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學會了欣賞作文範例

國小六年級作文 全文約803字

小時候,母親教我讀《笠翁對韻》,逐字逐句:“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沒念幾句,我頓覺索然無味,匆匆跑開。那時的我,並不懂得欣賞詩詞中蘊藏的美。

幼時我待詩詞,猶如待打油詩,只覺得這詩念起來琅琅上口,便端著漫不經心的態度學。那詩經的篇目又長,沒了耐心便擱置在旁,不多久,便蒙上了薄薄的灰塵。

稍大了些,書本上的詩詞內容豐富起來。我也有了耐心仔細思索詩詞字裡行間的意思,竟有了幾首喜愛的詩,譬如《憶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其生動而又平靜的比喻,讓我為之眼前一亮。

原來我以為,我和詩詞之間的關係,會這樣不溫不火下去,卻沒想到,一篇古文徹底顛覆了我固有的印象。

偶然一次,我在書中覓得這樣一句話: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一時被之觸動,似乎周遭的一切都被賦予奇妙的色彩,更加柔和,更加鮮活。我迫不及待地查閱了這句話的出處,“赤壁賦”三個大字躍然於眼前,三兩行字被我逐個緩慢念出,一時耳邊嗡嗡作響,只餘留幾句牢牢地攫信我的視線——“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文章可以這麼美。近乎緩慢地讀完整篇赤壁賦,蘇軾與客人泛舟江上,洞蕭聲悽然婉轉的場面印刻在我的腦海中,與此同樣揮之不去的,還有他豁達的寬慰之語,感慨聲中深邃的智慧。

後來,我接觸了更多詩歌。讀《將進酒》時豪放酣暢的詩句,似乎在我眼前交織出青蓮居士複雜而強烈的情感;讀《虞美人》時,我又被南唐後主亡國之悲痛深深感染了;讀及《湖心亭看雪》,我又為那淺淡的故國之思而悵然……凡此種種皆讓我流連於詩詞之中,不願分離。

慢慢地,我懂得了欣賞詩詞的美,也沉醉於它深刻而雋永的美之中。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