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碎片化閱讀”作文範例
無論是在公站點等車或是在食堂排隊取飯,碎片時間無可避免地填塞著生活的角角落落。手機,行動網路的應用,最初的用意是化零為整,為這些時間碎片的有效利用找一個方案,讓生活邊角增添一抹新色彩,不想技術流、資訊流來得如此迅猛,亂花漸欲迷人眼,於是人們想出了新的應對方法:化整為零,只擷取部分資訊,以免被海量的資訊洪流吞沒,碎片化閱讀自此成為大眾普遍的閱讀方式。
那麼,究竟是哪部分資訊,穿越了重重迷障,來到人們眼前呢?作為一種遺傳了千年的本能,人往往首先會被鮮豔或有趣的事物吸引,因此,資訊釋出者想要在匆匆一瞥的剎那吸引觀眾眼球,突出的自然得是那些或驚險刺激或匪夷所思的談資。在碎片化的閱讀模式下,五光十色的奇聞軼事粉墨登場,而深澀或莊重的思想往往因沒有時間被領悟,只能黯淡退出人們的生活。於是,浮誇的多了,精良的少了,形式重了,內容輕了。
更令人擔憂的是,長期滿足於碎片化閱讀下的大腦皮層的微量興奮,讓我們的閱讀逐漸走向了泛與淺。
我們似乎永不知足地的獲取資訊碎片,時刻擔憂自己錯過了什麼重要的資訊,就像是金魚不停吞食餌料。一目十行地瀏覽著標題,以為這樣才能與世界保持同步,這讓我們逐步陷入到一種時時想著獲取更多的焦慮中,這種焦慮不斷地催促著我們,讓我們不敢停下腳步駐足思考,更無法全身心地沉浸其中,結果便是浮躁了內心,浮誇了文化。
碎片化的閱讀模式在無形中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萬事讀標題的習慣,使我們快捷地獲悉了事件的發生,卻容易讓思維停留在表層,不願追根溯源,弄楚它的始末。沒有被思考加工過的的資訊碎片,如同零散堆放著的瓦礫,裝飾不了現在,也無法構築未來。我們趁著空餘,閱讀著名著精華、濃縮、摘要,自以為讀完了古今文化集大成者。如果一本經典的思想是一汪清泉,那麼摘要無疑只是一杯泉水,而浮光掠影般的閱讀就好像拿這杯泉水漱了漱口,就這樣與深邃的思想失之交臂,豈不可惜?
碎片化的閱讀,使我們一切知曉,卻未必想得明透;使我們有了新知的喜悅,卻未必能有沉思的因緣;使我們像春草一般地向外發展,卻不能使我們像夜幕合攏般地向內收斂。我們與資訊密切地接觸,卻留不得一份想象的距離,一點思考的空間。而一切創造,絕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堆攏,而是事物經過思想的熔冶,澆鑄出來的作物。
快節奏的生活下,碎片閱讀因其簡單輕鬆,實用有趣,成為生活不錯的調味品。但過於頻繁地接觸碎片,有時也會凌亂了內心。有時不如暫緩腳步,遮蔽煩擾,一盞茶,一縷香,一捧古卷細思量,在沉醉的閱讀中收穫純淨如水的感動。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