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傳讀後感作文範例

讀後感 全文約1741字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就立刻被封面上的一行小字吸引了:在繁華的世界獨自美麗。這本書描繪了一個用文字鑄就傳奇的奇女子,她就是張愛玲。

1920年9月30日,一位未來的文壇之星呱呱墜地,她就是張愛玲。張愛玲的祖母是李鴻章的親女兒,但她沒有因出身高貴而得意。

張愛玲的祖父母、父母都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大才子,只是她的父母在思想觀念方面出入比較大。愛玲的母親黃逸梵,思想因受到清末民主自由氣氛的薰染而極為開化。愛玲的父親張志沂有紮實的文學功底,但因處在新舊更替的年代,他封建的思想只能被淘汰。母親文明開化,父親迂腐封建,兩人經常就在張愛玲和張子靜(張愛玲的弟弟)的面前大吵起來,最終兩人還是離婚了。父母的離婚對愛玲的性格及人生都有很大的影響。

張愛玲自小就生活在父母不同的觀念中,她既學過舞蹈、繪畫、音樂、禮儀等西方文化,上過新式學堂,又學過詩詞曲等中方文化,上過私塾,可謂是中西合璧了。但這並沒有給愛玲帶來太大的益處,時間久了,反而帶來了危害。愛玲的母親希望女兒成為一位西方的淑女,可愛玲不是當淑女的料,母親對她期望的目光已經變成了失望。漸漸的,母親放棄了對愛玲的培養,離開了。父親仍執著於讓她上私塾,不僅如此,父親的一些行為讓愛玲而感到不齒,吸食鴉片、逛妓院、設姨太太、娶繼母,這些行為也讓愛玲非常無奈恐慌。愛玲孤傲,不善言辭的性格也是在父母的逼迫下產生的。終於,愛玲在1937年隆冬的一個夜晚逃出了父親和繼母的家投奔姑姑和母親。

張愛玲在藝術方面的造詣可以用天才來形容,尤其是繪畫和寫作。

在繪畫方面,愛玲喜歡用無距離感的深粉紅色做背景色,她的多部小說的插畫都是她自己完成的,比如《金鎖記》中的曹七巧、《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等。散文集《流言》的封面也是她自己畫的,她畫的人物特點鮮明,韻味十足。她是一位頗具天賦的畫家、設計家。

在寫作方面,她把創作的焦點放在飲食男女一類的日常生態,沒有政治,沒有煙火焦氣,在文壇中也是頗為獨特的一角。

張愛玲的文字像一把靈巧無比的梭,為她織出一塊塊華美的錦繡,鋪就了她的天才夢。她“出名要稱早呀。來的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的個人願望催促著她去創造更多精彩的文章。1943年,她拜訪了一位鴛鴦蝴蝶派作家——周瘦鵑,並且在她辦的雜誌上發表了兩篇文章:《第一爐香》、《第二爐香》,標題為《沉香屑》。這兩篇文章的發表讓張愛玲走入了世人的眼中。接著,她又在柯靈的雜誌《永珍》上刊登了小說《琉璃瓦》、《連環套》和散文《到底是上海人》。

《紫羅蘭》《永珍》為張愛玲進軍文壇吹響了號角,但是真正讓張愛玲名聲大噪的卻是《雜誌》這本刊物。

張愛玲一生中創作好的小說差不多都是在《雜誌》上發表的,例如《傾城之戀》《金鎖記》《花凋》《紅玫瑰與白玫瑰》……其中不乏一些精彩的散文。

1943年到1944年,上海文壇稱之為“張愛玲年”,僅僅兩年時間張愛玲就像雪花片散地似地,將她的小說、散文覆蓋了整個上海文壇。張愛玲這個名字在當時的上海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1944年9月,張愛玲發表了她第一篇中短篇小說集《傳奇》。這本小說囊括了愛玲1943年到1944年間的十篇小說,她一生中創作的最受讀者歡迎、享譽最高的小說差不多都收錄在這裡了。

1943年到1944年算是張愛玲在文壇最輝煌的時候了,之後便慢慢隱退了。

張愛玲的情感經歷卻不如藝術經歷那麼輝煌,她先後認識了許多男子,但真正給她家的感覺的是一位西方紳士——費迪南·賴雅。在1956年8月14日,他們結婚了。但婚後的生活喜憂參半,賴雅經常會區域性中風,這時,張愛玲就需要一邊照顧賴雅,一邊維持生計。張愛玲說過一句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衣袍,上面爬滿了蝨子。”有很多人說賴雅是她衣袍上的“蝨子”,但張愛玲卻將這件“爬了蝨子”的“衣袍”整整珍藏了十一年,愛不釋手,足以說明張愛玲對賴雅深深的愛!

1995年9月18日,張愛玲安詳地闔上了雙眼,去尋找她的賴雅了。

這就是張愛玲,臨水照花人。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