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碎片化閱讀的時代作文範例

21世紀——碎片化閱 全文約1119字

閱讀是心靈昇華的墊腳石,如果閱讀破碎了,那我們的心靈又該以何種形態存在呢?支離破碎嗎?

我的父親生於上世紀60年代初,他經歷過大饑荒;巧的是,我出生於千禧年初,也經歷了大事—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

如今網際網路的發展似乎早已超出了人們的想象範圍—繼4G後已有了更高階的5G,光是看看蘋果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吧,網際網路的發展更勝一籌!

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好處當然有很多,但發展是一把雙刃劍,人們的生活不只受惠於網際網路的發展,其弊端早已悄無聲息得一步步吞噬著、撕扯著無數深陷於網際網路中無法自拔的人們的生活。

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會有成千上萬條新聞訊息傳到每臺連線著網際網路的手機上。提示音叮叮鐺鐺響著吸引著手機持有者的注意力。網際網路中傳遞的資訊簡潔明瞭而且快捷實時,所以網際網路就像一個巨大的黑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一探究竟。

我一直很羨慕幾個世紀前生活著的歐洲皇室—每天有固定的時間,一家人圍坐在燃燒著木頭的壁爐邊每人手捧著大部頭的書伴隨著噼裡啪啦的木頭燃燒聲閱讀,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喜歡紙質書籍更勝過電子書的原因之一。也不是說電子書不好—這只是另一種閱讀的模式,完全因各人的喜好來定。

紙質書就不用說了,上架的電子書大多數都應該是尊重原著、從未修改過的,可是最讓我震驚的是,竟然有人將一本500頁的名著濃縮成了一句包含了起因、經過、結果的句子!於是原來要花費幾天閱讀的書,只要花費1分鐘不到的時間看看這句話就算看完這本書了!這樣的話,閱讀所謂的“超級濃縮版名著”的人就有了多餘的時間去閱讀更多的“超級濃縮版名著”。

我認為如此碎片化的簡潔版“文字”簡直就是不可理喻。所謂的“濃縮版名著”怎麼可能覆蓋到原著裡所有的一點一滴呢?經過減縮的“那些書”根本不能再以原著名命名,因為這不再是原著了,其參考價值只是縮句者的讀後感而已,其準確性有待考證、參雜著因人而異的個人觀點。而且這些濃縮過的書籍只會增加人們對網際網路的依賴、從而摒棄了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原文作者筆觸的良好閱讀習慣。

就算其他的東西被碎片化,閱讀也不應該被碎片化。紙的觸感和油墨的清香才真正可以滌盪心靈、帶著讀者進入更高層次的精神世界。

雖說陶淵明曾作文:不求甚解,我想他的意思也絕非是以閱讀偷工減料、千刪萬刪的材料來等效於看一部完整的書。如果一個人在閱讀方面還偷工減料、圖個方便,那他也許在做很多其他事情上都會有偷工減料的影子。

無數古今中外的哲人、文人都提倡讀書的好處,但是他們一定沒有想到21世紀的人們居然會因為追求閱讀速度這樣欣賞他們作品!

為了防止閱讀這個修身養性的習慣繼續支離破碎,讓我們重新抱起紙質書,在墨香中沉澱靈魂吧!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