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作文範例

寫人作文 全文約3982字

【篇一: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一個多麼熟悉卻又遙遠的偉人,雖然他早已離我們遠去,雖然他不處在我們這個資訊化的年代,但是他的思想仍深深的影響著我們。

前幾日,我們在學校裡接觸了這位老人儒雅的思想。我們跟著語文石老師背誦著: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當時我就對孔聖人有了一種神聖的感覺。他的許多教育思想,在我的學習中還是很有用的。

另外他講述的許多做人的道理,至今還是需要大家借鑑的。例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就是做人擇友的標準之一。其實,我們之所以把他稱為聖人,是因為他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他在做人上確實達到了人生的很高境界。

孔子不光是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也是我們身邊生活的指路人。每當我們在生活上遇到困難的時候,我總會想到孔子失意的時候,仍然認認真真的對待每一件事,最後在不起眼的事情上取得了成功,這激勵著我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目標上,有了前進的動力。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並不是一個神,而是一個和藹可親的老人。他甘願屈身向路邊的孩童請教問題,絲毫沒有失去學者的風度。

孔子,這個名字的背後,也暗含著一種文化,這種延續了兩千多年的文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直至現在還在影響著我們。沒有了他的文化,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沒有禮道,我們的生活也失去了色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為中華民族的教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偉人。

【篇二: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早晨,推開窗,一縷陽光射了進來,我不禁想起"朝聞道,夕可死矣"這句名言。啊!孔子,你給予了我生命的動力!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據說弟子有三千多人,著名的有七十二人,故稱"七十二賢人"。他主張仁義,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殘暴統治,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出於他之口,他把"仁"和"禮"視為道德的最高原則,對中國的思想有巨大影響,被尊為"聖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在兩千多年前,孔子便提出了"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看法,這在當時是多麼具有進步性啊!當時戰火連綿,百姓疾苦,受教育就是空談,有權有勢之人才可以上學,但孔子主張教學沒有等級、類別,他在全國各地收徒,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並且不主張死板的教學,而應"學思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育弟子們要活學活用,學與思並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人人皆知的名言,就是孔子所說。他提出溫習的重要性,教育人們要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應該是我們對待學習的一種態度。

"君子"一直是孔子的最高追求,重在強調一種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個不平凡的人。為此,他提出了君子的言行和道德修養要求:其一,君子不器;其二,君子要重視自我修養;其三,君子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其四,君子要重義避利,追求道義;其五,君子群而不黨。

孔子幼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喪子,經受了多次打擊,但他並沒有因此消沉,而是始終在追求自己的目標,把黎民百姓看作天,不忘自己的道德標準。偉大的光輝在他身上處處閃映。他還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這正反應了孔子偉大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修養。

或許,孔子的字典裡永遠沒有退縮一詞吧!

【篇三: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三歲是父親離世,十七歲時母親又離開人間,但他沒有失去信心,而是努力造就自己,憑著他受到的教育,開辦私塾,把自己學到的和積累的知識教給他的學生,被他所教育過的學生大多都是平民家,而他免費教育他們,讓他們也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我心中的孔子,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者膜拜的木牌,反而是一個靜靜聆聽人的內心與漠漠觀察世界的智慧老人。

首先,我認為孔子是一個安貧樂道的人。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第二,我認為孔子是一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人。孔子以好學著稱,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三,我認為孔子是一個與人為善的人。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為教育的實施,為正氣的傳播,為治國方略的發展而努力奮鬥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煥發著耀眼的光芒,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

【篇四: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的印象中,孔夫子就是這樣一位實事求是的人。

在初一時,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夏令營活動,有幸去到了南京的夫子廟,夜遊夫子廟果真是一次極大的享受。夫子廟位於秦淮河畔,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鹹康三年,是一組規模巨集大的古建築群,中國四大文廟之一。每走一步,心中對孔夫子的尊敬就更重一分。孔子出身魯國的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重重,希望以他超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拯救自己的國家。我心目中的他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膜拜的木牌,而是一個真真切切的聆聽人的內心的默默觀察世界的老人。說他是老人,是因為,兩千年後的今天,無論是哪方面,他都足以教我們去領悟這個民族的根。

他創造了以仁為本的思想,卻要應對爾虞我詐的世事,年少時的貧困並沒有抹滅他遠大的志向,中年時的挫折也未曾動搖他堅定的心,晚年的離喪沒能阻斷他思想的昇華!

孔子作為一名老師,他的智慧也體現在他的教育之中,"性相近,習相遠。"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就已經指出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孔子是誨人不倦的,但是"不倦"卻是建立在學生痴於學習卻百思不得其解的基礎上的。細想一下,如果一個學生他自身就不想學,那麼硬逼著他又能有什麼大的效果呢?都說言教重於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

處於那樣的亂世,孔夫子以笑面對,樂觀地在思考中漂泊。因此不會在銅鏡前流連,不會看到頭上的銀絲,不會在意何時離去,智慧的光輝洗去了一切,生活因知識而富足。並非什麼也沒有,而是什麼都知足。看開人生,絕非悲觀。他知道歷史的滾滾洪流留下的永遠不是那些凶殘的統治者,不是那些只知道衝鋒陷陣的武夫,而是那些智者,那些真正的胸懷天下,那些關懷黎民蒼生的先哲。他做到了,雖然他沒有看到。但是歷史銘記了他。一個堅定的儒學聖人,一個關懷天下的人!他記掛著人們,世代的人們也紀念著他。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五: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早晨,朗朗的讀書聲迴盪在耳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石老師領讀後,我們也開始聲情並茂地讀起來,體會這位精神的巨人—孔夫子流芳百世的思想。

千百年前,有這樣一位令人敬佩的聖人—孔子,他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偉大的驚魂,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弟子有三千,被後人尊稱為"聖人"。其弟子將他的言行和思想記載在《論語》中。通過《論語》,我知曉了關於他的很多不朽的名言,經過時間的流逝和洗禮,卻仍然儲存,流傳至今,家喻戶曉,膾炙人口。孔子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孔子一生信奉仁義禮智信,這是他治學,治國的基本觀念。此外,他始終把"學到老,活到老"當作自己的目標,孔子把一生中的百分之八十都傾注在做學問上。他嚴於律己的同時,也竭盡心力地教誨自己的弟子,可謂是"桃李滿天下"。

然而,在這麼偉大的偉人背後,也有許多說不出的艱辛。他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飽經人生苦難,在他人生的道路上,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但他有著一種高尚的品德,那就是樂觀。"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所有人生的苦難都如同烈火淬鋼般催熟他年輕博大的思想,但他在這座"困難"的高山上不斷攀登,不知疲倦地周遊列國,傳道授業,渴望種子能夠在未知的土壤里長成參天大樹。

孔子的很多名言都很讓人受益匪淺。《論語》中,記載了這樣一篇對話: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慄,吾得而食諸?"大意是,齊景公問孔子怎樣治理國家,孔子答道,"國君的行為要符合國君的要求,臣子的行為要符合臣子的要求,父親的行為要符合父親的要求,兒子的行為要符合兒子的要求。"齊景公說,"說得好啊!要是真的國君的行為不符合國君的要求,臣子的行為不符合臣子的要求,父親的行為不符合父親的要求,兒子的行為不符合兒子的要求,即使有糧餉俸祿,我能來享用它嗎?"也就是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應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規範。

雖然孔子已經仙逝,但他的思想永垂不朽,他改變了我的觀念,讓我懂得在困難中保持樂觀的心態,努力進取,叩開成功的大門,讓我們在孔子精神的滋潤中成長!

這就是東方聖人—孔夫子。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