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碎片化生活作文範例

國三作文 全文約1553字

去年5月25日楊絳先生逝世,中午朋友圈開始湧出無數緬懷先生的作品,彷彿所有人都變成了楊絳的粉絲和文藝小青年,資訊傳遞之快令人膛目結舌。從那時開始有一段所謂楊絳先生百歲感悟便火了起來: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但當我們沉醉在這段話時,卻被證實這段話出自一個無名小卒。資訊碎片化的生活令我們失去了辨別真偽的能力,三人成虎,亦假亦真。我們只會認同看上去很有道理實際並無內涵的心靈雞湯,卻不會自己思考。在這樣的年代,我們能輕而易舉複製別人的學習成果,卻忘了很多東西並不能複製。

每天看十幾條新聞,讀半本名著,閱讀十條別人的學習方法,背誦五條好句,你總能找出時間做這些事情,這是我們以為的不碎片化閱讀,但不管你看到什麼,都是眼過了了,心下匆匆。你覺得你無時無刻都在學習,你覺得看過一段文字而受益匪淺,你每天都覺得你對這個世界多了一份認識,但是這大部分都是錯覺。碎片化的閱讀就是碎片化生活的一大特徵。

碎片化閱讀和塊狀閱讀的區別不在於時間而在於體系,我曾經是碎片化危害的堅定反對者,也曾經是其支持者,但我明白閱讀形式不重要而在於態度。我曾經非常喜歡某一個作家寫的關於古詩古文的鑑賞書,他給我摘錄了許多優美的文字,運用他樸素的語言和別具一格的欣賞方式詮釋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讓我不斷沉浸其中,時不時地翻閱,那時候我以為他與那些只知道在網上分享空洞無力的句子的人不一樣,但事實上前者給我喝得是山野老雞湯,而後者給我灌的是劣質假冒雞湯。他們的文字都是討好那些懶得看書懶得學習系統知識,卻空想著有文化有內涵的人。這也是一種碎片化的閱讀,即使你看過厚厚的一本書,那些零亂的資訊卻沒有真正地到你腦子裡去。所以越懶的人,生活越碎片化。勤勞起來,少喝心靈雞湯,多做實事,少空談。

這是當下中國的一種反智主義,有多少人的朋友圈是這樣的:震驚!這種植物竟然能防輻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知道的祕密。朋友圈流傳的十大謠言。有多少人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吸收著某些自我矛盾的資訊,就像一根小草,被像一陣大風似的爆炸性資訊吹來吹去,左右搖擺,不知飄向哪處,越來越迷茫,越來越迷失,有時候對著螢幕傻笑,有時候對著螢幕感動,卻終將不會對現實生活產生半點影響,知識的雨露不會飄向你那貧瘠的心靈與生活,而你卻沉浸在自己無所不知的海洋中無法自拔。你的腦中沒有一個書櫃去儲藏,沒有讓知識形成系統,就妄想把知識用在實際生活中,就妄想碎片化閱讀能改善你的生活。所以少看朋友圈,多看書,少看幹“貨”,多讀書。

但是在這個時代裡所有人都是碎片化閱讀的受益者,多少人看到網上有人為尋找失蹤孩子出了自己的一份力,多少人在匆忙的都市生活中靠笑話或段子放鬆犒勞自己,有多少人看到別人實現了自己不能實現的夢想而感到欣慰。資訊化的生活、碎片化的閱讀存在即合理,從古至今都存在。很多古人講他們聽到的零碎故事收集起來編撰成一本書供後世流傳,那些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常常令我們受益匪淺,更厲害的古人靠資訊收集寫一本史書,使中華文明流傳至今。

而我作為一個普通的初三學生,還是建議去網上接受一些碎片化的資訊,與自己所學的系統知識互相補充,或利用熱點事件,擴張自己的知識面,獲取一些茶餘飯後的談資,滿足日常社交,改善思維邏輯和三觀。資訊獲取後的價值是由人而決定的,它無法取代日常的學習,卻可以在我們的思維上錦上添花。

碎片化的生活是分不清好壞的,要看你思想的寬度,淺陋的人自然學不到什麼,智慧的人可以抓出碎片化資訊上的漏洞,在百家爭鳴的碎片化輸出時代不迷失自我,獨立思考和實踐,久而久之,那些人收集的碎片會拼合成璀璨的琉璃世界。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