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忠義情相關作文20篇
千秋忠義情 篇1
國二作文 ,1018字我最愛不釋手的書便是《水滸傳》了,因為我欣賞草莽英雄的兄弟情和國家義。新版電視劇的主題歌唱道:“兄弟情是沒有色的酒,兄弟情是沒有牆的家。”在當今時代,坦誠、真摯地對待他人的純真感情和為國家除殘去暴、勇於獻身的大義仍然是值得我們歌頌、學習的正能量。
在《水滸》中,宋江是眾兄弟的頭領,也最能夠體現異姓兄弟之間的情感。
想當年,宋江因題反詩被捉入大牢時,李逵摒棄了喝酒無度的壞習慣,日日夜夜寸步不離地守著宋江,保護著他的安全。戴宗也為了拯救宋江而送假信被抓入死牢與宋江為伴。這些難道不是願為對方付出的深厚的兄弟情嗎?
後來,在戴宗、宋江要被斬首的那一刻,各路英雄好漢都衝了出來。他們不顧生死,與敵軍拼得你死我活,硬生生地殺出了一條劫法場的血路。你敢說這不是綠林好漢之間的兄弟深情嗎?
說到兄弟情,林沖和魯智深的感情也足以打動人心。
林魯二人在相國寺萍水相逢,產生英雄相惜的豪邁之情,直到野豬林救命之恩,東京城照顧妻兒之義。平定方臘後,魯智深坐化浙江,林沖在魯智深墳前獨飲薄酒,想著過去的兩人的情誼,最後抑鬱而終。他們一個是力能倒拔垂楊柳,見義勇為的錚錚鐵漢;一個是武功蓋世,能屈能伸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和魯智深的情誼是我認為《水滸》裡面最樸實的、最觸動人心的兄弟情感。
《水滸》告訴給我們的道理除了兄弟之間的感情,還有普通百姓對於國家的忠義。
對於朝廷,在封建社會就等同於國家,梁山好漢對國家的感情是既質樸又純真的。宋江的理想就是“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具體說,他的志向是“替天行道”。在宋江等人看來,皇帝本來是好的,只不過是被小人矇蔽了,梁山好漢該做的,就是撥去太陽邊的烏雲,使之重煥光明而已。因此,無論是對付高俅的朝廷小人也好,還是遠征方臘也好,梁山好漢不惜損兵折將,其本質都是出於對國家的忠義之情。
只可惜,在當今社會,這種“情”與“義”有時卻淡薄得令人難以找尋。
前幾年屢屢發生的大學投毒案令我們震驚不已,最離譜的是往往因為一點小矛盾而將對方殺死在寢室的。要知道,這可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好室友啊!不僅如此,現在“扶不扶”的現象也越來越多,被誣陷的物件也千篇一律的是那些好心人。更過分的是,一些子女也不明好歹、不分青紅皁白地勒索好心人。難道這些人的心中就只有錢,沒有“情義”!
“情義”到底去哪兒了?我也不知道,我更沒法知道,我只能默默地捧起書去品味,靜靜地放下書去尋找。汲一口苦茗,讓心靈伴著苦味,和著享受,一起成長吧!
首義精神耀千秋演講稿 篇2
演講稿 ,3795字【篇一:首義精神耀千秋】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還記得1894年,甲午戰爭戰敗賠償日本軍的兩億兩百兩銀兩,和那年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嗎?列強入侵,山河破碎,人民在苦難中無力掙扎,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有志之士更是“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這一切都源於清王朝的腐朽統治。
還記得英國為了牟取暴利,無恥地向中國走私鴉片嗎?還記得英法聯軍洗劫了圓明園後,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燒了三天三夜嗎?
但對這一系列的惡行,腐敗的清朝政府,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並沒有選擇反抗,而是一方面對外妥協,一方面血腥鎮壓。
他們不斷地割讓領土,破壞了華夏大地的完整;一次又一次的鉅額戰爭賠款,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正是在這種形勢之下,一些愛國分子始終在尋找救國圖存之路,從“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到以“君主立憲”為主旨的維新運動,雖然都以失敗告終,但對開闊人民眼界、激發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促進人民覺醒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正在無形之中,一點點地撬鬆了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根基,一聲聲敲響了君主專制王朝的喪鐘。
因為有了愛國人士的堅持不懈,所以地有了中國第一名槍—“漢陽造”步槍,有了革命團體的建立,有了大量的武裝起義,並終於迎來了一次勝利。也就是1911年的武昌起義,得到了全國上下的響應,一舉推翻清政府,結束了清王朝的腐朽統治。
而如今距離當年已恰好一百年了,一百年的歷史警告我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無數革命先驅的理想,是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不懈追求。逝去的只是歲月,而辛亥革命的精神將永恆地留在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心中。
一百年前以孫中山為首的辛亥革命烈士發出的“振興中華”的吶喊,而一百年後的我們也應該努力學習,頑強拼搏。因為振興中華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我們要儘可能地實現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強國理想,來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篇二:首義精神耀千秋】
百年前武昌城頭的一聲炮響,掀開了中國歷史嶄新的一頁。
推開沉重的歷史大門,百年前苦難的中國彷彿又回到我們眼前,那一個個不平等條約就象一把把鋒利的尖刀,讓我們的母親,遍體鱗傷,茫茫中華大地,哀鴻遍野,民不聊生,腐敗的清政府的讓中國人徹底失望了,人們痛苦地吶喊著:“中國的出路在哪裡?民族的希望在哪裡?”這時,一群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人們站了出來,他們用一腔熱血,和清政府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為苦難的中國劈開一條通向光明的道路。一次又一次的武裝起義打響,一次又一次的宣告失敗,可是堅持不懈的革命黨人,無所畏懼,一路披荊斬棘,奮勇向前,清政府的淫威嚇不倒他們,打不垮他們,血雨腥風反而使他們屢敗屢戰、愈挫愈奮。終於,1911年的10月10日辛亥革命獲得了偉大的勝利,清政府徹底土崩瓦解,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帝制,就此顛覆,中國人民終於迎來了希望的曙光!
歷史總能給我們以啟迪,從硝煙散去的那一刻起,人們就一直在探究這段歷史,以期從中吸取有益的借鑑。首義的槍炮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光榮與驕傲,更是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首義精神。
首義精神集中地體現為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愛國主義精神。中華民族向來就有愛國主義的傳統,中國向來就不缺少為民請命、捨身成仁的豪傑志士。在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機面前,革命群體和個人英雄輩出,星光燦爛,革命黨人抱著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懷,登上了歷史舞臺。今天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是需要以愛國主義為力量源泉。同學們不僅要回憶歷史,緬懷先烈,更重要的是明白炎黃子孫肩上的責任,將振興中華的精神傳承下去,把它轉化成不斷完善和發展自我,不斷振興和強大祖國的精神動力,同心協力建設美好的未來。
首義精神更突出的體現為勇於創新改革的精神。辛亥革命是一次劃時代的創新和改革,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起民主共和的旗幟。“世人未為我敢為,天下未發我首發”,這就是首義的“敢為天下先”的創新改革的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源泉。今天我們祖國實施科教興國,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關鍵就在於深化改革,不斷創新。這也要求同學們秉承創新理念,不光要掌握書本中已知的東西,還要掌握把不曉得的東西都弄清楚的能力,要善於發問、大膽質疑,敢於突破原有的桎梏,勇於挑戰自我的侷限,創造前人和他人未曾取得的成績。
首義精神還始終貫穿著一種頑強的拼搏精神。武昌首義前夕,反動派屠殺多名革命黨人,英雄們臨刑時“神色益壯”,當眾演說,甘為“四萬萬同胞受死”,並號召大家“起來革命”。10月下旬開始,武漢保衛戰苦戰經月,殉難2600多人,為全國各省響應革命贏得了時間,體現了革命黨人頑強拼搏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拼搏是一種精神,只有拼搏,人生才能綻放異彩;只有拼搏,才能發揮智慧的潛力;只有拼搏,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同學們今後的學習和成長的道路還很長,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需要有拼搏精神,沒有任何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是一馬平川的,當面臨坎坷和困難時,我們是選擇放棄逃跑,還是選擇迎難而上,做出選擇通常只是一念之間,此時此刻,需要的正是武昌首義的頑強拼搏精神。
武昌城頭的槍聲漸漸遠去,起義門前的硝煙也漸漸散去,歷史的車輪走過了100年。逝去的只是歲月,永恆的辛亥革命的偉大精神,辛亥志士永垂,辛亥精神不朽!毛澤東同志曾對年輕的學生們語重心長的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讓我們每一個青少年發揚辛亥革命的光榮傳統,奮發圖強,努力拼搏,去迎接我們祖國更加輝煌燦爛的未來。
【篇三:弘揚首義精神擔負歷史責任作文】
歷史,就像一條源遠流長的長河。今日,讓我們開啟記憶的閘門,翻開塵封了百年的1911年10月10日那一頁,我的耳畔,彷彿又聽見了武昌城頭正義而又激烈的槍聲,眼前似乎又重現了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聚集在“振興中華”旗幟下,為挽救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奔走呼號,血灑街頭的壯烈情景。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轉瞬間,一個世紀已經悄然過去,而革命先烈們的業績卻熔鑄成了不朽的史詩,他們的理想抱負在今天已經變成了現實,先烈們曾生活和戰鬥的這片土地也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讓我們紀念辛亥革命,因為,辛亥首義的豐功偉績彪炳千秋;今天,讓我們紀念辛亥革命,因為革命先烈的精神永垂不朽;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還因為辛亥革命為我們留下了一筆難以用金錢計量的彌足珍貴的財富—辛亥武昌首義精神。
偉大的辛亥革命發端於武昌首義,在中國的歷史程序中,武昌首義居功至偉,武昌首義的歷史留給荊楚兒女無尚的光榮與自豪,更饋贈了我們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辛亥革命的精神就是救國救民,振興中華的強烈愛國主義精神。是“世人未為我敢為,天下未發我首發的”一種首義精神,也就是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革命啊,革命!得之則生,不得則死!首義精神就是不畏艱險,敢於獻身的偉大精神。“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就是一呼百應的協作精神。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實現各民族一律平等、進步、共存共榮為奮鬥目標。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歷程中,由於黨的民族理論的科學性和黨的領導的正確性,各民族在共創中華過程中形成的中華民族精神,進一步得到昇華、提煉,給中華民族打了一針“興奮劑”。增添了新的內容,諸如長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新時期創業精神等等,都是中華民族在特定時代、特定時期、特定條件下的新體現、新亮點,併成為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為建設祖國凝聚力量。
歲月更迭,滄桑鉅變。昔日破敗落後的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我們是新中國的建設者和繼承人。應該始終牢記先烈的教誨:“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與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中華民族精神深深紮根於中華大地豐厚的文化和歷史的沃土之中,中華民族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歷經磨難而信念愈堅,飽嘗艱辛而鬥志更強,創造出燦爛的中華文明,民族精神始終是重要的力量源泉。
在新的歷史時期,億萬人民是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實踐主體,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最好繼承者、倡導者、發揚者、實踐者。對中華民族來說,21世紀是充滿希望又充滿競爭的世紀,這種競爭,不僅表現在經濟實力、國防實力等方面,也突出體現在民族凝聚力方面。民族凝聚力的加強來源於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來源於各民族的共同理想,來源於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廣泛吸收了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兼收幷蓄,海納百川,它既同我國傳統美德相承接,又同社會主義思想相統一。它以與時俱進為特徵,既反映了歷史上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當代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成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同學們,我們是怒放的鮮花、初升的太陽,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祖國的強盛復興之責靠我們來擔當,在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之際,讓我們一起向我們的先輩立誓:為國而生!為國而學!甚至為國而死!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因為我們的心永遠屬於祖國!
首義精神耀千秋作文 篇3
高二作文 ,3398字【篇一:首義精神耀千秋】
你知道“首義精神”是指什麼嗎?媽媽告訴我:“今年是辛亥革命100週年。”為了緬懷革命先烈,媽媽陪我一起開始閱讀《首義精神耀千秋》這本書。
看完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了這段歷史,首義精神更讓我感動。翻開塵封了百年的1911年10月10日那一頁,我的耳邊彷彿聽到了武昌城頭的激烈槍聲,眼前似乎重現了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聚集在“振新中華”的旗幟下,為挽救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奔走呼號,前仆後繼,血灑街頭的壯烈情景。我彷彿看見許多人手中揮舞著“十八星旗”,臉上露出興奮的笑容。那些在辛亥革命中被害的革命志士怎能不令人感動與緬懷,是他們的鮮血與孫中山的正確領導才使我們有這如此美好的生活!他們追求真理、不怕犧牲的精神怎麼不讓我們為之動容?他們的一生,猶如燈塔,為我們領航著,讓我們與他們一樣,敢於創新,敢於拼搏,跌倒了爬起來,微笑向前闖!
因為辛亥革命,因為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我們的祖國漸漸富強,漸漸強大,越來越美好、繁華,作為現在的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做好自己應做的事,爭做祖國的接班人,爭當祖國未來的棟樑。
在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機面前,革命群體和個人英雄輩出,星光燦爛,他們不計較個人得失,舍小家顧大家,奮不顧身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從龔允衝“人在島在國旗在,誓與海島共存亡”的豪邁誓言,到今華夏子孫無比振奮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無不使我們感到胸襟開闊,意氣風發。
今天佇立在祖國曆史的長廊上,我看到了死比泰山還重的張思德同志的身影,他那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光照千秋,啟迪後人;我聽到助人為樂的解放軍戰士雷鋒同志吟誦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我還領略了平凡的歌手叢飛對那些貧苦孩子們的愛心:見到了為人民的健康、國家的富強虎門硝煙的林則徐……他們對人民任勞任怨的無私地奉獻贏得了世人的景仰。
歲月更迭,滄桑鉅變。21世紀的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神州七號的成功發射、首次太空漫步,再一次證明了中國人的實力。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是新中國的建設者和繼承人,應該始終牢記先賢的教誨:“顧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先輩們為祖國的歷史譜寫了多麼華麗的篇章,贏得了多少讚譽,而今這本史冊傳到了我們手中,我們應該續寫更加瑰麗的詩行。同學們,讓我們弘揚首義精神,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強國理想而努力拼搏!
【篇二:首義精神耀千秋】
1911年的10月10日,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發動武昌起義,辛亥革命勢如潮水,一舉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從而引發一場席捲中國大地的偉大變革。
歷史總能給我們以啟迪,首義的槍炮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光榮與驕傲,更是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首義精神。
今天,我們重溫這段歷史,對於同學們今後的學習乃至成長,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義精神集中地體現為愛國主義精神。在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機面前,革命黨人抱著熾勢的愛國主義精神,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和生命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英勇的革命主義戰士黃繼光為了掩護同志們,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敵人的槍眼。劉胡蘭為了革命事業,在敵人的鍘刀面前,大義凜然,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毛主席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更有楊靖宇、趙一曼、方誌敏等無數的革命先烈,他們為了民族的解放和勝利,不惜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現在這個和平年代,首義精神不是要我們去拋頭顱,灑熱血。但首義精神卻賦予我們神聖的使命,那就是團結協作、奮發向上。在前不久我校舉行的達標運動會上,我們四(3)班的同學齊心協力,團結一致,勇於拼搏,在拔河比賽專案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同學們不僅有集體榮譽感,而且在言行舉止方面更是嚴格要求自己,講文明,懂禮貌,愛護校園環境,積極參與學校舉行的各種活動,為班級爭光。同學之間,都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不管誰遇到困難,其它同學都會馬上伸出援助之手。
我們這一代人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今後的學習和成長的道路還很長,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需要有拼搏精神。當我們面臨坎坷和困難時,要想到革命先烈為了振興中華所付出的代價。因此,我們要勇於拼搏,迎難而上。我們身上肩負著建設祖國的大任,這也要求我們秉承首義精神,繼承革命遺志,勇於創新,開拓進取,不光要掌握過硬的書本知識,還要勇於挑戰自我,積累豐富的課外知識,創造前人未曾創造的成績,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為祖國的繁榮與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辛亥革命是一次劃時的創新和改革,歷經百年滄桑,中國在困境中崛起。我相信只要我們永遠保留著首義精神,中國定會成為世界上最耀眼的明珠。
【篇三:首義精神耀千秋】
開啟記憶的閘門,翻開了塵封百年的1911年10月10日那一頁,我的耳邊彷彿聽到了武昌城頭的激烈槍聲,眼前似乎重現了以孫中山先生為首的一批仁人志士,聚集在“振興中華”的旗幟下,為挽救貧窮落後的中國,前仆後繼,血灑街頭的壯烈情景。
一個世紀過去了,革命先賢們的業績熔鑄成了不朽的史詩。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因為辛亥首義功績彪炳千秋;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因為辛亥志士永垂不朽;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更因為辛亥革命為我們留下了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辛亥武昌首義精神。
所謂首義精神,主要是中華民族固有的世代傳承的愛國主義精神。什麼是愛國主義精神?那些曾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們早已作出了回答,那些為祖國發展壯大而獻身的人也作出了回答。但我們只是小學生,我們沒有戰場可上,也沒有能力去為祖國做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難道我們就能不愛國嗎?是的,以我們的能力,現在的確做不了什麼,但我們可以努力學習,等到長大後有了能力,再來報效祖國!只有現在打好基礎,將來才有能力報效祖國。
首義精神還始終貫穿著一種拼搏精神。拼搏是一種精神,只有拼搏,人生才能綻放出無限的精彩;只有拼搏,才能發掘自身的潛力;只有拼搏,我們才能實現各種遠大的理想。我們今後學習和成長的道路還很長,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需要有拼搏精神。沒有任何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是一帆風順的,當面臨坎坷和困難時,我們是選擇放棄逃跑?還是選擇迎難而上?做出選擇通常只是一念之間,此時此刻,需要的正是武昌首義的頑強拼搏精神。
我們一定要把這種精神發揚光大,怎樣發揚呢?只有靠我們努力學習,天天向上了!
【篇四:首義精神耀千秋】
1911年的10月10日這一天,是一個令千萬中國人民激動的時刻,古城武昌城頭的槍聲震撼了全中國。孫中山領導下的湖北革命黨人成功發動武昌起義,打響了推翻帝制的第一槍,辛亥革命勢入潮水,它一舉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
今天我之所以能夠在這裡學習,都要感謝我們的革命先輩,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你說,我怎能不對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創立的不朽業績而肅然起敬呢?透過歷史的眼眸,我彷彿看到在硝煙瀰漫戰爭上,孫中山帶領著士兵們發起那神聖的一槍。今年是辛亥革命的一百週年,首義的槍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光榮與驕傲,更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首義精神。
首義精神集中體現為愛國主義精神,在民族危機面前,革命先烈抱著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懷,不計較個人得失,投身革命洪浪中去。今天,我們不僅要緬懷先烈,更重要的是要將振興中華精神傳承下去。為建設美好的未來而奮鬥。
“世人本為我敢為,天下來發我首發”,這就是首義的“敢為天下先”的創新改革的精神,辛亥革命是一次劃時代的創新和改革,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人類進步的源泉。這也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不光要掌握書本已知的東西,還要大膽質疑,勇於挑戰權威,創新前人未曾有的成績。
首義精神始終貫穿著一種拼搏精神。只有拼搏,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我們今後學習和成長的道路還很長,當我們面臨坎坷和困難時,我們需要的正是武漢首義的頑強拼搏的精神。
一個世紀過去了,但首義精神卻一直流淌在我們中華兒女的血脈裡,它將激勵著我們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鬥。
繼承遺志·立志成才——讀《首義精神耀千秋》有感 篇4
讀後感 ,574字通過學習《首義精神耀千秋》,與歷史真正的“零”距離接觸。我親身感受了他革命的氣息,
辛亥革命結束了在中國綿延兩千年的封建帝制,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無數的仁人志士為了追求真理,不畏犧牲,我們當然不能忘記,要以此來激勵我們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未來,是屬於我們的,未來的歷史的樂章由我們去譜寫。我忽然覺得自己是多麼渺小,就像在沙漠中那一粒不起眼的細沙,微不足道。跟這些志士相比,我又為這個社會做了什麼呢?回首過去的歲月,我是為了自己而生存,我所做的每一件事,又有哪件是有意義的呢?
而今天,將會成為我認識中新的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轉折。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而現在,我還等什麼呢?從現在開始,從生活的每一滴做起,我們要學習革命烈士,把他們的精神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心裡!作為一名小學生,我能為貢獻祖國出一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能力,增強素質,適應社會需求,做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去報效祖國,投身社會。把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作為自己的責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雖然我們不能像他們那樣,為了革命,為了人民,為了祖國,為我們民族的進步貢獻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為人民,為社會,出一份力。雖然我們的力量很小,但是,我相信,如有千千萬萬個像我們的人站出來,國家能更加繁榮、更加昌盛!
千秋諸葛我評說 篇5
國三作文 ,1388字諸葛孔明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所傳頌,即使經歷萬載的時光,也從未被世人從歷史的記憶中抹去。深究緣由,大概是出於每個人對他的卓越的有心而發的崇敬。而這種卓越的理解,在今天看來,已是人盡皆知,顯而易見的了。
諸葛亮之卓越,在於“才”。說到諸葛亮的才能,沒有人可以不肯定。因為即使是在社會科技文明高度發達的現在,能與諸葛亮比肩的智士,也寥寥無幾。
也正是他這超人的智慧,讓劉備三次進草廬拜訪,留下三顧茅廬的千古佳話。而不論是隆中對中一針見血的政治藍圖,還是赤壁之戰中巧借東風的火燒戰船,都毫無保留地把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先攻荊益,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和諧睦鄰,思維的開闊、邏輯的嚴謹令人驚異。火燒戰船中趁蔣幹盜書之際請龐統出山,採納徐庶建議,再巧借東風,從而取得大勝。
這種“才”,是一種天生而來為基礎而又不全依靠先天賦予的可遇不可求的才能。在我看來,先天的天賦只是幼苗,倘若讓其成為參天大樹,還要在生活中養成善於思考、樂於推敲的品質。而對於這一點,諸葛亮就是最好的印證。我們無人能否認諸葛亮的天資。但試想,諸葛亮本只是個彎腰種地的農民,卻通曉歷史、地理,精通各事。除了知識積累外,善推敲也是功不可沒的。如果沒有這種品質,大概諸葛亮就不會免於終生種地的命運,更不會揚名於天下,名垂在青史。
諸葛亮之卓越,在於“勇”。俗話常說“有勇有謀”,兩者常被聯絡在一起。而諸葛亮就是這樣,可以說“才”是基礎,而“勇”是“才”變成“成”的反應條件。若沒了實施的勇氣作支柱,莫大的“才”也不能走向成功,取得成果,而“才”又有何用?所以說,沒“勇”的“才”不是真“才”,而沒“才”的“勇”便是瞎“勇”,兩者間是緊密相連的。
草船借箭中,魯肅多次來催,告誡到期不交差當斬,諸葛亮也不為所動,心中算好了就認準了,毫不動搖。這份堅定是難得的,即使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這種品質也是能促成大事的。一個人沒有坐得住的穩沉勁兒,做事總火急火了,聽風便成雨,風來便動搖,這類人必不成大事,越關鍵時越冷靜,不動搖,堅持自己主張的人,才能夠取得最後的成功。這,便是堅持、堅定之“勇”,亦是我眼中最大的諸葛亮的“勇”。
諸葛亮之卓越,在於“忠”。“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第一次讀出師表,便被諸葛亮的忠心所打動,腦海中泛現場景,便幾度要曾落淚。本想在亂世中苟且偷生,卻遇到了劉備的賞識和認同,從而許其以驅馳,二十年間征戰南北,出駛東西,只為了一個興復漢室的偉大夢想。對劉備之於劉禪的肺腑之言,令人感動。同時也向我們展現出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而這真誠則是人間最美的品德,諸葛亮一生,前為劉備進盡謀略,屢出妙計,後為劉禪苦心教誨,幫助照顧,可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枉被視為千古臣倍之中的典範了。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從三顧茅廬開始徵走天下,到五丈原病逝離去,為劉備,為漢室,出盡無數謀略,用盡全部心血。後來劉備白帝城託孤,把兒子交給了他,便精心教育培養,寬容照顧。雖生前先帝有言若劉禪無能可廢,而諸葛亮卻未敢獨霸政權。一生都在為自己興復漢室的理想作著一個全然的輔佐者,這是人生的大智慧,亦是諸葛亮最加動人的“忠”。
“諸葛孔明,臥龍也。”他既有著龍的智慧和勇氣,又皆備“臥”字的淡泊名利,甘作配角,他在中華歷史上了無聲息地書寫了一條龍的傳奇。或許臥龍兩字便是對諸葛亮一生所有卓越成功最真實、最確切的寫照吧。
千秋諸葛我評說初三作文 篇6
國三作文 ,4731字【篇一:千秋諸葛我評說】
中軍帳裡卜卦,誰輕搖羽扇指點江山?天下亂時初出,誰空城彈唱退了梟雄百萬?每讀青史,我涕零著亮的涕零,恍若看到了臥龍的天下,亂世的天下。
隆中,茅廬,三顧
臥龍始出山,這一出,驚得天下英雄盡折腰,驚得亂世風雲急湧。收二川,排八陣,取西蜀,定南蠻,他縱橫在時代的縱橫裡,淡然在天地的淡然間。他沉如大海潮生,瀚如廣漠無際,動則明察如鷹隼,靜則運籌帷幄中,當真只有亂世才生得出這般人物,也只有亂世才能養育著這般人物,像星辰般劃破日與月的邊緣,撕裂隱晦的黃昏與後夜。
白帝城,先帝託孤
伯樂終於要走了,他成就了千里馬的榮耀。可是千里馬,終究只能與伯樂共鳴啊!我在想,失去了劉備的孔明該會多麼寂寞,失去了三顧知已的臥龍會怎樣傾頹。託孤?是啊,當年桃園三兄弟一一死去,徒留孔明孤單一人,撐起蜀漢江山。值此危亡,他非同司馬一氏般謀權篡位,忠義在這個已權傾朝野的蜀相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像上古盤古一樣撐起了國家的天地,劈開混沌與阻礙。
五丈原,燈盞將昏
七七四十九盞,燭光晦暗,黑白無常與小鬼們已帶著鐵索來捶門了啊!“諸葛亮!爾等速速與我同走,何必牽念那個小皇帝!”鬼神叫囂著,賊人也叫囂著。—“將軍!將軍!”門外忽進一人,行動生風,卻巧巧的熄滅了一盞火燭—就這樣,就這樣離去了吧!傾盡了所有的崢嶸歲月,帶著不盡的夙願與金戈鐵馬張揚的呼嘯離去吧!
臥龍一死,縱是看遍這天下英雄,看盡千秋江山,也是黯然失色。千年一瞬,我附和著的讚歎過孔明的睿智,虛偽著的驚訝於八陣圖的變幻,可至今也不懂他的睿智,不解八陣圖的變幻。孔明也不需要謬讚吧?亂世沒有對錯,沒有正義與非正義,只是各為其主罷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才是他一生的寫照。
【篇二:千秋諸葛我評說】
自受任於敗軍之際,就嘔心瀝血、夙夜憂嘆;從奉命於危難之間,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天下梟雄,誰不懼其神機妙算;古今好漢,誰不服其博大精深。此之者誰?諸葛孔明也。
青山依舊在,感卻花已盡。物是人非事未休。曾幾何時,諸葛孔明的那份為人臣子的忠誠不曾出現在我們的視線範圍內,一條盤踞已久的臥龍,頂起百姓頭頂的一片天,也許只因為當年劉備的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也許是因為他對劉備的那份君臣之情依舊,正是他,手中羽扇輕搖,看破江山紅塵。
“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師表見老臣心”
報先帝,忠陛下。本以為失去了伯樂的千里馬,必將悲慘後生,卻為了白帝城託孤的重任,日夜辛勞,恐付不效,我感慨於孔明的感慨,同時卻也惋惜於孔明的惋惜。
雖有蓋世英才作丞相,卻也有昏庸無能的劉禪作後主:天才的靈魂寓居陋屋下。就因為諸葛亮太過忠於陛下,所以無取而代之之意,漢室傾頹不是沒有你的責任,但誰又忍心去斥責?畢竟這一切始於你那份肝膽相照和那顆對先帝和後主的赤膽忠心。
收二川,排八陣,取西蜀,定南蠻,六出七擒,東和北拒,誰與爭鋒?諸葛在與天博,身處草廬卻能運籌帷幄中,決勝千里外。儘管結局是不盡人意的……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還記得他火燒新野的胸有成竹,還記得他七擒孟獲的寬忍恢巨集……再怎樣博大精深,再神機妙算,時間的磨蝕終究消弭不了一代忠臣的人格魅力。
【篇三:千秋諸葛我評說作文】
是他,揮動著羽扇借來了東風,燃起了赤壁的雄雄烈火,燃起了蜀漢的希望之燈。臥龍鳳雛的名號響徹神州。諸葛孔明,臥龍居士,為蜀漢的功業流盡了身上的每一滴血。
草船借箭,火燒赤壁,這是偶然麼?這是天意麼?不,不是,他是在博,在博數萬將士的生命,在博蜀、吳的疆土,在博他的項上人頭。這一切只不過是他的一個賭局,勝了則三足鼎立,敗了則人頭落地。他巧妙地運用了曹操的過度謹慎和多疑,三日之內運用大霧騙得了曹軍十萬餘支箭,在水面上逆風用火攻,這是一場好像不可能勝利的戰役,卻因他精準地觀察了天相,利用一時的順風,火燒鐵索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鐵索連舟,佈滿曹操的雄心的鐵索連舟,就這樣在曹操眼看著勝利在望的時候,被孔明一併擊沉。
七擒孟獲,布空城,這只是普通的計策麼?不,不是,這是他對人心的透徹觀察。如果只單單擒住孟獲而不讓他心服,孟獲必然不會就此罷休,所以他七擒七縱收穫的不僅僅是南蠻的和平,而且是南蠻人從心底佩服諸葛孔明,佩服蜀漢政權。這樣的勝利來得比單單鎮壓叛亂來得牢固得多。空城計,這是他在與天設的一場賭局,押的就是他和他那幾千將士的性命。贏了,安全撤出;輸了,便只有喪命於此。
他為了報答三顧之恩,費盡心思去保住蜀漢江山,可惜後主無能,蜀漢江山已千瘡百孔。五丈原前那四十九盞燈是他的最後一搏。但是,燈滅了……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沒了,什麼都沒了,輸了,確實已經輸了。
罷了,罷了,反正也已經努力過了,天要亡諸葛孔明,這又有什麼辦法呢?
就讓這一切的一切隨時間而逝去吧,既已無力迴天那就隨它去吧,諸葛孔明閉上了雙眼……一顆流星劃過了天邊。
【篇四:千秋諸葛我評說】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這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你羽扇綸巾,運籌帷幄,讓人望塵莫及,雖然終究避免不了蜀漢滅亡的命運,但為蜀漢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赤誠如獵獵紅旗飆飛在歷史的長空。
千里馬終究須遇到伯樂方可馳騁疆場、劉備三顧孔明於草廬之中,慧眼識英,孔明由是感激,遂出山相助劉備興復漢室,為三國曆史繪就了一席華美的蜀繡,寫成一段輝煌的歷史。
火燒赤壁燒退了曹操的囂張,為蜀國在鼎立局面之中謀得了一席之地;六出七擒定南蠻,東和北拒定曹操,定下了蜀漢基業。
伯樂逝去,託孤於孔明,孔明則一心只為酬三顧,輔佐劉禪治蜀漢。後主昏庸無能,孔明北上伐魏,“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是啊,連陸游這種愛國文豪都有如此讚歎,還有誰能與孔明比肩?在與孫權對戰之時,曾三氣周公瑾,令其魂歸離恨天,他仰天長嘯,“既生瑜,何生亮?”
魏國被司馬氏奪權,但你卻忠心如故,雖然後主無能,但三顧之情依舊時湧於心。為達先主遺願,你古稀之年仍率兵伐魏,但天既可生亮,亦可亡亮,五丈原前的四十九盞明燈,本是你生的希望,但燈既滅,亮亡矣。縱然諸葛孔明神機妙算,但卻無力迴天,只求天亡諸葛而保蜀漢。
但天要亡蜀漢,孔明回天乏術,卻仍以已死之身,嚇退了活司馬。“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你神機妙算無人敵,“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你功不可沒無人蓋。
失去伯樂的千里馬,無人欣賞終會滅,臥龍無主也終會傾頹,你就像一顆流星劃過天際,留下了韻短而味長的一筆。但“是非成敗轉頭空”,真正流傳於世的是你不滅的精神。如今“青山依舊在”你卻已與世長辭,希望死後你的靈魂仍會與“尋尋覓覓”你的先主,而不要“冷冷清清”的獨自的驅馳,隨手從你的文章中點曲輕歌,便可唱盡萬古的忠心,欲言無語淚先流中更多了一份對孔明的敬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你終生的寫照。
【篇五:千秋諸葛我評說】
丞相:
透過歷史的漫漫煙雲,回眸你一襲白衣,循著琴音尋你,在那低陋的茅屋裡,你指間的深藍旋律,似空谷幽蘭,扣擊我的心絃。
初遇你,是多年前一卷三國。那時我觀三國,只為二人—白衣諸葛青衫奉孝,你們錯落而生,卻綻放了同一種美麗。
我一度想要讀懂你,但我忘記了,能被人輕易讀懂的又怎是真正的孔明,也許你不曾想過幾千年後有一個女孩追隨著你思想的印記,但你一揮羽扇令萬物暗淡的泰然,成為了她心底不可磨滅的慰藉。
於是,東漢末年的你,21世紀的我,在一種無形的力量作用下,心相近,心相惜,那一刻關於時間關於其它一切,也都不再是隔閡。
歸於原點,在隆中躬耕的你,淺吟《梁父吟》的你,還只是自己的孔明。直到那個男子叩響了你的柴荊,直到你在他的眼中找到了仁慈,直到你決然三拜二十七年傾隨的陋屋,便註定了,你將是蜀漢的孔明,是天下的孔明。
於是,從此放卻閒雲野鶴之身,擔起任重道遠之責。
你離開的是隆中,走向的是天下。玄德是你一生的折點。你是玄德一世的明燈。三國歸一在你的眼中,已成己任,知遇之恩在你心裡,甘奉畢生。
他人讀三國,讀的是丞相的足智多謀。我讀三國,讀的是丞相的情深義重。所謂借東風,氣公瑾,擒孟獲,擺空城。不過是後人強加於你的枷鎖,而真正的你,是隆中對時的豪邁,是輔後主時的無奈,也是撫孤堂裡的沉重承諾,沉重到讓你積勞成疾、青絲換華髮。
白色的城牆白色的雲,白色的衣襟白色的你,榻前的一字一淚,驚起一行北上的歸鴻。也許正因為有你,玄德才毫無顧慮的離開,但你也說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知道此後這句話安慰了別人,是否安慰了你?
丞相,究竟真正的你是什麼樣子?是智者,還是義士?大擺空城之際是何樣的心情,是忐忑,還是泰然?三國紛爭在你眼中又如同何物?是浮雲,還是迷霧?我想知道的不會過多,只是一個真切的孔明罷了。
三哭馬謖以謝友,七縱孟獲換貞心,我分明看到了一個重情重義的孔明。郭嘉、周瑜都是我最心愛的賢相謀士,而你卻是我心中最崇敬的聖人。因為有你,我幻想回到東漢之末,陪你看亂世紛爭,城外廝殺,陪你嘆世事蒼茫,爾我渺渺。
有一方寸土有桃花散盡的幽芳,有清骨殆盡的陳香—提起五丈原,那是一個令諸多人腸斷的地方,總會突顯些許悲涼和寂寥。但對於你,這裡是曾經征途塵起的地方,也是你最後的歸宿,連這時的落日都是血一般的壯美。
你的出山,結束的是紛亂;你的殞落,結束的是責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八個字,你用一生書寫。
我,讀得懂天下英雄誰敵手,卻讀不懂你眉間一點哀愁;
你,讀得懂公瑾的蕭蕭《長河吟》,為何卻讀不懂自己的悽悽《梁父吟》?
丞相,今夜為你點亮一盞孔明燈,你的恢弘,待後人敘寫—
【篇六:千秋諸葛我評說】
自古天下風雲變幻,硝煙戰火四時瀰漫,自是英雄四起,豪傑併發,天下,卻是有能者而居之。
諸葛亮,你自恃才比管仲,智比樂毅,忠心不二,匡扶漢室,輔佐劉備,為其辨偽去妄,鋤奸拔佞,更是助其三分天下,自立為王,你卻孑然一身,清高自傲,一心為主,謹小慎微,成就你完美偶像,無上崇高的千古一相。
難道你,便就此知足?
你既有大才,卻為何不懂得審時度勢,你有沒有想過,若天下為你諸葛亮所掌控,歷史是否會是另外一番景象?
且莫說你才學淺薄,擔不起天下之大任,試問天下梟雄,縱是萬千豪傑,峰侯各路,又有幾人能在你之上?且莫說你只是紙上談兵,無真刀真槍之能,看火燒連營,赤壁大戰,哪一場仗打得不是轟轟烈烈,酣暢淋漓?!
若論統帥之智,你不下於樂毅,論相臣之識,你更是不下管仲半分;你不缺用人的眼光,不乏度勢的氣量,你少的是那“眾人皆醉我獨醒,眾人皆濁我獨清”的自信與霸氣。
或許你誤了蜀國的錦繡前程,或許你錯過了蜀國的大好河山,可是,我卻在你字字珠璣的《出師表》中看到了你的真心。
你並非是不懂的認清事實,而是你對劉禪有著太多的期待與希冀;你並非是不知道江湖若是由你掌控會風生水起,而是你對劉備,對蜀國有著絕對的忠心與信任。
你是諸葛亮,你是那個劉備三顧茅廬請來的天之驕子,豈會與常人所苟同?你是諸葛亮,你是舌戰群儒聯合孫權打敗曹操的諸葛亮,豈會有尋常世人看穿你的心思?
誰人能懂你把一生為國、死於戰場當做你最美的歸宿,誰人能曉你把一生奮鬥,輔佐二帝當做你最好的堅守。或許在歲月漸漸失去的歷史長河中,你驗證了自己當時的淺短,我卻在你厚重的歸去中聽到了你赤誠的呼喊:我,不後悔!
歲月的飄帶劃過你逝去的衣袂,帶走你的過往,帶去你的輝煌,你卻完美的合上眼瞼,仰天長嘯,讓歲月的歷史上烙印下你的身影,讓後人知道,曾經有這樣的一個人,擁帝王之才,卻甘居丞相之位,不是由於他不識時局,不是由於他不識明君,而是因為,他飽含著對國家的忠貞,對君主的期待。因為他是諸葛亮,一世英雄,千秋翹楚,諸葛亮!
怒顏可誤千秋業 篇7
高一作文 ,912字眉頭蹙起,斂起面容,雙目瞪大如銅鈴—這不正是我們“怒髮衝冠”的表現嗎?感嘆於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且看“怒”字的構造。上為“奴”,下為“心”。顯然,用心良苦的祖輩是在提醒我們:當我們發怒之時,便淪為了心靈的奴隸。
南美洲有一種棕熊,奔如疾風,力大無窮,著實是讓當地的土著居民頭疼的猛獸。那麼,聰明的印第安人是如何獵殺它們的呢?他們將磨製好的尖銳石塊用草繩捆綁好吊在樹上,並抹上香甜的蜂蜜。熊循著蜜香而來,想吃上可口的蜂蜜。當它用掌觸碰石塊時,石塊撞擊到樹幹,反彈回熊的身上。渴望吃到觸手可及的美食卻頻頻受阻,憤怒的棕熊萌生一種瘋狂的報復心理,它開始不停地用健碩的熊掌擊打石塊,石塊也更迅猛地還擊著熊。
最終,當奄奄一息的熊轟然倒下時,早已藏匿多時的印第安人此刻便衝上來,朝著熊的腦袋補上最後一記致命一擊,把原本難以捕獲的棕熊輕鬆收入囊中。
到底是什麼打倒了這看似可怕的猛獸呢?正是它自身不可遏的狂怒啊!由此可見,憤怒可以毀滅自己。
當我們被憤怒衝昏頭腦的時候,難免會像故事中愚笨的熊一樣,陷入了致命的惡性迴圈中:只知道朝眼前惹自己發怒的人或事針鋒相對,卻不知道尋求有效的解決手段,難逃失敗的厄運。一時的快慰過後,剩餘的便是無盡的懊悔與沮喪。
尤其是血氣方剛的青少年,短暫的任性和衝動往往給人生銘刻下不可磨滅的遺憾和恥辱。
冷靜是一劑良藥。
平息胸腔中熊熊燃燒的怒火,讓思維在靜如止水的心境中得以運轉過來,思考解決問題的良策,遠比一時意氣用事要來得明智。腦海中勾勒出千軍萬馬,馳騁疆場,縱然胸中有千丘萬壑,也不讓對手看穿一絲的破綻,這正是冷靜賦予的饋贈。很多時候,只需平復心境,靜思片刻,縈繞著的睥睨天下的氣度便可令人望而生畏。
聰明的熊,如果懂得繞行,舔淨石頭上邊的蜂蜜,那麼讓守候在一邊的印第安人心急火燎卻也只能無奈地乾瞪眼。只可惜愚笨的棕熊無法控制住情緒,任由憤怒吞噬了它的理智,所以縱然它有壯如山的身軀和力氣,最終也難逃人類精心佈下的陷阱。
憤怒的模樣,面目猙獰,一點兒也不好看,展現出來的只是狼狽的面相和粗魯的言行,沒有絲毫的魄力。
所以,請舒展開緊皺的眉頭,露出一抹笑顏吧!看,頭頂上,有非常遼闊的蒼穹。
縱一刻,也千秋 篇8
高一作文 ,750字夜深了,皎潔月光給大地鍍上一抹充滿詩意的銀白色,清脆的蟲鳴聲將夏夜的悶熱打散,輕輕地,輕輕地飄入耳朵,盈潤在心裡。在天的東北角,浮雲被掀開,月牙從雲裡探出頭來,打量著漆黑的蒼穹。此時的我正端坐在床上,屏氣凝神,誓要將遊戲通關。
那時的我,可謂標準的差生,上課睡覺,作業靠抄。記得在初三前幾次考試,數學考出了驚人的40分,但被遊戲麻木的我毫不在意,照樣晚上熬夜,上課補覺,流連在虛擬世界的我,逃避著學業的繁重,換來的卻是精湛的遊戲技術與刺眼的分數……
終於,遊戲玩完了,已是2:00,我摸索著到陽臺上洗把臉。夜還是像往常一樣,黑色朦朧了一切,不過在不遠處的教師公寓裡,一抹蒼白的燈光在黑暗中卻顯得格外扎眼,放眼望去,“咦,不是班主任的宿舍嗎,怎麼開著燈,難道也在打遊戲?”我壞壞地笑了一下,可陽臺上一個人影引起我的注意—他正伏在桌子上寫著什麼,在狹窄的桌子上,一疊厚厚的本子放著—難道是班主任在改作業?我開始感到些許愧疚,但隨後,他關了燈,走進了宿舍,老師的背影在突兀的燈光下,是那麼高大……我看了看手中的手機,將它關機了。
第二天早上,看著老師憔悴的神情,心中愈發不安,上課了,我強打精神,第一次認真地聽完了一天的課。
夜幕降臨,燈光依舊長明,只是少了一個瘦小的身影。另一邊的宿舍,少了一個全神貫注於遊戲的差生,多了一個檯燈下奮鬥的剪影;下課時,少了一個嬉戲打鬧的學生,多了一個埋頭學習的背影。老師在陽臺上的一瞬間,卻深刻地映在了腦海裡,徑直通往記憶的深處。
縱一刻,也千秋。
是啊,這個在我調皮時包容,不懂時耐心教導的班主任何嘗不偉大!身子雖小,卻散發著關心愛護學生的光芒。若為蠟燭,不成蠟淚便成焰火。無私的奉獻,辛苦的栽培,是他的代名詞。
那一瞬間,我領悟到了長久的師恩。
深秋桂子情 篇9
高二作文 ,1174字早早起來後,四處走走,感受著這微寒的清晨。
細細地便聞到空氣中彌散著的甜甜的氣息,突然間,我知道—桂花開了。
處在這深處中,驀地感到了一各久違的滄桑,便又有一個年頭的結束了。我心中暗自這樣想著,說不出愉悅,也道不出悲哀。
踩著步子,慢慢地沿循著路面走著。行道兩旁已不知不覺地站滿了兩排桂樹,就猶如列隊的兵士站崗。置身其間,總是說些什麼的,終究還是訥於言辭,輕輕地靠近一棵桂樹,我小心地打量著這出水靈的少女來。
看著這開放著的已不趕早的桂花,聞嗅一番歡濃郁的香氣,自下而上湧起一處對於自然的禮讚,更是憐愛這些花兒們—矮關的樹下,可惜是盈滿了它們的還未清殞的殘體。這番次第,者有憫“憐香惜玉”時的情結。相比之下,那些此時依舊在枝芽間隱現的小花,又該是多麼的幸運。這些銅粒似的充滿清香的小生靈啊!不過終究是隨著自己的意識流想到了它們的凋零的時刻,也許幾天或十幾天,再次來時,應該是再會遇不上這群精靈了。雙手輕輕撫弄著葉片,只看待著眼前盈斥的綠意,在樹的一側,我凝住呼息靜守著淡淡的悲哀。
底下的桂花到底是繚亂了自己,化散了思緒,我又重新地回到了這層花朵所鋪蓋的地方,何不去做角落裡一株小草呢?在平靜中感受四季的輪迴,自身也綠了,黃了,又綠……選擇做好桂花,盤居於枝葉間,在一陣風采過後,也註定了湮滅的結局。
滿地黃花堆積,到如今有誰堪摘。桂子的清香,暫時是退了秋日中的清,靜與悲涼,寒涼之外的秋裡,一樹樹的桂花依舊是爛漫地開著,也便是這深秋中,與她們的友鄰,大地、天空,作著最後的垂別。
拾起地上一朵小花,輕輕地放在手心中,似乎還殘留著一種來自母體的萌意,凋零前的那會兒,小傢伙還是歡欣地玩鬧著吧……啟蒙時國文廛義中有一段關於搖桂樹的描寫總令自己忘卻不了。在搖動桂樹時,簌簌落在人頭上、肩上、腳旁的桂花帶給心靈某些微妙的變化,再就是拾撿著桂花、做年糕,桂花的餘香繚繞在四鄰間—那種場景中,又有誰忍心將自己的情緒中的不快引出來,過於感傷地落花呢?的淺吟—“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那樣的景況,實在是難以體味它的美蘊。
桂子在秋風中開始搖擺,縷縷清香襲來,看著葉間伏如金黃小銅錢的花朵,覺得便也沒什麼的了。就隨由著它們去吧,也許,當一朵桂花,也是它們無悔的選擇。
離了這裡,一路上緩緩地往回走,內心仍是無法平靜,依是想那叢叢稀落的桂花,對古人亦有了些許的感慨: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詩雖寫的是菊。但我想若將其時稍往前移一點,那在檔子上,形描的是再恰當不過了。桂子之情,在秋日中,隨著黃巢,人們……隨而便升騰起來。
回過神來,在原地站立了片刻,似乎又在風息中嗅到那淡淡的清香—桂子的香氣依舊未散,像與誰做著深情的約定,在深秋中,傳送著自己未了的情楹……
寫給秋天的情書 篇10
國三作文 ,666字我的秋天,來了,又走了,冬的氣息漫然逼近,它走的很匆忙,讓我來不及表白,只好託初冬的風,帶去那封遲了一個季節的情書。
我喜歡秋天的色彩,斑斕的色澤中,隱藏不了的是如菊花般的溫婉與靜謐。秋天的色彩淹沒了勞作的辛苦,舒展了風雨刻就的歲月痕跡,演繹了一席香甜的夢境,沉醉了下一個季節。
我喜歡秋天的微風,撲鼻的香氣中掩蓋不住的是優雅與情調。秋天的風是溫潤的,輕柔的,似少女的手,更像在空中飄舞的輕紗,在眉宇間纏繞,撩撥著心底深處的情意,打翻了久違的思念,讓心絃顫動不已。秋風拂過,令人感到些許的婉約之痛,也許是與生俱來的對秋風的感受,總是與眾不同。
我喜歡秋天的細雨,清冽的靈動中,隱藏不住纏綿與理智。秋天的雨是細膩的,用一朵朵白雲把藍天鑲嵌成夢幻的世界,留給人們漫無邊際的遐想,落地後,它將每一個角落洗刷的一塵不染。它沒有夏雨的瘋狂,更無冬雨的凜冽,總是用那種溫情脈脈,用那種厚重與理性,梳理著一些人,一些事,一些過往。
和秋天相遇,是我四季中美麗的記憶。秋天給了我碩果的笑聲,落葉的低吟,和風的柔情,金黃的詩韻,我喜愛上了秋天。我在秋天和煦的陽光中尋找快樂、尋找自信、尋找甜蜜、尋找真城。秋天在我看來是最美好最幸福的季節,秋天是我的詩,秋天是我的夢,秋天是我的情。
有人說,秋天是一個懷念的季節,儘管它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冷漠的姿態;有人說,秋天是用來分手的季節,秋雨淋溼了緣分,秋風吹遠了誓言,落葉將過去的足跡遮掩;亦有人說,秋天是成熟的季節,就連月兒都是滿滿的,更多的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而我,更願意用心去感受秋天的魅力!
青山不墨千秋畫 篇11
演講稿 ,1304字每一段紅色的故事,都會幻化成經久不息的歷史煙雲。當我們一步步穿行於抗日戰爭年代的硝煙烽火,踉踉蹌蹌地緩步前行,那點點星火匯聚一方,帶領我們擺脫無邊無盡的畏懼和躊躇。可敬可愛的黨,給予我們最強有力的支撐。信仰的榮光,便如同那燎原的星火,從井岡山上掀起磅礴的氣勢。我們一點點找尋,一點點探索,去盡情地揮毫潑墨,描摹井岡精神的萬古丹青。
有些精神會永遠凝固成不朽的豐碑,在當下也時時刻刻激勵著我們銘記歷史,虔誠愛國。那些精神在我們的血液裡深深紮根,緩緩流淌。想當年,就在這同一片江西紅土,無數革命英烈為了心中的信仰,為了使中國擺脫壓迫,奮勇殺敵,甚至將自己的身軀留在了井岡大地。“青山有幸埋忠骨”,當我們再度追憶往昔崢嶸歲月,應當也是心懷感動,我們是需要精神養分的。這些紅色精神,將時時刻刻激勵我們奮勇前行。
那一挑糧小道將永遠飄蕩著激揚的軍歌,崎嶇不平的小道上也曾留下過朱毛紅軍意志堅決的背影。朱德軍長年過四十,依舊堅持挑糧,硬是帶領紅軍隊伍將30多萬斤糧食運上井岡山。身先士卒的高風亮節,被這挑糧小道深深地凝望在眼裡。50多公里的長途跋涉,革命鬥爭艱苦卓絕,每個走過挑糧小道的人都如人飲水,朱軍長的扁擔也因此成為千古美談,同甘共苦、身先士卒,就是朱軍長身體力行交給我們的道理,這將鼓勵我們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去繼承和弘揚新時代井岡精神!
當年的井岡山戰火紛飛,那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亟待燎原。血色的江西造就了這樣一批英勇無畏的革命英雄。小米加步槍,並不能抹殺我紅軍那堅信革命必勝的赤誠信念。時常在腦海裡浮現毛主席在夜晚依舊燃著燈芯,徹夜操勞;也想起朱軍長帶領無數紅軍艱難地走在挑糧小道上,運送給養;也彷彿置身黃洋界,於戰火紛飛中,看著我們的戰士頑強抗敵,英勇作戰。毛主席曾在《西江月井岡山》中這樣說道:“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的慷慨陳詞,經久不息地響徹在井岡大地。血色的土地,也是對青山埋骨的戰士的最好緬懷。
說起革命英烈,我總是不自覺地肅然起敬。把自己的一生獻給自己的祖國和人民,或許就是無上的光榮了吧!我印象中模糊記得,當自己還是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姑娘的時候,鄰居家有個頭髮花白,牙齒幾乎掉光了的老爺爺,他的一隻眼睛已經看不見了,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聽奶奶說起,那個老爺爺曾經參加過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戰爭留給他最光榮的勳章便是身上的傷疤,很深很深的顏色已經嵌入面板。這位老黨員,就這樣走過歲月,留給人們溫暖的感動。幾年前,他安詳地走了。我只記得好多領導也來慰問。英雄去了,但會被我們永遠記住,時間將會定格成永遠。同樣,在2014年的10月14號,最後一位井岡山革命老紅軍彭儒也安然離世。託清風明月捎去問候,謝謝你們,革命英雄們,用你們的愛國精神,繪作千秋水墨,滋養後人。
今天,我們作為大學生的身份存在,更應該肩負起弘揚紅色精神的重任。走出校園,我們依舊不會忘記這片紅土的恩澤,我們更不會忘了曾在井岡山上,好多紅軍戰士浴血奮戰,用槍支保衛國土,用生命保衛中國!
紅色井岡精神,是一座不朽的豐碑,照耀後人,鞭策前行。青山不墨千秋畫,我們將永遠保持虔誠的信仰,心繫井岡!心繫中華!
笑過千秋 篇12
國二作文 ,649字笑容是生活的點綴。
記憶中最溫柔的笑容莫過於媽媽的嫣然一笑,這就是孩提代的最高獎賞。彷彿我在每次考試成績單上的“全優”和普通話比賽時的獲獎,都是為了獲得媽媽的這一展顏微笑。媽媽的牙齒潔白而整齊,唯一缺憾的只是牙齒有點稀疏而已,每逢她開懷大笑,就既令人可笑又令人嚮往。因為,有時在我們的生活裡,能讓媽媽如此忘情的開心一笑總是鮮于遇見。
這是母親的笑容,每個親情篤至的兒女都能在自己母親的臉上吸取這樣的光輝。
我的語文老師是位極普通的女教師,沉默、質樸、善良混合在一起的個性使我很難見到她的笑容,她也因此給我留下個嚴師的形象,然而她那僅僅的一次欣慰的笑容卻至今令人難忘。那是9月10日—教師節,上課的鈴聲響了,老師走了進來,同學們在班長的一聲號令下,全體起立,大聲喊道:“老師,節日快樂!”就在此時此刻,老師給了我們一個無比開心的笑容,我們為看到了老師的微笑,都鼓起了掌,接下來的課可以說是非常默契的,也許是這個笑容溝通了老師與學生的心靈。
這是質樸的笑容,既單純又豐富,讓每個學生都在這樣笑容的臉上受到了良好的薰陶。
我在高一時認識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同學,併成了我心靈上的知已。在印象中,她不僅自己笑聲不斷,而且也讓小集體洋溢著歡樂的氣氛,我時常懷念起她的樣子:眼彎如新月,連烏黑的長眉都充滿了感情,要有我甜就有多甜!
這是青春無畏的笑容,然而不知何時,它在我們的臉上凋謝了。但我們仍能從周圍的少男少女們的幸福中一再欣賞這些芬芳的花朵。
願天上所有的人多一些笑容,少一些憂愁,笑聲永遠不斷!
秋愈濃情愈深 篇13
國一作文 ,764字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它瓜果飄香,楓林樹影;它美不勝收,濃情似水。秋意濃,親情更是濃,我被這深厚的親情所包圍著,親情的美好與秋色的迷人一起醞釀,越發的讓人沉醉其中……
“中秋佳節,閤家歡樂。”可真不錯,像我家就是這樣。八月十五,我們一家三口,一大清早就爬起了那舒適的大床,坐上車就往奶奶家走。一路上就聽見媽媽對爸爸說:“快點!快點!別去晚了!”—這是媽媽給奶奶準備的驚喜!
身為吃貨的我可沒那閒情逸致去想那麼多,我只希望車能一下就飛到奶奶家裡去,我的眼睛已經直勾勾的盯著那和精美的月餅,饞得口水直往外流再加上早上起的早就更餓了!我猛地往窗外一望就看見了奶奶那熟悉的身影,我也管不了那麼多了,拿起月餅,就以光速跑到了奶奶的身邊親切的叫了一聲奶奶然後遞了一塊月餅給奶奶,奶奶說它不吃,要留給我吃。這使我感覺心裡暖暖的!
到了晚上我們一起坐在奶奶家的大花園裡,望著天上的月亮,在那蔚藍的夜空中,也只有那一輪明月,沒有那群星閃躍,那潔白的月光給荒涼的大地又增添了幾分淒涼。
這滿月帶著團圓的美好寓意,像潔白的圓盤,又像無暇的美玉,還像碧綠的翡翠,靜靜地掛在凝寂的夜空上。我已深深的陶醉在其中了!我多麼希望時光就定格在那一秒,定格在那美妙的時刻!時間老人啊!請您慢一點走吧!讓這皎潔的月光,多陪我一會吧!親情,好似世界上最珍貴的感情,是這天空中那輪明月給了我們團圓的機會啊!想到這裡,對這輪滿月的敬意,也不禁油然而生,而那滿月似乎害羞了,羞答答的跑到雲霧裡去了……
我們一家人的親情與那月色在一起醞釀,醞釀出了一種奇妙的感覺,越發讓我沉醉其中……那時我感受到了親情的美好,我們一家人就好比那皎潔的圓月,少了哪塊都不完美。秋天的韻味越來越濃了,我們的親情也越來越深了,在這個濃郁的中秋,我感受到了親情的芬芳!
秋天的情懷 篇14
高二作文 ,755字獨自走進秋天的黃昏,漫步在城外的小路上,我的眼前是一群沉寂的樹木,並不高大的松樹仍然充滿著綠色的生命,粗壯的梧桐、銀杏卻出現衰敗的枯黃。
一陣秋風迎面襲來,猛抬頭,一片黃葉不知從何處掉下來。葉片在空中保持著平衡的姿勢,然後緩緩地、靜靜地落在了小路上。走進落葉,在夕陽裡,我發現它的柄已經枯黃,葉片枯黃而憔悴,整個兒如同一個死去的皮包骨的老人。春的那種勃發與嫩綠,夏的那種熾熱與蓊鬱,它已經不再擁有,滋養生命的那種綠色的血液已完全獻給了自然。
面對它乾枯的形體,我想,它從樹上脫落時,該會發出沉重的嘆息—源於生命的留戀或者死的恐懼感,甚至看不到半點痛苦的表情,它安然地舒展自己,有那麼一種拂教坐化涅磐的釋然,它那瞑目的微笑彷彿告訴人們它獲得最終的歸宿。活得瀟灑無私的,死得也必然無怨無悔。何必痛苦呢?一次輝煌的死是為了一次永恆的生,生與死本是自然的輪迴。它是想到自己在泥土裡會滋養明年的一樹蔥綠,點綴來年的一縷春光,也就心安理得、處之泰然了。
活著,是為了奉獻,死後更要無私的獻身,這種落葉不是很值得我們效法嗎?
走進寂靜的樹林,披著一身暮色,我想:一切生命都有一種自然更替,有一種瓜熟蒂落的昇華。人和萬物一樣,來自泥土,死後又復歸泥土,泥土是人的本,泥土裡埋著人的根。這一個,這一代死了,留存另一個,另一代。想到這些,我又何必介意生和死呢?又何必介意生的煩惱和死的憂慮呢?
今春不再有,今夏不再有,活在有限的生命裡,我們是“以心為行役”呢?還是立德立言立功以求不朽呢?這個大主意需要我們自己拿,更需要我們用行動來回答。活著就應該用全部的激情和生命燦爛一陣子,熾烈一陣子,為時代和眾生,為生養自己的土地奉獻一輩子,即使象落葉化作泥土滋養草木,也是一種不朽的奉獻啊!
明白了些,我們就懂得了秋天的情懷。
民族精神光照千秋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90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它是我們的根,滋養著我們民族的靈魂。古人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繼承和發揚。
我國古代流傳有許多名人勤奮讀書的故事。“刺股懸梁”正是我們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體現。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為了能減少睡覺的時間,有更多的時間用於讀書,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就這樣蘇秦不斷勤奮學習,成為一個著名的學者,後來還做過齊、楚、燕、韓、趙、魏六個國家的丞相。蘇秦對知識的如飢似渴,對學習的孜孜不倦,讓我感嘆不已。
先輩的勤奮和毅力,不禁讓我想到自己平時的學習情況,頓時感到無地自容。我平時練毛筆字的時候,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只要回到家寫完作業差不多到七點了,我便懶得再練,就去幹別的事情了。總是到準備學毛筆時才練。或者寫寫玩玩,都不專心。可我竟從沒想過辦法來改正,真是自愧不如啊!我應當好好向先輩學習,遇到困難應當懂得去克服,面對任何事都要認真。學習先輩們自強不息、堅貞不屈、孜孜不倦的精神。人要想有成就,就必須自己去攀登高峰,成功的道路上沒有捷徑,那些崎嶇不平的山路必須自己走。只要認真、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收穫和進步。
當今少年兒童要將中華文化的精髓化作自己的思想,指導自己的行為,弘揚時代精神,緊跟時代步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華夢,作出新的貢獻!
秋葉的情懷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6字金風送爽的十月,我漫步在銀杏樹大道上。忽然,幾片銀杏葉在一陣微風中飄飄悠悠地落下來。這是秋天的訊號。我愛秋天,也愛秋天的落葉。
我看著一棵棵銀杏樹,不由得回想起它們往昔的模樣—春天,嫩葉懵懂地從丫縫中露出頭來,盡情吸收養分,裹上綠衣,和新年歡快地打招呼;夏日,扇形葉片在熾熱的陽光下蓬勃舒展,整棵樹彷彿一柄綠油油的通天大傘,悉心呵護著一簇簇綠瑪瑙般的果子;但秋天一到,它們便不再歡快地跳舞了,慢慢披上金黃的外衣,靜靜等待迴歸大地母親的時刻。葉脈也隨之泛黃、枯竭,再不像原先那般嫩綠,那樣多汁。縱有春華夏彩,奈何流光不止。
終於,那一刻來臨了。一把把蒲扇似的小葉隨風飄飛,同風一起舞蹈,同風一起歌唱—飛過農場,歌唱豐收;飛過果園,歌唱成熟;飛過校園,歌唱成長……直到唱累了,舞不動了,才打著旋兒飄落,離開了風的懷抱,飛的世界。
那是她們投入大地母親懷抱的翩躚舞姿,歌窮舞盡後便掉落到地上,被泥土深深掩埋,雖被湮沒至腐朽,卻用全部生命去滋養、孕育新的生機。來年千千萬萬個弟弟妹妹,將在她們無私的輔助下,獲得寶貴的生命。於是,葉兒更青翠,花兒更絢麗,果實更甜美!
我愛樹葉,愛它的色彩,我愛樹葉,愛它的姿態,但我更愛它的精神,愛它對大地母親濃稠無盡的愛!
秋天·親情 篇17
秋天·親情作文100 ,1120字北方的秋,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又到了農曆十一上墳的時候了。週六我和老公驅車前往康店老家給我的媽媽上墳。媽媽在我十歲的時候就已經棄我而去,這近三十年,每年的清明、十一都要到她墳前祭拜。媽媽離開我早,她的樣子早已在我的腦子中模糊不清了,到她墳前,也沒有多麼悲痛的心情,只是禮節上的每次給她焚燒一些紙箔,布匹,冥幣等陰間用的用品,再在墳前供上瓜果,點心,肉等吃食,一炷香,再囑咐幾句天冷了,用這些布匹做衣服,用錢買生活所需品,別省著之類的話,鞠躬行禮。
一切禮節完畢,我和老公收拾著東西,我嘟囔了幾句,說媽媽生我不養我,只不到十年,太狠心了,我卻要給她上那麼多年的墳。老公噗嗤笑了,說:“你還敢說她的壞話,小心你媽出來打你。”哎,就沒捱過媽媽的打……老公問為什麼要十一上墳?這個我得給他普及一下,這得從秦始皇統一中國說起,夏代的時候,正月初一過年;商代的時候,十二月初一過年;周代的時候,十一月初一過年。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又改為十月初一過年。但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十月過年明顯和節氣不合,夏曆倒是非常吻合,所以漢武帝元封七年,重新以農曆正月為歲首,此後一直延續下去。這個時期是中國和漢民族形成的重要時期,被中國人牢牢銘記,那時候的過年也被牢記下來。上墳祭祖是過年的重要儀式,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禮節被遺忘,只有上墳還被記著,於是逐漸形成了十月初一上墳的習俗。
墳頭在偏僻的一道大壕溝裡,當我們要離開時,還和來時一樣,需要撥開雜草,小心行走。正低頭走路,老公指著遠處讓我看,是一片核桃樹,我們倆一時興起,去溜核桃。地上軟綿綿的,枯黃的核桃葉鋪了一地,渲染著大地的顏色。抬頭看著枝頭,光禿禿,哪有什麼核桃,幾片褐黃色的葉子在秋風中搖曳,老公撿起一根長樹枝,遞給我,自己往核桃樹書上爬去,我開心的如同回到小孩子的年齡,取笑老公:“豬一樣的身體,卻要學猴子的靈活。”老公讓我把樹枝遞給他,叮囑我:“這上面有三個核桃,我把它敲下來,你看著落下來的地方去撿。”我歡天喜地,瞪著眼看著他一下兩下的kuo著那可憐的核桃,噔的一聲,落在我頭上一個,這次老公取笑我“砸住狗頭了吧?”當我去找落在地上的核桃時,才感覺它和地上的落葉一個色,藏匿起來尋不到了。忙活了半天,收穫豐厚,一共6個核桃,打包帶走。
再往前走,老公又叫住我,我循著他手指的方向,一個南瓜正支稜稜的掛在藤蔓上,平時看到的南瓜都擺在超市的貨架上,一下子看到這個小可愛,我也樂得不得了,問:“咱要不要來一次現實版的偷菜?”老公給我使了個眼色,努努嘴,我一看,遠處還站著個人,他也看到了我倆,招呼我們,寒暄了幾句,給我們摘了一個老大的南瓜,還說地裡多著呢。
北方的秋,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樸實。
秋韻詩情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3字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次吟誦《二十四節氣歌》,我總是十分自豪,因為它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我最喜歡秋天,秋天的節氣最富詩意,吟秋的詩篇特別多,每每吟誦那些千古傳誦的詩篇,心裡便升騰起許多感慨。
白露不露,天氣漸涼。對於杜甫來說,白露是一個悲傷的節氣,安史之亂的爆發,使杜甫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他懷著對叛軍的憎恨,對家人的思念,在月夜下吟出“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如今,這千古名句也成了許多遠離祖國的海外學子們的心聲,表達出他們對祖國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在杜甫與許多詩人的眼中,秋天是悲傷的季節,可劉禹錫不這麼認為。在秋分這個節氣裡,他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這是為什麼呢?劉禹錫有他獨特的發現:“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秋日晴空萬里,一隻矯健凌厲的白鶴,把我的詩情也帶上了碧天雲霄。我贊成劉禹錫的看法,其實秋天是最美麗的,“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秋高雲淡,果實累累,怎能不引人詩情大發?
你聽,杜牧在寒露裡吟道:“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為什麼杜牧偏愛楓葉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登山,爬山途中看到楓葉片片,真的像杜牧所說,紅得似火,比花兒更豔,我不禁暗暗稱奇。及至爬到山頂,我驚呆了,大片大片的楓林,把山林都染紅了,真是“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也不知杜牧如果看到這樣的情景,又會如何讚歎呢?
在霜降這個節氣裡,張繼是失意的,入京趕考,名落孫山。夜晚,他乘船歸鄉,怎麼也睡不著。在船行到姑蘇城時,半夜時分聽著寒山寺“當、當”的鐘聲,脫口吟道“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道不盡心中的孤憤寂寥。對於這次失眠,著名散文家張曉風在散文《不朽的失眠》中寫道:“感謝上蒼,如果沒有落第的張繼,詩的歷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詩,我們的某一種心情,就沒有人來為我們一語道破。”
感謝秋天,感謝詩。如果沒有秋天,就沒有這麼多寫秋天的好詩;如果沒有詩,我們的世界將會少了許多光彩。秋韻詩情,伴隨著我們走向遠方。
千秋諸葛我評說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4字他,是歷史上的一個神話,是軍事政治上一顆不落的太陽,他更是智慧的化身,訴說了無盡驚險動人的故事。他,便是我最喜歡的三國人物—諸葛亮。
諸葛亮才華橫溢。年輕時雖然隱居深山,但名聲在外,引得劉備三番兩次前來拜訪。大家都知道劉備生性高貴,又是漢室後代,身份何等重要,可他為了諸葛亮竟冒著大雪,三顧茅廬。由此可見,諸葛亮對劉備多麼重要,這也就有了千古名句—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諸葛亮憑藉聰明才智幫了劉備大忙。曹操退兵荊州,要和孫權聯合起來一起攻打劉備。諸葛亮來到東吳當說客,張昭等不斷反駁,可諸葛亮不僅沒有在氣勢上輸給他們,還愈戰愈勇,把他們辯得啞口無言,終於達到了目的,為劉備爭了一口氣。讀到這裡,我不由佩服諸葛亮,他面對那麼多謀士,毫不懼怕,一人舌戰群儒,真厲害!要是我的話,肯定百口莫辯。
諸葛亮不僅才華橫溢,而且料事如神。他幫助周瑜,把東風借來了,真是神仙轉世。事後,他料到周瑜要去殺他,便迅速逃走了。劉備所有的勝利大都要歸功於諸葛亮,要不是有他的料事如神,劉備會建成蜀國大業嗎?會和孫權,曹操一起三分天下嗎?說到最後,諸葛亮是一個奇才!
諸葛亮遇事沉著冷靜,在司馬懿大軍兵臨城下,而自己只有區區二千五百人的情況下,他用自己的勇氣與智慧使出“空城計”。如果這個計謀一旦被敵人破解,後果將不堪誰想。可諸葛亮一個人獨自坐在城樓上悠閒地彈著琴。下面可是十五萬的大軍呀!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怎能創造空城計這個奇蹟嗎?諸葛亮真是大智大勇!
這就是我所崇敬的三國英雄—諸葛亮。一個才華橫溢、料事如神、沉著冷靜,有傑出軍事才能的軍師。
中秋我嘆情深意更濃 篇20
國二作文 ,705字當彎月換成了圓月,最高興的人可算是老人與孩子了。夜幕降臨,可城裡依舊是一片片的燈光,五顏六色的光束在天空中交錯著,給黑黑的天添上積分光彩。
“爸媽怎麼還沒來?”這貨我估計問了十多遍了。因為是中秋,爸媽一大早就把我扔在奶奶家,說是中秋忙,有應酬,可說好了晚上一起吃飯的,怎麼到現在還不來?“快樂,快樂,工作忙嘛。”奶奶也不知是第幾遍回答我了,別人家裡都熱熱鬧鬧的,就我們家冷清這。
我正苦惱著呢,真不知道他們每天在外面忙些什麼,上有老下有小的都不照看著。正當我正犯愁的時候電話鈴響了,我資訊的跑過去接電話:“喂?誰啊?”“是我啊”“媽媽!你們去哪了啊?快來吧,菜都熱了四遍呢!”嘿嘿,我騙她呢菜才剛剛弄好,不這樣的話他才不快點來呢!
“這個……我和你爸今天不會來吃飯,公司臨時有點事兒,我陪老闆吃飯啊,掛了啊,乖。”嘟嘟嘟嘟……我失落的心情一下子墜入低谷,哼,大人說話也有不算數的時候!
廚房裡,一個滿頭白髮的老人,用她那蒼老的雙手做著一道有一道是美味佳餚。我走進廚房,我為這個老人感到可憐,一手撫育長大的兒女如今都不回來看看她了,我知道我這樣說很過分,可是當你們看到這個老人時就知道我為什麼會這樣覺得了。
“奶奶,不用弄了,爸媽不回來吃飯。”我不知道我是怎麼說出這句話的,但眼淚卻不爭氣的流下來了。“不會來……不會來,不會來咱們吃,爸媽工作忙嘛”奶奶笑著說,笑起來一向很好看的奶奶如今笑的比哭都難看。
第二天,喝得爛醉的老爸來到奶奶家,直接塞給了奶奶五百塊錢就把我接走了。奶奶依舊笑了,笑著望著我們的背影,手裡拿著冷冰冰的鈔票。
這個中秋,與我相伴的是奶奶,還有那比親情更重要的錢財。
中秋,我嘆情深意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