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人的氣息作文範例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微山湖畔。曾經聽母親講她小時候的大湖,讓年幼的我心中充滿了無限憧憬。那時,母親的家在湖東堤附近的一個小漁村。一家子5個兄妹很小就開始跟著大人到湖裡“討生活”。母親和大姨跟著姥姥主要在家裡編葦蓆,舅舅們則與姥爺一起到大湖裡割葦子、打魚摸蝦。雖然家裡的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但一家人其樂融融。
提到編葦蓆,這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工序十分複雜。編葦蓆一定要選擇那種粗細均勻、色澤好、質地柔韌的蘆葦,一捆捆放在院子裡,頭天傍晚用木製的葦穿子將整根蘆葦一劈為三到五片後放到背陰處,灑上水讓它湮透。第二天天剛剛朦朧,將充分浸水的葦篾片鋪在硬而平整的地面上,用碌碡來回的推軋,等到篾子軋的拿在手裡像鞭子一樣能夠甩起來時,編葦蓆的原料才算加工成功。
這些都準備好後,母親和大姨常常一邊唱著編席謠“篾子白,篾子長,漁家姑娘編席忙……”,一邊忙活著編葦蓆。先從席子的中心對角線開始一次橫向編織,兩邊依次遞減形成一個直角三角形,待到半個席子編好後再用相同的方法編另一半,最後收角、壓邊,這樣一張葦蓆才能稱得上大功告成。母親常自豪地告訴我,從前每次和大姨比賽編葦蓆,她回回拿第一,惹得大姨到現在還時不時抱怨母親當年不讓著自己呢。
回想年少時光,母親總在激動之餘,眼神裡流露出些許失落。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和生活的變遷,她已經很少有機會編葦蓆了。而她兒時的快樂和知足,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講早已無法體會。如今,大部分同齡人都將課餘時間用於打網球、發微博、刷朋友圈等,根本無暇體會諸如編葦蓆等傳統手藝的獨特魅力,它們早已成為被“蜘蛛網無情查封的灶臺”了。
由“編葦蓆”“下絲網捕魚”讓我想起前段時間上映的電影《百鳥朝鳳》。焦三爺與遊天鳴,經歷了從焦家班到遊家班的薪火相傳,從嗩吶匠坐在太師椅面前跪倒一片孝子賢孫的輝煌到被西洋樂器與歌舞表演夾擊而無人問津的尷尬。當焦三爺吹響那最後一曲“泣血”的“百鳥朝鳳”時,我的心也不由得跟著嗩吶的笛眼潮漲,潮落。曾經這些傳統技藝是從師傅的師傅那裡口耳相傳繼承下來的寶貴財富,而如今傳統技藝的傳承僅成為一個人或幾個人的事情,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背道而馳。
捫心自問,一棵沒有了根的樹如何能茁壯成長呢?英國史學家科林伍德曾經說過:“傳統是活著的過去”,而這些傳統手藝是我們這個民族從遠古走來、繁衍生息幾千年的根,不能僅僅只靠匠人的一腔熱血維繫著不消亡,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文化認同與堅守,方能在“嚴冬”中等待“春天”的復甦,再次感受那撲面而來的傳統文化氣息。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