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遠方作文範例
人們總希冀著走向遠方,或是帶著阿蘭德波頓《旅行的意義》一般的自由和隨性,遊目騁懷;或是滿心中原北望的豪情,馳騁萬里討伐或征服。
馬可波羅騎著他的馬走向遠方,帶回憶一杯神祕的東方之土,從此改變了世界格局和秩序。15到16世紀,一艘艘來自歐洲皇室的鉅艦前赴後繼地駛向遠方,一位位達伽馬、哥倫布開闢了心航路,叩響了沉睡的東方之門,微光一點點從世界各地點亮,文明的傳播一次次讓遙不可及變成近在咫尺,矇昧的開墾一遍遍縮小世界的比例尺,人類看見了整個自己,在莽荒中掙扎著站立。
是的,文明從來停下走向遠方,彼得一世的出走使沙皇一時問鼎,明治天皇的遠遊使日本軍事強大,每一次物理意義上向遠方的靠近都促進了文明的交匯,甚至是一個民資的崛起。在當今文明認識了地球,又不廢困勉之功鑽研如何達到更遠的遠方—宇宙。面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進取心和貪心支配著人類,而誰又能完全否定反科學的意義,盲目樂觀地相信走向遠方必能走向終極勝利?
我們知道沙皇一時煊赫,葉卡捷琳娜甚至豪言能走遍遠方,征服世界,最終不免被趕下臺;日本明治天皇帶回了歐洲的軍國主義,最終導致了二戰中的慘痛教訓。這都提醒著文明,走向遠方的同時,加入精神偏離了善不再回歸,只能加速自我的滅亡。記得李淼對《星際穿越》電影的影評:文明越離開母星,越需要接近自己的精神家園。《三體》中新型人類走出了地球,在宇宙中飄蕩于飛船上,民主和自由片刻陷落,“太空像一面放大鏡,可以在瞬間把人類的陰暗面放到最大……當人類真正流落太空時,極權只需五分鐘。”引發了我們對走向遠方反而使人陷入納粹“浪潮”式自由,從而喪失自我的恐慌。
面對遠方的力量,空曠渺遠的距離,我們常如離家的嬰孩,變得貪婪而原始,更看重當下存在。而精神的迴歸卻無比重要,正如文藝復興在歐洲這片土地上遠行,喚起了對人文主義的重視和珍惜,啟蒙運動的影響甚至走向美洲,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拯救了整個美國聯邦,終結了戰爭,令人欣慰。
我們走得越遠,越應記起善的力量和整個人類的權益所在,一味向遠方征服,將權利凌駕於國家機器和世界武器之上,使人受難,那地圖的擴張,又算是什麼呢?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