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兩條進路作文範例

寫作的兩條進路 全文約798字

寫作亦有“巨集觀架構”與“微觀演進”的區別及二者的結合。所謂“寫作的巨集觀架構”,指的是,列出寫作話題清單,列出文章大體框架結構,再進行創作的過程;所謂“微觀演進”,則正好相反,寫的時候並不抱有一個特定的目的或制定特定的寫作框架與流程,而是隨著創作的過程,進行“自然的寫作”。

巨集觀演進為主的寫作,可見於論文確立了整體架構以後的寫作過程。

微觀演進為主的寫作,可見於小說、詩歌、散文的創作。本質上,文學的寫作,多多少少都帶有“意識流”的特徵,只是這種“意識流”的“自由程度”有所區別罷了。所謂夾敘夾議的敘事風格,可見於許多俄國小說,比如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法國小說也有例子,比如羅曼罗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純粹意義上的意識流,這種特點就更為明顯了,譬如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但不管怎麼說,徹底的去中心化的寫作還是少見的;反過來說,徹底的中心化的敘事也是很不“文學化”的。小說,在英語世界中,屬於“散文”的一種細分。而散文之自由性,特別是形式上的自由性,是其與詩歌的重要區別。

那麼,寫作的時候,是否該有意識地先確立體裁以後,再進行寫作呢。

這裡,我倡導一種“微觀演進”的寫作方法,即,先任意進行創作,最後再進行歸類。畢竟沒有人規定,作家只能書寫某一類的作品。

同時,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要根據“巨集觀架構”過程所確立起來的“話題清單”,進行有意識的觀察與書寫,從而為日後的寫作過程積累素材例項與語言風格。

寫作是一場漫長的戰役,但凡是戰役,必有戰略與戰術。我提倡在戰略上有一個巨集觀架構,在戰術上秉承多勞多得的吃苦耐勞精神,多進行微觀演進意義上的積極探索。這樣,你的寫作過程會更加順利,創作出的作品也會更加契合當下的主題與自身的思想。

作為中學生朋友,大家可以利用課間,寫一些作文片段,權當練筆。預祝大家享受寫作的過程。

  • 上一頁12下一頁
  •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