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壓歲錢作文範例
空蕩蕩的大街,沿街緊閉門窗的小店,你以為這是某個廢棄的城市?錯,這就是過年時的上海啊,每年臨近春節,大部分的外來人口都回家鄉過年去了。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並從那時開始,它就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遊子在過節時都要回家歡聚。對於來上海打拼的人來說,年關是一個契機,讓他們得以在繁忙的一年中有時間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這也使得上海從一座“堵城”變成了一座“空城”。就算是街上人少了,也沒有影響年味在整座城市裡渲染開來。小區的門口掛上了紅豔豔的燈籠,就連路上的樹也掛起了五顏六色的彩燈,大街小巷張燈結綵,好不熱鬧!
我喜歡春節不僅僅是因為它融吃喝玩樂於一身足以滿足一個孩子的天性,更是因為能夠收到壓歲錢。嘴上說著推辭的話,手卻誠實地接過了紅包,一邊說著謝謝,一邊隔著厚厚的紅紙推測裡面到底有多少張“紅色毛爺爺”。過一個年,身為孩子的我總是收入不菲。
如果要深究壓歲錢的來歷,那就得從一個神話故事說起:從前,有一隻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它專門陷害小孩子,傳說它在小孩頭上摸三下,孩子就會開始發燒,囈語,最後變得痴呆。有一戶人家在無意之中用紅紙包裹了8個銅幣放在了孩子的床頭,意外地嚇走了“祟”。後來,這個方法在民間流傳開,由於“歲”與“祟”同音,壓“祟”錢最終變成了壓歲錢。
壓歲錢起始於漢代,當時它被稱為“厭勝錢”並不具備貨幣功能,只是佩戴在孩子身上的飾品,在其正面刻有“天下太平”類似於此的吉祥話,背面刻有龍鳳,雙魚等。在民國,長輩把100文銅幣當做壓歲錢給晚輩,象徵著“長命百歲”。當紙幣開始大量流通的時候,長輩又以連號的紙幣給晚輩,意欲連連高升。可見,無論是在古代還是近代壓歲錢都是長輩對於晚輩的一種祝福。
媽媽說外公是個生意人,在她小時候她們家就已經是萬元戶了,在鄉里是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可是家裡給每個人的壓歲錢只是為了討個彩頭,區區兩毛錢罷了。那個時候,她就用女孩子家塗脣的紅紙拿來換她兩個弟弟的壓歲錢,我的兩個舅舅拿了紅紙就去撲紅臉蛋玩,而她就用六分錢買了六顆糖吃。在當時,壓歲錢對於孩子們甚至沒有玩和吃來的重要。
這讓我想到2014的一份調查,它顯示北京90名10到13歲孩子中平均收到4867元壓歲錢。其中,父母職業為公務員的壓歲錢平均水平最高,共有18個孩子,一共收到了10。41萬元,平均約為5783元,高於壓歲錢平均水平。從前,看過一篇微小說講的是一個官員在過年時以孫子的壓歲錢為由收人賄賂。我看時不過是當做一個故事罷了,現在想想這何嘗不是某種社會現象?現在的壓歲錢就算不是官員們的灰色收入,它也漸漸成了孩子之間互相攀比的工具。
於是,我終於意識到一個問題:“壓歲錢到底是壓歲還是壓錢?”從前,我們從壓歲錢得到的快樂是翻開枕頭看到下面的吉祥的紅色包裝而不是開啟那個紅色包裝所看到的紙張個數。
我們可以不去考慮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壓歲錢失去了它本來祝福的善意。但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是如何保護壓歲錢原有的傳統意義並且讓它傳承下去。
那一刻,突然有一個想法竄過我的腦子,我的手慢慢伸向口袋裡剛剛收到的兩個紅包。我把它們拿了出來,交給了爺爺奶奶。沒錯,我要給爺爺奶奶壓歲錢。
在歷史上,壓歲錢本來就是分為兩種一種是送給孩子壓祟,一種是送給老人壓歲,後者的這個“歲”是指“年歲”的“歲”,壓下了歲月的增長就能活得更加長久。
壓歲錢的變味不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還有很多類似於壓歲錢一樣的文化走向變味,甚至於走向滅亡。中國上下五千的文化,我們不能看著它慢慢不能看著它走偏,更不能看著它沒落。
您可能感興趣:
- ▸ 失落的壓歲錢 高二作文
▸ 我的壓歲錢 國一作文
▸ 我的壓歲錢 國小三年級作文
▸ 我的壓歲錢我做主 國小五年級作文
▸ 我的壓歲錢 國小四年級作文
▸ 我的壓歲錢我做主 國小四年級作文
▸ 我的壓歲錢我做主 國小五年級作文
▸ 我的壓歲錢 國小五年級作文
▸ 我的壓歲錢我做主 國小五年級作文
▸ 我的壓歲錢我做主 國小三年級作文
▸ 神奇的壓歲錢 國小六年級作文
▸ 我的壓歲錢 國小五年級作文
▸ 四代人的壓歲錢 國小五年級作文
▸ 我的壓歲錢 國小三年級作文
▸ 我的壓歲錢 國小二年級作文
▸ 我的壓歲錢我做主 國小四年級作文
▸ 我的壓歲錢我做主 國小四年級作文
▸ 神奇的壓歲錢 國小一年級作文
▸ 我的壓歲錢 國小四年級作文
▸ 我的壓歲錢 國小四年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