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範例
生活,是我們生命的全部。它原本應該是很完整的:學習、工作、運動、休息……要做好每一件事都需要較長的整塊時間,需要我們的專注和全力以赴。孔子一生勤學,孜孜不倦、廢寢忘食;王羲之十年如一日苦練書法;而巴爾扎克一寫起文章來就閉門謝客,連家人也不能進他的書房。
然而生活在如今繽紛喧鬧的現代都市中,我們有越來越多的時間被分割成了小塊,本來完整的生活變成了一個個碎片:統一的上學、放學、工作、會議、就餐、休息時間,經常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排隊、等候。為了分享有限的資源,為了讓整個社會更有效率,我們不得不犧牲自己的獨立和自由,努力將生活的步伐與大多數人協調起來。
既然我們無法選擇環境,那應該怎樣去認識、適應這已經變成必然的碎片化生活呢?
其實,合理安排的碎片化生活有助於形成我們健康的生活節奏。在繁忙的學習和充滿壓力的工作過程中,生活的碎片會經常迫使我們不自覺地停下來、休息一下。“有張有弛。”利用下課、走路、等車的短暫時間運動一會兒、聽一首音樂、或者打個盹,都會使我們緊繃的神經很快放鬆下來,不但有益於長期健康,還可以持續保證學習、工作的效率。有統計資料表明,相比一天八個小時的連續工作,讓員工在午餐後小睡半小時會使下午的工作更積極、高效,事故、缺陷率也大幅度降低。因此我們應該珍視生活,隨遇而安,充分利用好生活的碎片調整好自己的節奏。
生活的碎片化對我們也是一種挑戰。它不斷敦促我們集中注意力按時、有效地完成安排在較長時間段裡的主要任務,同時也考驗著我們能否持之以恆地利用好那些零散的時間碎片。“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古人讀書、作文就有“馬上、枕上、廁上”之說,偉大領袖毛澤東也是如此。長征途中,毛澤東患病躺在擔架上時還讀馬克思、列寧的書,自稱“是在馬背上學的馬列主義”;他利用上廁所的時間,陸續看完了厚厚的《昭明文選》、《智囊》等古籍;即使是理髮,毛澤東也照樣不誤攻讀,還跟理髮師開玩笑說:“你辦你的公,我辦我的公,我們互不干擾。”數學家陳景潤在科學院數學所時,看到圖書館有許多外文書刊,深感“要挖掘這裡的寶藏,還缺少一把鑰匙”。他隨身準備了五個分別記有英、俄、德、法、日文的外語單詞小本子,在研究數學專業的間隙,一有空就學習,連等車的幾分鐘時間也不放過,即使住院治病也每天必看電視臺的外語教學節目。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陳景潤掌握的多門外語成了他研究數學的有力工具,最終證明了轟動數學界的“陳氏定理”,為攻克“戈德巴赫猜想”做出了重要貢獻。如果我們能直面生活的碎片化,將隨處可見的零星時間巧妙利用起來,日積月累,不斷堅持,就能創造出生活的奇蹟。
每一個生活的碎片更是一次機遇。“學而不思則罔。”長時間單一環境下連續的學習、工作往往會使人陷入思維定勢,擺脫不了已有知識、經驗的束縛和習慣性的解決問題方法。而不同的生活碎片和其變化的場景卻給了我們改變的機會,讓我們能夠打破自身的侷限,換一個位置、視角回過頭來重新認識、審視以往的學習、作為,有利於我們跳出陳舊、呆板的思維,看到人和事物不同的一面、巨集觀的趨勢,即所謂“廬山真面目”,甚至找到全新的思路和創造性的方法、方向。作家懷特有一天去自家的豬欄,看見一隻灰色蜘蛛結了很大的網。靈感立刻湧現在他的腦海裡。懷特以蜘蛛夏洛特拯救即將被宰殺的小豬為主線,寫成了美國最偉大的十部兒童文學作品之一——童話《夏洛特的網》,無數讀者被書中揭示的友誼和生命的偉大意義深深感動。而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一次偶然在家中洗澡時發現水往外溢位了澡盆。他突然領悟到可以用測定排水量的辦法確定任意形狀固體的體積。阿基米德不僅因此幫助國王查出了黃金王冠被工匠摻假,還最終發現了浮力定律。直到今天,人們還在利用這一原理計算物體的比重和標定船舶的載重能力。可見,只要我們樂於觀察、勤于思考,生活的碎片不但不會影響生命的完整性,還能每每帶給我們難得的機遇,造就屬於自己的傳奇。
讓我們擁抱、感恩碎片化的生活,用好每一個時間的片段,使它們變成將來美好的回憶,成為生命中一個個閃亮的瞬間。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