馬如龍”,更帶我們走入古時繁華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中又展現了人們清明節時的悲傷,“鶴髮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也體現了久別故鄉的傷感。

除此之外,以“五經”為題材的具有豐富內涵的章句也使人感受頗深,有“禮定親疏”、“禮尚往來”、“克己復禮為仁”、“禮以和為貴”、“非禮勿視”、“子事父母”、“父母呼勿緩”、“出造僅面”、“父母在不遠游”、“恂恂孝友”以及尊師禮儀中的“先生施教”“先生召無諾”和社交禮儀。

書中更有一些典故古文,講述有名的古人的經歷,從中展現了古人的勤苦,自勉,也激勵我們以之樹立榜樣,擇優避缺,揚長避短。

《中華精典古詩文》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禮儀接人待物的分寸,這不僅有益於我們對古文的瞭解,更加能夠提高我們的國民素質。

在歷史的長河中歲月在不盡的變遷,人類也在不斷的發展,文字由最初的甲骨文轉變成現在簡明易懂得漢書,而古時候的各種書法也變的珍貴,現在又許多藝術家在摹仿唐代王羲之的草書。

生命在發展的歷程中,展示著風采,在璀璨的宇宙中散發出它的光芒,瑩瑩光輝無盡。在《中華精典古詩文》讀本與現代文字的對比之下,我們感慨無限,人類在不斷創新,只有有創造力的人才能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只有能將夢想轉變為現實的人才能在二十一世紀以“人”代號。

品味經典伴我成長 篇15

國二作文 ,712字

生命與我同在,書籍伴我成長,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除去厚厚的課本和形形色色的參考書外,還有伴隨我們成長的《經典誦讀》,既然是《經典誦讀》,那麼不用多說內容必然也異常“經典”,書中語句精闢,是前人智慧的結晶。

從“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中,古詩帶我們感受到了迎春時人們的歡喜和春風中歡飲屠蘇酒的甘醇。“一鄉人影何紛紛,車如流水馬如龍”,更帶我們走入古時繁華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中又展現了人們清明節時的悲傷,“鶴髮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也體現了久別故鄉的傷感。

除此之外,以“五經”為題材的具有豐富內涵的章句也使人感受頗深,有“禮定親疏”、“禮尚往來”、“克己復禮為仁”、“禮以和為貴”、“非禮勿視”、“子事父母”、“父母呼勿緩”、“出造僅面”、“父母在不遠游”、“恂恂孝友”以及尊師禮儀中的“先生施教”“先生召無諾”和社交禮儀。

書中更有一些典故古文,講述有名的古人的經歷,從中展現了古人的勤苦,自勉,也激勵我們以之樹立榜樣,擇優避缺,揚長避短。

《中華精典古詩文》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禮儀接人待物的分寸,這不僅有益於我們對古文的瞭解,更加能夠提高我們的國民素質。

在歷史的長河中歲月在不盡的變遷,人類也在不斷的發展,文字由最初的甲骨文轉變成現在簡明易懂得漢書,而古時候的各種書法也變的珍貴,現在又許多藝術家在摹仿唐代王羲之的草書。

生命在發展的歷程中,展示著風采,在璀璨的宇宙中散發出它的光芒,瑩瑩光輝無盡。在《中華精典古詩文》讀本與現代文字的對比之下,我們感慨無限,人類在不斷創新,只有有創造力的人才能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只有能將夢想轉變為現實的人才能在二十一世紀以“人”代號。

品味經典 篇16

國二作文 ,422字

閱讀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他可以改變人的本性,豐富人的生活,從而使人踏上成功的階梯。

我讀過許多書,比如吳承恩的《西遊記》、施耐庵的《水滸傳》、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在讀這些書的過程中,我受到了不少啟發,明白了許多道理。當然對我影響最深的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了。

《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保爾柯察金,這本書通過寫保爾柯察金在種種困難面前,不放棄,堅持與病魔做鬥爭的事例,來告訴我們即使是在惡劣的環境中,只要不氣餒、頑強拼搏,終將會成功。

讀了這本書我的心不禁豁然開朗,想起我平常在學習中遇到難題就放棄,現在想來真的是太沒耐心了。還有在平常生活中生病了就開始往床上一躺什麼也不管的看電視、玩手機,跟保爾比比,我連他1/3的毅力都沒有,還怎麼繼續努力學習。

記得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書籍是成功的階梯”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把書讀透徹才能豐富生活,把心變得更高尚,才能踏上成功的階梯。

研讀經典品味人生 篇17

國一作文 ,836字

品讀國學經典就如同穿越時空聽一名良師侃侃而談,其中包含的哲理與智慧不言而喻。

孔聖人千年前的智慧語錄在如今依然適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浮躁的當下,人們用高倍放大鏡去細究別人身上的每一個缺點,卻對自身的不足視而不見—“嚴於律人,寬於律己”,而在古人的眼裡,凡是別人的長處都要吸取,以此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在文化面前,人人平等、不分貴賤。

而老子推崇的則是“無為而治”。這句話的意義太深厚,而我所理解的卻是“尊重自然”。世間萬物皆有其遵循的法則,正是這些規律的出現,才構成了一個可以自主維持發展的生態平衡。而人類這些生物界的後起之秀,若是因為自身慾望的膨脹而肆意破壞,減少物種的豐富程度,遲早,地球母親會親自把人類給扼殺在“搖籃”裡。

這些全都是我長大後再次拜讀經典國學的感想,而幼時的我又是如何體會的呢?

《弟子規》中的“黃香扇枕”表明了百善孝為先的崇高風尚。少時,黃香與父親相依為命,小小年紀就懂得了父親的艱難。酷暑時節,為了使父親儘快入眠,黃香每晚都把竹蓆扇涼,再請父親去睡;寒冬臘月,黃香每晚先用體溫捂熱被子後,再扶父親上床。而他的這種精神也用在了學問上,黃香長大後做了大官。他依舊一心為民、清廉正直,因此飽受人們的愛戴。

而古詩詞中的智慧,卻是層出不窮了。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的這一七言絕句點明瞭一個簡明深刻的道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正如那些吸毒的癮君子,他們又何嘗不知道毒品對自身對社會的危害呢?只是那一瞬的快感令他們沉迷其中,無法自拔,潛意識裡忽略了毒品的危害之大。他們為了毒品而鋌而走險,把自己漸漸墜落到了毒品的深淵。而此時就需要來自家人、社會的幫助,才能令其改過自新,從新做人。

國學經典中值得學習的地方太多太多,它們都是前人的經驗與智慧,濃縮了先賢們的知識精華,歷經歷史長河的層層篩選,才得以煉成真金,去其糟粕。而作為一個合格的中國人,我們應該把其中的智慧發揚光大,為了中國的再一次崛起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品味經典 篇18

國二作文 ,764字

外公是個老戲迷,那臺老舊的收錄機中一天到晚放著咿咿呀呀的越劇。外公有些耳背,總是把聲音開到最大,一個人躺在藤椅上悠閒地哼上幾句。我雖然從小接受越劇的“薰陶”,總以為聽戲那是老年人的事。

那天早晨,外公穿著厚重的棉襖,頭戴大軍帽,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手上還提著一壺熱水,在門口踱步,我剛走出房間,外公就興沖沖地衝我嚷道:“外公要去看戲,外公帶你去,咱動作快點,千萬別遲了!”“看戲?不去。”我漫不經心地回了一句。外公眼中的光滅了,臉上一層陰霾。“不去嗎?”

我看看窗外,外面白茫茫一片,冷冽的風一次又一次把雪打到窗上,雪拍擊著視窗,屋簷上已積了厚厚的一層,在風中搖搖欲墜。“哎。”我嘆了口氣,畢竟外公老了,一個人在雪中走,滑倒了可怎麼辦?

一出門,外面雪下得正緊,我們迎風走著,風一次次努力把我們往後推,我舉步艱難,眯著難以睜開的眼,可外公卻精神抖擻,如沐春風。

終於到了劇院,一束淡雅的燈光打在舞臺一角。

“三載同窗情似海,山伯難捨祝英臺……”

隨著幕後合唱的響起,小九妹祝英臺款款走出,婀娜的姿態,纖纖細腰,華麗而不失淡雅的裙襻,水袖輕舞別有一番風韻,只聽她輕吐朱脣:“書房門前一枝梅,書上鳥兒對打對……”清澈悠揚的聲音在空中氤氳,時抑時揚,時緩時疾,快板、慢板、柔板交錯,一段悽美動人的愛情故事徐徐展現。

空氣是否已被凝結?羽化成蝶,蛺蝶雙飛,配樂的高潮達到極致,每一個音符都在傾訴。我被一頭扎進這越劇中,再也無法拔出,在歷史漫漫長河中,越劇正以她獨有的形式悠遠綿長……

我回過神來,才發現外公早已笑眯眯地看著我。我輕輕攙起他的手,在風雪路上有說有笑,談論著這文化精髓,風從耳邊呼哮著吹過,也許它也在唱著;雪從天上綽約飛下,也許它也在演繹著。

經典猶如深藏於窯洞中的芳醇,雖餘千年,漱齒尤香。

品那一份經典,溫那一份感情。

音樂一種品味中的認真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912字

音樂是什麼?媽媽說:“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表達。”爸爸說:“是一種令人放鬆的寶貝。”爺爺說:“是想象中的畫面。”奶奶說:“是一瓶萬能良藥。”可我卻認為:“音樂,是一種品味中的認真。”

為什麼說它是“品味”和“認真”呢?也許上述除了我的話其它都合乎情理,司空見慣了。唯獨我的話,讓人有些無法理解。

其實,無論怎樣,人每說出去的話總要有思考。我們先拆開來分析。先說“品味”,如果一個人只聽音樂卻不知音樂中的節奏,那豈不是無法無天啦?在我的理解:聽過這首歌,只要去品味,去感悟,去享受,去仔細地聆聽,任何一個跳動的音符就灌進你的心田,就像奶糖碰到舌頭一樣,總有那麼多點點滴滴的甜味,帶給你的是不一樣的享受。

看上面,好似“品味”已經很不錯了,為何還要再進行“認真”呢?有人認為是畫蛇添足;有人認為“認真”是瞎編亂湊;甚至有人認為太虛假了,有點天馬行空,形容得天花亂墜。可是,他們何曾想過,沒有“認真”就做不出好的事情來。為何要“認真”?因為在一首歌中,需要一個人真誠地聽,認真地琢磨,萬事都不可能一學就會,世上也沒有“百靈通”,想要學會這首歌,要你在品味中就要認真對待。有人會認為前後矛盾。如果又“品味”又“認真”,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品味”中就“認真”,才會使歌聲的翅膀,飛向藍天。雖然“品味”已經很好了,但俗話說:“百尺竿頭,更上一步”。對於那些求勝心切的人來說,真是錦上添花,美中添美!

兩個如此精華的方式添起來,就是“音樂,是一種品味中的認真”。最後,我還認為:不光是音樂,任何事物,只要儘自己的努力,就是最好!

閱讀經典,品味人生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668字

在書的世界裡,我是一隻小鳥,在無邊無際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無論是風沙還是雨雪,都阻擋不了我的翅膀;我是一朵小花,沐浴著明媚的陽光,吮吸著甘甜的雨露,讓我更加絢麗奪目,為遼闊無垠的大地增添一道風景;我是一隻梅花鹿,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盡情奔跑,挑戰困難和危險,讓我經受磨練變得更堅強。我是一片雲,越過一座座高山,一道道河流,一片片草原,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領略世界的絢爛風華,讓我更多地瞭解大千世界。

從小,我就與書結緣,在我五六歲時,被一本《神話故事》所吸引,手不釋卷,日不離書。即使是黑夜,媽媽也讀著《神話故事》伴我入睡。隨著時間的流逝,歲月的增長,兒童圖書已經滿足不了我對書籍的渴望,我開始到書店看書,琳琅滿目的書籍讓我應接不暇,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成了我的囊中之物;羅貫中的百年曆史大作《三國演義》;曹雪芹筆下的愛情小說《紅樓夢》;施耐庵筆下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起義的《水滸傳》;吳承恩筆下唐僧四人經歷磨難,取得真經的《西遊記》都使我深有領悟,受益匪淺。

現在,我的目光轉向了偉人的書籍:《周恩來選集》《鄧小平文選》,《劉少奇選集》《毛澤東選集》等。通過閱讀這些書籍,我懂得了是偉人的運籌帷幄,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努力奮鬥才締造了新中國,換來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好好學習才能肩負起為祖國爭光,為民效力的使命。

經典,是一幅美麗的畫卷;經典,是一首動人的歌曲;經典,是一杯醇香的美酒;經典,更是飢渴人的大餐。好書陪我度過了十三個春秋,他陶冶了我的情操,淨化了我的心靈,改變了我的思想,充實了我的精神需求,也讓我領悟了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