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刺的芬芳作文範例

國二作文 全文約1113字

“辯以明道,論以正言。”辯論之聲在時空長河中響起,從永久以前流向永久以後。

生命不息,辯論不止。而辯論的基本要素,便是事實與邏輯,一言概之,即為理性。理性是智慧的光輝,在世界的穹頂之上閃耀,強大的理性思維往往也會給予人們信服他人的能力,使你在辯論之中脫穎而出。

然而,在這個時代裡,我們炎黃子孫所引以為傲的思維似乎失去了原本的色彩,辯論似乎也脫開了理性的束縛,飛向天際。“中國式辯論”更加地注重於感性,也即所謂的姿態與聲勢。這樣一來,辯論確實逐漸向著“爭吵”靠攏,這種以情感化的方式取勝也的確有悖於辯論的根本意義。

可是,雖說辯論之根本是理性思維,但是完全喪失了感性色彩的辯論,就一定更好嗎?

猶記得莊子與惠子曾遊於水畔,莊子以為魚樂,惠子便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來反駁他。而莊子亦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反脣相譏。莊子與惠子的智慧毋庸置疑,但在他們的辯論之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似乎也運用了所謂的“諷刺與反問”,而非從理性至上的角度去回答對方的問題。於是,後世人中誕生了一種聲音:“莊子與惠子之辯為詭辯。”

但是擁有如此大智慧的先代賢人,又怎會犯這樣的低等錯誤呢?顯然,後世之人對於他們的“辯”,理解得有所偏頗了。如今的人們總是喊著理性至上的口號,卻忘卻了純粹理性的辯論便如同一支冷煙火,寂冷而肅穆,不帶一絲人情味。而帶有適當感性色彩的辯論,卻能飄開千里芬芳,使人在思維的碰撞中獲得智慧與幽默,更顯別開生面之趣味。這,可謂是一種辯論的藝術。由此可見,感性色彩的輔助未必不能更好地彰顯你的理性思維,正如莊子與惠子,將感性作為工具,理性作為基底,留下了多少名傳千古的篇章。

辯論,其實不在於對錯,因為許多時候的辯論根本便沒有客觀真理為你評判對錯。這也便如莊子在《齊物論》中所提到的“此”與“彼”的關係,更在於一種碰撞,使對手信服而非分出對錯。不然,公孫龍“白馬非馬”之說又有何德何能橫行一時?於我們而言,沒有爭吵,沒有辯駁,只有利用感性色彩與理性思維的有機結合,去使人信服。這樣的辯論,才不會像一塊萬載寒冰,而像一朵傲視群芳的玫瑰,帶著刺,卻傳著千里芬芳。

這麼看來,所謂的“純粹理性”未必便是最好。但如今中國式辯論的情感化問題太過於嚴重,卻又是走了另一個“純粹感性”的極端,這比“純粹理性”更為嚴重,因為它完全顛覆了辯論的意義,偏離論點,走向深淵。而要解決這個問題,便需要使“中國式辯論”中的感性色彩與理性思維之比例調配恰當,理性作底,感性為輔,自能辯出一番大千世界。

辯之所明,未必為“道”。論之所言,未必為“正”。對錯不過是客觀存在,而感性與理性結合而成的帶刺的芬芳,卻能使你的辯論散發出別樣的生機,萬古流芳。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