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讀書筆記作文範例
讀後感 全文約717字
你知道嗎?在普羅旺斯的村莊裡有這樣一種雜亂的灌木叢,這種灌木叢長滿了小尖葉,沒錯!它就叫櫟樹。
櫟樹長著許多烏黑油亮的“漿果”,村民們經常把它摘下來,放到嘴裡吃。用牙一咬它會裂開,有種微苦中帶甜的味道,結果會讓人產生錯覺。
但是這種非常可口的果實,並非是漿果,真相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這種“漿果”其實是一種昆蟲叫做胭脂蟲。如果你用放大鏡仔細尋找它的蟲頭、蟲腹和蟲爪,會發現這些作為蟲子的基本特徵它一個也沒有,看上去它就是一個小黑球。
“它不就是漿果嗎?連蟲子的基本特徵都沒有,它怎麼能叫蟲子呢?”如果你有這樣的疑問,那麼就來看看科學家們是怎麼做的吧!
科學家們假設也許在小球兒與樹枝的接觸面上,能找到動物身體構造的痕跡。小珠子很容易就從樹枝上摘了下來,和摘漿果一樣,完好無損。
但事實卻不像科學家們假設的那樣,小球的底部根本沒有找到爪子和爪鉤的痕跡,那它們是怎麼固定身體的呢?而且也沒有找到蟲子的“吸管”,沒有“吸管”的話蟲子會餓死的,可蟲子現在還活的好好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如果你想知道的話就接著往下好好看看吧!
原來,胭脂蟲的底端有一個多功能的小口,第一個功能是流淌甜漿的泉眼,第二個功能是固定自己。
科學家們折了幾枝有胭脂蟲的櫟樹枝插進一杯水裡,不久就看見了從小口處冒出了一種透明的液體。科學家們品嚐後發現這種液體與蜂蜜不相上下,但如果用手捏裂它,裡面只是一團蟲卵。可以說,所謂的胭脂蟲,無非就是滿滿一匣子蟲類種子。
這就是神奇的胭脂蟲,也是被人們認為的“漿果”,是不是很神奇呀!
您可能感興趣:
- ▸ 《昆蟲記》讀書筆記 讀後感
▸ 努力走出一條探索之路——讀《昆蟲記》有感 讀後感
▸ 融入自然——讀《昆蟲記》有感 讀後感
▸ 讀《昆蟲記》有感 讀後感
▸ 讀《昆蟲記》有感 讀後感
▸ 《烏合之眾》讀書筆記(1):脫書印象 日記
▸ 讀書筆記高中鴻門宴 讀後感
▸ 高中優秀讀書筆記 高中優秀讀書筆記
▸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 國一作文
▸ 《昆蟲記》讀後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