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作文範例
觀後感 全文約994字
“同學們,你們知道甲骨文是什麼時候的人使用的文字嗎?”隨著主持人的一個提問,2017年秋季開學第一課拉開了序幕。
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是以“中華驕傲”為主題,介紹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其中之一就是漢字。
這一提問立刻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查了一下資料,原來最早的文字出現在公元前14世紀的商朝,是刻在龜甲上和獸骨上的古老文字。在古代,國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占卜,甲骨就是占卜時的工具。巫師把自己的名字、日期、要問的問題都刻在上面,經過占卜應驗之後,這些刻有卜辭的甲骨就被儲存下來了。
漢字是一種奇妙的字元——橫、豎、撇、捺……每個筆畫都有它的獨特之處。“豎”像站崗的士兵一樣挺立著;“點”似調皮的精靈,落到不同的字上,就會產生不同的變化;“撇”如輕輕拂動著的衣袖,畫出優美的弧線。不同的筆畫組成不同的漢字,至今為止,漢字的數量達到了九萬多個。
中國自古就有“書畫同源”一說,這是因為最早的文字來源就是圖畫,書與畫好比是兄弟,密不可分。如果你夠細心,就會發現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就拿主持人給大家舉的例子——“雨”來說吧,拆開就像一朵雲下飄著水滴。在大家常用的漢字裡,還有很多象形字,比如“羊”字,上面的點和撇就像它的一對角;“田”字就象徵著方方正正的四塊莊稼地。
漢字還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在節目裡,王寧教練給大家演示了“正”、“直”兩個字的寫法和由來:“正”字的下面是個“止”,表示停下了腳步,所以行不離軌就是正。而“直”呢,它的下面很像一個“目”,所以目不斜視就是“直”。
就像節目裡提到的“中國漢字源遠流長,是唯一流傳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的古文字”。正因為這樣,我們要一筆一畫、橫平豎直地把每個字寫端正,把漢字的魅力傳承下去!
您可能感興趣:
- ▸ 銘記長征精神——2016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國小五年級作文
▸ 接過先輩旗幟——2016《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觀後感
▸ 聆聽長征的故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觀後感
▸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觀後感
▸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觀後感
▸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觀後感
▸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觀後感
▸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觀後感
▸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觀後感
▸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