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年作文範例
車窗外,是一排排綠樹。轉過那間小賣部,走進那條巷子,便是到了奶奶家。那個矮小的身影,正在環顧四周,見到我們,連忙樂呵呵地迎了上來,笑得皺紋都捲成一團了。一年不見,奶奶白髮好似又多了不少。安頓我們以後,她又一頭扎進了廚房。
我走到陽臺上。遠處,紅紅的燈籠掛著,家家戶戶的燈亮著,裊裊炊煙升起——那個讓我覺得繁瑣的新年,又來了。
不是不喜歡故鄉,只是覺得在故鄉過年實在是太多規矩了。
年夜飯上桌的,一定得是“九大簋”;每一道菜都要考慮今年什麼年呀,奉什麼神呀,還要色香味俱全;每次吃飯前奶奶都得“講故事”,要把每一道菜的意義講一遍——這道菜吉星高照,這道菜人丁興旺,那道菜好運連連。實在吊人胃口!我和其他小朋友其實都只看著一個方向——那盤年年都會有的燒雞,紅亮的嫩皮,鹹香的氣味,引誘著我們,恨不得奶奶馬上宣佈開吃。
故鄉的年是要守夜的,大年三十這關頭,不守到年初一凌晨兩點,奶奶是決不會罷休的。到了十二點,小朋友們都累倒在沙發上了。奶奶也不忍心,看了一眼時鐘,又看了看我們,眼裡閃過一絲遺憾,只能先讓我們先回去睡。她呢?坐在那,看著,看著;其他大人也一樣,兩眼炯炯有神。我心想,為什麼要如此認真呢?
不僅人要守夜,燈也要守夜。家裡的燈也不能關,還一定要把門口的大紅燈開著。有一回,奶奶發現了父親忘了開大紅燈,急得她連忙開啟,又抓住父親絮絮叨叨地講說了一頓,說什麼得罪了神明。這大概真的,那天晚上,父親總是東坐坐,西站站,眼睛看著電視,但魂不知跑哪去了——大概是被神抓去問話了吧。
年初一大早是要拜年的。所謂的拜年,就是拜神——擺臺,上貢品,十分講究。我和嬸嬸便一大早起來吃完早餐過來幫忙。一進奶奶家。咦?奶奶人哪去了呢?我和嬸嬸正惱著時,就見到奶奶回來了。原來,她一大早就去買之後幾天的菜了,匆忙放下菜後,就開始擺弄著神臺上的祭品,跟我們說這怎麼擺那怎麼分:“這邊八對碗筷、八個杯,那上面三支香、兩根大蜡燭,這邊金銀角要這樣分,記得加幾張這個……”還沒點完,她又跑進了廚房重新熱早餐——她聽到了小朋友們起床的聲音了。終於擺完,要開始了,但還有人沒起床。奶奶眯了眯眼,笑了笑,讓我們耐心等著。
拜神,年年都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奶奶站在前頭,我們人手一份金銀角,在後面站著。奶奶開始了祭拜,一連串的祭辭從她的口中流出:“玉皇天帝,阿公,阿伯,今年繫個團圓年,保佑我們全家身體健康,事事順利……”奶奶唸完後,便一一念我們的名字,讓我們輪流向前祭拜。輪到我時,奶奶總站在我身後,用粗糙而又溫暖的手抓住我的兩隻小手,教著我雙手合十上下襬動,然後反覆念著我的名字、住址,向神彙報。小時候,我總是很厭煩,老往旁邊看,巴不得儀式早點結束;卻總會見到父親紅著臉死死地盯著我,嚇得我又馬上轉過頭去,凝視著神臺上一張張祖先的照片,繼續那一次又一次的鞠躬。
拜完神就要燒金銀角。奶奶拖出一個滿是焦痕的鐵桶,點起了火,我們輕輕地將金銀角放進去。頓時火光沖天,將屋子照得亮堂。奶奶那雙略微泛黃的眼睛盯著火焰,閃爍著希翼的金光。在火焰中,神臺上那一張張曾經清晰、現在模糊的臉,漸漸浮現在了我的面前,微笑著,看著我們美好的生活,看著這新春的家鄉。
走到陽臺向遠方看去,小巷中的排排綠樹,房屋上的點點燈籠,青天裡的縷縷炊煙。這一刻故鄉的年,多麼溫暖美好!
故鄉人,是多麼看重自己的親人啊!他們,害怕遺忘,害怕遺忘掉了那些親人,於是有了許許多多融進了他們血脈中的習俗。守夜,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希望,在黑夜之中,已故的親人們在紅燈的帶領下回到家中。“天空沒有翅膀飛過的痕跡,但鳥兒已經飛過”,鳥兒已過,但卻給親人們留下了念想。他們已逝,但卻成為了更美好的存在,守護著這個家族。
故鄉的年啊,故鄉的年啊!你使親人團聚,你使逝者不滅,你使家族緊密相連,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