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個“可憐”了得作文範例
“什麼?這道題選C?!你怕不是在開玩笑!”我驚呆在了座位上。
“千真萬確,怎能有假?我問過隔壁班張老師了,她說除了C,其他三個都能翻譯成可以‘憐愛’。不過,你也別傷心,兩分而已,而且我敢保證,別說我們班,就這一層樓,只怕都沒人選對!”同桌一邊說,一邊氣喘吁吁地掏出杯子,猛地灌了一大口水。
我拿著語文期末試卷,仔細再把題目看了一遍,然後指著這道題說:“不可能啊,你聽我說,A裡面的‘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怎麼是可以‘憐愛’的意思?明明這首詩在讚美楊貴妃,它的意思應該是可嘆趙飛燕雖然美,也要靠新裝來襯托才能與楊貴妃相比,怎麼是可以‘憐愛’……”同桌頓時一臉懵圈:“你可別跟我理論,我也覺得是D,再說了,你說的,我可啥也沒聽懂。”這時,班上可炸開了鍋,有說該選D的,有說該選C的,還有說該選B的……七嘴八舌,一時大家爭得面紅耳赤,覺得自己把道理都說明白了,偏偏還是說服不了別人。甚至有幾位同學,為了這道題,差點都要吵起來。
君不見,出題老師先給了一首熊皎的《遊嵩山》,尾聯是“可憐幽景堪長往,一任人間歲月遷。”再給了四句詩:A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B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C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D淺束深妝最可憐,明眸玉立更娟娟。問你哪一句的可憐和熊皎詩中的‘可憐’意思不一樣。
君也不見,我一看完題目就選了D,這‘可憐幽景’一句,分明是可嘆這山中幽景雖能長久存在,人間歲月卻變遷很快。而現在,這其中的‘可憐’,居然是可以‘憐愛’?!這出題老師的腦洞不可謂不大,我決定回家去查資料,再和同學們討論。
我回家,心想哪裡才能查到這些,忽然靈光一現,在書架上翻騰了半天,終於找出幾本有用的書來。不出我所料,蘅塘退士《唐詩宋詞鑑賞》中說:“飛燕猶自依仗新妝,方能得似貴妃之美”“未直接詠貴妃美貌,而用抑揚,抑神女與飛燕”這意思就是說,這首詩是想用趙飛燕塗脂抹粉和神女反襯楊貴妃的天然風致。既然是抑飛燕,又為什麼會翻譯成可以‘憐愛’呢?
對“可憐九月初三夜”一句,其實我也有些糾結,這一句詩中似乎也只能理解為可以‘憐愛’,果不其然,資料上也說是這個意思,好吧,那這個選項的翻譯,確實如老師所言。而我明確瞭解的是“可憐夜半虛前席”中的可憐一定不是可以“憐愛”的意思,而D中的“可憐”寫的是女子的美麗可愛,若翻譯成可以“憐愛”,當然是可以的。那這樣看,如果熊皎的詩中“可憐”是可嘆、可惜的意思,該選B和D,如果是可以“憐愛”的意思,那A和C似乎又都可以。這就讓我十分困惑,題目又沒說要選擇兩個選項,這是什麼原因?第二天講試卷時老師說,答案就是C。
“老師!‘可憐幽景堪長往’的‘可憐’為什麼是值得憐愛?難道不是‘可嘆可惜’嗎?”我上課時當即舉手問李老師。
“這一句,是九月初三的夜晚的景色十分惹人憐愛的意思,我們還把它理解為‘可愛’會更好一些。不過這道題確實有些模稜兩可,能得分的同學很少,理解為‘可嘆可惜’也並不奇怪。”李老師注目盯著卷子,思考了一會兒後說道。
雖說只是兩分,也只是一個詞“可憐”,卻引發了我的思考。在中國古詩詞中,有太多同詞異義的例子,這幾句詩中的“可憐”,就是其中的滄海一粟罷了。在浩如煙海的詩詞中,“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中的“可憐”意為令人羨慕;“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中的可憐意為惋惜,可惜;“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中的可憐則是作者對戰士和其家屬濃濃的同情。再舉例說一個“不解”,在“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中是“不會”;在“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中是“不理解”;在“著以長相思,緣似結不解”中是“不解開”;在“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中是不解除。類似地詞語仔細梳理還有很多。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各人對同一事物的理解有所不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我們無法說誰理解的是偏的,是錯的,因為觀點從無對錯。去評判他人是對是錯,其實按照的是我們心中的一套標準。因此無法用一套標準去統一所有人的思維,也許出題老師是這樣理解,我是那樣理解,再換一個人,可能還有一種不同的理解。在語文學習中,難免會有這樣的時刻,我們就需要用多元的思維,多樣的角度去更加全面地思考某一種事物和某一個問題。不應只從一個角度出發,只從片面理解,要以巨集觀的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是由無數的微觀粒子構成的,不過,回到現實中,我的學習世界是由無數的分數構成的。期末語文成績不甚理想,怎一個愁字了得!不禁在桌前長嘆:問我能有幾多愁,可憐我的分數向東流!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