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旅相關作文20篇

走過人生之旅 篇1

高三作文 ,2268字

啟程

黑暗中微弱的光亮透過朦朧灑落進靈魂,孤獨地匍匐於世界上的灰暗角落。透過墨色,瞳孔發現了那第一抹白,純淨了最初的靈魂。

放空了心情,騎著一輛自行車,飛揚在崎嶇不平的小路上,兩側不知名的小草和雜亂破碎的磚瓦像灰敗的落葉,無序地攤在路邊,被揚起的灰塵覆蓋上層星點般的朦朧。他們聳拉著腦袋,像垂垂老矣、行將就木的老人,顯不出一絲生機,如同這片已氣息奄奄的老磚房子,只剩下陰暗和頹唐。

漸漸地,微弱的亮光照進深埋起來的小路。

走出這條枯槁的泥徑,向左轉,依舊是一條不寬的小路。路的左邊有一架苦瓜藤,綠葉黃花下掩藏著外表嶙峋的苦瓜,綠油油的喚醒了我沉醉在物慾已久的內心,那是大自然的氣息,是農家淳樸的節奏。

“叮鈴鈴”,三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從身邊緩緩地經過,面部溫和而安詳帶著些許滄桑感。他們就彷彿現在的季節、今昔的時間—臨近冬天的灰暗、黃昏的光景。

出生在這樣一個小城裡,並非抱怨,這是我無法選擇的,心中的不甘與不屈驅使著我走出混沌,掙脫枷鎖。透過層層薄霧,遙望著北方……北方,蘊藏著著我這一生的夢想。

也許到了告別的時刻,我知道自己不可能停留在這個頹敗的小城,沉淪在幼時,我終歸還是要離開這片兒時的永安鄉……

前行的動力

望著前方閃爍的黃燈瞬息轉綠,剎那間,茫茫宇宙中的喧囂在這一刻化為蒼茫的忙音,眼前彷彿被罩上了一層薄霧,找不到出口。

是向左的林蔭大道,向右的倒刺荊棘,還是向前的澎湃浪濤,亦或是退縮後的浮華奢靡?然而既然選擇了前方,就不論風雨兼程。

雙手牢握車把,迎著狂怒的呼嘯把一滴一滴汗水浸入風的空隙。這條路一路向東,充滿了煙火的味道,豆漿、包子味溢滿了整條喧鬧的大街,濃香馥郁,掩蓋了灰塵後的頹唐與汽車刺鼻擾心的味道。路旁一名少婦,身著白色綴花長裙,懷抱著一個粉妝玉琢的小男孩,少婦用手輕輕的捏捏孩子的小臉蛋兒,逗得孩子咯咯地笑。他們彷彿綻放了整個冬天的明媚,溫馨靜謐得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在這個紙醉金迷、物慾橫流的世界背後,竟然還隱藏著這樣惹人矚目的淳樸,那種淳樸就像一股暖流,流遍全身,竟使我熱淚盈眶。

我的靈魂從沒有像這一刻一樣,如此的戰慄而噴薄。在這個人走茶涼、世間親情都廉價了的時代,在這個尊嚴都成為點綴的時代,在這個拜金主義猖狂、享樂肆意橫行的時代,這樣純淨的不帶一絲雜質的情感彷彿一抹微光,刺痛了黑暗的心絃。

當為了那遙不可及的遠方而奔波時,在遇到委屈無處發洩時,在與別人勾心鬥角、你死我活之中,那純粹的情感支撐著我已疲敝不堪的身軀,依然奮力向前……

逃離

喧鬧的街頭、川流不息的車輛、摩肩接踵的人群,我從中聽到了一聲聲的嘆息,在風中無聲地消散,化成青灰,模糊了頭頂上的天空,綽約了明媚的城市。

“轟隆隆”,透過薄薄的空氣刺進蟬翼般的耳膜內,震碎了我的靈魂。路旁的園圃、草坪都掩蓋在塵埃朦朧的背後,如同垂死掙扎的枯槁老人,注視著這個不可一世的小城,這個我曾經不顧一切想要逃離的小城,內心充盈著飛往北方的渴望。

塵網中的我們,越想逃離,越被束縛。生活常和我們開玩笑,我們越期待什麼,什麼就離我們越遠;越執著什麼,什麼就傷我們越深。

明知道這樣,卻還是不顧一切的逃離這個冰冷大理石堆砌的石頭城。遠處飛揚的塵霧昭示著又一座堆砌的城堡誕生在這個塵囂。灰敗、頹唐、無奈,心中的情緒彷彿這個城市的情緒,流浪著,飄散著,最終淡漠了那個夢境中都會倒置的朦朧世界。

路旁隱約出現的汙水溝,散逸著令人作嘔的氣息,像黴變的身體,充斥著醜惡與齷齪。路過的行人面帶痛苦,眉間溢著頹廢的孤獨和不耐的撕裂。這個城市的一切都以那樣貪婪的姿態呈現在眼前,彷彿一頭麻木癲狂的饕餮,不停地吞噬著外表浮華、內裡早已衰敗成空虛的靈魂,毫不厭倦地將惡臭的水溝當做鴉片,湮沒了一顆又一顆震盪的心,卻漫不經心地撥出一口菸圈……

逃離,逃離這怪城市,去那遙遠的北方……

離我而去

遠處冗長的叫賣聲、輕微的白煙,這一切都是那麼的熟悉,只是再無人陪你聆聽這些喧鬧,再也無人陪你細數賣花的女孩賣了幾枝。

街道依舊,人走了,心情便也變換了。

騎了很遠的路程後,回頭望向那個記憶的深處,卻依然清晰可見。就像你們走了,背影依然深刻,如同烙印一般烙在靈魂上,時時刻刻刺痛你的傷疤。

是的,沒人會陪著走完這一生,於是只能告別。

“背影裡的沉默,原來會這麼不捨,過去以後才懂得,告別真的很苦澀。”不喜歡離別的時刻,尤其明知道永遠也不會再見的時候,難言的悲涼會把偽裝的堅強全部打回原形,崩潰到再也抑制不住,像既望的錢塘江,那樣決堤。

穿過了小巷,頭頂上蓋著的樹蔭漸漸地淡漠了,終歸化去了……

歸路心安

是該回去了!向西望去,殘陽了無,地上不見斑駁人影,已黃昏了。

回家時,未沿原路返回。“叮鈴鈴……”,拐角處我不自覺地按動了車把上的鈴,卻無意間驚擾了衚衕裡的一對老夫妻,他們驚異地抬起頭,而後又迅速地低下,原本驚異的眼神又變得古井無波。

地上不時傳來車輪與石板摩擦的沙沙聲,低頭一看:本是泥土築成的小路,何時竟已鋪上了青石磚,這平鋪的路鋪進心底,卻鋪不平內心的波瀾。何時,鄰家院落掉了枚杏,我竟不知?何時,泥土紅磚堆砌的小院牆也成了灰白石灰打造的高柱,我竟不知?何時,平日空曠的路邊此時已車水馬龍,我竟不知?

猛然悟到,已月圓中秋。也只有月圓時分,空落孤寂的古舊院落才會進來這打破沉寂的人,亦是闖入心靈的人……

當我赤身裸體的來到你的面前,你不能說我蒼白,我只是潔白純淨。

當我滿身傷痕的回到你身邊時,你不能說我滄桑,我只是飽經風霜。

你只能悄悄地嘆一聲:爾心安處為故鄉。

人生之旅 篇2

國二作文 ,631字

朱自清先生說過:“燕子飛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綠的時候。可是,為什麼我們的日子卻一去不復返呢?”

是啊!這是人們一直迷惑不解的一個難題。在這無休無止的歲月裡,我們每個人都各有所圖、各有所謀。每個人經歷的快樂和挫折也是不同的。因此,每個人的人生旅程也是不同的。現在讓我們來分享我的人生旅程。

一次,我和幾個夥伴去上學的路上,大家有說有笑非常高興。可走了沒多久便碰見了我們班的一位騎自行車來上學的學生,大家非常好奇(因為以前我們沒見過),都想騎一下。經這位同學允許後我便開始學了,可剛騎了幾步就摔倒了,腿也弄破了,頓時我的臉紅透了。我想發生這樣的事或許是由於我過於高興了吧!這不應了“樂極生悲”這句話嗎?從此,我也懂得了人生是少不了挫折和失敗的,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是高興的。

六年級的時候,我讀過一本名叫《沒有挫折的生活是殘缺的》,裡面有這麼一段話:“當每個嬰兒降於世間時,它的生活將於一切挫折和快樂密不可分。她呼吸著大自然的新鮮空氣,享受著人間的快樂與挫折,也讓我們知道了世間的美好。”

王安石說過:“無憂無慮,不經歷挫折的生活不是生活,就算是,也至少不是人的生活。”

有的人總希望自己的生活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但我想問問:那樣的生活有何意義?為何不去嘗試一下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的真諦;為什麼不去嘗試一下雨過天晴、煙消雲散的那種喜悅呢?

生活讓我懂得了人生不可能沒有挫折,讓我懂得了失敗孕育著成功。更讓我懂得我的旅程將是挫折與喜悅相參、失敗與成功共從的。

誠信,人生之本 篇3

高二作文 ,757字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但,生活在當今物慾橫流的時代,又有幾個人能一絲不苟地堅守這人生之本呢?

據國家權威機構統計,近十年來,我國信任指數持續走低,2012年,更是首次跌破50%。這觸目驚心的數字令我們不解:誠信,為何離我們漸行漸遠?

近年來,有關誠信的問題,成為公眾討論的熱點。“瘦肉精”、“毒奶粉”、“染色饅頭”、“塑化劑”甚至成了婦孺皆知的熱點詞彙。各個領域的誠信危機頻頻發生,不斷衝擊著民眾脆弱的內心。於是,你看到了超市進口的奶粉價更昂貴,卻被人搶購,國產奶粉倚疊如山,卻無人問津;你看到老人摔倒卻無人敢扶的痛心場面。

面對當今誠信危機,國人不禁痛心疾首,慨嘆世風日下。誠信,本應為人生之本,而如今卻成為最為缺失的東西,難道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就沒有希望了嗎?

不,只要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用眼睛去發現,用心靈去感受,用行動來傳遞,誠信將會在我們的品質中,重新閃光。

城西中學生“徐礪寒”的行為沒有多麼偉大,他僅僅是在剮壞無人看守的豪車時,等待,留條,想要賠償。但他平凡的舉動體現出責任與擔當,他的平凡的行為,讓我們明白,倡導誠信,不是需要口號上的道德抒情,而是需要我們積極、具體的行動。

“託舉向善的力量,不能全往社會上一推了之,這是每一個公民必須面對的考題”雖然,“誠信中學生”不是醫治當前誠信現象的靈丹妙藥,但它確實引起了我們對誠信的重新思考。它,使我們看到了社會的希望,看到了“信任”重塑的可能。

或許,有一天,這樣的事不再是新聞,我們的誠信之花就會在大地上綻放;或許,有一天,百姓能放心食用食品,誠信之風,就會在天地間吹過;或許,有一天,公款變得更加透明,誠信之光,就會重新在宇宙間閃耀。

誠信是個大問題,但需要我們從點滴去維護。伸出你的雙手,讓我們共同托起誠信!

人生之美 篇4

國二作文 ,585字

人生是一幅多彩的畫卷,優美的線條描繪著青春的斑斕色彩;人生是一首優美的歌曲,歡快的旋律譜寫著童年的歡歌笑語。若至暮年,回首往昔,人生之美依然清晰,它承載著夢與理想。

人生之美麗,不單在於它擁有童稚的歡歌和青春的朝氣。當我們越過春夏,帶著勤勞的汗水迎接金秋時,累累碩果,滿眼的金色,將是人生最美的景緻。人生之秋固然美麗,但總也離不了春天勤勞的播種和夏日炎炎中那殷實的澆灌。果實源於種子,美麗源於勤勞。這份美麗是辛勞的象徵,是汗水的見證。

“春蠶到死絲不斷,留贈他人御風寒;蜂兒釀就百花蜜,只願香甜滿人間。”奉獻青春,獻身社會,用自己的力量維護社會正義。即使到兩鬢斑白,紅顏已去,內心的火熱和力量也會沖淡臉上的皺紋,成就美麗人生。

維持美麗,不要讓人生之美飛逝。放飛春天的風箏,播撒夏日的希望。用心梳理人生,留駐內心永恆的美麗。

倘若人生是美玉,那唯一的瑕疵將是你人生的暗礁,阻擋你的前程。鼓起戰勝困難的勇氣,用破冰船的堅挺毅力尋找光明的航路。待到你用心拭去美玉的瑕疵,你就將向美麗人生靠近,因為你學會了堅強地奮進。

倘若人生是清泉,那泉下的沙礫將是你心上的汙點。用真誠去化解,點亮自己智慧的雙眼,當你擁有成功的光環,人生之美眩目璀璨。

美麗是神聖的,是高潔的,是不可褻玩的。人生之美擁有冰清的心靈,勤懇的雙手和明亮的慧眼。去感應,去創造,去探索美麗,尋找美麗,與人生對話。

成功源於創新,讓創新之花開滿人生之路 篇5

國一作文 ,612字

創新,是每個人每天最想幹的一件事情,由於創新,才有了這個美好的世界;由於創新,才有了網際網路;由於創新,才有了這個充滿快樂的世界。創新,會改變我們每個人的一生……

比如說鄒金巨集的創新名言:“每一天創新一點點,是在走向領先。每一天多做一點點,是在走向豐收。每一天進步一點點,是在走向成功。”又比如說卓別林的創新名言:“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如果能夠打破常規,完全自由進行創作,其成績往往會是驚人的”還比如德國歌德說的創新名言:“要成長,你必須獨創才行”的確,一個人要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必須需要創新……

俗話說:“第一個用鮮花比喻少女的人,是天才。第二個套用比喻的人是庸才。第三個是蠢才。”可見,在人生中,創新是身旁的明燈,照亮前方的道路;創新是遠處的山巔,激勵我們登上高峰;創新是眼前的大海,任隨我們暢所欲言,匯入其中……

創新,鍛鍊我們的頭腦,不要讓自己憑空想象,而是要靠自己的腦子來發揮出來。你看,美國的托馬斯阿爾瓦爱迪生。他也不是用了1000種燈絲來做出了燈泡的嗎?再比如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的誕生,它由17468個電子管,6萬個電阻器,1萬個電容器和6千個開關組成。重達30噸,站地面積達160平方米耗電174千瓦,耗資45萬美元。每秒只能執行5千次加法運算,僅相當於一個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而已。但還是翻開了歷史

那光輝的一面……

創新,雖然路程很遙遠,但我相信,自己有細想,就一定會成功!

人生之路,無限寬廣——《道路無限寬廣》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789字

“做最素直的事,行最寬廣的路。”是本書作者松下幸之助說的一句很有名的話。作為日本著名企業家,讀他的書,雖未收穫太多的好詞佳句和寫作技巧,但書的內容所蘊含的深層次的體會和教訓,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品味。

忘了在哪裡聽過或讀過這麼一句話,“路途就是翻過一座山再翻另一座山。”我至今記得這句話,每當我感慨人生,這句話就會浮現在腦海中。

翻過一座山,剛想歇歇腳,前面又出現了一座山。好部容易再翻過這座山,又出現了另一座山。人聲就是馬不停蹄地翻過一座座山,不斷地跋涉。

這是人生的真實寫照,無法逃避,你只能全力以赴地走下去。

執著地沿著一條路走下去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旅途中,腳下的路可能分成東西兩條岔道,繼而又分成南北兩條小路,在這樣的路上摸索前行更加不易。

該怎麼辦,該往哪裡走,你猶豫不決,苦惱不堪。而猶豫和苦惱,只會讓你止步不前。

在我們的人生中,難免會有止步不前的時候,但你身後還有眾人追隨,大家都猶豫不決時,面對岔路,你就不能兀自苦惱和抱怨了。

繼續前行也好,停下腳步也好,重要的是你要做出決斷,獨立做決斷。你做得決斷,不一定是最好的出路,但即使前路吉凶未卜,也要做出決斷。我們畢竟不是神,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猶豫不決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作為著名的企業家,松下幸之助一生的路是坎坷的。他起初創立公司時,只有三名員工,他不斷對產品進行研究和改良,挨家挨戶上門推銷,事業終於有了起色。此後他克服種種困難,帶領松下集團渡過了難關,將松下打造成全球最大的電器製造商之一。

他的路是坎坷的,但他能走的如此完美,靠的是他的堅持和付出。正如作者所說‘做最素直的事,行最寬廣的路。’他用自己真誠的付出和睿智的思考,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完了人生的路。我們該看到的是他取得的完美成果,更該看到他努力地過程。

道路無限寬廣。在自己能力的範圍內,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拓寬道路的寬度。

做最素直的事,行最寬廣的路。

人生之美莫過於寬容 篇7

高三作文 ,725字

“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你的腳上。這就是寬容”。

—題記

人生奔波在生活的路上,時而被石頭絆倒,時而被荊棘刺痛,因而我們會對生活充滿怨恨和厭惡。但如果這些痛楚轉變為輿論時,那麼輿論上的熱議人想必也會有同樣的感受。故此,我認為寬容是人與人隔閡的融化劑。

李雲迪在韓國音樂節上出現演奏的失誤引起了萬千觀眾的不滿,而且最後他連謝幕都沒有給予對她仰慕已久的觀眾就悄然離開,這是多令人惱怒啊!而他的此種行為引發的熱議和輿論更是風起雲湧。

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生路上,誰敢說他從沒犯錯,從沒失過禮節,從沒失過誤呢?換位思考一下,李雲迪只不過多了一個音樂家的身份,他何嘗不是同我們普通人一樣,都擁有同樣失誤的權利。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寬容並原諒他。

待人寬容,便能讓對方為自己的失誤感到愧疚,從而使人與人之間感情昇華。如果能做到這點,世界也會因而變得絢麗多彩。《荒野獵人》中格拉斯因被害死的兒子選擇了復仇,卻又在可以手刃仇人的一剎那,重返寬容。人性總在人們放下仇恨的那一刻綻放光輝。

是的,人生之美莫過於寬容。李雲迪的行為雖有諸多不好,但如果輿論的風靡,社會便會充斥著不良之風。所以退一步海闊天空,寬容地包容李雲迪的失誤,寬容地對待李雲迪的行為,減少輿論的傳播,讓我們的社會形成理智的環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和諧。

“泰山不辭?g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擇泗流,方能成其大”,只有寬容,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才會如泰山一般的堅固和崇高;只有寬容,人與人之間的心胸才會如江河一般的寬廣和豁達;只有寬容,人與人之間的腳步會傳播者紫羅蘭花香溢滿人間。

因此,我願用寬容對待李雲迪的失誤,寬容地原諒他的行為。讓他人的世界變得美麗,讓我們的人生變得寬闊。

撐好人生之舟 篇8

國三作文 ,981字

法律是人生的指路牌,是心靈的航燈。它好比一個羅盤,向我們指示出善惡美醜身處何方。

我們雖然年紀尚小,但通過法制教育以及兩名勞教人員現身說法後,感觸良多,受益匪淺。勞教人員劉某因為不懂法,虛榮心,沒能夠循法律途徑管束自己,結果走上三次坐牢,一次勞教的不幸人生道路。他由於自己的過錯而造成的不幸,只有他自己去人生的坎坷。

另一位何某因法律意識淡薄,由於自己對白粉等毒品諸如此類的認識不夠,充滿好奇心,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並染上毒癮,致使自己掉進違法犯罪的深淵。

正所謂“毒癮易戒,心癮難除”。毒品是具有依賴性和誘惑性,其實它們如魔鬼一樣,糾纏在你身上,要想擺脫它,很難,很難。

因此,我想說一句:“別把理想拒之門外,給自己一個重新做人,展現自己的機會。

雖對他們的遭遇表示同情,但法律無情,現實是殘酷的,一旦觸及,下場是多麼的可悲,法律不允許人們用任何方式來對它進行挑戰。

在我們身邊,難道沒有一些諸如此類無知的青少年嗎?例如,我們隔壁村的一名年輕小夥子因夥同別人盜竊摩托車,被判坐牢,屈指一算,眨眼間幾年過去了。想想,他不就是因為法盲,一時的貪慕虛榮嗎?當他踏入監獄的那一刻,他又會想到含辛茹苦把他養大的雙親,如今心如刀絞般痛苦嗎?而當他想起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有些同學以及青少年認為人生在世,什麼都要享受一下,不然父母把我們生下來幹什麼?有這些想法的同學都是無知的。我們的前途無可限量,我們應怎樣走好自己的人生旅途?珍惜現有的一切,繼續讓生命發光發亮,還是碌碌無為,放飛青春?“是非黑白分清楚,誤入歧途莫嘆息。”

我們正處於青少年時期,人生像一張白紙,我們怎麼書寫它,描繪出一張絢麗多彩的畫卷呢?“一失足成千古恨”,小時候就會聽到老一輩常常千叮萬囑的。要是無視法律,一旦觸及,就會走向犯罪道路。令你一輩子感到後悔。正如我們做任何事情一樣,做事“橫衝直撞”,一旦做錯,後果會更為嚴重。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我們要對自己充滿信心,現在正是長知識、求學問的好時機,定好人生方向,引以為戒,切勿以身試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堅信“知識改變命運,習慣成就人生”。在人生旅途中,邁好自己光明正大的的每一步,讓自己的生命之花開放得更加燦爛,讓自己的前途更加美好!

願年輕朋友們共同駕馭人生之舟,憑藉著自己的進取,擁有一片湛藍的天空!為自己的理想開啟一扇充滿信心之門。

正確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 篇9

高二作文 ,1052字

“生活中的挫折會打敗我們,但我們可以選擇要不要站起來”這是成龍在《功夫夢功夫小子》電影裡說的一句話,每當回想起這句話,我就感覺有股強大的無形力量在告誡自己要正確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

回顧過去,正確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成就了多少“風流人物”。文天祥戰敗後被俘,在牢獄中受盡折磨,在酷刑面前他正確選擇了不屈不撓,寧可殺頭也不屈服。為什麼他不選擇投降後的榮華富貴?因為他知道,如果選擇歸降元世祖,那麼他將背上賣國求榮的罪名,一生的英明則蕩然無存,天下蒼生也會更加疾苦。由於他的正確選擇,成就了他忠貞不渝的人品,也為世人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絕唱。

春秋末期,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被捉來吳國當了馬伕,日夜侍候馬匹。這對於一個君王來說,不但是恥辱,更使他身陷不自由的境地,但勾踐選擇了臥薪嚐膽的道路,決心穿越當時所處的“沙漠”環境。試想,如果勾踐身處限制自由的吳國而不選擇“東山再起”的道路,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或是自暴自棄,無所作為,又怎麼可能脫離困境,獲得自由?正由於他正確選擇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才有了再次滅吳稱霸的雄舉。

其實,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俯拾皆是。魯迅棄醫從文的正確選擇,用文字醫治了國人的“思想病”;錢學森克服重重困難毅然選擇回國,結束了中國“無彈無核”的時代;日本松下的幸之助欣然接受自己的殘缺選擇勇敢創業,迎來了電器行業的大作為,實現了由不自由向自由的華麗轉身,讓世人刮目相看,敬慕不已。

然而,現實生活中往往有人在自己的人生路口沒有把控好方向,以致喪失自我甚至身陷囹圄。比如,近年來紛紛落馬的貪官,像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原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等人在案發之前權大勢大,為所欲為,但多行不義必自斃,他們的倒行逆施、作惡多端,必將受到黨紀國法的制裁。他們之所以會落得如此下場,淪為人民和國家的罪人,就是因為他們選擇了不正確的人生道路,導致自己身敗名裂、眾叛親離。

此外,在選擇道路、方法面前,有人盲目複製和跟風,這不符合矛盾的特殊性。很多家長盲目跟風,從書本上搬來一些東西放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或者學習別人家的管理方法,別人怎麼做,他就怎麼做。大多數的事例都證明這樣的管理方式是不會成功的。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呢?應該根據自己的自身特點、人生價值、社會利益來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鞋子只有合腳才能走得快,鞋子大了或小了,你都走不快。我們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也跟選鞋子差不多,只有適合你,你才能走得更好,更遠,讓我們正確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吧!

人生之態度 篇10

高一作文 ,975字

范仲淹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種處世態度;三閭大夫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天地萬物皆有所不足,人生在世,也難免有過失。而區別聖賢和庸人的關鍵在於對待過失的態度。

當別人對自己提出意見或批評指責時,是滿臉的不屑和憤怒還是虛心接受並對別人表示由衷的感謝呢?

好的態度,可以成就一番的事業。美國芝加哥大學校長羅勃初任校長之職時,流言從四面八方席捲而來。這個年僅30歲的年輕人,出身卑微,閱歷淺薄,當即就成為眾矢之的。但他沒有氣餒,更沒有惱羞成怒,而是將那些對他的批評的語言收集起來,反省自己,並一心撲在芝加哥大學的管理工作上,終成該校歷史上最著名的校長之一。試問,如果羅勃面對鋪天蓋地的批評怯懦了,或是衝動惱怒了,那麼他又如何成為該校的驕傲呢?面對批評,我們不正是需要這樣一種謙遜的態度嗎?

態度,反映一個人的性格。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寧死不吃美國糧食,都反映了他們的高潔、傲骨和志氣。《紅樓夢》裡林黛玉看見滿樹桃花紛然飄落,心中便產生了憐惜落花的傷感之情。而龔自珍卻有這樣的一句名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對於落花,她有不同的感悟:“落紅”既使落下,也同樣可以為樹滋潤,為樹所用。她有著樂觀的對事態度,便是造成她與黛玉不同想法的原因。

生活,我們需要以退為進。當陽光普照大地,一方方稻田水清如鏡。田裡的秧苗一排排整齊劃一,均勻如織。幾個插秧人,俯首弓腰,疏疏落落地散落在田野裡,一步一彎腰,一步一後退,左手執苗,右手插秧,他們的背影與稻田成了一幅絕妙的水墨畫。

有這樣一首詩:手中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這世間,何人不是把目光投向前方,何事不是將腳步邁向未來?或許,只有農人插秧,才是一步步地後退,退一步,便向豐收的秋日更靠近一步。

試想一下,若是農人一直向前插秧,插出的秧苗有那番境界嗎?或許剛插下的秧,因為急於向前,而被踐踏於泥水之中。其實,一切執念都是心魔,曾經過分看得很重的事,隨著時光的流逝也會煙消雲散。唯有內心的一片寧靜是亙古不變的。“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當我們被紅塵世俗喧囂所幹擾時,不如學學插秧人,享受退一步海闊天空的美麗,沉澱內心的浮躁。

人生之態度,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胸懷。我們正需要這樣一種態度對待世事,才能有奮進有創造,有別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