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色彩作文範例

高二作文 全文約834字

小草的生命是碧綠的,定格在破土而出的一瞬,縮放在煥發清新的一生;大海的生命是湛藍的,彙集在萬水相聚的片刻,漫延在一望無際的廣闊;太陽的生命是火紅的,爆發在如夢乍醒的須臾,溫存在哺育萬物的永恆。

那麼,人生是何種色彩?

於是,我不斷探索、尋覓,終於,我在某日閒暇讀書時找到了答案—“人生是沒有意義的。是的,關於人生意義的討論充斥在我們的周圍。很多說法由於熟悉和重複已讓我們從熟視無睹到了厭煩。可是這不是真諦。真諦是,別人強加給你的意義無論多麼正確,如果它不曾進入你的心理結構,它就永遠是身外之物。比如我們從小就被家長灌輸過人生意義的答案及此後漫長歲月裡諄諄告誡的老師和各種型別的教育也不斷地向我們批發人生意義的補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這種外在框架當成了自己內在的標杆併為之下了奮鬥終生的決心?所以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但你要為之確立一個意義。”

那是著名女作家畢淑敏的一篇散文—《生命的意義》

我頓悟,人生的色彩原是白色的!

其實細想來,也確是如此,那剛出世的嬰兒不是如白色一般純淨無瑕,他們會在號啕大哭後又笑容滿懷。時光若水,無言即大美,日子如蓮,平凡即至雅,然而我們該如何在這平靜的歲月中活出意義,這便是需要我們自己為生活絢彩。

曾有人問亞里士多德他和平庸的人最大的區別是什麼,他說:“他們為了吃飯而活著,而我是為了活著而吃飯。”亞里士多德找到他活著意義,於是努力地活著,有意義地活著,我們亦須為自己覓得人生的意義。或像鄧稼先一樣探索科學,或如畢淑敏一樣書寫人生,抑或只是平凡的崗位了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當然,絢彩並非胡亂潑墨。正如畢淑敏在文中所說,從小到大我們聽到許多人生意義的補充版,但這外,在框架並非真諦。天地沙鷗,我們微如芥子,但也必要留住心中的那片空明澄澈,莫為他人的決策而迷亂了自己的方向,莫用他人的喜好勒住自己人生的疆馬。

天然璞玉,需要時光的雕琢,漫漫人生,則要色彩去點染。提筆,或濃墨重彩,或清新淡雅,渲染出屬於自己的人生的意義。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