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作文範例
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寫道:“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斯言不謬也。孔丘生平雖難榮於君王,卻抑是在死後千秋萬代中其事亦品德影響人至深矣,為聖人也。
且談古中華之賢人,其風範為當時人們所推崇。記否?將軍廉在深曉其錯誤之後,勇於承認小人之過,登門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也才有國家之富強。記否?晏子使楚,不辱使命地完成任務,為其國家分憂解難,助國家不斷強大。這兩則故事尚且成為佳談,膾炙人口,豈有先生孔丘位下於兩位之理乎?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在生平雖然贏得了弟子的推崇,並且得到了社會上部分人士的支援,但不解,譏諷、困厄始終相伴於先生左右。《論語微子》中有一句話如此說,“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孔子在過渡口之時,使子路前去詢問耦而耕的長學用一致,桀弱二人也。然此二人為辟世之人,且說孔子周遊天下,他知道渡口在哪兒。言語中將其嘲諷,尖酸刻薄之意,表現得淋漓盡致。誠哉,鳥獸不可與同群也。在社會大變革時期,禮崩樂壞,井田制亦是被毀,長沮、桀弱二人避世隱居,豈圖安樂避那頹頹敗之景,並不積極想辦法以解憂。然觀孔子,其知不可而為之,仍追求著美好,並積極入世,這是一種彌足珍貴的憂患意識與歷史責任感。
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知道過去的尚且不可挽回,將來的還可以追得上。當楚狂人接輿過孔子車旁時,高歌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孔子欲與之言時,人則趨而闢之,不得與之言。於其,楚狂人肯定其政治理想,而後面對亂世,又失望不已,卻滿懷希望能夠有所改變。孔子思想以“仁”,“禮”為核心內容,其為政之德道抑是頗有道理。然則民人往往誤之,不解之,使其受孤立而孤獨寂寞。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先生的品德,學問非常人所能及也。先生揚言“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惡的最高準則,並以身作則;先生待學生真誠至深,於伯牛有疾時曰:“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於顏淵死後,痛心曰:“天喪予!天喪予!”感嘆孔子之德行有如天之高,地之深也。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民國時期的著名學者柳徽說:“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後數各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孔子留下了千秋美名,更留下了萬代知識碩果。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