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之碎片日記相關作文20篇

公車之碎片日記 篇1

公車之碎片日記作文1 ,1334字

“鐵皮的車廂搖搖晃晃,喇叭裡的女聲朦朧作響。喬布斯曾說:‘你的時間有限,不要浪費於重複別人的生活,不要讓別人的觀點淹沒了你內心的聲音。’我不能浪費這寶貴的碎片時光,而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例如,在小小的手機鍵盤上敲下一片片碎片日記。”—題記

827多雲晚高峰

我終於騰出了一片立足之地。我垂首看見一雙雙白球鞋紛紛掛了彩,而當我抬頭,閃爍明滅的點點白光是屬於每一個人的小世界,它們將天花板斑斕成了碎片。

身旁的黑色西服男人似乎很早就坐下了。膝上電腦的亮光為他疲憊的眼神鍍上一層銀,他的十指翻飛著擊打,將零碎的字母拼裝組合,化作他往上攀爬的階梯。厚厚的眼鏡底片下是一雙眯縫著的雙眼,我可以清楚地看見男人正與疲勞鬥爭著—忽而他的雙眼猛烈開啟,但漸漸眼皮又沉入陰影裡。儘管如此,他跳舞的手指不敢停下,在這段短小的時光裡,網際網路於他不能是神經的枷鎖,他更慶幸於網際網路為他在碎片時間裡繼續提供了完成繁重工事的渠道,他疲倦而不敢鬆懈地努力。

他是不是《老人與海》中聖地亞哥的化身?那種屬於“硬漢子”獨有的堅強氣概,和屬於“過活者”的無奈之感,在我身旁這個工作的男人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829晴吃午飯

這車廂空蕩蕩的,讓我失去了寫作的動力。有一句話我十分贊同,“創作來源於靈感,靈感來源於生活。”這些公車上的碎片片段就是每一個人生活的映現,這些畫面在我的腦海裡迴圈播放,我自然會有感而發。

真吵!是誰打斷了我的思路?後門闖入幾個鮮衣怒馬的少年,推推搡搡著上了車。“快來!開黑!開黑!”他們口中唸叨著自以為傲的遊戲術語,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後排婦人,但他們不以為然,反倒很享受自己作為全世界的焦點。那時三個留著殺馬特髮型的男生,手上除了智慧機外空無一物。讓人不得不猜測他們來自何方,有將去往哪裡繼續逍遙的生活。這是一群“抓緊時間”的孩子啊!抓緊一切碎片化的時間不務正業,遊玩享樂,他們的人生或許也將如碎紙機裡的紙一般碎成雪花飄零於天涯海角了吧。

831雨返校途中

踏入早班車上,就發現溼淋淋的車廂裡熙熙攘攘擠滿了等待開學的學生。如今科技發達,智慧機幾乎人手皆有,小學生也不例外。他們中有的人在嬉笑著打遊戲,有的人在聊天軟體上與不消一個小時就將見到的同學寒暄。這其中站著一個瘦小的孩子,公車的一動一靜常使她猝不及防,纖細的拉著吊環的手上青筋暴起。她戴著耳機,許是在音樂的海洋裡自得其樂,不是做出口型跟著哼唱。待我被人潮推到她身旁,我才被她口中所念猛然一驚。

“Internet,名詞,網際網路。”

是一個在背單詞的學生。她在我眼中突然與周圍格格不入,似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讓四周一切喧囂驀然寂聲,讓四周一切炫彩黯然失色。車廂中僅僅迴盪著一個稚嫩的嗓音:“Internet,是名詞,網際網路。”

那些“總是比你聰明”的學生,大抵就是她這樣的吧。

下車時,我忍不住回頭看了她幾眼。公車緩緩開動,水花次第綻開,而她奮鬥依然。

後記:三篇碎片日記講述了三種人—為了生計被迫拼搏之人,為了享樂揮霍時間之人,為了理想默默追求之人。三種人對於公車上這段傳統的碎片時光采用了三種不同的新式碎片事物去填充,自然結果會大不相同。你,是哪一種人?

我外公的後碎片化生活 篇2

我外公的後碎片化生活 ,1071字

我的外公是個很有學問的人,他經常自豪的告訴我,他是原來石庫門老房子弄堂裡頭一個大學生,而且他有日用化學和會計學兩張本科證書,無論在單位裡,還是在社群,都是獨一份,很受尊敬。外公退休後的生活很有規律,每天上午和外婆一起買菜、做家務,下午就開始讀書、看報、午休或者拜訪朋友和鄰居,晚飯後,看一會兒電視或報紙就睡覺了。我記事以來,外公的生活一直這麼從容淡定有節奏。直到它的出現……

媽媽心血來潮,孝敬了外公外婆一個miniIpad,然後為外婆家開通了WI-FI,從此,外公的生活畫風突變,媽媽開玩笑稱,這是外公的後碎片化生活,媽媽總是很搞笑,明明是碎片化後的生活,偏偏要拿腔拿調地說,後碎片化,反正她高興就好。

下午,我去外婆家。以往週六我和外公、外婆是這樣度過的我做作業,外公看書或報紙雜誌,外婆坐在旁邊編織毛衣或者在廚房張羅晚餐。今天,外公捧著Ipad,饒有興趣地在看微信,微信不時發出“叮叮叮”地提示聲音,外公高興地告訴我:“微信的確是個好東西,有好多新聞,以前總是聽小區裡其他老人談天說地,不知道人家怎麼會知道這麼多事情,現在才發現,原來微信裡都有。我總算了跟上潮流嘍!”他還神祕的說:“有了微信,我高中、大學裡的同學都找到了,他們建了群,我一有賬號就被他們拉進群裡!”

他放下Ipad,幫著外婆去摘菜了,不一會兒,微信“叮”一下,外公匆匆進來檢視,原來是他高中時的班長在微信上發了一篇文章《喀什的哈密瓜》,外公興奮地捧出去給外婆看:“這是老班頭寫的,他去新疆插過隊,沒想到,他文章寫得不錯啊”,外婆則邊摘菜,邊頭湊過來看,前言不搭後語地說:“原來好的哈密瓜不摘下來,風大就可以崩開……”他們就這樣,你一句我一句,不在一個頻道上,愉快地交流著。

討論完老班頭和哈密瓜,外公放下Ipad,開始看我做數學,外婆從外面走進來,順手拿起ipad看,突然說:“小阿姨家裝修過了,只用了5萬,裝修得挺好的。”外公接過去,端詳了半天,嗯,小阿姨看上去身體不錯,比上次我見到她,精神好多了。”就這樣他們就裝修、澳洲的表妹、舟山的黃魚、老幹部南下話題,熱烈地交談著。

整整一下午,外公沒有出過門、沒有看過一頁書一張報紙,他們的關注點,隨著微信中跳出的一個個資訊,像漫無目的的小船,在海里肆意飄蕩。

整整一下午,外公外婆回憶高中生活、緬懷去支邊逝去的同學、研究了哈密瓜、辯論瞭如何蒸舟山黃魚、討論了法國總統大選、基因工程……

我外公後碎片化生活是最好的生活,也是最遭的生活;是與人距離最近的生活,也會與人距離最遠的生活。我弄不清楚是好是壞,反正外公開心就好……

碎片的記憶 篇3

碎片的記憶作文900 ,859字

有人說人的一生像是奔騰的大海,波濤洶湧著卷向遠方的盡頭。但其實並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都會如大江大洋一樣浩浩蕩蕩,捲起一朵又一朵晶瑩的浪花。更多人寧願如一條山間的小溪,靜默無聲地流淌在林間,映著兩旁的令人驚豔卻不為人知的景色。

大海的浪花一朵接著一朵地綻放,如同現代人零碎的生活記憶,儘管是不可否認的美好,但卻無法在心中留下太過深刻的印象。而山間小溪裡流淌著的每一滴水都清清楚楚地存著流經過的每一塊巖,每一叢花,記著每一處荒蕪,每一縷希望,生生不息。

碎片化的生活,以朋友圈為例,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精彩了,可以感受來自天南海北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們的喜怒哀樂,這是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

可碎片就是碎片,那些圖片文字是旁人的生活的碎片,當你把目光全部放在旁人生活的片段上的時候,你自己的生活也就成為了片段。當然,這並不是朋友圈的錯。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太快,也太重複,每天機械一樣的上班下班,起床睡覺,快到週末的時候會驚訝地意識到,原來已經過去一週了。

似乎記憶還停留在前一天桌上的蘭草,而今天一看,其實它早已枯死了。所以中間的記憶是不見了嗎?並不是,它只是被人不自覺地忽略,於是化作碎片,淹沒在一朵一朵浪花間了。

那麼是否還記得笑得最開心的那一天,是否還記得哭得最悲痛的那一天?若不記得,那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它們沒有消失,只是伴著大大小小的記憶碎片一同淹沒在一朵一朵浪花間了。

記憶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它只會想不起來。

但因為碎片化的記憶太多了,想不起來的期限也就無限制地延長了。海面上的浪花是沒有形狀的,記憶也是沒有標記的。只能期盼最珍貴的記憶不會在波濤搖曳間褪色斑駁。

所以有時候真的應該停下來,好好想一想,每一天是否過得有意義,是在生活還是隻是活著。雖然看上去,是否有意義對於現代人並不是那麼重要—或許吧。

其實人的一生大部分都是碎片化的,但總要有那麼一段時間要把那些碎片合起來。抬頭望望天空是否湛藍,低頭聞聞花草是否清香,感受此刻你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然那些碎片碎久了就真的飄散了,於是整個人就真的變成碎片了。

公車段片 篇4

高一作文 ,1094字

正是下班時間,公交車內十分擁擠。汗味,香水味,食品味……在狹小的空間裡交叉纏繞。我有幸佔得角落中的一個座位,伸手開了窗。城市道路上悶熱令人煩躁的空氣撲卷著進入,不適感更甚,復又將其關上。

一個老婦進來。頭髮微白,應是刻意染過,梳的一絲不苟。耳朵上戴著老舊的銀飾,極簡單甚至早已過時的款式紋路,顏色發暗,戴在老人身上,有被時間洗滌打磨之後滄桑質樸的美感。老人手裡拎著布袋,眼睛細看之下略有渾濁。她出神的望著窗外近乎刺破天空的高樓。始終無人讓座。

離老人最近的是個妙齡女子。戴著白色耳機,頭靠在玻璃上,露出疲憊顏色。大約也感到有人走近,摘下耳機側臉看過一眼,終回身繼續聽歌,女子妝容清淡,側臉極為精緻,睫毛很長,微卷。風景變換,窗外一株望春花開的盛極,有驚天動地之勢。滿樹淡紫色花好似滿樹振翅欲飛的蝶,風中香氣淡淡,卻又春到好處的寂寞味道。女子復又側首,眼中閃過驚豔神色,終究只是瞬間,風景滑過,女子神色恢復,有漠然味道。

同被吸引的還有另一女人。我記得她是和一個男人一同上車,上車時十分急切,穿著高跟鞋卻衝在最前面。先是將隨身的包甩在一個空位上,接著飛速轉身,三步並作兩步跨上後排臺階,一屁股坐在另一座位上,動作一氣呵成,完成下來已有些微喘,莫名給人狼狽的感覺。和她同行的男人最後上車,慢悠悠的眼睛一直盯著手機螢幕,在女人的示意下坐上那個放著包的座位,緩慢且心安理得。他的頭髮染得微黃,極差的效果,估計長時間未曾打理,發白又有些汙垢的牛仔褲,暗黃色的T恤。胳膊上有刺青,圖案詭異。手指在手機鍵盤上飛動,整個人直叫人提不起好感。兩個大約是因隔得太遠,只用動作交流幾次,男人動作懶散,女人終於看出,不再打擾他,一個人看窗外景色。大約窗外景色開闊,更易讓人疏散些心緒,將目光投放得高遠。

前排兩個女生收拾東西準備下車。想來兩人是上過樂器課,一人手旁放一個琴盒,看形狀該是聲音端莊高貴的大提琴。兩個女生將琴盒小心安放,不時用手扶一下,人卻是在邊吃零食邊聊天,聲音很大,毫不顧慮。吃剩的垃圾扔在角落裡,沒有帶走。兩人均穿著白裙,背上琴盒,反倒有了幾份清秀味道,引人注目。

一路風景轉換,轉眼已到終點。

不知哪個有心人在終點站種下一棵相思樹,青翠婀娜,我仰首看那樹木時,人們早已四散消失,戴銀飾的老人,精緻的女子,不討人喜歡的頹敗青年,匆忙的女人,聒噪的女孩,都已消失,車上又有新的人就坐,每個人皆有不同故事。

世人繁雜,風景變換,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一趟單程公交?我們路過那麼多的人,路過那麼多的風景,下車時卻只剩下一點記憶。

風景不停,我們好不好停一下思緒,想一想,你還記得誰,你,還記得那些風景?

銷煙中怒放的人性之花——讀《安妮日記》有感 篇5

讀後感 ,1034字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霾已逐漸淡出我們的心靈,但在這期間,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創作的《安妮日記》仍經久不衰。這本日記到底記載了怎樣的生活?懷著一顆好奇心,我走入了安妮的世界。

安妮弗蘭克出生在一個猶太家庭,因為受到納粹的迫害不得不與家人躲入了一棟辦公樓內的密室裡,開始了長達25個月的祕密生活。對於只有13歲的安妮來說,沒有光明、自由的生活是灰暗不堪的,所以,寫日記成為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她的日記本忠實地記錄了她這段非凡的生活。

在安妮日記中,我看到了那個時局動盪的社會下猶太人的悲哀,“不準出入任何娛樂場所,不準在8點之後出現在街上,不準使用任何代步工具,只能步行”,這些在如今看似荒誕的條約在當時卻束縛著一群無辜的人們對自由與美好的嚮往,“胸襟上繡著的恥辱的黃星星”是那個時代納粹對猶太人的犯罪象徵,也是納粹在他們身上烙下的邪惡印跡。

我可以想象出那時的猶太孩子們是多麼渴望摘下“猶太人”的標籤,但安妮卻從未怨恨過自己的身份。對於她而言,“猶太人”是上天賜予她的勳章,哪怕是面臨被送往集中營受盡慘無人道的折磨的命運,她也一直堅定地信仰著自己的民族,並在這如此危急的情況下仍為其他未躲開納粹屠殺的猶太人擔憂,這種偉大的民族精神讓我歎為觀止。

“我患了感冒,老想打噴嚏,媽媽每次都緊緊捂住我的嘴,生怕我弄出聲響……”這是讓我最為之動容的一段文字,因為安妮的躲藏身份,她作為猶太人連一點打噴嚏的權力都無法獲及,可是她由衷地感謝上帝,讓她遇見密室裡那些“可愛卻憂愁”的人們。當安妮聽見廣播裡傳來同胞被殺害的噩耗時,她強忍淚水寫下的“這真是一個奇蹟,至今我還堅持我的信仰,儘管人們都有這樣那樣的荒謬和缺陷,但我堅信人們內心的最深處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更是讓我震撼不已。安妮因被迫藏匿,所處的密室裡時常斷電斷水、一日三餐都是腐臭的剩菜,甚至從不被允許拉開簾子窺視陽光,但她始終相信人性的深處仍是可以用愛喚醒的。安妮骨子裡的剛毅與勇氣我們無法想象:在炮火連天的屋外,她獨自一人死守在密室門前放哨,防止有人趁火打劫;在昏暗幽狹的密室裡,她完成了16萬字的讀書卡片以及各種課程的學習筆記……從《安妮日記》中我可以感受到,安妮如同一朵在銷煙中默默盛開的花,當銷煙散去,她散發出的人性的芬芳將讓世界為之感動,也會讓人們驚豔於她那怒放的姿態!

《安妮日記》不僅是納粹對猶太人迫害的鐵證,還顯示出了一個少女在苦難中頑強生長的人性之美,她的精神將永遠激勵世人前行!

記憶的碎片 篇6

國二作文 ,737字

時光匆匆流逝,在我的記憶裡,它留下了許多五光十色的碎片……其中最閃亮的,則是關於小學時祝麗老師的溫暖回憶。

一年級時,祝老師教我們語文。她美麗端莊的臉上時刻都掛著慈祥的微笑;她批評不嚴厲,表揚不過頭,是公認的“萬人迷”;她有一雙充滿魔力的大眼睛—被這樣的眼睛注視著,興奮會平靜,傷痕會癒合,軟弱會變得堅強……這麼一雙眼睛,讓我充滿勇氣,勇於展現自己。

剛開學時,我特別害羞,和同學們玩不到一塊,所以也沒有什麼朋友,爸爸媽媽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祝老師知道我的情況後,在一堂語文課上有意讓我上臺當小老師,教同學們讀黑板上的生字詞,鍛鍊膽量。

剛開始,祝老師喊我名字時,我還以為聽錯了。證實後我隨即面如關公,說什麼也不上去。她則平靜地看著我,眼睛中閃爍的光芒彷彿在鼓勵我:“柴天然同學,我可不希望你這樣。男子漢要勇敢些!”不知怎地,我就上去了,可令人窘迫的一幕出現了—我年齡偏小,個頭矮,教鞭竟然夠不到黑板上的字……臺下一片譁然,祝老師微微一笑,則做出了一個令我終身難忘的動作—

她什麼也沒說,將我抱起來,然後輕聲鼓勵我:“別擔心,小老師。”頓時,我的精神為之一振,渾身充滿了溫暖和幸福的力量。我用教鞭指著生字詞,大聲地教同學們讀起來,祝老師則隨同學們一起,跟著我讀。讀完後,她毫不吝嗇地誇獎我:“你成功了!”然後讓我回到座位上。我的喜悅無法言說。從那以後,我漸漸成為了現在的我,自信樂觀,積極向上。

再回首,那段場景彷彿就在眼前。感謝您,祝老師,您為我打開了一扇心門,讓我日益變得勇敢堅強!

一種溫馨,一份感動,一位普通老師對學生細緻入微的關愛,就這樣深深地鐫刻在了我的記憶中!

敬愛的祝老師,願你永遠年輕美麗、快樂安康!

遊學日記之故宮 篇7

遊學日記之故宮作文2 ,216字

明永樂年間,永樂皇帝朱棣下令修建故宮—-紫禁城。

從午門出來後就正式進入紫禁城了。午門是隻有皇帝和皇后才能從中間走的,文武百官走旁邊,妃子走側門。穿過午門來到太和殿前。它與中和殿俺、保和殿並稱為“三大殿。

珍寶館藏著許多奇珍異寶。有芙蓉石、瑪瑙、水晶等各種寶藏。各種珍寶精妙絕倫,尤其是金壺,壺身雕刻了無數條精巧的龍,做工精細、異常考究,堪稱精品。

六百年曆史的故宮,承載了六百年的民族風雨。

我愛故宮,我愛祖國的歷史!

碎片難填靈魂之厚 篇8

國一作文 ,753字

時代的齒輪緩慢運轉,但人們卻活在加速的生活裡,為了活得像個人樣,他們開始充實自己。快速的生活節奏,不斷往前奔跑的步伐,卻沒誰選擇按下暫停鍵,效率至上的選擇“強迫”他們走上了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化的生活”這一概念滲入人心,成了一條最佳的捷徑。因為它巧妙地讓你認為在更少的時間做了更多的事情學了更多知識,也許所有人都在為自己實現了效率而沾沾自喜。

魯迅曾言,時間如同海綿中的水擠一擠總還是有的,而今人卻一味地走向極端,只追究擠好海綿,卻用了那些水淺薄化了知識。如同一滴水中的油,只能看寬度,卻沒有什麼深度。而這一切的原因並非碎片化的生活,反而是在於人。人的追求改變了,這才使得魯迅的話出現變質,那些高效後留出的時間不用來探究靈魂的深度,卻是企圖以一張張碎片遮掩空洞的醜態,期翼於融進各式圈子,以擁有更多虛無來展現自我,滿足自我。

涼風微起,碎片離亂,醜態依舊。於是人們寄託於用更多碎片式的方式,逐漸分離自我來達到充實自己虛無的幻想。為何?其一在於碎片式生活的滲入,這已經成了一條定理,從眾的心理促使著人們於加速的現實中不斷模仿他人的生活方式,他們認為碎片化生活有著無限大的好處。石黑一雄於“浮世畫家”中告誡著讀者,永遠不要隨波逐流,要超越我們周圍那些低階和頹廢的影。從眾並非同流合汙,更加不可能是深陷泥潭不願動彈!

其二在於一個更加悲哀的現實,人們自動放棄了對精神的投喂,他們安逸於金錢至上的社會,成了軀殼的奴僕。物質如霧障目,我們盲了心看不見現實與靈魂分離的矛盾。

而碎片化生活不應該再成為人們被物質所役使的藉口了,這一張遮羞布應被扯下,讓我們去直面精神與靈魂的吶喊!時間的齒輪再慢也不會停下,也許,是按下我們自身的暫停鍵的時候了,用海綿中的水去完整自己,增厚靈魂,莫再囚於物質了!

停下吧,一分鐘也好。…

共享單車的日記 篇9

日記 ,809字

我是一輛自行車,一輛嶄新的共享單車,我一出生就和我的“兄弟姐妹”們來到一個城市,原以為會有一個精彩的旅程,可誰想我們的經歷並非是我們的“父母”所想的那樣。我每日都有一篇日記,願以此日記來告訴人們……

2月10日,晴

我出生了。一身黃色的面板,我有一個稱號“小黃單車”。今天,我和兄弟姐妹們來到了一座大學城。一下貨車,幾個高大的男生走過來,掃了我身上的二維碼,“叮”的一聲,我身上的一把密碼鎖被打開了。他們中的一個男生坐在我身上,開始了他的騎行。

不久我停下來,身上的男生從我身上下來了,旁邊有一條江那男生拿起手機,交給另一個男生。忽然我感覺變高了,原來是那個男生抬起了我。當我在想他為何要抬起我,他竟對著拍著他的手機說:“大家看,這是一輛共享單車,我將把它丟進江裡。”話畢,我就被扔進江裡,沉到江底。

我恨這個人,我與他無仇,他竟把我扔進這寒冷的江裡。

3月31日,陰。

我被人救了上來,這時,我已經在江裡待了一個多月了。我被送進醫院—修理廠。

4月15日,多雲。

我和一批後代“出院”了。這次,我來到了一個地鐵站旁邊。在眼前,是一個廣場,在一個臺座上,有一個木製小箱,有許多硬幣在箱裡。她是我的“遠房表親”—共享硬幣,一邊還立了個牌子:您如果沒有零錢,可以用整紙幣來換取硬幣,願能夠幫助您,謝謝。

4月19日,晴。

我已經待在這裡4天了。到那個共享硬幣小箱換取硬幣的人也有很多,每天都有來專門加硬幣,回收紙幣的人。

這時竟有一個人來到小箱面前,一把拿起小箱,頭也不回的往馬路對面走去。另有一個人準備來換取硬幣,發現那人的行為,喝住他:“……”

我的眼前一黑,原來是有一個人準備使用我,可惜我沒有能看到後面,我不知道共享硬幣小箱最後的結果。

以上是我的四篇日記。我們的祖宗創造了共享資源提供給人們,是為了方便人們,可人們卻破壞我們,傷害我們,我代表共享同胞表示抗議,我們只希望,人們能善待我們。

碎片化生活的利弊之處 篇10

記敘文 ,786字

碎片化生活是描述當前中國社會一種形象的說法。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能看到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甚至是碎片化的購物等。那麼碎片化的生活對我們有哪些利弊之處呢?

碎片化的生活,有助於人們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古人有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見時間的重要性。但實際理論告訴我們:人的惰性是一種自然規律。換言之,人都會有惰性。當你有很多時間可以做一件事時,惰性會使你將這件事一拖再拖,可能一整天過去了,進度還停留在原點。但當你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你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擔心,舉一個例子,你做好作業準備洗洗就睡時,班主任突然佈置了一個新作業,你沒法去拖延時間,因為沒有做好作業就意味著要被老師批評以及更加嚴厲的處罰。這樣,或許可以使一些人迫於壓力改掉拖延的症狀。並且由於現在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前在坐公交車坐地鐵等時只能發呆,現在卻能多背幾個單詞,多閱讀幾篇文章等。這個利處不是可使人們更加合理運用好時間嗎?

既然有利處,那麼肯定有弊處。

碎片化的生活,也可能使人們分心。尤其是那些自制力特別差的孩子們,會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去打遊戲,或是沉迷於小說,而且導致上課不專心聽講,腦子裡想著全是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結果學習成績像坐了滑滑梯一樣急速直下,造成自己難過,家長生氣的場面。這不就產生了不好的影響了嗎?古人有云: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對於碎片化生活造成的諸如此類的現象,或許只有從小養成的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最好的防範方法吧。但在這樣的山大壓力下,也許會有人可以從而養成受益終生的好習慣。因此,這個弊處只是對少數人而言的,只要你有著良好的習慣,就不用去擔心了。

所以,碎片化生活也並不是完美無缺,也像任何事物一樣,是把雙刃劍,就看你怎麼使用和對待它了。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只要是我們在主導生活,而不是生活在左右我們,合理地運用碎片化的時間,又何嘗不是一種好的生活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