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讀後感作文範例
方法是成功之母——讀《鄒忌諷齊王納諫》有感
古代君王大多數是高傲、固執、偏見、獨斷的,聽不進任何人半點的意見,但鄒忌能“諷齊王納諫”這可以說是歷史上一則很典型的,有說服力的故事,值得後人借鑑學習。鄒忌之所以能說服齊威王納諫,關鍵是他應用的方法得當,事例類比得體,言辭中肯得法。由此感動了齊王,使齊王心服口服,終於採納了鄒忌的見解。所以說,方法是成功之母。
三國時期有這樣一個故事:吳國君主孫權贈送給魏國君主曹操一頭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但是大臣們都沒有辦法稱出大象的重量。可這並難不倒曹操的小兒子曹衝,他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將大象放在一艘船上,刻下水面到船舷的距離,然後放置石頭,使水面達到之前的刻度,再稱出放置石頭的重量,就可以得知大象的重量了。
由此可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需要一種恰當的方法,方法得當了,困難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樣是身處於三國時期的一位人物——諸葛亮。當時諸葛亮在吳國軍隊,他自稱可以在三天內得到十萬只箭矢,軍隊裡的人都不相信。諸葛亮於是命令人砍樹造小木船,割茅草扎稻草人。他挑了一個大霧迷濛的早晨,讓人將千百艘小舟推向湖中心,當時的敵人——魏軍以為敵軍入侵,就在城牆上彎弓放箭。霧天難以瞄準方向,射出的亂箭不是插在稻草人身上,就是釘在船上。就這樣,諸葛亮把小舟收回,不廢吹灰之力就從敵人那兒弄來了十萬只箭。
由此可見,在戰場上不僅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還需要一種恰當且有利的戰略方法,方法使用得當了,可謂是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我大伯家的兒子,也就是我的堂哥,他從小個性倔強,但又貪玩不愛學習。大伯多麼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有個錦繡前程。趁年輕時多學點知識,多讀點書,長大了好為百姓、為國家做力所能及的事。為改變貧窮落後的農村而奉獻才能。這種望子成龍的心理促使大伯心情十分急躁,他曾打、罵、逼、罰,但都沒有奏效,堂哥反而背道而馳,甚至出現逃課曠課的現象。這使得大伯十分頭痛煩惱。他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教育方法不夠好呢?是不是要讓他真正地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知識的重要性呢?在堂哥初一放暑假期間,大伯就帶堂哥一同去下田幹農活。
當時雖是“三伏”,高溫也得下田幹活。早上出工,冒著霧氣,小飛蟲就來叮咬;太陽將下山時,蚊蟲也開始活躍起來,堂哥白嫩的手上和臉上都是一個個小紅點,使他痛癢難熬。
就這樣,沒到一星期,堂哥就連連叫苦,但他在大伯面前不敢出聲。此時,大伯看時機已經成熟,就開始婉言開導說:“如果你學業上不求上進,這樣繁重勞累的農活與你相伴終身了。你看人家學業有成的,發明了拖拉機,又開創了插秧機,改善了農村勞動的強度,也改變了農民的生活。知識能改變命運啊!”,表哥這才認識到自己現在學習的重要性。
初二年級新學期開始,堂哥就調整好了心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了。在接下來初中兩年的奮發學習後,他最終考到了重點高中,三年的高中一掃懶散的壞習慣,表哥最後竟然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由此可見教育子女也需要一種適當方法,方法得當了,能讓受教育者容易接受,並付諸於行動。
從鄒忌諷齊王納諫到曹衝稱象,再到諸葛亮草船借箭,最後又從大伯激發堂哥認真讀書的故事中,我深刻地體會到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凡事都要冷靜思考,要拿出正確且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收穫事半功倍的效果。
您可能感興趣:
- ▸ 《鄒忌諷齊王納諫》讀後感 讀後感
▸ 鄒忌諷齊王納諫讀後感 讀後感
▸ 鄒忌諷齊王納諫讀後感 讀後感
▸ 讀《鄒忌諷齊王納諫》有感 讀後感
▸ 楊靖宇山林之王傳奇讀後感 讀後感
▸ 海鷗喬納森讀後感 讀後感
▸ 《少年英雄王二小》讀後感 讀後感
▸ 犬王麥穗讀後感 讀後感
▸ 犬王麥穗讀後感 讀後感
▸ 犬王麥穗讀後感 讀後感
▸ 犬王麥穗讀後感 讀後感
▸ 《海鷗喬納森》讀後感 國小三年級作文
▸ 鐵人王進喜讀後感 讀後感
▸ 霸王別姬讀後感 讀後感
▸ 海鷗喬納森讀後感 讀後感
▸ 海鷗喬納森讀後感 國小四年級作文
▸ 老鹿王哈克讀後感 讀後感
▸ 《狼王夢》讀後感 讀後感
▸ 狼國女王讀後感 讀後感
▸ 《王進喜的故事》讀後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