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放棄作文範例

話說放棄作文1000 全文約2492字

放棄是一種大度量

說到放棄,人們立馬會想到另一個和其相對的詞,那就是堅持,於是就會有無數的故事在訴說著堅持者們獲得成功的精彩。這些精彩故事的主人翁身上披掛著燦爛的陽光,懷抱著飄香的鮮花,腳下成功大道鋪展著伸向遠方。旦旦信誓的愛情訴說,熱誠稱頌的讚歌飄蕩。堅持,在贏得了那美輪美奐的掌聲中,也贏得了人們天經地義的崇敬。而放棄就沒有這樣幸運了,因為放棄則意味著失敗,意味著示弱,代表著退而求其次的無奈選擇。實際上事情遠非如此簡單,是堅持還是放棄關鍵是要看這種選擇是不是具有合理性,放棄的選擇要比堅持的選擇更為複雜和艱難。堅持是一種勇敢,具有一往無前的鬥爭性,放棄則是一種謀略,更體現出一種智慧的搏弈。

在過去的小學課本上有這樣一篇課文,說的是有一條小河上面架著一條獨木橋,有白、黑兩隻過河的羊在橋中間相遇了。白羊讓黑羊退回去,黑羊讓白羊退回去,兩隻羊各不相讓,最後兩個犄角抵在一起,雙雙掉進了河裡。這個故事很淺顯也很直觀,但說了一個大道理,只要相互讓一步或任何一方放棄,就不會發生掉到河裡的悲劇。

這樣的故事出現在小學課本里,說明了我們國家的文化內涵和核心價值觀。事實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個崇尚儒與道的文化。儒,講究的是中庸;道,講的是無為。這兩種說法有一個共同的核心,就是隱忍與含蓄,有一種順勢而隨的意思。可以說,放棄應該是我們的一種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當然,放棄不是退縮,不是膽怯,而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勇氣,是一種寬容。很多學者對中華文明能夠延續數千年而仍然蓬勃深感意外,仔細考究一下就不難發現,這裡面就有著無數情願和不情願的放棄,才得以中華文明五千年綿綿不絕。

放棄是一種大智慧

如果我們對放棄進行分析細劃,就會發現在諸多放棄的事件中,存在著兩種放棄的方式:有一種放棄是主動的,這是一種積極的放棄;有一種放棄是被動的,這是一種消極的放棄。上世紀的三、四十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就有兩次放棄,第一次是放棄了江西革命根椐地,進入了艱苦卓絕的長征路。這是一次被動放棄,是形勢所迫,不得以而為之。第二次放棄是解放戰爭期間,我們中央從延安撤出,把一座被譽為赤色之都的空城讓給了胡宗南,讓蔣介石委員長著實高興了一下。這是一次主動放棄。正是這種主動的放棄,使我軍實現了真正的戰略轉移,贏得了戰爭的主動權,取得了全國的勝利。而第一次的被動放棄,同樣贏得了紅軍喘息、發展的機會。

清末的朝廷是被人們詛咒的喪權辱國政府,是對外國侵略卑躬屈膝,投降賣國的政府。洋務大臣的李鴻章更是作為大清第一漢奸,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但認真分析一下,這也算是一種有智慧的放棄,雖不得以而為之,但也緩解一種危急。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一連串忍聲吞氣的讓步,無奈的承受著接二連三的屈辱,雖然讓大清帝國很沒有面子,但卻基本上保全了中國文化的相對完整,讓我們的文明得以延緩。如果換一個視角去看待這段歷史的話,當時晚清政府的放棄和忍讓也是一種不二選擇。那也是曾經堅持、抗爭後無奈的放棄。歷史的看,主動放棄一定會孕育著大景觀,無奈的被動放棄也會找到一個對自己有利的角度,有可能孕育著新的風景。

在我們共和國的戰爭史上,東北四平發生了幾起著名的戰役,分別是解放、保衛、攻堅、收復四平。四平的首次解放和最後收復沒有懸念。但在四平保衛戰和四平攻堅戰的過程中卻是懸念迭出,驚心動魄。那場艱苦卓絕的四平保衛戰,最終由林彪在毛澤東要求守住四平的情況下,做出了放棄四平的正確的選擇,避免了更大的損失。一年以後,林彪又率十萬大軍,發起了對四平的攻堅戰。原定5天攻克四平的計劃在第17天我軍佔領了四分之三。在國民黨守城名將陳明仁抱定殺身成仁的時候,林彪做出了放棄攻城的選擇,減少了我軍官兵的巨大傷亡。第二年,人民解放軍僅用了3個小時就拿下了四平城。可見,不是任何時候都要一往無前,更顯示智慧的則是如何審時度勢的放棄。

放棄是一種大勇氣

拿破崙有句名言叫做“勝利在最後五分鐘”,這句話充滿著信心和霸氣,有一種寧折不彎的銳利。就是這個拿破崙,卻在滑鐵盧結束了他的輝煌,從此不振。究其因由,蓋因他不懂得退卻不會放棄。拿破崙征戰歐洲,勢如破竹,取得了比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和菲德列大帝等歷史名帥更大的戰績。但他仍不知停頓,放言說再過五年他將成為世界的主人。拿破崙的言行讓歐洲戰慄,也讓全歐洲都成了他的敵人。因此,在不長的時間裡,他先陷西班牙,再敗莫斯科,終結在滑鐵盧。其實就拿破崙來說,既便不敗滑鐵盧,也會敗在其他地方,因為他從來沒有放棄的選擇,不管是多麼雄才大略的人物,不會放棄,失敗是註定的,只是時間和場合的問題。

就滑鐵盧戰役而言,其間也充滿著變數。這場戰役涉及到四個將領,法軍拿破崙皇帝和格魯希元帥,和他對決的是聯軍英軍元帥威靈頓和普魯士元帥呂歇爾。拿破崙無疑是一流將領,威靈頓和呂歇爾充其量算是二流將領。而拿破崙的助手格魯希元帥則只能算是個三流的將領。戰役第一個階段拿破崙控制了主動權,他集中兵力擊潰了聯軍呂歇爾部。然後命令格魯希率3、6萬人追殲呂歇爾部3萬人。他自己率2、7萬人向威靈頓的陣地發起攻擊。格魯希追擊的呂歇爾部3萬人兜了一個圈子又回到了滑鐵盧並投入了戰鬥,格魯希雖然感到情況有變,但他沒有足夠的勇氣放棄拿破崙劃定的追擊路線和追擊任務,沒有及時回援拿破崙,致滑鐵盧的慘敗。

中國有一句話叫做“後退一步天地寬”,這裡麵包含著堅持與放棄中的深刻哲理,它在告訴人們要看到後退和讓步的無限風景。但在現實生活中,大丈夫笑對生死麵向刀叢並不難,難的是放棄固有的追求,改變自己的心態。楚漢之爭的項羽和劉邦,一個只會凡事好強,毫不相讓;一個處處示弱,該退則退,該放則放。其結果示弱的得了江山,好強的自刎烏江,悲壯謝幕。同樣值得一提的放棄是宋朝皇帝趙構,他因二帝被虜,看到了金國的強大,沒有和北方金國一拼到底,而是放棄了江北退到江南,雖被後人恥笑為苟且偷生,但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放棄了統一全國的固有追求,形成了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為文化的大發展創造了現實條件,南宋的文化才得以形成自己的特色。

放棄需要的是大度、智慧和勇氣。放棄孕育著新風景。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