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掌岩石窟遊記相關作文20篇

合掌岩石窟遊記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825字

2017年1月25日,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我和媽媽,爸爸們一起去參觀了家鄉的著名景點—-順昌縣合掌岩石窟。

合掌巖位於閩北順昌縣城西郊,山形如雙手合掌,意為“合掌表一心”,故得名。始建於元太始祖二十年(1225)的西安寺為縣內著名古寺。合掌巖主峰海拔551、7米,屹立於富屯溪畔。合掌巖早在清朝中期,就被順昌官紳文士定為縣郊十景之一,美稱“合掌翁鬱”。號稱“二十一世紀江南最大佛教石窟”。

依山而建的小路曲折蜿蜒,似一條巨龍纏繞著高山。車上的我們隨之搖擺,活像一輛“搖搖車”在緩慢地行駛著。過了十幾分鍾,到了半山腰的停車場。我們下車步行繼續向山頂進發。我們爬著45度的陡坡,又走了十幾分鍾,累極了!終於到了山頂,一個巨大的石窟就映入眼簾,一個小巧的洞口襯托著它。剛走進去不遠,裡面頓時豁然開朗,石窟的面積竟達數百平方米,高十幾米,全長173米,中間還有一個很大的石柱。大石柱的四面都雕刻了大佛像,大佛像的下面還密密麻麻地雕刻著許多半個巴掌大的迷你佛像。聽說大石窟四周雕刻的佛像群,都是佛經上的故事,主題有千佛繞毗盧、東方淨琉璃世界等,上面會雕刻上含消災延壽藥師,日光、月光菩薩,十二藥叉大將,飛天,東方七如來等。大洞頂上雕金剛經、心經等。其中我最喜歡要數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洞窟了。這個洞窟中間雕刻著已經成佛的孫悟空,他戴著一頂大帽子,我差點就認不出來了;右面雕刻著花果山的圖景,一片熱鬧非凡。左面雕刻的則是孫悟空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場景。

我們在此參觀了許久,終於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石窟。沿著石梯走了十幾米,看見了一個龐然大物—一塊巨石。巨石上還刻了一個大大紅色的“心”字。我們在邊上拍了很多照片,突然我靈機一動,飛快地爬上巨石,坐在“心”字的中間擺了一個最酷的POSS,媽媽趕緊用手機拍下了我“威風”的一刻……破難關

時間飛逝,也該回家了。就這樣,我們愉快地結束了今天的旅程。對合掌岩石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希望下次可以故地重遊。

雲岡石窟遊記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70字

趁著暑假我去了我媽媽的家鄉——山西大同。

那裡有著許許多多的名勝古蹟,雲岡石窟、九龍壁、懸空寺等等,我最喜歡雲岡石窟了,那裡面雕的佛像栩栩如生,高大巨集偉,有的俏皮可愛,有的就只有我們一個手掌大小。

剛進入大門不久,我們就來到了曇曜廣場,中間聳立著一位老爺爺,聽導遊說他就是了不起的僧人曇曜,在那時候也就是北魏,僧人對黃帝說皇帝就是當今如來,君權神受,皇帝很高興,就讓曇曜帶領著四十萬人和僧人一起去雕瞭如來的雕像,因為如來就是皇上,拜瞭如來就等於拜了皇上,從此,皇上也開始信佛了。那時的佛教得到了保護,佛教也變得昌盛,雖然中間經受過一次滅佛,但新皇上信佛又把佛教修復了,而且超過了以前。曇曜一共雕了五座大佛,每一座都代表著魏國的一位皇帝。

雲岡石窟已有1500年曆史,共有佛像15,000座,大佛像有252個。

我們再往前走,就到了山堂水殿,我向前遠眺前面就是放佛的石窟了,我們便繼續前行,我們進了石窟,很快就被濃濃的佛教氣氛包圍了,高大的佛像俯視著我,佛像被雕的栩栩如生,我抬著頭往上看牆上還刻著數不清的小佛,姿態不一,有的在吹笛子,有的手拿扇子,數不勝數。

在著252個大佛當中,我最喜歡曇曜造的第五座大佛,高大、面部豐圓、大大的眼睛、雙兒垂肩,兩邊的飛天手拿笛子,與其他的飛天與眾不同,大佛的佛窟因多年的風雨和自然的原因而倒塌,從側面看,大佛的眼睛拉得太后,右眼的眼睛往裡凹,耳朵拉的過後,我們原本是不可以從這個角度觀看大佛,而大佛是可以俯視著我們接受我們的膜拜。

我去了雲崗石窟,對佛教更尊敬更加了解了。

彩石溪遊記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1字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泰安,哪裡有許許多多的旅遊勝地。比如說泰山,天外村,桃花峪,彩石溪……但是我最喜歡的地方那就算採石溪了。

在今年的暑假裡我和我的爸爸媽媽就一起來到了彩石溪。彩石溪它是在泰山的西邊,彩石溪的海拔大約有400—500米之間。大概從桃花峪走11公里才能到達彩石溪這個美麗的地方。

我們長途跋涉了近3個小時的路程,終於到達了彩石溪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遠遠望去簡直就是個人間仙境的好地方。在清澈見底的小溪流的襯托下,那黑裡透白的石頭非常引人注目。小溪漫石而下,景色十分優美。溪中的彩石形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有的像一條長長的“飛龍”;有的好像一隻天然的“鳳凰”……我不僅這樣想彩石溪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吧!

彩石溪的水十分清涼,清的可以看到水中的小魚小蝦;彩石溪的水非常的綠,綠的好像一塊價值連城的翡翠。我迫不及待的脫下鞋子,把小腳丫連忙伸進小溪裡,哇!好涼快啊!好爽啊!

時間過的飛快,一轉眼,日暮西沉,我們該走了,我的心彷彿還在彩石溪,心裡充滿了無限快樂與不捨。

嶂石巖遊記 篇4

國二作文 ,647字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嶂石巖也。

—題記

於石家莊之西南側,有一名山,曰嶂石巖。嶂石巖地貌與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並稱為中國三大旅遊砂岩地貌。有“北方涼島、天然氧吧”之美譽。

于山腳之望,高聳的山峰層次分明,呈階梯狀分佈,青翠的樹木也沿階梯而上,佈滿山坡。山頂與天空連成一線,像是一幅被絢染的水墨丹青,點出天空的藍暈,山林的青翠欲滴。

沿石階而上,俟其山腰,環顧四周,山之美景映入眼眸:樹之高;草之綠;水之清;天之遠。許多不知名的樹並列在石階兩旁,高低錯落,綠意盎然。鳥兒停息在樹上,用叫聲編織成美麗的音符,送遊人前行。腳邊的草兒隨風而舞,葉上留著清晨露水的痕跡,更顯嬌嫩可愛。為山路抹上一層新綠,好似一層綠毯。側目而視,一條清澈的小溪一路歡歌,跳躍著從山上跑來,水面如鏡,山石清晰可見,陽光普照,別有一番天地。水中景似水洗,水中石如美玉。仰頭而望,湛藍的天空更顯悠遠。

處山頂之高,眾山盡收眼底,真有“一覽眾山小”的美趣。蒼翠的綠衣覆蓋於青山之上。連綿的山脈似一條長長的巨龍,在大地之上蜿蜒盤旋,深紅色的岩石彷彿巨龍身上深紅的鱗片。天似水,山似血。夕陽西下,為天邊抹上片片金黃。翠綠的山林、清澈的溪流、鮮紅的岩石、湛藍的天空、金黃的天邊,猶如上帝親手締造的人間仙境。

遊人漸來,美景為他們洗去了攀爬的勞累,粲然笑意洋溢於面,手中的相機為他們記錄下一路的勝狀。孩子們不知疲憊,嬉戲打鬧著。眾人皆歡,享受著登臨山頂、清風拂面的愉悅。

嶂石巖之山、之水、之人、之景,餘會之,餘樂之,餘醉之。

白石渡遊記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58字

今年是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星期六上午,我和爸爸決定去紅軍長征突破的第三道封鎖線所在地—白石渡鎮遊玩。

白石渡名字是很有由來的:鎮南1公里處,有一大白色岩石矗立,高數十米,十分陡峭,山對面的白沙河畔有一村落,村裡曾經設有渡口,上下商船停泊在此,所以取名白石渡。後來,粵漢鐵路又從白石渡穿境而過。所以白石渡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曾經有“千條路萬條路,當不得白石渡”的說法。

爸爸告訴我,長征時期,國民黨軍為阻止紅軍西進,沿著粵漢鐵路湘粵邊境宜章一線,修築碉堡110多座;並在中心碉堡儲備萬斤糧、萬斤水、萬斤煤,準備負隅頑抗。1934年11月,中央紅軍經過一天激戰,佔領了縣城南20多裡的粵漢鐵路的交通要道—白石渡鎮;接著,又冒著傾盆大雨疾進,摧毀了敵人中心碉堡,佔領了宜章縣城,控制了這兩個國民黨軍第三道封鎖線上的重要支撐點,使全軍繼續長征西進有了保障。

當年紅軍長征走過的路已經修建了柏油公路,公路兩旁有很多花草樹木,那美麗、五彩的花朵隨風擺動,彷彿在舞蹈比賽呢!那高大茂盛的樹木,像衛兵保護著嬌豔的花兒。路邊公園裡,有人在划船,有人在散步,還有很多小朋友在開開心心地騎自行車……

公路旁邊還有許多大工廠,有化工廠、電梯廠、電子廠……整齊的廠房裡面,工人們正在辛勤勞動,一輛接一輛的大貨車進進出出,十分熱鬧。

繼續往前走,是新修的武廣高鐵。哇塞!高鐵橋的橋墩真大呀!估計要十多個大人才能合抱。高鐵橋上,不時地有高鐵呼嘯而來,又風馳電掣地飛奔而去。遠處是京廣鐵路,一列火車喘著粗氣,鳴著汽笛跑過,速度也很快。

我們來到了紅軍長征突破第三道封鎖線指揮部舊址—鄺氏宗祠清白堂,這是一座建於清代的祠堂,青磚瓦房,至今已有150年曆史。在鄺家祠堂大門口,一副寫著“繼承先烈光榮革命傳統”、“弘揚前輩艱苦創業精神”的對聯格外醒目。祠堂內兩側,是圖文並茂的“紅色旅遊景區示意圖”、“朱德、陳毅、王爾琢簡介”及“紅色遺蹟簡介”資料牌。我一邊認真觀看牆上的文史資料,仔細聽爸爸介紹。

一位來自遼寧省鞍山市的老爺爺也正在參觀舊址,他已經60多歲了。我幫老爺爺拍照紀念,我們還合了影呢!老爺爺告訴我,紅軍長征時穿的是草鞋,吃的是野菜甚至樹皮。地上有幾十萬國民黨反動派大軍前面堵,後面追,左右攔截,天上飛機轟炸。老爺爺為了體驗紅軍長征的艱險苦難,從瑞金騎自行車到了白石渡,準備一路騎到甘肅。

聽了老爺爺的話,我想,我們今天幸福快樂的生活是紅軍浴血奮戰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為國家作出貢獻!

莫高窟遊記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432字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遊覽了莫高窟,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是我國著名的文化遺產,這真是一次難忘的遊歷,讓我收穫非淺!

莫高窟又稱千佛洞,分上下五層排列,共有上千個洞穴。每個洞穴都有一些彩塑和精美的筆畫。彩塑為敦煌的藝術主體,有慈祥的菩薩像,有嚴肅的佛像,有威武的天王像,還有強壯的力士像、活潑的弟子像……等等。這些彩塑神態各異,面部表情栩栩如生。我看到一尊臥佛長達16米,佛像面部豐滿,表情安詳,雖然睡著了,臉上還露出一絲笑容,真是太奇特了。

莫高窟的壁畫描繪了中國的神話故事、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經歷了那麼多年風沙的侵蝕,壁畫的顏色還是非常鮮豔,這也讓人感到非常驚訝。壁畫描繪最多的是飛天。唐代的飛天人物體態豐滿,長長的衣帶自然下垂,在雲朵飛花的映襯下,徐風陣陣,令人非常神往!莫高窟第三窟描繪了唐僧取經的故事,這幅壁畫比小說《西遊記》的成書還早300多年。

莫高窟是集古建築、雕塑、壁畫三者於一身的藝術寶殿,我們要愛護它,保護它,讓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綿延千年。

莫高窟遊記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838字

敦煌是我國大西北的一顆明珠,她是張騫走過的“絲綢之路”中極其重要的一站。她有鳴沙山、玉門關、莫高窟等景點。我和父母在暑假曾到過那裡,一覽那裡的風光,其中我對莫高窟的印象最為深刻。

莫高窟坐落在斷崖絕壁上,放眼望去,五百多個洞窟蜂窩似地散佈著。這些洞窟有大有小,外表看上去毫不起眼,但是如果你不經意地走了進去,洞窟內的景象會讓你眼花繚亂。

洞窟內藏有無數精妙絕倫的巨集偉壁畫。這些壁畫有些是講述佛教故事的,有些是描繪自然風光的。每個石窟中都有數十甚至上百幅不同意思的壁畫,它們聯絡起來就組成了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記得有一個關於佛祖的故事是這樣的:佛祖釋迦牟尼本是印度的小王子,但他看到世間的種種不平等時,便有出家的想法。但由於他是貴族出身,所以他的家人都極力反對。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偷偷牽了一匹馬,騎著它向出城的大門走去,不料馬蹄聲驚動了衛兵。釋迦牟尼來到城牆邊,正愁無法通過,後方又有衛兵追來。緊急關頭,那匹馬突然騰空而起,高高躍過了圍牆,隨著一陣漸漸遠去的馬蹄聲,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除了壁畫,莫高窟還保留下來了2000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第158號洞窟裡的臥佛,它側臥著身體,雙目微閉,笑容祥和。這座惟妙惟肖的佛像讓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都情不自禁地嘖嘖稱讚。

莫高窟中還有一個不大的洞窟,但卻是整個莫高窟最寶貴的所在,那就是藏經洞。這個洞裡原來藏有許多經文和帛畫,數量多達萬件。但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許多文物都被看守洞窟的王道士低價賣給了外國分子,導致大量寶貴的文物流失海外,如今這個洞裡已經空空如也了。

莫高窟是中華民族古代勞動人們智慧的結晶,在欣賞這巨集偉的藝術傑作時,我在心裡向那些創造出那些奇蹟的工匠們道一聲:謝謝!正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在那些漆黑的洞窟裡,默默無聞地工作,精益求精地創作,才做出了那些當時不起眼、不值一提的,而今卻是舉世聞名的文化瑰寶,他們當之無愧地在人類文明的長河裡劃出了濃重的一筆。

大足石刻遊記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747字

將曉,周圍萬物還睡得香甜,我便悄然出了門,今天要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坐上巴士趕往神祕的大足石刻。

滿心的歡悅順著周圍潤肺的薄霧攀上心梢;眺望遠處,就像把麵粉扎破一般白茫茫的,深呼吸空氣格外清新,給人舒心的純潔感,自己不由得心花怒放。

畢竟,我們馬上要換上書香味十足的漢服。我們倚仗著標牌,沿著花壇來到寫字檯,如同在仙境和天庭學習禮、拜、寫等禮儀,便任長跑飛揚。

近處、遠處山林裡不時傳來鳥兒的婉轉的啼叫聲,再望去霧已經散了,陽光透過葉隙照暖山林。我們懷著瞭解歷史的迫切心情開始遊覽大足石刻。

導遊給我們講解罪行累累就會下看到的那種地獄,善者能飛上天堂。一路走著看到一些小佛,沒有特別之處。突然,走到一座大廟跟前,沒有人高聲喧譁,定神一看,一座金光閃閃的大佛屹立巖壁,他金碧輝煌,光芒撫過每一個參觀的人,身軀那樣高大挺立,無不體現他的威嚴。他慈目平和,有一千零七隻手,每隻手都長有一隻長鳳眼,半覷著,慈祥、安穩,既奪目有令人生畏,頓時感到他的庇佑,聽的佛光普照原來如此。在這些歎為觀止的佛堂中,我們遊覽著,雙目微移。

來到了博物館,館內靜悄悄的,我看起千手觀音的修補影片,那是一座舊佛,滿臉都是日日夜夜守候的疲憊,法器件件佈滿風塵,但他那普照眾生的氣度始終永恆、不滅。影片放映著只見手指金珀慢慢捲起,竟有一根手指落下,他莫不是立得太久了?但我相信他會永久屹立。因為我們的勞動人民會修護他,保護他,讓他香火不斷,名揚中外。

參觀那些古物,就像拜訪古人一樣,每件古物彷彿都有靈魂,我與它們相視良久,探索到它們存在的價值是永恆的,星星多久滅,它們就多久滅。

我不屑於回去的路,因為我深深地震撼了,中國勞動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出這偉大的傑作,真是不虛此行。我不想坐車,我想順著祖先的足跡走,去探索、去創造。

大足石刻遊記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340字

陽光終於返回了大地,人們好高興,在這個難得的好天氣裡,我們去到了大足石刻舉行了綜合實踐活動。都說大足石刻壯觀而不失美麗,今天我真正看到也體會到了。

大足石刻為什麼會叫大足石刻呢?這是因為人們在寶頂山上發現了一對巨人的腳印,長1。8米,寬1。1米,因此這個地方就叫大足,而這兒的石刻自然就叫大足石刻了。

大足是因時刻而出名,我今日一看,果然名不虛傳,大大小小的石刻井然有序的排列著,睡神,養雞女等許多石刻都有它的寓意和故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副母親懷了孩子到孩子出生再到孩子長大的一個時刻,講的是孩子出生了,母親抱著他,手啃窩窩頭,分泌出了香甜的乳汁給予了孩子。是啊,天下母親哪一個不是這樣,把困難的事扔給自己,能讓孩子成長的卻留給孩子,太偉大了。

大足石刻太美了,期待下一次遊玩。

石塘遊記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87字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我要去石塘旅遊啦!

坐在車上,我不停地在想著,那裡會有非常好吃的東西?有好玩的沙灘嗎?過了好久,我們終於到達台州石鎮,先安排了一間民宿。石塘的一半美,在於這些石頭砌成的民宿。民宿,幾間石屋拼成,像一個個石頭砌成的寶塔,窗戶似乎落地,能看到遠處的海和漁船。我們先去吃了魚蝦、大肉,魚非常好吃,蝦也特別好吃,鮮美,細嫩,過了一把癮,要我說肯定上央視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天,我們先去了跨海大橋。我發現有很多沒見過的叫不出名的魚。其中一種,像一條長長的繩子的海蜈蚣,我給它們取了一個名字叫禮貌蟲,因為我走在馬路上時,它們好像看到遠方的客人來了連忙拐個彎,比我還要像個杉杉有禮的紳士。

最後,我們來到金沙灘,藍藍的大海,令人陶醉,海灘上搭著一座座沙堡。我帶上游泳圈,撲向水裡,可這水太調皮啦!不讓我下去,我一下去,它又把我衝上來,過了好久我才到水裡,可就又來了一個沖天浪,把我衝到水裡。那海水太鹹嘍,把我嗆得要死,我又爬起來抓住繩子向上一跳,一個浪潮過去!我這才發現,一個好技巧!我試了好多次,每次都成功—耶!

今天,我體會了海的味道,享受了海的樂趣。

石林遊記 篇11

國一作文 ,1047字

去年暑假我和媽媽來到了四季常青的昆明旅遊。我和媽媽遊了昆明世博園、九鄉、福保文化城、金馬碧雞坊、民族村我可高興了……可是我還想去迷人的石林看一看,因為我聽人們說“不遊石林,枉來雲南”。家住昆明的舅舅說有時間就開車帶我去石林,我可高興了!但是舅舅工作很忙,我也不知道哪天才可以去石林。終於有天,一大早舅舅把我叫醒說:“快起來了!今天我們就去石林了。”

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上了車,汽車在高速公路飛奔,近了,近了,隨著窗外樹林飛快地後移,越來越近了。那沐浴在陽光下的叢叢石谷,不正是我們嚮往已久的旅遊勝地——石林嗎?此刻我人在車上,可是心已經飛到了石林。

一下車,我們彷彿置身於一個神奇的石宮中。柔軟的柳條,精巧的拱橋,幽靜的池水,嬌豔的荷花,都有各種形態的石塊相伴。尤其是那池中傲然而立的石柱,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還是水中長出來的?乍一看,那柔美的線條啊,多像個遠眺的村姑。

石林,無愧為石頭的森林,她擁有取之不盡的石頭。瞧,在豪華的賓館內外比比皆是:石屏、石桌、石凳……就連遍地擺攤的石硯、石雕,也成了遊客的寵兒。

走進石門,一幅氣勢磅礴的奇石畫面躍入眼簾:枝葉繁茂的石松隱有松濤之聲;在陽光下泛著點點銀光的石蓮似要含苞欲綻,古樸的“阿詩瑪”是那樣風采動人。更讓人留戀忘返的是變幻無窮的石狀,有的似摘星巨手,有的如探海蛟龍,有的像大海狂瀾,有的猶如輕悠的飄帶要乘風飄去。石林之石,可說沒有一塊是重複的,真是千奇百怪啊!

若說石林之奇在於石,“石林之趣”就可算腳下的路了。遊過“觀音石”,穿過“一線天”,走過筆直大道,便可見到一條條用小石鋪成的花路。小花路像密佈的絲線,像待收穫的魚網,向四處伸展手腳;它又像帶著遊客駛進銀色海灣的扁舟.一眼望去,連綿不斷。這小路,可是石林中的動脈啊!

石林這個銀色世界,給人以充滿活力的強烈印象,還在於它也有綠的生命力!睜著綠眼,它們頑強地鑽出石縫,充滿生機,頻頻向人們點頭致意裡那柔弱的身軀告訴人們:石林處處迴盪著暖流,它穿過幽幽深谷,流過曲折山洞,漫過峭石絕壁……

告別了一幅幅飛動的畫卷,我登上了汽車。遠了,遠了,石林漸漸消失了。可石林的石塊之奇、路徑之趣、花草之秀,將和這快樂的旅行一起烙在我心底。

大別山石窟一日遊 篇12

敘事作文 ,783字

10月4日,我很早就起了床。今天,我的心情無比激動,因為我要和我的親人一起去大別山石窟遊玩,此時,我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大別山石窟去。

到了石窟大門,首先映入眼簾連綿起伏的山和茂盛的樹林。大門正前方放了一塊巨大的石頭,就好像是一隻趴在地上的大象,上面寫了幾個紅紅的字“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4A級石窟景區”。石頭的後面是金頂紅牆的寺廟,穿過寺廟,是一座池塘,裡面樹著十二生肖的雕塑,真是栩栩如生!

踏著一級級的臺階來到石階的最高層,哇!這裡的景色盡收眼底。東、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就像一排排筆架。三座大山抱著一座天仙潭,碧綠的潭水深不見底,就像一塊綠寶石,真是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天仙潭的南面是石窟群,有兩百多個大大小小的石窟,大的能容下一萬人,小的一個巴掌就捂住了。石窟上流下的兩條瀑布就像兩道晶瑩透亮的珠簾,我興奮地向石窟跑去。

我跑到石窟前,卻被一條瀑布攔住了去路,我拉著媽媽的手來了一個百米衝刺,哇,瀑布的水真冰呀!給我洗了個冰水澡。穿過瀑布就是最大的萬人窟,裡面能容下一萬多人,就像一個咧開的大嘴巴。石窟裡是大大長長的斜坡,上面佈滿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子,坑坑窪窪,好像是月球表面,這些岩石都是經過億萬年的風化和侵蝕才形成的。

我沿著“雲梯”爬到了山頂,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淨,好像是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下山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個長長的滑滑梯,那是用石頭依山建成的。爸爸帶著我體驗了一次石滑梯,我們從山頂一下子滑到了半山腰,真刺激呀!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一線天,這裡只能容下一個人通過,狹窄的石梯夾在兩山之間,十分的危險,我們小心翼翼地走過去了。我們沿著彎彎曲的山路回到了石窟的大門,回頭望去,高高的石窟披著夕陽的霞光,聳立在那裡,好像在和我們依依不捨地道別。

小朋友們,你們也想到大別山石窟來玩嗎?那就讓我來給你們當導遊吧!

石鐘山遊記 篇13

國小二年級作文 ,253字

聞名遐邇的石鐘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的湖口縣,爸爸帶著我開車穿過了繁華的新城區和喧鬧的老城區,便來到了石鐘山景區入口。

一進入口,秀美的江南園林景象就映入了我的眼簾,剛才那種坐車之後的疲勞一下就沒了,面帶微笑的蘇東坡先生在熱情的歡迎我們的到來。

走到裡面就看到一個賣摺扇的老爺爺,我看到了他在畫好的扇子上寫遊客的名字和他們說自己的姓名,於是我也要老爺爺給我刻了一把扇子,回家我一定要好好珍藏它。

石鐘山山頂可遠看廬山煙雲,近看可以看到長江,這些景色都讓我感覺很壯觀,留戀忘返,最後我們坐船瀏覽了一望無際的長江。

龍遊石窟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7字

今天,我帶著非常好奇的心情來到龍遊石窟。

首先到一個放映廳看了關於石窟的介紹,主要是石窟的發現與挖掘,石窟來歷的種種設想,我們帶著種種疑問走訪了有著千古之謎的洞窟。

龍遊石窟是世界上第九大奇蹟,它們本來都藏匿有深水下面,據說是當地村民出於好奇把水抽乾才發現這個偉大的建築群。

據說這裡有24個洞窟,已經開發的有5個。

走過彎彎曲曲的小路我們便靠近洞口,冷氣撲面而來,走近了4號石窟洞口,像進了巨大的冰箱。沿著石階往下走,裡面是一個空曠的世界,像一個巨大的長方形,有三根石柱呈三角形分部,石窟壁上和窟頂都有有著一道道整齊的條紋。天吶!這裡離地面可足足有30米高!這麼高條紋是怎麼刻上去的?條紋均勻整齊是怎麼做到的?這麼大的工程在古代用人工是怎麼挖的?各種問題纏繞著我。我沿石階慢慢地往石窟下面走,因為在上面往下面看只能看到白茫茫的霧氣,我走著走著,感覺越往下越冷,走到洞底,我估計洞底大概只有20度左右,跟上面三十幾度比起來簡直是一個寒冬一個酷暑。洞底只有三根三角形的石柱支撐著,這充分的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難道古人早已懂得了這個道理?而且這如此龐大的洞窟僅用那麼三根三角形石柱竟撐過了上百甚至上千年!

接著我們看了另外四個洞窟,都是大同小異,有大有小,最小的裡面只有一根石柱。

在3號洞窟中的一面石壁上著馬、鳥、魚三種動物的圖案,而這三個動物的圖案竟然在接近洞頂的石壁上!這麼高的高度,古人是如何上去並且雕刻出這如此精美的圖案呢?

我帶著眾多疑問走完了一到五號洞窟,又帶著疑問走出了洞窟。

龍遊石窟中的眾多謎團連科學家們都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這些謎團的答案究竟是什麼呢?誰能來解這個千古之謎?

游龍遊石窟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35字

今天,媽媽帶我和外公外婆去遊覽龍遊石窟。這已經是我第三次重遊龍遊石窟了。石窟其實就是地底下的洞穴,但這些洞穴不是天然的,而且非常大,一個洞連著一個洞,很壯觀。今天我要帶著我的兩個疑問去遊覽。

我的第一個疑問是:這些石窟是怎麼鑿出來的?它又不是天然的洞穴。聽爸爸說在歷史上還沒有記載呢!我非常好奇,所以決心仔細研究研究。走進洞中,我仔細摸著石壁上那些有規律的鑿痕,我似乎有了答案:不管這些巨大的洞穴是拿來做什麼的,有沒有用途,都是古代人民辛辛苦苦鑿出來的。我可真佩服他們,他們就像愚公移山一樣偉大。

我的第二個疑問是:為什麼這些洞裡都這麼涼快?走進洞中,一下子就涼爽了起來,大家都在喊:“哇!涼快!”在洞裡,就像在冰箱裡一樣。我用手摸著洞中的石壁,發現石壁上都溼溼的。這個我可知道不少,這是因為水蒸氣遇冷凝結成了小水珠,這說明,裡面真的比外面涼快。可是為什麼洞裡面比外面涼快這麼多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回到家,我把問題告訴爸爸。爸爸回答說:“這是因為洞裡空氣不流通,外面的熱空氣也進不去,所以裡面才比外面涼快這麼多。”媽媽在一邊打了個比方說:“如果冬天來的話裡面就比外面暖和,這也同樣是因為外面的冷空氣吹不進洞裡的原因。”

這次遊覽龍遊石窟真令我難忘,還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龍遊石窟,世界之謎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910字

聽媽媽說,龍遊石窟是一個謎團百結的地下建築群。於是,我日思夜想,卻始終勾勒不出龍遊石窟的模樣。好奇心驅使下,我迫切想揭開石窟的神祕面紗。

汽車七轉八彎,進入一片碧綠蒼翠的山區。在群山的懷抱中,矗立著一幢高大雄偉而又神奇無比的建築。最為醒目的是,大門上鐫刻的四個鎏金大字“龍遊石窟”。我們隨著人流進入石窟。聽了解說員的解說,我初步瞭解了龍遊石窟是一座地下建築宮殿。於1992年,被四位農民伯伯發現後,經開發,成了國家重點文物。目前開發的共有五個洞窟,他們洞洞相連,奇巧無比。

隨著好奇心的牽引,我來到了氣勢磅礴的5號洞窟。順著石階,扶著鐵欄杆走下去,哇,好大呀!是一個完全由人工開鑿的巨型建築。整個洞廳高達80多米,面積足足有2500多平方米,可容納一萬多人在此集合開會。這是一組多麼驚人的資料啊!三根魚尾狀似的巨型石柱支撐著整個大堂,仔細估測,三根石柱還形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非常符合力學原理。走到介紹石窟的圖案面前,詳盡地瀏覽一番,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這三根石柱與洞頂渾然一體。洞窟的牆壁和石柱上竟都刻著鑿痕,這鑿痕可非同一般啊!都是10釐米左右寬的平行線,中間刻著弧形絞路,線條勻稱流暢,就是現在最先進的開鑿工具也不能刻得如此粗細一致,間隔相等!

這景象使我目瞪口呆,百思不得其解。龍遊石窟簡直就是一個使人撲朔迷離的謎團。先別說這些精緻的石刻條紋,單說採光吧,古人是如何在這伸手不見五指的洞中工作的?這洞壁都是紅砂岩,旁邊沒有絲毫油燈留下的痕跡,洞口又那麼小,要造成如此規模巨集大,鑿痕一致的洞穴可不是常人所能及的,莫非是外星人所做?怪不得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帶著無限的疑惑,我們穿過拱形的小洞,走過人工製造的通道,來到了2號洞。此洞比5號洞稍微小一些,約有兩三間教室那麼大,構造和洞壁上的鑿痕和5號洞相差無幾,只是洞中還有一泓方形的水池,池水黑幽幽的,深邃不見底,讓人歎為觀止!

為什麼要建造如此龐大的地下洞窟,而且要洞洞相連相通?為什麼要在洞壁上刻上如此高難度的鑿痕?為什麼鑿痕之間要間隔相等,線條一致?為什麼……帶著一大團疑雲我依依不捨離他而去。龍遊石窟這個千古不解之謎,正等著專家和遊客們去破解!

龍門石窟導遊詞 篇17

龍門石窟導遊詞600 ,602字

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導遊王峙達,你們可以叫我小馬達。歡迎大家來到河南洛陽。

現在我們正開車前往洛陽龍門石窟。正好大家在車上沒事幹,我就來為你們介紹一下龍門石窟吧!

龍門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個分別是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山西雲岡石窟和同樣屬於甘肅的麥積山石窟。

到了龍門石窟,就必須要看奉先寺。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裡最大的石窟,其中的大佛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一尊佛像盤膝而坐,眼睛凝視著遠方,顯得特別溫柔、親切。他面形豐肥,兩耳向下垂著,嘴角微微地向上翹起,像是在向遊客們微笑,歡迎他們的到來。

龍門石窟的萬佛洞,待大家去看時一定會讓你們驚訝。裡面有大大小小一萬多尊小佛,萬佛洞就是這樣而得名的。這麼多的佛像,神態各異,沒有哪尊佛是一模一樣的,這會讓我們不禁驚歎古代那些雕刻師高超的技藝。

對了,大家應該知道釋迦牟尼吧。他是佛教創始人,我們在賓陽中洞即可看見他的雕像。賓陽中洞裡有三世大佛,“三世”是指過去、現在、未來的三尊大佛。端坐中央的釋迦牟尼為現在的佛,就是主佛。釋迦牟尼和奉先寺的大佛不同。因為釋迦牟尼出生在北魏時期,那時候以清瘦為美,所以他長得瘦瘦的,和奉先寺的大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們現在已經抵達龍門石窟,下面我提醒大家注意幾點:由於佛像是珍貴文物,請不要隨手觸控,也不要將任意物品放在洞窟,一定要遵守景區秩序哦!

好了,我的講解結束了,下面就請的大家去細細遊賞這美麗的石刻藝術寶庫吧!

石燕湖生態公園遊記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11字

昨天,是我們東方紅學校四年級學生最激動、最快樂的一天。為什麼呢?因為昨天是我們四年級學生旅遊的日子。

參觀完雷鋒故居,吃完午飯,我們就坐著巴士前往石燕湖生態公園。一路上,同學們有的在吃零食;有的在唱歌;有的在和鄰座的同學聊天;有的在給大家講笑話。

到了目的地,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跑下了車。映入我們眼睛的就是石燕湖生態公園的大門了。

導遊姐姐帶領我們進去,我放眼望去,那可真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一塊大草叢還被剪成了十個大字:石燕湖生態公園歡迎您!這個創意真是太棒了!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遊樂場裡的遊戲專案了。

我們首先玩的是一個很刺激的遊戲—海盜船。我坐在海盜船上,握緊扶手,咬著牙,閉著眼。“嘀嘀—”啊,遊戲要開始了,海盜船開始搖晃了!海盜船搖得越來越快,越來越高。終於,海盜船的速度漸漸變慢了。我睜開眼睛,看著旁邊的同學。你瞧,那個同學的嘴張得多大啊!好像可以裝下一個雞蛋似的。海盜船停了下來,我們激動地對還在排隊的同學說起感受來。

第二個專案是碰碰車,兩人一車,我和劉楊一組。遊戲開始,大家你撞我我碰你,沒完沒了。可最糟糕的是,我們的車居然卡在原地,動不了了。而劉楊在旁邊拼命地踩油門、轉方向盤。本來,我馬上就要失望了,可是下一秒,我們的車動起來了!這可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下一個專案就是9D動感了。當我們在外面排隊時,裡面滿滿的都是尖叫!我原本以為他們是在看些關於恐龍的電影,戴上3D眼鏡,恐龍就好像走出來的那種。到我們進去看的時候,我們都戴上3D眼鏡,坐在椅子上,望著大螢幕。電影開始了,這完全和我心裡想的不一樣。這不就是個冒險電影嗎?我心裡一點恐懼都沒有。可是,到過山車的那一段時,椅子居然動了!我感到了一絲恐懼。接下來,全部的人都在尖叫,我也不例外。不知不覺,我就覺得我就是電影裡的主角。那主角怎麼動,椅子就跟著怎麼動。突然,主角往岩漿裡跳,我以為我就要跳進岩漿了,沒想到,主角並沒有跳進岩漿,而是抓著一根繩子在滑翔。天哪!這可真是嚇死我了!不知怎麼,主角的挖礦車撞到了東西,從天花板上居然灑出的水!電影終於結束了,我顫抖著身子走了出來。雖然很刺激,但也很好玩。

接下來,我們還玩了旋轉木馬、鯊魚島……過了外婆橋,還看了動物表演。總之,我們今天玩得不亦樂乎。

長沙石燕湖生態公園,這裡有魔笛般的尖叫聲,有最爽朗的歡聲。它,是孩子們的天地!這次遊玩,倍兒爽!

石燕湖生態公園遊記 篇19

國小三年級作文 ,630字

長沙石燕湖生態風景區是國家首批的4A級旅遊景區,它是一個美麗的大公園,這裡的湖被稱為湖南的“九寨溝”。

上週五,學校組織四年級全體師生到石燕湖遊玩。一路上我就在想這裡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我對它充滿了好奇。正當我還在想象時,車停了,原來是已經到了。一下車,同學們排好隊有秩序地往前走。我看到了一座假山,旁邊還有一塊牌子,上邊寫著“石燕湖生態公園”。不知不覺中我們就來到了“外公橋”,“外公橋”

又長又窄,放眼望去橋長就有幾十米,而寬卻只有一米。這座橋是用木板做成的,兩旁的扶手是用網做成的。因為橋很窄,所以一次只能一個一個往前走,否則就會過不去。

過了“外公橋”我們就到了遊樂區,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要去玩,這時老師說:“請跟著自己的班級走,不要走散了”。在遊樂區裡我看到了那一艘龍舟在天空飛翔,那就是海盜船;一個個在空中轉的椅子就是旋轉飛椅;還有讓小朋友看的九D電影等等。

當我們玩的起勁的時候,我聽到老師在喊“集合,準備回家啦”!由於我媽媽來了,我便和幾個同學留下來,繼續玩了旋轉飛椅和騎馬。當旋轉飛椅在空中旋轉時,我感覺自己就像一隻在天空中飛翔的小鳥,自由、快樂!可當我騎的大黑馬開始奔跑時,我感覺整個世界都在顛簸。原來騎馬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

最後,我們還走了狀元橋,我還看了看簡介,上面寫著“你走了這橋,你就能當宰相”。

看完了所有的風景,我們乘著遊覽車戀戀不捨地離開了。

石燕湖的風景太美了,說也說不盡。假如有時間,我一定要再來欣賞這美麗的風景。

石鼓山遊記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8字

今天,我和同學們要去石鼓山春遊。

我們來到操場集合,整理好自己要帶的東西就出發了,我們從陳倉路小學往石鼓山走了一會,太陽公公就出來玩耍了,剛開始,我們還很開心。但走了一會我們就汗流浹背,口乾舌燥了。原來很活躍的隊伍現在變得死氣沉沉的,我就想,這可不行啊。我可要把氣氛帶動起來啊,我和幾個男生就唱起了《小蘋果》。不一會兒,大家便來了精神。之後,我們又唱了《朋友》《醜八怪》《愛你不是兩三天》等歌曲。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石鼓山。最先看到了青銅器博物館,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石鼓的外形,好大的一面鼓,我看著它,彷彿聽到咚咚的戰鼓聲,我的眼前出現了關羽走出了軍營,只砍了一刀,華雄的頭便應聲落地。關羽提著華雄的頭走到了兵營,只見,酒杯裡的酒還冒著熱氣。“請這位同學跟上”,我從想像中驚醒,便跟著大部隊走了。

到了吃野餐的時候了。我們每個人都帶了吃的,黃海洋帶了烤雞鴨,馮張林帶了奧爾良烤雞翅,我帶了壽司,張文爍帶了曲奇餅,張書帆帶了披薩,總之,我們吃了一大堆的菜,大家吃的津津有味。

野餐完後,老師帶我們踏上歸途。

這次讓我感悟最深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勞動人民的偉大和智慧,他們推動和創造了歷史,也建造出了這麼恢弘大氣的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