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與死作文範例
富勒曾言:“死亡就像生存那樣合乎自然規律。”既然如此,兩者相互依存,又分什麼人間與天堂呢?魯迅先生說:“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於這死亡有極大的歡喜,因為我藉此知道它曾經存話。”生死平等,生中有死,死中藏生。
偉大的死亡比苟且的生存更令人尊敬。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在北京宣武門外菜市場口英勇就義,身為戊戌六君子之一,赴死前圍觀者上萬人,他神色不變,大聲說:“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這樣的死亡不是陰沉的、灰暗的,而是激昂的,先明的,這樣的死亡發出耀眼的光芒,在多年後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輝!
有時候,生存與死亡一樣需要勇氣。戰國時期,吳越相攻,越兵大敗,越王勾踐只好去吳國當人質請求講和,勾踐到了吳國,光著上身,跪在臺階上覲見。從此他整天鋤草、養馬……做著最髒最累的活,當他被夫差羞辱去趕車時,吳國百姓看到便指指點點,勾踐受盡折磨,卻為了復仇,不發一句怨言。為了不沉迷錦衣玉食而忍辱負重,臥薪嚐膽,這樣的生存難道不比死亡更加令人畏懼嗎?豫讓為了替荀瑤報仇,堅持不懈,三番五次甘冒生命之險,寧可毀壞容貌,燙傷喉嚨。支撐他存活的,是大仇未報,使他一心慷慨赴死的,也是這個信念,這樣英勇正直的生與死,又分什麼先後高低呢?
生死之所以平等,是因為生與死都不重要了,有一種更高大的東西凌駕於它們之上,那就是信念。公元前212年,羅馬軍隊攻入敘拉古,闖入阿基米德住宅,看到一位老人埋頭做幾何圖形。士兵將圖毀壞,阿基米德怒斥:“不要毀壞我的圖!”士兵拔出劍,刺死了這位曠世絕倫的大科學家。在那時,阿基米德並沒有表現對生的渴望,也沒有表現對死的恐懼,他甚至不曾想到自己,印證了亞里士多德的話“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而不只在生死”。
我想,生死平等,生死皆需勇氣,都充滿不易。但當精神出現於它們之間,人間即天堂。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