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與夢想作文範例
中國人多少有些相信“迷信”,對於一些夢總是想著去解開。未解的有,大多的夢都無法成為現實,這一點與夢的過於誇大與自身的不足息息相關;但說解開的,也有,那便是首先將夢轉為夢想,再著力去追求,那是花入了汗與血的,甚至是生命,亦或可實現。
中國人有一則通夢,即永遠以五千年為傲,我也是,但我知曉這永遠僅僅是夢,有便罷了,讓它在那兒,因為我知道它不可能轉變為夢想,它無法轉變。就夢裡內在的東西而言,卻還是有些價值的,價值的所在在於事物,不在於時間。中國人有一傳統美德—敬老。之前並沒想過我們敬的是何老。敬的是一個人的德高望重,子孫滿堂與錢財眾多麼?如若是,那麼一個老乞人在街頭,並不是德高望重,也非兒孫繞膝,更無許多的錢財,便不去敬他了。這與當今道德觀念有違,更與祖宗敬老之教誨不合。故我看來,敬老應該是敬一個人活過的年頭多,如是而已,並無別的雜七雜八的限制。
這麼一講,在當今相對和平的年代,外國人所謂的敬重中國,誰能夠排除他們不是為得體現己國的德養高呢?這與咱們的敬老實在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啊。國人難道仍以五千年之美夢為妙麼?眼下一個很好的例子,日本不是表面提倡中日友好卻一直惦記著中國釣魚島麼?別人放客氣了說你是有五千年曆史的國家,可內心實在的是看透你仍是個發展中國家。姑且讓歷史走過去,把其真正的內涵留下,內涵才足以為傲,類似於軀殼的東西如夢的過程眼一睜便煙消雲散。這僅為一個例子,中國人以何為實在的夢想,每個人都應該深切地想一想,而不是當今學子不分輕重脫口既出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那是偉人的夢想,僅是你隨意的夢。
有那麼一段時間,中國被黑暗所籠罩,不見天日。魯迅稱之為“人吃人的世界”。但他不僅僅是站出來評論一下而已,有這樣的見解已是了不得,然其並不甘心。先生有夢想,繼而成為民族之脊樑。他用他的吶喊,用他的筆刻劃出的無花的薔薇,讓國人清清楚楚地看到,國人的心裡不該再有花的爛漫,那種美夢該被喚醒了。是尖刺,是尖刺還能觸動國人麻木的心!當時的青年因而在我看來也最有志氣的,他們是在魯迅先生的帶領下衝破無形的牢籠,去開創革命的理想。他們亦是時代的靈魂,飄蕩在中國的上方。
民國廿五年十月十九日,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當時,聽到這一訊息的很多人都為之驚愕,但魯迅先生本人並不怕死,所以眾人本不必過於哀痛。時有魯迅,是為中國人開創了夢想,讓中國人敢於將夢提到夢想的高度。先生所留下的東西,足以讓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看清前方的道路,讓眾多的革命者湧向前去,讓中國革命之波濤前仆後起,迴圈起伏,不歸沉寂。而今再看魯迅先生的文章,雖有原時代氣息,只是不如在當時來得鮮活與濃重。但仍可聽得見先生低語:“吾國吾民,雖行在革命先烈之屍身所鋪就的道路上,然鬥志可以已哉?”是的,高明且造福國與民的夢想怎會有時代隔閡,滿意的終點?
自魯迅後大半個世紀,中國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但那最初的夢想在當今時代仍鮮明嗎?有的,我認為,但只存在於少數人心中而已了吧?直白地講,現今許多人的夢想就是直奔金錢,唯金錢至上。以高度來講,不是沒有,若是將來做慈善倒也是造化。然大多數人只是這樣碌碌終日,而一旦瞑目,所可傳者極渺。在我看來,人一生不該如此平庸,最起碼人應該有一些除金錢以外的志向。少年時且不論,然而青年,已有一定的思想,不該只是做夢。有志則是有生命,便是長生。且有志,並不必比較此志長彼志短。小志用以修身,造福周邊的人;大志用以興國利民,這是賢達的人。
當然,夢想到其實現仍是有一段有形或無形的距離的。雖每個人夢想實現的難易不一,但夢想本身是平等的。每個人不必就別人的言語而輕易轉變夢想,也不必因無人走自己所走的路而感到無從著手。要知道,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然而這未成的路也必有第一個人走,結果若是不如自己最初所願,也不會有太多可惜的。這與“腹有詩書氣自華”類似,在不知不覺中,一個人的人格高度就提升了。最後,凡事亦應當就壞處著想,勿轉談己長,才能振作,這一點為國與為人大致是一樣的。
有夢與夢想,且敢於著手去追求的青年,必然成為祖國發展的一股推動力。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