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範例
很多大人一大早就被鬧鐘吵醒,如果是開車去上班的,那也不忘把收音機開啟,去聽一聽新聞。上班時也偶爾會開個小差,去看一看QQ和微信。下班回家,就看看電視,實在困得話,就躺在床上邊上網邊進入夢鄉。
有人說很喜歡碎片化的生活,那麼也有人說不。我覺得碎片化的生活有好處也有壞處。
作為一個讀者而言,他肯定會發現周圍的人都已經很少用紙質書來閱讀了,基本上都是用的電子書。但他會覺得電子書比不上紙質書,紙質書可以讓人慢慢安靜下來,他可能並不喜歡碎片化的生活。
而作為一個學生而言,他肯定很喜歡這種生活。現在在學校裡都是上一節課少稍微休息一會,放鬆以後就能繼續下面的課程了;而且現在的學校都是不同型別的課交換著上。我還記得魯迅先生在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提到“我就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這句話可以體現以前人學習都是非常枯燥的,學來學去還是那些東西。而且從早到晚除了讀書就是背書,之乎者也,搖頭晃腦,根本不像現在有遊戲、實驗和各種拓展課等。現在的小朋友如果生活在那個時候,肯定都煩死了,恨不得退學算了。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說在逛超市時,你能夠發現,超市很大,裡面的東西琳琅滿目,應有盡有。這時候想一想,如果有一天超市不用“碎片化”的方式了,每個超市只賣一件東西,那該多麼單調,何其的不方便啊。
但“碎片化”也有它的問題。就閱讀來說,雖然可能大家覺得閱讀時的內容很完整,但事實並非如此,據統計全球有70%的文章已經遭到破環或缺失,這個數字是不是很驚人。長此下去,我們得到的知識也會是零散的、非系統的、不完整的。
身邊的碎片越來越多,新聞也越來越雜亂,什麼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多睡幾個小時就感覺和世界脫節了,手機關機一天就以為“被人類拋棄了”。
現在的學習中,時間也是“碎片化”的:一會兒去做這個作業,一會去上那個班,整天忙著在不同的科目和體系中切換,我們的腦袋也是在“疲於奔命”。要想真正有所收穫,就一定要把一個東西學好了、學進去了,再去學其他的內容,要不然可能沒有一項能學進去的,白白浪費時間。
碎片表示本來的一個整體零碎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有些碎片還是需要整體化的,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來實現它。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