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故鄉一抹情相關作文20篇
又見故鄉一抹情 篇1
國一作文 ,1491字故鄉藏物,亦藏情。
—題記
回想,故鄉,那是一抹抹情糊上了心頭。遙望,那是一抹抹情在故鄉生根發芽。
景與情
風在盤旋也在駐足,如果它停了,頂多把生給抑住。鼎湖峰的矗立把生給托出,如果它倒下,生也不復。
春天的時候,鼎湖峰宛如經歷了一個冬天的睡眠又甦醒了。小河又開始了叮叮咚咚的歌唱,小鳥又開始了撲撲楞楞的飛翔,一朵朵金黃的油菜花開遍了大地,辛勤的小蜜蜂在採蜜。遠望,一片黃色;近觀,黃嫩嫩的,嬌嬌的,清香在空氣中盤旋著,一股甜甜的味道溢滿了全身。
沙沙的小雨澆灌著它們,雨過天晴了,瞧!山谷的水汽籠罩著鼎湖峰,當太陽金光萬丈,將水汽蒸發,鼎湖峰便像調皮的孩子探出了頭,顯出真身,更像一位仙女褪去了白紗,飄渺神祕。也許有一位仙子住在鼎湖峰上吧,綠意攀上了峰頂,也許一身仙衣披在鼎湖峰身上吧,春意布上了峰身。
許許多多外地的遊客在夜幕降臨之際回到住宿處,而最美的才剛剛顯形。五彩的燈光與黑暗的幕布襯得她愈發高大,溪水還在哼唱著一首首不知名的歲月的歌,當月升起,光如春風拂面,心中一陣陣鄉情暖意。人都散了,可心依舊平靜,人生就如同這鄉村畫卷一般,當繁華落盡,除了寂寞,還有淡薄。我和她的年紀不知差了幾個世紀,我們就隔著這歲月風塵,遙遙相望,這峰,這水,幾許情深,幾許惆悵,自難忘。
食與情
故鄉的小吃可謂是太多太多了,每一種傳統的食物都在特定的節日或節氣裡食用。每每聞見它們特有的香,我也總是會控制不住自己。
“清明時間雨紛紛”,是吃清明果的時候。一個個形狀各異,口味不同的清明果總是讓我們垂涎三尺。年年吃的清明果,讓我最愛的還是甜味的。一張張薄艾皮成了一個個圓糰子,一按一開,另一支手便麻利地塞入了一大勺豆沙餡,拌著紅糖的豆沙餡時常在包清明果時露出,掉在案板上,幾個小孩便也麻利地伸出手撿起塞入嘴中,一張張臉便也在陶醉地搖晃。
做好了一籠清明果便要放上蒸了,竹質的蒸籠也透出一股淡淡的竹香。半個小時了,籠縫中透出了幾縷白霧。哇!一股艾香與豆沙香衝出來,不停挑逗著我的鼻子。
耐心等待了許久,清明果蒸好了!蒸好了的清明果,碧綠碧綠,還透著艾香,看上去更像一件件精美的玉器。我一口咬下滑糯的皮,飽滿的紅糖豆沙溢位來,一陣陣甜情在舌尖迴繞,皮有嚼勁,餡又香甜,酥到我的心窩窩了。
家鄉小吃千千萬,燒餅、粽子、臘八粥……都是一段段留戀的情。
做好了一籠清明果便要放上蒸了,竹質的蒸籠也透出一股淡淡的竹香。半個小時了,籠縫中透出了幾縷白霧。哇!一股艾香與豆沙香衝出來,不停挑逗著我的鼻子。
耐心等待了許久,清明果蒸好了!蒸好了的清明果,碧綠碧綠,還透著艾香,看上去更像一件件精美的玉器。我一口咬下滑糯的皮,飽滿的紅糖豆沙溢位來,一陣陣甜情在舌尖迴繞,皮有嚼勁,餡又香甜,酥到我的心窩窩了。
家鄉小吃千千萬,燒餅、粽子、臘八粥……都是一段段留戀的情。
人與情
故鄉的人講著軟糯的方言,人們在鄰居的花壇中聊天,那軟綿綿的語言甚是好聽,大家在壇中一面聊一面觀那紅豔的花兒在風中晃擺,那花兒,像火把,又暖人,這也可能是人情味兒吧!
也許,是友人,也許是街上偶識的一個人,在故鄉人談天論地的話語中總攀的上那麼一點親戚或血緣,也使得自己心中更有安慰“我們竟是親戚哩!你二舅的父親是我的……”這麼一來,千千萬萬的人也慢慢熟絡了,只為那一句—故鄉人,親人。
也許,在故鄉的某一個角落,我們曾遇見,但鄉情已築進了心靈。情似雨,談不盡,鄉在我心中,是家的港灣,是心靈的停靠,怎是一篇短文所能述盡的?故鄉,本是詩情畫卷,奈何文盡良緣;本是風土人情,奈何不待筆韻。
看見了嗎?
那一片濃濃的情……
又是故鄉一年春 篇2
又是故鄉一年春作文3 ,284字又是故鄉一年春,我走在了故鄉熟悉的小路上。田野是那麼開闊,天空是那麼高遠,遠山影影綽綽,麥苗的一片碧綠呈現在眼前,溝溝坎坎的黃土裸露在眼前,這是我熟悉的故鄉。我是在這裡生活、長大的。我曾經熟悉的很多東西雖不能一一展現,但春天的寂靜的氣息包圍著我,我成長的自然環境曾是多麼好啊!
田野裡沒有人,我一個人靜悄悄地走著,傾聽著小草發芽的聲音,吮吸著露珠晶瑩的清涼。我又從這裡走過,匆匆地走過,又要匆匆地離開,這裡已經不屬於我了,但這裡對於我又是多麼美好的感覺。
遠遠地看著村莊,村莊是那樣的安靜,安靜得像一個古老的莊園,像一個世外桃源,這裡是另外一個世界,時光在緩慢流淌著。
又見故鄉 篇3
國一作文 ,679字故鄉在記憶中漸漸遠了,只剩下幾抹窈窕的倩影,彷彿隱在面紗中的少女,訴著淡淡的情絲。再一次踏上故鄉的土地,可人與物與景早已在不自覺中發生了改變,但那熟悉的氣息卻是無法改變的。
我與家人乘車大約六七個小時到達了故鄉,才一進去就發現了大變化,昔日泥土飛揚的小路如今已鋪上水泥;一幢幢泥房,瓦房,在村民的努力下蓋成了一座座小磚房;曾經只有一間平房的鄉鎮學校,如今也有一座三層高的教學樓和操場了。變化之大,讓人眼前煥然一新,又有著少許的自豪和欣喜。
在我們家門口不遠,有一座小橋,原先的木板橋,也由水泥修築了一下,可以通過一輛小轎車那麼寬。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坐在橋頭的橋墩上,望著故鄉出神。每日傍晚,看夕陽勾勒出我家的輪廓,映下一片剪影,盪漾著時光的流轉。再次坐上那個熟悉的橋墩,彷彿還是那個熟悉的感覺,那是夕陽的光輝?更像是我家在發光吧!時光與其融為一體。在照耀下,故鄉一點點地變化著。
過了橋在往前走便是一條小溪,真的很小,幾乎一腳就能跨過去,溪水也淺,才剛剛沒過小腿肚。但溪水十分清澈,可以清晰地看見溪底有著奇異花紋的鵝卵石,靜靜地躺在溪底,與時間為伴。聽老人說,漁汛時節這裡還有好多小魚小蝦呢。
從這裡開始我們便上山了,山上種滿了桔子和臍橙樹,這個時候都還沒成熟,遠看一片綠,像海洋在微風下翻著綠色的浪。走近了就可以發現在綠葉遮蔽下的青綠果實,這是不是一個個綠色精靈的家園呢?不然又為何如此可愛而生動。
我知道世界萬物每時都在改變,像一江春水東流去,時光的河流也在不息地向未來奔騰,一切事物都在前進,世界在前進,社會在前進,人也是一樣,應該不斷前進,不斷進步。
又見故鄉 篇4
國二作文 ,1041字一別就是兩年,如今暑期再歸故里,心裡甚是感慨。夢中的故鄉是美好而簡樸的,不僅爺爺奶奶的慈祥笑臉歷歷在目,也總有一些農民伯伯牽著那碩大健壯的水牛,總會看見一些小孩子們到處追著雞鴨跑,總能見到村居上空縷縷炊煙裊裊、河邊和沙州上群群白鷺翻飛……故鄉的一切,你們還好嗎?
由北至南,數千裡之遙,雖有更快捷的交通助力,但回鄉的路無疑依然是較為漫長的。不過,沒有了手機的困擾,暫時放下學業的壓力,一切的事物都開始慢了下來。回家的最後一段,父親親自駕車載著我們一家四口,也載著我們回鄉的熱望,還有小弟一路的驚奇滿眼,一路前行。車行近村,透過車窗,漫路兩側都是一片片金色的水稻在風中起伏著稻浪;仰望天空,看見的是一朵朵棉花般的雲彩在浮游天際。雖然我沒有成年,但是看到此番景象,我不禁想起了費翔所唱的那首《故鄉的雲》——“天邊飄過故鄉的雲,它不停地向我召喚。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起,吹來故鄉泥土的芬芳……”
“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歸來吧!歸來喲!我已厭倦漂泊”雖然我也不是浪跡天涯的遊子,但這首歌依然讓我感觸至深。
車行入村,我感覺眼前的一切都煥然一新。原本破舊的眾多鄉村房子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小別墅;追雞的孩子們也越來越少了,它們大都去鎮上城裡唸書了。而房前屋後,見到更多的是三三兩兩的老人,有的似乎百無聊奈低頭瞑睡,有的則高聲大語推牌聊天。我左顧右盼,陷入沉思:“難道那眾多記憶中的事物都改變了嗎?”於是我們便下車步行,準備一覽村裡的風光。
外面的景物給我的感覺是——熟悉中帶著一絲陌生,陌生中又帶著一絲熟悉。故鄉的地形雖然沒有改變,但是卻不可呼其“不異”。從鄉村小道,到餘氏祠堂。還有哪裡與以前一樣呢?原來的小路上,全是些牛糞和雜草,現在卻蓋上了一條水泥路。但是原本乾乾淨淨,充滿歷史意義的餘氏祠堂如今卻成了養牛的地方。這一切,似乎變中有不變,不變中又有眾多變化?
感嘆著,我們到了鄉村老家。爺爺奶奶家的房子也換成了樓房。先是聞到一陣菜香,進了院子。房門之外,我看到了年近古稀的爺爺奶奶,站在門口的笑臉,雖然皺紋滿面,但喜悅溢於言表,開心的笑了。
我也笑了,我似乎明白了什麼——少年難識鄉愁味,但親情,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故鄉的人情味 篇5
國一作文 ,989字我的故鄉在榮成市,她是一個美麗但不十分出名的地方。但我卻認為:故鄉的人情味勝過所有其他地方。
“人”是指故鄉的父老鄉親,他們的熱情像七月火熱的太陽。看,今天李嬸又燉了一大鍋雞湯,熱心的她正準備請鄰居們去她家做客呢!
暑假時,我總是回老家過一段日子。那兒沒有4G網路,姥姥也不肯裝WiFi,我就只好寫作業,等寫到無聊的時候,“串門”就成了消磨時光的好辦法。
我最喜歡去我的好姐妹涵兒家,他們家有許多零食,還有很多書籍,涵兒的奶奶知道我愛吃愛看書,就在我去他們家時給我美食吃,讓我隨意看書,享受“貴賓”待遇,在我累了時,涵兒還陪我到處玩。
張姨家也是個好去處,那兒有空調,還有數字電視,我也愛我去她家,張姨看我愛去,就準備好餅乾飲料等著我光臨。
“情”是指鄉親們對家鄉熾熱的感情與濃郁的親情。
最愛家鄉的當屬我姥爺了,他聽說文登歸屬於威海市了,就不停地說為什麼榮成沒有劃歸威海,那樣榮成也就有更好的發展機會了。晚上串門時,姥爺和張大爺高談闊論,把政府機構有些人浮於事的弊端說了一通,但最後還是感謝他們的英明,沒有使榮成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受到嚴重汙染。
秋收的時候,家中的老人與年輕人全體出動,我雖然身在威海,卻關心著農活的情況,與小舅在電話中談論著人們對土地原野的感情,小舅說:“本來多施化肥既省事又能使糧食多產,但為了使土地不板結以及保護周邊生態環境,鄉親們寧願施用人糞肥,並親自除草、拔草一直到收割,對土地進行保護性耕作。”我聽後感慨萬分,不愧是榮成市人!
“味”是指家鄉美食的可口滋味,說起美食家,首當其衝的要屬對製作美食情有獨鍾的李嬸了。
看,李嬸又在餐館跟大廚學做飯了。說實話,李嬸做的飯堪比“山珍海味”了,實在不用再費工夫學,但李嬸很執著,學無止境啊!
有一次過年,我們一家去李嬸家拜年,還沒進門就有一陣陣香氣撲鼻而來,進去後看見了驚人一幕:李嬸一家圍坐在桌子旁,桌子上應有盡有,香甜的烤玉米、肥美的大螃蟹、新鮮的溜大蝦,還有可樂雞翅、薰魚、吉祥餅……我們看呆了,李嬸一家卻沒呆,“快坐下一起吃。”他們邊招呼邊添碗筷、搬凳子,溫暖在心中泛起層層漣漪。盛情難卻,我們坐下邊品嚐各色美食邊由衷讚歎道:“不光好看,還很好吃啊!”李嬸不好意思地笑了。
家鄉的“人情味”永遠是我最珍貴的記憶,淳樸的鄉親,樸實的親情,更有回味無窮的美食,你說,如果這裡不是頂尖的地方,那哪裡才是呢?
又是故鄉花開時 篇6
高二作文 ,1152字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對口袋才有著如此深厚的感情。
現在,小孩子的衣服上仍然有很多口袋,其作用主要為了點綴裝飾。可我不這麼認為,我想告訴人們,口袋所裝飾的,不僅僅是漂亮的衣服,還有童年的快樂,以及孩子們五彩的夢想。
三月的天,多風多雨也多情,這一方土地雖不真屬於杏花煙雨的江南,卻也正值花開時節,於是,本就多情的地方更顯風情了。
這本應該是百花爭豔的熱鬧季節,也應是人們世事紛爭的緊張時刻,只不知,古中國為何把那個似乎有些煞風景的節日—清明,定在這個時候,這個令人興奮卻又無法掩飾掩飾那份憂傷的節日。不過,卻也因為這,故鄉的花在這時似乎比哪個地方、哪個時候都要開得燦爛些。
是的,紛紛雨季,偏逢故鄉花開正盛,傷睹花落任飄零,這怎叫“路上行人”不斷魂呢?映山紅映紅了漫漫山野,那是杜宇啼血染遍的哀傷,不知是不是望帝太想念故鄉,依舊不知何處方有酒家,卻已不再有牧童指引了,或許,杏花村早已不再,孤獨無依的魂,真的斷了嗎?掛滿幽愁的故鄉行人,除卻漫山“血色”,你還看到了些什麼?
在多少個昨日前,這都還是身邊熟悉的身影心愛的人兒,而今,卻已作了一方方冰冷的墳墓,那昨日的餘溫還沒有散盡,又怎麼忍心讓它成為永遠呢!故鄉人傷,故鄉行人這時候或許傷得更摯更真。因為,難得的花開,不絕的風雨,這時候已不僅僅是風吹雨打落花殘了。
也許真的雙手撫在墓上直至石墓和雨水冷徹心扉都不願醒來,也許真的要蹲在墓碑前輕輕地抽泣者慢慢訴說什麼而久久不願離開。可是,這一刻不想要的清醒,卻無法躲開祭祀樂聲的震撼。魂驚,人醒,夢斷。故鄉花好,故鄉花開得正燦爛,折兩枝插在墳前,虔誠地祈個願或許才是最好的。
在墳前恭敬地獻上一杯酒,這習俗至少在江之南都似是這樣的,只是為什麼不先與先祖同敬呢?或許這也是對已故之人的尊敬,但“舉杯同慶”似乎比什麼舉止、什麼言語都要來得盡意……幾乎所有人都不再相信墳中人真能夠泉下有知什麼的,卻都願這樣虔誠地膜拜下去,這大概就是深藏在每個華夏兒女心中的“大孝”吧?不然,那墳上“數錢”、墳頭插花、墳前燒香點蠟的孩子,那墳邊“裝墳飾墓”的壯年,那墳旁抹淚的老人,他們臉上的莊重與肅穆又怎會那麼真呢?是吧,應該的吧,這又是故鄉花開得正盛的時候了!
舉家歡樂無人閒,這該是過春節另一種意義上的歡樂氣氛,儘管帶著一種幽幽的傷感,這也算是一次大團圓了。卻也正因為這份傷感,使得彼此心與心的距離拉的更近了,在舉手投足間實現著墳前祈的那個願:讓故鄉的花開得更盛更久些。
清明雨打非無情,故鄉花開原有意。古人把清明定在這個花香飄滿季的時候,該有它無與比擬的寓意吧!那真正的煙花三月的江南,不知是否有這般山花爛漫更顯風情。“杜宇不悲,行人不哀,三月花開永不敗!”看,花是真的真的開了。
是了,是了,而今,又是故鄉花開時!
故鄉四季情 篇7
高一作文 ,1179字我從下就生活在一個小鄉鎮。我只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那時的馬路很窄,還是泥巴路,僅僅容得下一輛小小的農用車經過,車經過時,小孩子們都得側著身子站在路邊等候。
這個鄉鎮不能說很小,但至少算不上大;不能說窮,但至少說不上富裕。在這裡什麼都不多,唯獨山多,一座連一座,一重隔一重。在這裡,承載了我全部的童年,總還記得這裡的花草樹木,鳥獸蟲魚。四季裡,總有自己的特色。
春日裡,最令人舒適的,就是那春日裡的陽光,不似冬天裡的寒冷,也不像夏天裡那般炎熱。照在人的身上,暖暖的。最享受的便是搬上一把椅子坐在場壩裡,嗑著瓜子,懶洋洋的享受這份舒適。但是,如果是在早春的話,天氣還是很冷的。一整天都是滴滴答答的水聲。房簷上的冰柱,樹梢上的積雪,一瞬間都活躍起來,滴滴答答的聲音此起彼伏,彷彿一首輕音樂。待到雪化盡後,田野裡,樹梢上都已冒出了綠綠的黃黃的芽兒,像剛睡醒的樣子。晚春的時候,樹上的葉子都已經長齊了,還有許多的花朵,有粉的,白的,紅的……山坡上最常見的是桃花和櫻花,紅白相間,一樹一樹的穿插在整片的山林中,猶為顯眼。花花草草也很茂盛,這時,也是蝴蝶、蜜蜂最繁忙的時候。
夏天裡,最多的就是綠了。一山一山的都是綠,重重疊疊的山巒,就像一層層的碧浪。夏日裡,太陽總是最熱情的,它那滿腔火熱,好像要把大地燒透似的。蟬也好像受不了這炎熱的夏天,嗓子都已經變啞了,仍在不停的啼唱。晴日裡,天是湛藍藍的,很少有云,即使有,也是潔白的,像一朵朵巨大的棉花糖。像這樣的天氣,在草地上的大樹下靠著眯一下午也是很愜意的。
我最喜歡的便是秋天了。田野裡,稻穀、玉米都是金燦燦的,微風過處,夾雜著一陣陣稻香。院落裡盛開著一大簇一大簇的或白或黃的菊花,以黃色的居多,金黃的一片,有時有一種想要躺在那上面睡覺的衝動。此時的太陽也很明朗,只是少了盛夏的那絲酷熱。陽光是暖暖的,吹過的風也是暖暖的。似乎連這種天氣下,我最喜歡做的的事,就是晒太陽了,最好是在草地上。
這裡的冬天也不算很冷,跟北方的冬相比,已經很暖和了,偶爾會像一場雪,有時還會連續飄上幾天。在白天,雪一落到地面上就化了,但經過一個晚上,地面上,房子上,樹上,就會鋪上白白的一層。早晨起來,窗玻璃上總是結著精緻美麗的冰花。推開門出去,便是刺骨的寒冷,整個世界都是一片雪白的,晶瑩寧靜,地面宛如一張碩大的羊毛地毯,讓人不忍心去破壞,然而,有時小狗也會在上面印上一路梅花。整個冬天都是很靜的,只能看到遠處人家升起的裊裊炊煙。人們都在家裡休息,團聚,娛樂,等到再出門去時,就已經是春天了。
我還念那個小山村,想念那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變換的四季。它們陪伴我走過了十五個四季。如今,我已離開了那裡,來到了一個叫城市的地方,雖然這個城市也依舊綠著,卻始終比不上我那個小山村的。
已經離開你半年多了,我的故鄉,我那滿是山的小村落,你還好嗎?
偉人的故鄉一日遊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32字201X年5月27日,對於有些人來說,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日子,可這天,對於東方紅小學我們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這天是我們終生難忘的日子。因為,在這天,學校舉行了我們夢寐以求的“偉人故鄉一日遊”的活動。
早上,我揹著一書包的零食和一些必要物品來到學校。一進校園的大門,就看見內操場上停著8輛中巴車,我歡呼著跑進教室。鈴聲響了,老師按照組次把我們分到車上。我所在的車上的導遊是個女的,她讓我們喊她小美姐姐。
不一會兒,車子啟動了,緩緩地走出校門,然後便直奔毛澤東主席的故鄉韶山。去的路上,小美姐姐問我們:“誰知道‘韶山’的來歷嗎?”我想了想便回答:“以前,那裡有一座山被火燒了,人們為了紀念,便把那兒取名為燒山,可後來覺得不好聽,便改成了韶山。”我話剛說完,車箱裡就炸開了鍋似的,大家哈哈大笑起來。小美姐姐向我們解釋:“只要你們會寫‘韶山’兩個字就行了。傳說古代,一個皇帝去韶山遊玩,一次,他來到一座山上,讓一個演奏家在山上彈了一曲歌,這歌聲把鳥都召來了,後來,人們留作紀念,把那取名為‘音召山’,也就是‘韶山’。”我聽了,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不出40分鐘,就到韶山了。下了車,小美姐姐帶我們到銅像廣場與其它隊集合。集合完畢後,就是遺物館了。
走進遺物館,發現大廳的正中間有一挺被玻璃罩住了的重機槍。同學們都好奇地擁過去,我擠進去一看介紹,才得知這是繳獲的日本槍。繼續往前走,裡面的牆上都有一兩個玻璃櫃,而裡面裝的,就是毛主席的遺物,有睡衣、有筆、有書、有被、有襪、有鞋等各種東西,甚至毛主席的車子都在那。而我最過目不忘的卻是毛主席用的牙粉,介紹上還寫了一個關於毛主席用牙粉而不用牙膏的故事:一次,毛主席的警衛員問他:“主席,我們中國已經生產出了牙膏,為什麼您不用呢?”可毛主席卻回了一句驚人的話:“我要等全中國的老百姓都用上牙膏後,我才用牙膏!”毛主席真不愧是個好主席,時時刻刻都想著老百姓。
參觀完遺物館,接著就是紀念館。走進紀念館,繞了幾個彎後,就到一個房門口,我抬頭一看,上面掛著一塊牌:毛家六烈士。裡面有楊開慧、毛岸英、毛澤民、毛澤覃和毛澤東的女兒跟侄子的塑像。他們都是為了國家而壯烈犧牲的,頓時,一股敬佩之情衝上我的心頭。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只看了這兩個館,就去吃午飯了。下午,我們還去了寧鄉刘少奇的故居。在那兒,我們認識了一位跟毛主席一樣盡職盡力的好主席。
傍晚,我回到學校,不住地讚歎道:“毛澤東和劉少奇不愧是人人公認的偉人呀!”
又回故鄉 篇9
國一作文 ,980字蔚藍的天,湛藍的海,變了的故鄉,不變的人們。—題記
腥鹹鹹的海風撲面而來,踩著腳下鬆軟的沙灘,又回故鄉。
看著遠方拔地而起的幾棟雖不算太高,但卻而是現代化建築的房子,莫名的,心中有一點的惆悵、一點陌生。這故鄉,多年不回,倒是變了呢……可是,我腳下踩著的這片沙灘,和那眼前依舊蔚藍的天,依舊湛藍的海,心中又漾起一絲淺淺的漣漪。但這片海,卻沒有太大的變化呢……
看著遠方的漁船歸來,離海岸越來越近。見著歸人戴著斗笠披著蓑衣,穿過一片陽光斑駁的竹竿,落下一串疏影。歸來的漁夫見了我,向我招招手,笑著道:“這不是前門瑞叔家的外孫女嘛,看海啊!你外公呢?”我回頭,朝著不知是住在哪條街道的漁人笑笑:“嗯。大叔回來了?”“是啊是啊,今天倒是個好日子,你瞧啊,都是上好的魚呢!”說著,從魚簍裡抓出一條閃著金光的魚來遞給我,“拿著,讓你外公蒸給你吃,鮮著呢!”“不用了,謝謝大叔,我等我外公回來。”我輕輕淺淺地笑著,是啊,遠方的景變了,可這兒的人未變,一如當年那般,熱情而好客。
“小姑娘我走啦!小心點啊!”漁人的聲音遠遠地傳來,帶著故鄉的人兒特有的淳樸。我笑了,用力地點了點頭:“大叔慢走!”
盼到落日,外公滿載而歸,我跟著他走過田間的小路,看著每家每戶的人們,在四五層的房子前忙活,餵雞,養鴨。一路上,聽得那些人們給外公打著招呼—“哎,回來了?”“今天打魚怎樣啊?”……外公笑著一一回應著。是了,故鄉雖不可與過往相比,但到底,那些人們的心是未變的,鄰里鄉親之間,那份關心、淳樸、善意與熱情,是未變的。
想起童年時候的故鄉—那時沒有拔地而起的現代化建築,只有低矮的一二層樓的房子。那時的人們,也是如此,熱情、好客、淳樸、善良,鄰里之間,彷彿不只是鄰居,更是親人般的關係。小時候,我常在故鄉的街上“晃盪”,無論隔著多少條街的鄉親們叫不出我名字,但一定能準確叫出我是誰家的,都會招呼著:“嘿,瑞叔家的外孫女……”知道我愛吃街邊的炒白果,街邊的小店店主每每見我來了,就端上一份白果給我,笑道:“來來來,嚐嚐,這你在城裡可吃不到呢。”
……
又回故鄉,走在熟悉的路上,鄰家的奶奶笑了:“丫頭回來啦?”小店店主端上一盤白果:“小女娃吃吧,難得回來。”
是了,是了,這故鄉,變了一點,但無論如何,再怎樣的變化,人們的熱情、好客、淳樸、善良一直都在……
又見水鄉,真好 篇10
國三作文 ,814字“水鄉”,熟悉又陌生的字眼,或許是因為整日忙碌於眼前的生活與學業,我很少去往水鄉,即便到了,也不曾靜下心來好好欣賞。依稀記得第一次去那裡,還是在我四歲的時候,從那時起,“水鄉”的秀美,就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今年中秋,藉著來舅舅家過節的契機,我有幸又一次來到了這裡,剛一到,便更加驚詫於這裡的美了,真是“小橋流水人家”。
最奇異的莫過於中秋之夜了。真是應了那句“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皎潔的月光如流水般傾瀉在院落裡,流進門檻,流進窗框,流進我小小的心中。時不時飄來一陣沁人心脾的桂香,將我整個身體籠罩,院子裡那棵桂花樹,在風中搖曳著,彷彿在對我微笑問好。我走出去,立在庭中,感受到月白風清,好不愜意!踏一步,彷彿濺起一池月光,將桂樹鍍上了一層銀色外衣。一池月光,一樹桂花,交織成了一首靜謐溫情的歌謠。
第二天,應朋友熱情的邀請,外出做客。我們玩得很盡興,眨眼間天色已晚,我這才想起早上和外婆約好了下午去看戲。
我心裡別提多歡欣了,偏偏又下起綿綿的細雨,我抱怨天公不作美,但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冒著雨就往家跑。一路泥濘,一路奔跑,我累得氣喘吁吁,身上的衣服也溼了一大半。終於看到舅舅家門口的小橋了,上面似乎有個人影。近些,再近些,那人影也越發熟悉起來,是外婆!她也看到了我,長舒一口氣,眼裡流露出既生氣又心疼的神色,嗔怪道:“你也老大不小的了,還這樣讓人不省心。”聽了這話,我一轉疲態,用力拍了拍胸脯,“沒事,我身體好著呢!”可這似乎瞞不過她的眼睛,“得了。凍壞了吧,走,回家給你做羊湯喝。”外婆起步離開,我卻停在原地,心裡滿是幸福。望著外婆離去的背影,心中洋溢起一股說不出的暖意。一座橋,一場雨,交織成了一首溫馨貼心的歌謠。
時光的流逝總是那麼悄無聲息,這溫暖的畫面時常像電影一樣在我腦海中放映。《詩經》有云:“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我卻道:非雨非雪,唯有讚歌;靜謐月色,溫馨話語。又見水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