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月”作文範例

國二作文 全文約1110字

月,是古代詩詞中的一種意象,表達著多種多樣的涵義,也展現著詩人們獨特的感嘆。

月,是遊子的思念。在江中孤行的小舟上,有多少詩人仰望明月,看著那漸漸被春風“吹”綠的河岸,發出“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感嘆;又有多少遊子在望向天空的一輪明月後低頭思念家鄉。舉起酒杯,敬那圓月,遙遠的家鄉好似就在眼前,故鄉的月亮也好像更加明亮,同一輪明月下的親人也似在眼前。

月,是悠然的心境。許多大文豪都經歷過被貶黜的時期,在那樣的歲月裡,他們沒有辦法施展自己才華,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然而他們並沒有忘記文學創作,他們寫詩作文,以身邊的景緻抒發情感,給後人留下許多千古佳作。“月色入戶,欣然起行”這是蘇軾被貶黃州時的悠然心境。“月光灑進院落,如同積水一般清澈,竹柏的影子落在地面上,彷彿交雜的水藻,荇菜。哪裡的夜晚沒有明月呢?哪裡都有,只是少有像我們這樣的“閒人”罷了。”在皎潔的月光中,蘇軾發出自嘲,感嘆自己的處境,而又自我安慰,這欣賞月景的閒暇心境與對美景的沉醉又有誰有呢?這不由得讓我感到了一種“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境界。無疑,月夜是美麗的,月光是皎潔的。後人從詩文中感受到了美麗的景色,至於那些不得志,暫時讓它們煙消雲散吧。

月,是圓滿的象徵。月總是在黑夜出現,也總是發出冷冷的光,甚至因為嫦娥奔月的傳說讓月帶上了分離的悲傷。所以很多詩人借明月來表達自己的憂愁和悲傷,但在清冷的表象下,月仍然執著地表達著一種美好的願望——那就是團聚,圓滿。正因如此,遊子們才會對月抒發思念之情。早在宋代,中秋節就已經存在,人們將它定在農曆的八月十五,也就是月亮最圓的那一天,表達了古人對圓滿和團聚的深深嚮往。在中秋的那一天,人們舉杯歡慶,圍坐一桌,賞著明月,吃著月餅,期待著接下來的生活圓圓滿滿,就連大詩人蘇軾也發出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感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詩人們常借月來表達人生就像不同時節的月亮,有時圓滿,有時充滿遺憾。但就像那一輪明月一樣,從高潮到低谷,再從低谷到高潮,明月當空照的那一天總會到來。

這就是月,這就是中國的古詩詞文化。它們不僅僅是一個具體的存在,一種文體,它們往往是對一個時代的詮釋,對一段人生的總結。月雖然常常展現憂傷的一面,但它依然有淡定、美好的一面。那冰冷的、散發出如華光芒的月依舊被詩人們爭相用來表達心中那一份對美好的期盼。

人生如月,縱然經歷陰晴圓缺,總會有圓滿的一天!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