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作文範例

國二作文 全文約1735字

慣有謠諑或青眼,何須他人置一言。

——題記

馮驥才說:“大風可以吹起一張白紙,卻無法吹走一隻蝴蝶,因為生命的力量在於不順從。”一張白紙,一隻蝴蝶,二者的重量相差無幾,面臨大風時,卻有著不同的結局,其中的區別,僅僅是看哪個願意隨風而去。

其實,人又何嘗不是同樣的隨波逐流呢。大人們每天步履匆匆,按部就班,木偶似的重複機械性的工作,即使自己有獨到的見解也懶得說;孩子們被灌輸著模板化的教育:不能個性鮮明,必須跟同齡人言行統一……所有人都認為這樣的“隨大流”是對的,他們害怕被貼上異類的標籤,認為生活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重複著前輩人相似的人生軌跡,一輩子都不會有偏差,因為,老一輩不就是這樣過來的嗎?而堅持做自己,走自己的路,就意味著要耐得住無人問津的寂寞,受得了無人理解的孤獨,抵抗住無法預測的打擊……漸漸地,從眾的人們失去了自我,習慣了盲從,忘記了自己的本心。

記得蘇格拉底曾做過的“蘋果測試”嗎?最後舉手的那位同學,可能想質疑,想探究,但在大多數人異樣目光的注視下,最終違心的放棄舉手。我想,他選擇從眾也許是怕周圍的人嘲笑他是一個怪異的另類吧。我們絕大多數人的腦海裡都有一個深根蒂固的觀念——合群。如果發現自己跟大眾群體有不一樣的想法或舉動,首先就會懷疑自己,怎麼破壞了預設的規則,怎麼會與大家格格不入?而周圍的人也理所當然地認為,與眾不同是一件很怪異的事,“特立獨行”“標新立異”“自出心裁”這些詞語都是另類奇葩甚至是怪物的同義詞。

但是,這樣的想和做,真的對嗎?

哥白尼在40歲的時候,提出了日心說,這在當時掀起了一股巨大的輿論風潮。羅馬天主教廷認為他的日心說違反《聖經》教義,對他進行強制打壓和迫害,哥白尼卻仍然堅信日心說,並認為日心說與其並無矛盾,他想要推翻在當時被認為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真理”。這無疑是對教會的權威發起了挑戰,可面對種種迫害,面對聲聲質疑,面對重重壓力,他始終不改初心,堅信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經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終於完成了偉大的著作《天體執行論》,更正了人們的宇宙觀。

在那個“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暫時坐穩了奴隸的時代”,社會黑暗、政治腐敗、國民麻木不仁,魯迅先生卻以一個“另類”的樣子出現在民眾面前。他保持清醒的頭腦,要在水深火熱的社會中挽救民眾和國家的命運。他毅然棄醫從文,以筆為劍,犀利地指向黑暗腐敗的反動舊勢力。他堅信:中華民族必將迎來光明。正是這樣的信念,這樣的本心讓他不畏懼任何壓力,誓不向現實和命運低頭,拼著自己的生命也要不屈不撓地與舊勢力鬥爭。為使祖國擺脫凌辱,人民得以解放,他立下“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志向,表明“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決心,站在革命鬥爭隊伍中的最前列。

“如果你和眾人不一樣,那就不一樣吧;如果你和世界不一樣,那就不一樣吧。”縱然世界如何紛繁複雜,縱然大風颳得如何猛烈,倘若你不選擇盲從大眾,世界能把你怎麼樣?大風又能把你怎麼樣?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會在人云亦云中保持清醒,堅持自己的想法,聽從本心,無問西東,沉穩地思考,不斷地成就自我,逐漸朝著理想邁進。

作家馬德說:“這個世界,看似周遭嘈雜,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質上,還是你一個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乾淨;你若簡單,世界就複雜。你不去苟且,世界就沒有曖昧。你沒有半推半就,世界就不會為你半黑半白。”

“無問西東”這四個字聽起來沒有力量感,可只要你在萬人抵擋紛紛阻撓的時候,在前路迷茫的不知所措的時候,在世界馬上要崩塌天崩地裂的時候,仍然相信自己,毫不懷疑地相信自己,篤定、堅持、努力,那麼,你終將會看到夢想的色彩,聞到理想的芬芳。

人生,任何時候都應該做到八個字: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