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背後的故事相關作文20篇

名字背後的故事 篇1

國一作文 ,879字

說起我的名字,那可真是要從十幾年前說起了,雖然我的名字並不是很好聽,但是我卻很喜歡它。

我的名字是徐鵬佳,有些人會感到很奇怪,我明明就是個女孩,名字卻怎麼那麼像男孩呢?嘿嘿,我以前也像你們一樣評論自己的名字,可是漸漸地,我就不那麼認為了,因為每個人的名字都是父母賜予的,我想,我的爸爸媽媽給我取這個名字一定有自己的原因吧!

我曾經問過我爸爸媽媽,他們總說我還小,說了也聽不明白,可是我怎麼會輕易放棄,抓著媽媽的手不放,媽媽見我不依不饒,就隨口說:“這名字只是我和你爸爸隨便取的,哪有什麼來由。”

我偷笑著:媽媽以為我會相信嗎,還當我是三歲的小孩呢,那麼容易就被騙了,呵呵。

我翻了字典,原來“鵬”是古代時候的一種大鳥啊。我頓時對這個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想就這個字刨根問底,興許會找到我名字的由來。

我在網上查找了一下,結果出來了,我的眼睛不斷地搜尋著,目不轉睛地盯著這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終於,在這千萬條資訊中找到了一點蛛絲馬跡。原來是這麼回事兒呀:

關於這個“鵬”字,有一個鵬程萬里的故事,古時候,有一種能飛到萬里之外的鳥,人們都稱它為大鵬鳥,大鵬鳥一飛到別的地方去,就要一年半載才能夠飛回來,有的鳥兒問他:“你每次飛出去都要那麼久才能回來,難道不覺得辛苦嗎?”說完,只見大鵬鳥又飛出來了,鳥兒感到很奇怪,我們只要能飛到樹的枝頭就已經覺得很高了,而為什麼大鵬鳥卻能飛那麼高那麼遠呢?

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原來我的爸爸和媽媽是想讓我和這大鵬鳥一樣,有遠大的目標和志向,並取得很大的成就。

而“佳”字則是美好的意思,我覺得這一定是媽媽想的字吧,是想讓我更加溫柔、嫻靜吧。

我終於解開了這個名字的謎題了,可是我的心裡卻沒有半分的喜悅,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我彷彿看到了爸爸媽媽給我取名字時的認真專注,我突然好討厭自己,我的爸爸媽媽那麼愛我,對我那麼好,甚至把最好的都給了我,可是我卻總是傷他們的心,真是太不應該了。我一定努力學習,不辜負他們的期望!

爸爸媽媽,我不能為你們做什麼事情,只盼能用這微薄的話來表達我對你們的愛。

“媽媽,爸爸,你們是我一生中最美的風景!”

名字背後的故事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890字

一般人只有一個名字,而我與眾不同,卻有三個。這些名字的意思也互不相同。想知道名字背後的故事嗎?請聽我細細道來。

媽媽說,我還在她肚子裡的時候,她就把我的小名給想好了。媽媽常常摸著肚皮,“想想,想想……”的叫著。因為爸爸和媽媽當時是分開的,我的名字代表爸媽彼此的思念。媽媽還希望我遇到難題時多想想,不要著急。同時,媽媽也希望我長大之後有與別人不一樣的想法。原來我的名字竟包含著這麼多的深意!我真想回到媽媽肚子裡,再聽一次媽媽愛的呼喚呀!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上幼兒園了,“曦曦”成了幼兒園同學對我的稱呼。王西西是幼兒園跟我玩得最好的同學,每次課間休息我們都在一起跑步,跳繩,騎車……盡情遊戲。藏貓貓的時候,王西西找,我來藏,王西西數到十,就會大叫一聲:“曦曦,你藏好了嗎?”我抿嘴笑,小聲回答:“藏好了!”轉身又偷溜到其他地方。“曦曦,你在哪兒?”當我知道王西西絞盡腦汁也找不到時,我就會突然跳出來:“我在這呢!”快樂的笑聲在校園裡迴盪著。

幼兒園的時光結束了,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小學生,劉若曦——我的學名,在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同學口中傳遞。我覺得我的名字就像一個視窗,開啟這個視窗,就會有更多人認識我,瞭解我,欣賞我。

你們知道我什麼時候最想聽見我的名字嗎?記得上次,賀老師手拿考卷,快速走進教室。要公佈成績了,同學們都很緊張,我的心也跳到嗓子眼了。“這次單元測試全班最高分是——”大家屏住呼吸,“劉若曦!”我忽然覺得我的名字是那麼悅耳,那麼動聽;獎狀上的名字是那麼鮮豔,那麼光彩。

想想——媽媽溫柔的呼喚。

曦曦——朋友快樂的稱呼。

劉若曦——老師口中的驕傲。

滿是愛的名字,構成了我八年時光最美的記憶!

我名字背後的故事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452字

我的名字叫王思寒,小名叫寒寒,我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王日旭,為什麼要給我取兩個名字呢?據說這是個祕密。

媽媽說,我的名字叫王思寒,是因為我出生在24節氣之一的“小寒”後面一天。爸爸希望我能多思考,於是在“寒”字前面又加了一個“思”。

在家裡,爺爺奶奶習慣喊我的小名,爸爸媽媽在我小時候也喊我小名,我長大後就不喊了。

上小荷作文時,雪碧老師喊我的外號——冰淇淋,我喜歡這個外號!

聽說,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的名字,和我的名字一模一樣。你還別說,有一天我在超市裡,還真遇到過這樣的情景:當時,我在買東西,突然聽到背後有人喊:“王思寒!練琴了沒有?”我立刻回頭看了一眼那個人,心裡想:我不認識他,就不回答了吧!

緊接著,超市另外一頭就有人回答說:“練啦!”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心想:還好我沒有回答,原來問的不是我呀!

這就是我名字的背後故事,怎麼樣?我的名字不錯吧!

發現文字背後的故事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716字

文字讓人類文明繼承和發展,中國的文化更是源遠流長。閱讀為我們補充能量,增長知識,帶來美好的感受。讀一篇好的文章,會使人心曠神怡。《桂林山水》帶我進入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開國大典》氣勢恢巨集的場景,偉大領袖毛主席一句“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讓我熱血沸騰,讓我是一名中國人而倍感自豪;《三國演義》裡通天文知地理的諸葛亮的惟妙惟肖形象也生動的展現在我面前。

進入初中,我學習了範錫林的《竹節人》,作者通過描寫自己童年時代受條件所限,沒有高階玩具,從而運用日常的物品親手製作玩具竹節人,並且風靡一時,以至於班裡的同學上課下課沉迷於竹節人玩具,玩具簡單,卻是童年時代的美好回憶,讓人回味無窮,勾起我對小學生活的回憶。

當時我們班裡,紙飛機盛行。我也是挖空心思,用硬度高的紙張折出各式各樣的紙飛機,並且同學們紛紛效仿。“叮鈴鈴”下課的鈴聲一響,大家手裡拿著紙飛機如脫籠的小鳥飛快衝進操場。同學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比試看誰的飛機飛得高,看誰的飛機飛得遠。我們玩的滿頭大汗,對上課的鈴聲也充耳不聞,心中卻是說不出的高興。

可是好景不長,直到有一次課上不知是誰的紙飛機越過同學,飛上講臺,飛到了老師頭上,引起我們鬨堂大笑。老師一陣慍怒,只是說了一句“下課到我辦公室來拿”。隨後的日子裡,紙飛機慢慢淡出老師和同學的視野。但是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會發明新的玩具,新的玩法,也會伴隨我們短暫的時間。

我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背後有著許許多多的故事,但是語言文字的規範、標準將永不改變。每一篇文章背後都是真實生活經歷的寫照,我們要善於發現和思考,真正讀懂文章,融入文章,享受生活發現美。讓我們一起閱讀,發現文字背後的故事吧。

發現文字背後的故事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61字

文字,是一種符號。作為一名中國人,我覺得文字就是漢字,她彷彿一個個精靈,給每個句子增添了靈氣,成就了無數文人墨客。想來讀來,文字的背後即含引人深思的道理,又有令人捧腹的樂趣。

一次課後,兩個同學聊了起來。“我今天吃了一根冰棍,太甜了!”“嗯?冰棍,棍有多長?”

開始我還愣著,不知什麼意思。後來一想,恍然大悟。“冰棍”的“棍”是不是該讀成兒化音“棍兒”,而直接讀“冰棍”顯得生硬呆板了,若是“棍”的話,怎麼也得幾尺長吧。呵,漢字還真有趣兒!

經過了一天得勞累,回到家中,餐桌上早擺上了豐盛得晚餐。我扔下書包就吃了起來,邊吃邊讚歎“嗯……好吃!這個排骨還真不錯……”一旁得奶奶看著我吃,笑容綻放,“哎吆,慢點兒吃,別嗆著。”

“奶奶你也吃啊!”我對奶奶說著,便把一塊肉放在她碗裡。“不了,奶奶不吃肉,骨頭好吃,酥得,可香了!”我疑惑著,抓起一塊就要吃,奶奶忙搶過來,啃了啃說,“我可不讓你啃,這麼好吃,我要吃。”我只好啃起肉來。

一會兒趁奶奶去廚房的功夫,我啃了一口骨頭,“呸”我一下子吐了出來,味道真不好。

我忽然明白了奶奶為什麼要吃骨頭了,奶奶把好吃的都給了我,這是太愛我了,我心裡不是滋味。奶奶出來後我裝作沒事一般,繼續吃飯,奶奶拿起骨頭“嗯,味道不錯!”聽來特別刺耳,想哭。善意的謊言,善意的文字背後,蘊含著多麼深厚寬廣的愛!雖然只是簡單的家常話,卻包含了多少有溫度的親情和呵護。

還有一次,我同學炫耀自己的自行車,他的同桌卻說道,“哈,你那車,絕對是20世紀70年代的精品!除了鈴鐺不響,別的什麼都響!我擔心騎這個車子跑個來回就成了獨輪車!”我們笑得前仰後合,我又一次體會到了文字得幽默。

文字,是一種傳承,博大精深,它的背後還有許多故事與道理等著我們去發現感悟。讓我們平靜的拿起一本書,在文字的海洋裡愉快徜徉吧!

發現文字背後的故事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3字

喜歡與你共度每一刻光陰,傾聽歲月之河匆匆流淌;喜歡與你共度每一秒時光,瞭解古往今來歷史的滄桑;任時空轉換,歲月流淌,我都不願與你分離;因為是你,讓我發現了許許多多文字背後的故事。

文字的背後,有借優美景色來表達蒙漢情深難捨難分;格外茂盛地丁香花透露出的卻是愁怨過後的瞭然醒悟;從《童年》外祖父的凶惡襯托出外祖母慈善;從《駱駝祥子》中主人公的性格的巨大變化體現出當時社會的殘酷、無情。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野性的呼喚》。這本書主要講了狼群中的狼一個個餓的骨瘦如柴,包圍著一個在雪地上拉車的群體,一連三天,把三條狗吃了,可還是不滿足,一隻隻眼睛盯住了拉車人,眼看拉車人性命不保,被嚴寒中在雪地裡露營的印第安人發現了,最終狼群落荒而逃。書中,有三個公狼為了愛情搏鬥,母狼生下了一窩小狼崽,可是在寒冷,沒有獵物的情況下,他們都相繼餓死了,只有小狼崽白牙奇蹟般的活了下來。

白牙來到鄉村中,遭人們罵,人們打,終於遇上了好人——灰鬍子。灰鬍子把它馴服成了一隻溫順的家狗,在它看來,灰鬍子就是神,然而後來又因為種種原因被賣給帥哥史密斯,在史密斯的毒打下變的非常凶猛,它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頭狼,一種強大的野性的力量在召喚它,讓它迴歸自然,在這種呼喚下,它變回了一頭狼,戰勝了人類的思想,回到了大自然。

閱讀,打開了心靈之窗;閱讀,增長了我們的見識;閱讀,同時讓我們幼稚的心靈得到了成長的滋潤。

閱讀,像條小船載我駛進了書的海洋,發現了文字背後的故事,不管時空轉換,歲月流逝,我都不願與你分離。

閱讀,打開了我的知識大門,是我的良師益友,傾聽文字背後的故事,讓生活更有色彩。

發現文字背後的故事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9字

文字,一個我們經常提起的詞,他給人的生命增添養料,給世界新增色彩,為人生點亮明燈。但這個伴我們成長的東西,你是否發現過它背後的祕密?是否讀懂她隱藏的內涵?是否發現過他背後的故事?

讓我們一起來探索。

從牙牙學語開始,文字就伴隨著我們的故事書與我們共同成長,上了幼兒園,文字故事讓我們回憶不已,上了小學,文字背後的故事更加明顯的出現,一次到一詞到一句到一段,我們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魅力。

上初中了,閱讀多了,文字就變成了生命的養料,不可缺少的動力。他們如一隻只小精靈組成一篇篇美好的文章,帶給我們人生的哲理。

在課本中,文字語言是豐富的,不論用含蓄的語言,還是準確的定論,都讓我們感受到美好。《宇宙生命之謎》帶我們探索那個神祕的星空,讓我們遨遊在天文的神其中,更讓我們體會到說明文的嚴謹。毛澤東的《七律。長征》我們體會到長征時期遇到的艱難困苦和紅軍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所以,我喜歡上語文課。

課外書上,語言文字也是多姿多彩,不信你看,曹文軒的《草房子》給我們刻畫了那麼多鮮明人物,對生命不卑不亢的杜小康;為了尊嚴,不惜一切的男孩禿鶴;順父母能力強的小蠻子細馬;有調皮天真正義的桑桑。《三國演義》中的“神運算元”諸葛亮,正義的關羽,生性多疑的曹操……這都是語言之美,文字的故事。

文字背後有故事,一字一詞一句一段通過積累,形成美好的語言故事。文字背後的故事,我發現要你細心閱讀,廣泛閱讀,就能發現其背後的故事,發現語言文字之美!

發現文字背後的故事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888字

在每篇文章的背後,都隱藏著故事,它使文字變得生動優美,讓文章變得璀璨奪目。

人生第一大境,“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句出自南宋詞人之筆。南宋戰火飛揚,金來攻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句句向我們講述當時的故事:我要去抗擊金人,報效祖國,哪怕粉身碎骨。痛恨金人的詞人,便是為我們展示當時,這哪裡是詞啊,這分明是用血點成的一幅幅畫。

《如夢令》寫的是詞人少時與朋友出去遊玩的情形:他們乘著小舟,把船停靠,相對而坐,把酒言歡,已是日暮時分,小舟在河中慢慢前行,槳兒在水中緩緩划動,因為這裡有一大片荷花,詞人怕弄壞了,破壞了優美動人的景色。太晚了,覓食的白鷺還未歸去,引吭奮飛著。詞人由一臉輕快,忽然焦躁-朋友還在呢。槳兒不小心碰到了荷花。驚的歐鷺們四散逃離,飛向天空。這一句句的詞中,每一個字,便是一種景,一幅畫。我彷彿看到了當時詞人在荷花塘遊玩的樣子,是那麼輕快,那麼歡朗,這也寫出了詞人少時美好的回憶。

《重返狼群》以第一人稱描寫了自己和格林的故事。作者記錄的每一字,每一景,每一圖片,構成了這本書的故事:遇見小狼到小狼的城市生活,到小狼的獒區生活,到小狼的野外生活,再到重返狼群,以及尋找長大了的格林,每個故事是那麼直接,那麼動人。

“長風破浪會有時”。出自唐朝詩人之手,這個這麼醒目的故事便是:詩人在旅途中遇見親人,抒發感慨,以及“九天攬月,直達雲霄”的奇特想象。

《長恨歌》更可看出其中的故事:唐玄宗經歷安史之亂,處死了楊貴妃,之後離開了,再逃離到此地時,雨便不再是雨,而是唐玄宗思念楊貴妃的眼淚。字字像針一樣紮在我心中。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回到宮中,已是物是人非,紅葉飄飄,鋪成了紅毯,這就是血呀,這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血。“在天願作比翼鳥”,每一字每一景都定格在我的心中。

這就是文字的動人之處,這就是文字們的故事。怎能不悠久?怎能不體現中華民族的品格?所以中華民族之文字,魅力無限!

發現文字背後的故事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22字

人們只會看到成功者閃耀的光環,而不會看到成功者背後辛勤灑下的汗水。

——題記

冰心有一段小詩:“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現她現時的明豔,然而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上帝是公平的,他只會把生的希望留給努力奮鬥的人,把失敗者推向死亡的深淵。”這詩這詞道出了無數探索者、奮鬥者的心聲。古往今來,多少詞人詩人,留下了數不盡的千古名傳的佳句。

成功,是人人都所向往的。但是我們要獲得成功,不應止於心動,更要付諸行動。努力,是成功與現實之間的橋樑。

這首詩使我想起了中國的航天人員,以及那些在背後默默無聞地付出的人,比如科研人員、技術人員等。有的因為過度勞累,華髮早生;有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顧不得吃飯睡覺,連家人都難得見上一面;有的積勞成疾,幾次臥病在床,卻依然割捨不下自己的工作;有的讓子子孫孫繼承他的事業;有的未等看到成功的那一刻,就早已離開人世……是他們的日夜奮戰,取得了航天的圓滿勝利,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發射宇宙飛船的國家,實現了我國偉大的“炎黃子孫飛天夢”。

還有一個故事,我至今難以忘懷。《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

曾經因為科舉考試沒通過,寫過一副對聯自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裡講述了兩個歷史故事,“破釜沉舟”講述的是戰國時期項羽為了提高軍隊的戰鬥力,讓士兵背三天干糧,自己把戰船和鐵鍋都砸了,結果士兵們一鼓作氣,大破秦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臥薪嚐膽”講述了戰國七雄之一越國皇帝的故事。當時越國因為戰敗,被迫同夫人到吳國當奴隸,越王夫婦飽盡苦難、受盡侮辱,最後歷盡千辛萬苦回到越國。回國以後,越王勾踐立志報仇雪恨。他訓練出了一支有紀律、有準備的軍隊,並且安定民心,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支援,在一次戰鬥中大破吳軍,嚴重的鎮壓了吳國,使其一蹶不振。

努力,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不服輸的堅韌和失敗後從頭再來的勇氣,是對自我的堅定信念和對美好的不懈追求。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努力,付出汗水。

努力,需要堅持。即使過程再艱難,也有機會離成功更近一步。每一個成功者,都有心酸的奮鬥史。只有你努力,才會到達成功的巔峰。

——後記

發現文字背後的故事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855字

斑駁古牆,見證歷史的滄桑;滔天巨浪,只乘一葉扁舟。站在文學的殿堂之上,微風輕撫,翻動幾頁白紙黑字,幾千年來的興衰榮辱由此娓娓道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寥寥數字卻掩蓋不住大唐詩人李太白的自信與魄力,世人皆笑他太自負,最終惹怒御前。可正所謂“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一是功名利祿,榮華富貴,但卻要畏畏縮縮,看眼色行事;或是一介布衣,把酒執劍,江湖瀟灑,活出自我。李白選擇了後者。仕途不順又怎樣?小人陷害誰又怕?李白的文字彷彿一位不計後果的熱血少年,橫衝直撞,不斂鋒芒,讓我看到這庸俗的世間竟還有如此瀟灑之人。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區區幾字中更包含了魯迅坦蕩的愛國與奉獻。這也是為什麼在百年後的今天我們還在學習魯迅的原因。他的一針見血的批判令人深思,他對於文學的造詣使人驚歎,然而這都源於那個最根本的出發點——對祖國的愛。在那段艱苦奮鬥的日子中,文字,是魯迅先生很大的排遣和發洩。他所著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本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以文言文作序,以白話文寫正文,文言文是“魯迅”,白話文為“狂人”。裝模作樣讀魯迅的人有很多,但誰又能真正讀懂呢?正如百年前他笑看風雲,通透說出的那句“從來如此,便對麼?”一樣,魯迅的文字如一位“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智者,一桶冰水,醍醐灌頂,堅守自我,讓我瞭解那個動盪的時局中竟還有如此偉大之人。

當然了,以上兩位並非個例。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字作品和文學家數不勝數,它讓我們學習。但歷史永遠不會停止,而昨天終將成為歷史,學習歷史,但永遠也不要僅限於曾經的文字,去發現,去創造。

恰曉風泠泠,拂面而來。風已平,浪也靜。合畢一書,靜坐在陽光籠罩下的床沿上,只覺心曠神怡,側耳細聽,樹葉還在沙沙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