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國學徵文作文範例
【篇一:千年迴響】
一紙筆墨,二行清淚,三日自省,四海漂泊,五府六宮,七情難卻,八面玲瓏,九經顛折,十年寒窗,終成千古佳話。
—題記
朝陽正盛,一路快馬,少年輕狂,只覺意氣風發。正是嘉佑元年,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書生,赴京趕考,清新灑脫的文風,深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一句名動京城。正如孟郊描述的那樣,“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恣意傲然的天之驕子,才高八斗,滿腹詩書。歐陽修這樣評價他:“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天高路遠,前路漫漫,物是人非,只嘆仕途凶險。噩耗傳來,蘇子的母親病逝,守孝三年之後,蘇子重回京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了。蘇軾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料峭秋雨,世道不復以往。心有鴻鵠,奈何無人賞識。即能日行千里,也毫無用武之地。曾經的才子蘇東坡,落得如此尷尬境地,自請出任密州,“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蘇子心未死,雖不受朝廷重用,仍不失豪邁氣度,他心繫百姓,“會挽雕弓如滿月,親射虎,看孫郎。”
寒風凜冽,荒蕪之地,悽苦迷惘,深感身不由己。“烏臺詩案”的慘淡經歷使不覺官場凶險的蘇東坡陷入精神困境。他從監獄走向黃州,只有一個流放罪犯的身份,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髒水,走向這個荒涼的小鎮。滿心的困惑絕望,深深地自我厭惡,纏繞在他心間。艱苦的物質生活,使他不得不過著與世隔絕般的生活,像是普通的庶民般,扁舟草履,墾荒種地,雜處於漁樵間。“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渺孤鴻影。”一首《卜算子》,真實地記錄了東坡對於人生痛苦的反思。他深究自省,那些對功名成就的執著,並非深諳官場的暗流湧動,將他推向深淵的錯誤因素。在對這些痛苦的反思中,他漸漸迴歸於本心的空靈、淡泊與安然。卻是“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細雨紛紛,沾溼衣襟,輕攏蓑衣,心念淡然自若。是逆境成就了蘇東坡,成就了一代文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看淡了世俗紛擾,一身輕適,竹杖芒鞋,攔不住他前進的腳步。蘇軾曾在杭州西湖築建蘇堤,疏浚西湖,為此“父老喜雲集,簞壺無空攜,三日飲不散,殺盡村西雞”,深得民心。晚年的他過得風輕雲淡,也曾辦過學堂,自創菜品。卻是“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人人追逐的功名利祿,他蘇子拿得起,也放得下,於是,他雖身處“蕭瑟”,眼前也能“也無風雨也無晴。”
十年流離,九曲迴腸,八面瑩澈,七絃木琴,六慾難棄,五經四書,三迭陽關,二分明月,一彈指傾,終歸古今延綿。
【篇二:品春秋道德聽老子之言】
作業寫完了,閒來無事,捧起一本《道德經》朗誦起來。“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正讀著,眼前忽然煙霧繚繞,有遠方忽忽悠悠的伴隨著一句話:“知人者智,自知者強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我聽得,這不是《道德經》裡一句嗎!“敢問足下是何許人,可否露出真面,讓在下瞧上一瞧?”只見眼前有一人飄飄搖搖的站在了這裡,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他捋著鬍鬚,面帶著笑容,一種親切感隨之而來。
這讓我想起了一位偉人—老子。我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問他:“老先生,敢問您是老子嗎?”他點點頭,依然面帶微笑,對我說:“孩子,你很有禮貌。你喜歡學道麼?”我點點頭,“要知道,光喜歡是遠遠不夠的,你必須去努力去堅持,才能做到。以現在這樣的你是無法做到的,你無明志,你因為你無法做到淡泊名利;你心術不正,因為你事事不誠;你並非不學無術之人,但也不是有才有德之人。你對道家學術卻有天賦,但你志不明、心不正、事不善、才不學,有其天賦也是枉然。不過你有一點是好的,你雖有私卻無慾,也確為修身正道。”
老先生說的對,我有才能,懂得其理,可不好好利用,不去學習,如何才能增長才識,學習道法自然呢!我即使有心,再不做,到最後也不可能有什麼好果,也妄談什麼修身正道。
陳平是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苦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與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一番大業。有毛澤東、魯迅等人為救治全國人民而放棄自己本來的事業,去從政從文。又有方仲永擁有天生才能,只因後天不學習,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最終才會淪落為普通人,碌碌無為一生。這也正是“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麼能臣也。”
當我再一抬頭,老先生早已不知去向,空中依然瀰漫著“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我再次捧起《道德經》富有深刻感情、蘊含深刻哲理、回想著老先生深刻的話讀了起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篇三:亂世中的清流作文】
在歷史的長河中,湧現出不少風流人物,更是留下了傳世之作。或許是為了國家上下求索,卻遭逸卻職,自沉汩羅江的屈原;或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又或許是矢志不渝,起兵抗元的文天祥……
而我要說的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是南宋婉約詞派的代表,一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讓人感受到她的鬥志豪情。她就是我國南宋著名詞人—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生充滿了痛苦。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對國家民族的憂心,已將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葉孤舟在風浪中無助的飄搖。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棟,她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到頭來卻落得個報國無門,情無所託。她感到自己像是落在四面不著邊際的深淵裡,一種可怕的孤獨向她襲來。她只能把自己的情感舊結到詩中,那《聲聲慢》中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不正是濃縮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的痛楚嗎?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她總是清醒地持著一種做人的標準,頑強地守著自己的節操,追求人格的超俗。在未遭大難,生活還比較穩定時,已見出她高標準的人格追求。當年趙明城在萊州做官,她去探親,見室中書籍不多,竟作詩“寒窗敗已無書吏,公路生平競如此。”以後世事紛擾,她更是出淤泥出不染。
隨著時代的進步,李清照當年許多痛苦著的事和情都已經如淡煙薄霧,可是當我們偶然回望一下千年關的風雨時,總能看見那個尋尋覓覓的美神。
讀國學,誦經典。看一本好書就像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書在每個地方,每個時代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它是人類精神的食糧,包含著無窮無盡的知識。
讓我們讀名著,誦經典,去領略書中的精彩,學習人生的哲理。
【篇四:孤獨的“女將”】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題記
中秋佳節,坐在書桌前,抬頭望向那天空中最特殊的地方—白玉盤似的月亮照耀著整個大地。重回書上,眼睛無意間看到了一句詩:“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令我聯想到了海外華僑和那些忙於工作的勞動者。中秋,月圓,人團圓,可如今因為種種原因不能與家人團聚。這句詩,寫進了他們的心。
又望向那輪圓月,皎潔的月光灑在書桌上,時光重新倒回到幾千年前……。
一個倩女的身影若隱若現,慢慢離近,“李清照”三個字浮現在腦海。南宋詞壇上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一部《詞論》彰顯她“別是一家”的風範;“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纖弱之手下的豪情壯志。李清照是一位偉大的女詞人,如今,進入李清照的世界,跟隨著她的記憶,我認識到了一位孤獨的“女將”。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國家的淪陷,讓她深受打擊,她像一葉孤舟無助地漂泊。國事已難問,家事怕再提,實現人生價值也是如此艱辛。“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也是她自己人生的真實寫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她這一生中所尋覓的東西莫過於:國家前途,幸福愛情以及自身價值。她不願看見“山河破碎風飄絮”的景象,也不願感受“身世浮沉雨打萍”的痛苦。可她身為女子,不能上場殺敵,也不能上朝議事,只有獨自愁。她有過美滿的家庭,但瞬間破碎。她擁有過人的才華,只因當時社會“才藻非女子事也”的觀念,又是一個“愁”。
她的一生有許多名著,每一篇無不扣著一個字—“愁”。一位女詞人,所經歷的事,卻是常人無法想象的,超越時空的孤獨與憂愁。
回到現實,再細細品味這位女詞人的詩,雖說寫愁,實則在寫真情大志。希望我們回望千年前的風雨時,總能看到那位尋覓的女子,那位如傲梅般,在孤獨與憂愁中生存的“女將”。
重歸書本,月光映著那首詩,也映著詩人的情。
【篇五:孤獨,獨舞】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題記
是她吟出了“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生活對於自己的樂直到,是她訴出了“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對丈夫的思念,是她唱出了“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遭受深創鉅痛後的愁苦之情。
她便是-李清照。
她沉迷於大自然美景之中,像她這樣一個出身於名門世家的貴族女子,能置身於平凡當中,把權貴拋擲九霄雲外,不易!
十八歲的她與趙明誠結婚,兩人情投意合,把整個身心都放在文學藝術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一年重陽節,丈夫趙明誠在外做官,她便寫下了來抒發思念的詩,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佳句。
金兵入侵,北宋滅亡,國難當頭。她與趙明誠流落江南,漂流異地,多年收集的金石字畫喪失,給她帶來了沉痛的打擊和極大的痛苦。第二年趙明誠又死於建康。面對著物是人非,面對著斷香殘酒,面對著一切,沒有同道,沒有相知,只有一杯濁酒洗清愁。“只鞏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她目睹了國破家亡,她是“雖外患窮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完成丈夫未完之功,編撰《金石錄序》。金兵的橫行肆虐激起她的愛國情,她積極主張北伐收復中原,可是事如願違,她希望成為幻影。她只能“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屈原有沉汨羅,陶潛歸田園,蘇軾賦詩赤壁,易安她輾轉江南。清照,她走了,走遠了,但她那堅韌不屈,剛強的性格,屹立在了那樣一個不朽的時代。
李清照,一代詞宗,敢於李杜媲美,一代千古才女,用那絕世的孤獨跳了一曲完美的獨舞!
【篇六:陳風烈酒】
才廣月下憶,聲名水上書。
—題記
風,是不會消逝的。
它從歷史中吹來,攜著柳氣花香,拂過西湖蘇堤,掠過金戈鐵馬,飄過龍樓鳳閣;從過往,吹向未來。
少年得寵榮志多,春風滿面是俊郎。初入仕途,你意氣風發,風流倜儻。你是譽滿都城的“蘇老泉”之子,是歐陽修最為讚歎的得意門生。上司賞識,親友敬佩,一條大道展開在你的面前,榮華富貴正一步步向你靠近。
可你卻沒有等到它的到來。
王安石決心變法改革,引起政壇風雲驟變。你公然上書,指出新法的缺陷,卻也激怒了位高權重的王安石,當即被貶職偏遠。錦繡前程轟然倒塌,理想抱負化作一紙空談。
墨黑,紙白,淚清;
孤寂,黯然,神傷。
這突然發生的一切足以令人發瘋,換做任何人都難以忍受。你從人生的巔峰跌至谷底,從仕途的顯達轉折至命途多舛,從萬眾矚目的明星成為一盞顛沛流離、隨風搖曳的枯燈。誰又能想到,就是在這種難以忍受的處境中,你開創了豪放派。
剛烈的心不甘被禁錮在無奈的現實中,你選擇了擁抱平衡,以“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曠達,靜候人生突圍後的美好。在流放生涯中高吟“大江東去”,浪淘沉沙;在兄弟相思中高問“明月幾時有”,心無際涯。烏臺詩案羈旅中,孤苦惆悵罪臣身。當你命懸一線的時候,你也定有過尋短見的時候吧?在與妻友分別時,你也定會淚湧心頭吧?當你在牢房輾轉反側、夜不能眠,你也曾絕望無助吧?可這一切最終都歸於雲淡風輕,你的泰然自若,終究征服了命運。
面對貧困,你自己開荒墾土,自耕自種,定名“東坡”;面對百姓,你安撫民生,興修蘇堤,造福一方;面對生活,你不拒美食,自創菜餚,流傳至今;面對妻子,你忠貞堅守,相濡以沫,成為佳話。
很難想象一生的波瀾起伏,使你悟出了什麼。你在苦難之海中自制小舟,不知不覺,早已自渡。酒入豪腸,詩詞又道一方。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看天邊雲捲雲舒。
朔風獵獵,銘記雕弓獵馬,千騎席捲平崗;
古風悠悠,詠歎大江滔滔,一時多少豪傑;
林風瀟瀟,慨嘆西流溪水,誰道人生無少?
月風瑟瑟,遙望寒鴉擇枝,難棲心亦悲涼。
陳風,可品;烈酒,可飲。風醒人心,酒醉人意。陳風與烈酒,不正是這片古老大地的精神核心嗎?
【篇七:望長安】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出師表》
我早就認識您了。從很久很久以前,我還是個牙牙學語的孩子時就認識了。可對您來說,卻仍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長逝”罷了。我只能從那一段段殘破的字句中探尋您在這世上遺留下的蹤跡。
最早見到您是看電視上的《三國演義》連續劇,當時也只是斷斷續續,什麼都似懂非懂,但在大人的談笑間卻耳濡目染—知道漢末三國時有位大名鼎鼎的諸葛亮,可以呼風喚雨,厲害的很。後來便是小學語文書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了。彼時我還不是很明白它的意義,只是覺得琅琅上口,而且肯定頗有深意。再過了些時日,學了《草船借箭》一課,讀了《三國演義》,兒時在我心中就十分高大的您的形象又一次鮮活起來,對您的尊敬和崇拜也就更上一層樓了。
您那時時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這在我們這個時代已不算少見。我曾覺得網路比您還要厲害,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萬千事物都可以由它來了解。不過因此,我對您的尊重曾經漸漸淡化過。我在網路上偶然得知草船借箭並非事實,那篇文章還將您和周瑜先生對比,指出了您的多點不足。我心中的一座豐碑在在那一瞬幾十年驀地崩塌了,年輕氣盛使然,為了顯示自己的“博學多才”,我竟開始有些對您不屑了。
但我忽略了一個事實—您卻只是一個人。即使您如此神通廣大、家喻戶曉,也終究不是神明。您有過錯,更會疲憊,而這並不阻礙您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散發出熠熠星光。對這點恍然大悟,是在學過您的《出師表》之後。知道嗎?您的作品被嘆“千載誰堪伯仲間”呢。您說要“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而這只是為了報答多年前先主的三顧。被您的精神感動,我突然對您生活得那個/您扮演重要角色的亂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購入了一套《三國志》,並認真謹慎地研讀了一番。
我感嘆您的聰明才智—關於這些也不必多言,你我以及理解你的各位自然心知肚明;我讚歎您的—您寫下“庶竭駑鈍,攘除奸凶”;我嘆惋您對季漢的一片忠心—即使您與法正先生志趣不和,但仍是在章武二年嘆道“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白帝城託孤後,更是把整個生命都獻給了自己“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的諾言,義無反顧地把整個季漢扛在肩頭,夜以繼日,茶飯不思,最終卻“出師未捷身先死”。卻在此時也為了不負後主,“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羸財”。
您的為人處事,您的一言一行,成為我迷惘時的一孔光明。感謝《三國演義》讓我與您相識,感謝《出師表》與《三國志》以及您的其他軼事讓我深深溺於您的人格魅力。
可讀完《諸葛亮傳》,我悵然若失。聽他人嘆過:您走了一生沒有走到長安。也有“白帝城離長安很遠,五丈原離長安更遠”一句。您是否也為沒有“還於舊都”而無奈了千年呢?
季漢的丞相先生啊,中考之後我就到那錦官城外綠意森森的地方尋您。然後,我們一起去長安吧。
【篇八:遙寄此念】
昏昃之時我獨倚窗前,望世界的濃墨,草木蕭疏,靈魂卻借月飛向南宋:南宋的那個她,是否也曾此般悲倚月下,回首往事而悄然淚下?
記否?她的世界也曾有歡聲笑語,爽朗婀娜,日月摩挲,水幽深渥,蘆葦連著。夏日慵懶的暑氣連同她的髮絲一同飄向遠方,煙雨朦朧中她的面孔漸浮現,藕花深處驚飛的鷗鷺,點綴了目光灼灼,也許只在詩行停過。
誰也不願看到,這樣明朗可愛的少女蒙上陰霾,但命運偏要如此。國破家亡,金兵入侵,丈夫逝去,像幽雲之側的嬌燕折斷了翅膀,從天上雲間墜落。梧桐樹前,望著滿地落葉黃花,這次第,又怎一個愁字了得?想有一個依靠卻尋覓不到,想盡自己微薄之力,力挽狂瀾,卻只有冷冷清清。只乘著一隻小舟在風雨中顛沛流離,望著千山月,朱顏染塵夢裡兮淚悄流。月落子規盡,從此涯無垠。
想比天涯仗劍,奔赴戰場的她卻只得再次嘆息。只因“才藻非女子之事”,便無法實現她“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情壯志。她只得望著一片瘠荒,再無法重拾她眼中的破碎琳琅。夜晚絳燭淚燈遙,她卻心思成網,輕顫後僵。
孑然一身的她在月影下猶為消瘦,美麗如水的側顏映在手旁的酒盅之中,淚眼斑駁。“想隱居於市,恰淡幸福的享受本該就屬於女子的生活,但天令我夫亡;想馳騁沙場,報效祖國用我纖細之力戎裝戰場,但天令我不得!”手中的酒盅瞬間被傾落成空,烈酒灼喉,但對她又有何妨!她悵恨的伏在案前執起手中之筆,在月光映得灰白的紙上用力扯出“欲語淚先流”五個大字,悲痛無言,入木三分。
她便是李清照,“婉約派”的開拓者,讓多少文人騷客鍾情於宋詞的一顰一笑。可誰能理解她的悲喪夫、怒喪國的無可奈何。李清照在宋詞上寫下了濃厚的一筆,也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上引下了深刻一筆。
曾記否,那海棠應是綠肥紅瘦;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可是,三杯兩盞淡酒,怎地他晚來風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物是人非事事休,只留一人孑孓在被歲月遺忘的時間中。
只願明月可寄我的相思掛念於李清照,能讓她知曉,世間又多了一位理解她的姑娘。
輔導老師:陳穎
【篇九:醉心“三國”】
“羽扇綸巾笑談間,千軍萬馬我無懈。偽面君子三尺劍,狼火烽煙我敷衍”。從三國之中我領略了大丈夫的廣闊胸襟、浩然正氣與鴻鵠之志,也明白了敵對雙方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徜徉於《三國演義》,我竟然也有了一統天下的豪情壯志。
看山下數萬軍馬與戰場廝殺,此二人卻在山頂之上喝茶下棋,他們是誰?近處一看,才知是神機軍師諸葛亮和他的主公劉備。諸葛亮已布得天羅地網引曹軍進入埋伏圈,內心早已胸有成竹,運籌帷幄,所以才能如此淡定,真不愧是“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的臥龍先生。草船借箭,巧借東風,設空城計,七擒孟獲,六出祁山,造木牛流馬,這一個個哪不是傳世經典。即使病死於五丈原之後,還留下了“死諸葛嚇死活司馬”的佳話。
嗯?這是誰,手持一柄長槍,腰上佩戴寶劍,一人一匹快要染紅的白馬,在十幾萬大軍中獨自奮戰?地上已經不知躺了多少具屍體,也不知殘斷了多少干戈,只殺得日落西山,鮮血染紅了殘陽,也染紅了這位白衣年輕小將的帽纓,哎,他的肚子怎麼鼓鼓的?護心鏡裡裝了什麼?轉眼之間他已在大軍中獨自鏖戰了十幾個小時,連曹營之中的大將都斬殺了五十多位,真可謂神人矣!他已經殺了七進七出,馬上就要殺出曹營了。“莫要叫常山趙子龍跑了!”啊!原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五虎上將趙雲。要快點跑呀,要堅持住,一定要……
一陣微風拂過,喚醒了發愣的我,想著自己的想法,內心不覺好笑。如果沒有關羽的大意失荊州,沒有馬謖的錯失街亭,沒有張飛的鞭打士卒,沒有龐統的大意死於落鳳坡,沒有諸葛亮的病死五丈原,歷史一定會被改寫,我時常這樣想。每每這時,我又翻開那泛黃的書頁,品味那清新的書香。望天上的雲捲雲舒,醉心於手中的《三國演義》了。
您可能感興趣:
- ▸ 經典國學徵文 經典國學徵文
▸ 經典國學伴我成長 國二作文
▸ 經典國學伴我成長 國一作文
▸ 讀國學誦經典主題作文 讀國學誦經典主題作文
▸ 關於小學生愛國的徵文 關於國小生愛國的徵文
▸ 關於小學生愛國的徵文 關於國小生愛國的徵文
▸ 關於小學生愛國的徵文 關於國小生愛國的徵文
▸ 2016國慶徵文 節日作文
▸ 國土徵文 國土徵文
▸ 弘揚傳統文化——國慶徵文 國慶徵文500字
▸ 我與經典同行作文 國三作文
▸ 走復興路圓中國夢徵文 走復興路圓中國夢徵文
▸ 中國夢徵文初中生 國二作文
▸ 經典之窘作文 高二作文
▸ 我的中國夢徵文3000字 國三作文
▸ 讀《讓孩子著迷的77x2個經典科學遊戲》有感 讀後感
▸ 我的中國夢徵文1000字 高二作文
▸ 讀國學誦經典徵文 讀國學誦經典徵文
▸ 國學誦讀經典,弘揚美德文化 國三作文
▸ 我眼中的國學經典作文 我眼中的國學經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