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碎片化的上海話作文範例

遇上碎片化的上海話作 全文約927字

所謂“碎片化”,英文為Fragmentation,原意為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我們也可將“碎片化”理解為一種“多元化”。尤其是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逐漸被碎片化,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同樣,我們可以將此理解為多元化的生活、閱讀、購物、社交。碎片化、多元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心態和認知。

我要講的是碎片化的上海話,也可以理解為多元化的上海話。

我是土生土長的上海小寧,真的很不好意思,我不會說上海話。不會說不等於聽不懂,我聽力極好,任何人和我講上海話,我都意思不差的用普通話來回答,這也許是很多上海家庭裡小孩子的通病吧。有專家擔心,如果這樣下去,上海話要出現斷裂,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予以保護。

上海話出現這種情況,我覺得有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上海是移民城市,我的同學大部分是新上海人,他們可能是第一代上海人,而我已經是第四代上海人了,對上海文化的認同感各不一樣,用上海話來表達大家在理解上會發生偏差,或者意思完全相反,所以同學之間的交流當然用普通話。但是有些同學對上海話充滿好奇,還發明瞭不少“上海話”,雖說有些捧腹,但將來也許真的會成為上海話一部分,因為上海話有它的特點,造詞能力極強,相容幷蓄。

其次,雖然我是第四代上海人,但我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確講著帶有較濃地方口音的上海話,有時候聽起來有點費勁。其實上海話也是融入了很多的地方話,松江話,蘇州話,寧波話等等,上海話的第一人稱複數“阿拉”就來自寧波話,還有租界時期留下的不少“舶來品”,有一些後來還進入了普通話比如“沙發”、“巧克力”等等,如果去上海近郊走走,你會發現上海話說的五花八門,上海話的多元性太強。

上海話其實說說也不難,就像我們學英語,用英語對話的難度可能遠遠低於上海話,但是之前的上海話很難用統一的文字來表達,感覺大家都是口口相傳。針對上海話中“有音無字”的疑難問題,錢乃榮教授編寫了《上海話大詞典》,為了能讓外國人和外地人都能正確地發出上海話的讀音,《上海話大詞典》全部採用國際音標而不是拼音進行標註,這也是上海話神奇的地方。

上海,是個海納百川的城市,上海話發展也是歷史的積累和文化多元化的延續。做為上海小寧有義務講好上海話。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