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演講稿作文範例

演講稿 全文約1628字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站在海政的演講臺前,耳邊迴響著習總書記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行動指南,心情倍感激動,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夢圓中國人》。

中華民族是有夢想的民族。

早在戰國時期,就有個老頭叫愚公,在為實現打通太行王屋兩座大山的夢想,他腳踏實地“叩石墾壤”、憑著“子子孫孫無窮匱”的不懈努力,最終感動山神,實現了“指通豫南達於漢陰”的夢想。

96年前,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紅船上,誕生了一個紅色夢想。經歷96年的風雨歷程,紅色夢想照亮了井岡山上杜鵑勝火,鐘山腳下煙波如畫,點亮了整個中國現代史,開啟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國人民走出了受欺凌的噩夢,實現了當家作主的夢想,站立在世界的東方。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那個“春天的故事”,讓中國人進一步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夢想。十九大報告,使我看到了中國人“強起來”夢想正一步步向我走來。這是全中國人的夢想,每一箇中國人,包括我我——一名普通的大學新生、海政新生,都是這個偉大夢想的圓夢人。我們該如何圓夢,創造新時代特有的中國故事呢?

今天站在這裡,我想向大家我講述我家鄉的一個圓夢故事——

我是信安專業的岑一瑜,我來自浙江慈溪,我的家鄉在2017年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榜單中,名列全國第五。然而在改革開放之前,這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貧窮落後的小縣。她地處東海之濱,杭州灣南岸,地理位置與三亞的天涯海角相似,處於交通末端,距離地級市寧波60公里、省城杭州138公里,不通鐵路,與外界聯絡極不方便。行政區域面積僅1361平方公里,卻擁有一百多萬人口,區域內自然資源缺乏,水稻棉花是我們的主要產業,又因為人口眾多,根本談不上經濟效益。因此,我們的先輩有跑上海做生意的傳統,我的老鄉文化學者餘秋雨先生的文章《信客》中就有提及。大都市上海與慈溪就隔了一個杭州灣,我們習慣把隔海相望的上海叫做“對江”。聽老人們講,以前天氣好好的時候,在海邊種地,抬頭就看得見“對江”。但真正要到達直線距離僅36公里的上海,卻往往是天還沒亮就得出發,要繞道餘姚坐火車,當天晚上能到上海,就算交通順利了。那時,出門經商的人總是對著杭州灣“望洋興嘆”——要是有座橋該多好啊!

然而,在杭州灣上造橋,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務”:杭州灣就是近幾年中央電視臺每年中秋都直播的“錢塘潮湧”之處,我的家鄉慈溪處於這個喇叭的外口子上。南北30多公里,無數的設計、施工難題,讓一代代中外建設者望而卻步。我們慈溪人“要有座橋”的夢,一做就是近百年。

2008年5月1日,經過10年籌劃,5年半施工,克服了潮湧、狂風、暗流、泥沙等無數個世界難題,我們慈溪人的大橋夢終於圓上了:當時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通車了。慈溪從交通末端,一躍成為連線滬甬兩地的“黃金節點”,全面融入滬杭甬2小時交通圈,在長三角城市群中顯現出重要的戰略地位。慈溪成為長三角地區大上海經濟圈南翼重要的工商名城,也是國務院批准的沿海經濟開放區之一。

如今,我們這代人正處於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偉大夢想的歷史關鍵時期,圓夢路上困難多多,障礙重重,我深知,作為海政學子,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是新一代的圓夢人,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我一定像我們的先輩一樣,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埋頭苦幹,學知識、學技術、練本領,發揚實幹精神、創新精神,幹好自己的那一份,才能真正實現中國夢。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