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後感400字作文範例

讀後感 全文約1631字

呼蘭河城,一個密閉的小鎮,把當地古老悠遠的風俗文化保護得非常完整,把當地村民的淳樸、善良保護得非常好。被傳承了的風俗文化生生不息,用她那沙啞滄桑的聲音唱出搖籃曲,用她那乾瘦粗糙的臂膀揹著抱著,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成功繼承了她骨子裡的“良好品質”的新生兒,既封建又迷信,既麻木又呆滯。

呼蘭河城,被蕭紅藏在了心底裡,只有在孤身一人時,才敢悄悄地掏出來回憶起往事,雖仍對有祖父相伴的童年趣事抱有眷戀,但依舊不敢憶得太清楚,怕又憶起那些不堪,怕又憶起那些難堪。

即便是一件隨手就能解決的小事,也非要任其膨脹發展,鬧出點樂子,驚擾驚擾這死水般的生活,使其不至於太平淡。鎮上的大泥坑,是居民嗑瓜子找樂子的風水寶地,是居民求得心安的絕頂藉口,是居民、牲畜遭難的坑。這坑,坑了可憐的生命,也坑了善良淳樸的人性,只留下圍圈看戲的軀幹,只剩下麻木、空洞。

在呼蘭河城裡的所有人,雖仍生在世,卻早已厭惡這劣跡斑斑的現世,早已以冷漠的架勢苟延殘喘地活著,哦——不,確切地來說,應該是在消磨時間,靜候死神的駕到。打從心底裡去羨慕死後的地獄,因為那裡無憂無慮,有從人間燒來的大房子、丫鬟、車等一切“大餡餅”,寧肯過著啼飢號寒的生活,寧肯餓得前胸貼後背,也要給死去的人風風光光的體面,卻吝於多瞧一眼那些正受著飢寒交迫折磨的還活著的人,甚至還因為這些可憐人的痛苦而幸災樂禍,恨不能讓他們更苦一些。這是多麼荒唐可笑的事情啊,把憎惡的活人逼死,竟還為自己的“正義之舉”沾沾自喜,卻又不禁憐憫他們的死去,嫉妒他們的解脫,羨慕他們的豐衣足食。

呼蘭河城的百姓是很淳樸、善良的,可他們的頭腦一旦被封建迷信、倫理道德這些“正統思想”灌輸進去,就會變成封建文化殺人的 “罪犯”、“幫凶”。不論人事的對與錯,不管人與事的真與假,只要是有悖於封建迷信倫理的,一律扼殺,而且務必要快、狠、準。小團圓媳婦的死,只能怪她太活潑、不懂“規矩”、不合傳統,聽跳大神的人的話用開水洗澡治病,卻活活被燙死,這隻能是罪有應得的了;王大姐與馮歪嘴子不顧世俗眼光自由戀愛,所以王大姐難產而死是惡有惡報,但馮歪嘴子沒去尋死著實讓眾人大失所望。這些違背倫理道德的人,是有罪的,他們是那個時代的大逆不道的罪人,他們的死是理所當然的,是無可厚非的,幾乎沒有一個人為此痛心惋惜,幾乎沒有一個人為他們哀悼,只有厭惡,只有唏噓。

除此之外,能讓他們痛心疾首的,大概就是為什麼家裡不多一隻雞或是一隻鴨,而要多出了一個人。雞鴨這些牲畜能不斷地給人產出財富,一隻母雞能生出至少一個蛋,而蛋又能孵出小雞,雞又生蛋,這樣周而復始的,就有好多雞好多蛋可以拿出去賣成錢。而人呢?既不會生蛋,又不能產奶,只會哇哇大哭使人心煩,只會吃喝拉撒使人心疼花走了的血汗錢,最重要的是把人賣了換回來的錢也遠遠比不上那些牲畜的賣價。如果這世上真有那麼一種戲法,那他們就祈禱那最好是能把人變成雞鴨這些“搖錢樹”,哪怕是自己的骨肉,也能歡天喜地地等待變來的寶貝,他們會輕輕地撫摸著變來的皮毛、手腳、耳朵,咧著嘴哼著曲兒的,抱著寶貝回家。

在呼蘭河城的百姓心裡,人是一文不值的東西,身為一個人,卻去蔑視一個人的價值,去反感一個活著的人,去守護腐爛發臭的封建倫理道德。明明長著人的模樣,但每一句話、每一舉動、每一想法都沒有是人會做的,不像人,像個半人半獸的畸形物種,用心良苦地大費周章地用倫理道德、人皮來裝扮自己,但終不敵潛在的獸性,就肆意使其暴露,肆意地“吃人”。

其實,呼蘭河城不僅僅是蕭紅的故鄉,也是過去中國社會的縮影,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社會,一個以吃人為樂的社會,到處都是封建倫理道德的刑地,到處都是人性的墳墓,到處都是活人的煉獄。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