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讀書作文範例
更闌人靜,謐影沉璧,闌珊燭燈正挑起。風瀟雨倨,興意欲濃。縱翻卷來,覆捲去,不厭重。
匿跡重樓,自乘書舟,眺頃遠路心意幽。細細思量,此生寄情。已甚含書韻,甚含悠意,甚含風騷。
——行香子·醉書閣
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我乘著一葉書舟,悠然灑脫,寧靜致遠,一意向夢想的彼岸前行。記憶裡,那本已經破破舊舊、翻閱數次的《唐詩三百首》是我幼時的啟蒙讀物。朦朧中,媽媽一詞一句地領我讀詩,一段一篇、繪聲繪色地解釋著生動的詩句,讓我領略其中悠遠幽靜、繁華衰落的意境。可畢竟當時我才三四歲,我只是似懂非懂地去背詩、詠詩,只懂得其膚淺的皮毛,並不瞭解其深刻的內涵。
直到八九歲後,爸爸再帶我讀《唐詩三百首》時,我才理解其中滿滿愉悅、淺淺愁緒之情感。一行行詩句飽含著古人無限的深情:“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中那對朋友、對故人充滿思念的李白令我動容;“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裡李商隱那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節操讓我折服;“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裡對感情執著、堅守著盼夫歸家的陳玉蘭,更讓我感到她的一片深深痴情……每位詩人在吟花誦月時,背後都有著感人泣涕的故事。破中有立,韻中有情,柔中有剛,或許,這才是中華古詩詞最含魅力的一幕。也許一些柔雅的詩句被我所淡忘了,但永難磨滅的便是那脈脈濃情、幽幽意境。反覆誦讀,彷彿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令我不自主地去追尋其中深味。幾番苦讀,幾次深思,幾回冥想,便有了重重韻味,漫漫遐想,層層領略。
再後來,我便更對文言文產生了濃厚興趣,我讀的第一本文言文小說是《聊齋》,它好似一本故事集,書中一個又一個生動的小故事俱是精彩。無論是人,是妖,是鬼,是狐,都有栩栩如生的形象,我不禁看得著迷,有的時候整個週末都沉浸其中,無法自拔。那些善良美麗的狐妖,忠厚仁義鬼怪,令人產生無限遐想,無限期待的結局。
一篇篇文章,一次次感動,它們捍衛著我的意志,鼓舞著我不斷前進;一次次思考,一層層深入,引領我漸入佳境,感受那一脈傳承的動人力量。
今年年初,我捧起了厚厚的《西遊記》,不似以往那樣懶懶散散。走馬觀花。出乎意料,我愈看愈專注,愈看愈入迷。"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起初我就是被這句擁有神祕的美感的詩句所吸引;“大道幽深,如何訊息,說破鬼神驚駭”中,那師徒四人無畏困難,執意取經的態度又使我十分飲佩;直到讀至"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密。《西遊記》至此終”時,我才戀戀不捨地合上那本精美的《西遊記》,想到他們以頑強的毅力與堅持的佛心,終取得真經,我就無法自拔,像著了魔似的,會幻想我與他們師徒一起上刀山下火海的場景。執著的信念,出生入死的勇氣,沉穩的佛心,自然可以面對任何魑魅魍魎的伎倆,自然可弒去一切困難。
這本書讓我變得勇敢起來。當然,你也許認為師父唐三藏是任性的,只為得取真經卻跋涉八十一難,但他那善良執意又寬容的心,卻貫徹在字裡行間。既然真經不是虛無縹緲的,那就去勇敢追隨。乘風破浪、浪跡天涯,成就了永恆的神話。我的心絃被一層又一層的感受所撥動,沉浸於美好之中。
美好,往往隱匿在瑣事困難之後。當我們直面它們時,磨礪自身時,我們可以擁有更大的力量,這是我從閱讀《西遊記》中所得到的。若硬於實踐中摸索,可能需幾年的累積才能明白。實踐與思考,它們互相交織在一起,成為我們成長必須的過程。
我鍾情於古典文學,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讀的現代文藝作品也不少。我覺得雖不及古文之韻雅,卻獨有一股清新飄逸之感,它們是現實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許許多多的瓜葛的寫照,總使我忘卻憂傷,使我沉思。《三體》裡那對人類人性的批判,我很有共鳴;《半生緣》中人物間的瓜葛展現了社會的殘忍;《駱駝祥子》裡那可悲的祥子在行屍走肉的生活中逐漸失去了尊嚴;《簡·愛》中那對愛執著的簡令我無比動容……這些書籍,癒合傷口,慰藉心靈,是伴我終身的良師益友。
一頁頁白紙黑字,是寧靜的,而心中泛著的波濤洶湧卻是無盡的,它們都凝聚著美好,在我這十年的短暫的人生裡,那躺在書櫥裡的一本本書默默奉獻著最精彩的知識,彷彿在不遠的將來等待我的揚帆起航,茁壯成長。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