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劉禪作文範例
《三國演義》和一些影視作品中,劉禪一直都是作為一個昏君出現在我們眼前的。他碌碌無為、平庸無能,這種觀念持續了幾百年。其實歷史上的劉禪並非真的扶不起,這頂帽子也可以被摘去了。
劉備去世後,劉禪登基稱帝,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國力日漸強盛。諸葛亮、蔣琬等賢臣相繼去世後蜀國國力日衰,後來魏國大舉進攻蜀國,劉禪不戰而降。他和降臣被迫遷往洛陽,被封安樂公,我們會說劉禪膽小懦弱,但劉禪前後在位共41年,是三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蜀國投降後,魏軍也並未進行殺伐,蜀國百姓依舊安居樂業,所以不戰而降,應是劉禪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劉禪不僅不昏庸,還很有智慧。《三國志》中劉備在遺詔中告訴劉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意思是丞相讚歎你的智慧度量不一般,這是我沒想到的,如果真的是這樣,我也沒有什麼擔憂的了。你更應該勉勵自己從而做得更好。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評價劉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以陳壽的治史原則,斷然不會無端溢美;以諸葛亮的人品學識,也不會輕易阿諛。由此看來,劉禪並沒有我們所想的那麼昏庸。
《魏略》中也有記載,魏國大將軍曹爽死後,夏侯霸畏於司馬氏父子,走投無路之下逃往蜀國,劉禪親自出城迎接,為了消除兩家過往的恩怨,劉禪一臉真誠地說,“卿父遇害於行間耳,非吾先人之手刃也”,一句話便使昔日仇敵成為自己部下,可見劉禪有多麼智慧了。
至於我們所熟知的“樂不思蜀”的典故,《漢晉春秋》是這樣說的:一天司馬昭宴請蜀國降臣,並安排了四面蜀歌。唱蜀地的歌曲,跳蜀地的舞蹈,蜀國群臣看到此情此景,思鄉之情難以抵擋,滿座重聞皆掩泣。唯獨劉禪在那兒神情自若,不悲不憂。司馬昭很是好奇,便問安樂公思蜀否?劉禪淡淡地回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司馬昭和魏國大臣們都笑起來,說諸葛亮在世,都不一定能輔佐好,更何況是姜維呢?我們後人也會笑他傻,聽到故鄉的樂曲,竟一點兒也不悲傷,著實是一位昏君。其實劉禪內心不苦嗎?但他為何不表現出來呢?但是我們想想,如果他是拉著司馬昭的手痛哭流涕說,“我沒有一天不想念蜀國”,那結果又會怎樣?讓我們想想南唐後主李煜,“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最後還不是被一杯毒酒賜死了。或許劉禪看透了司馬氏的為人,仔細思量後決定表現出一種“沒心沒肺”,況且他身後還有整個蜀國百姓,他不得不為他們著想,於是他便重現他父親當年青梅煮酒時的睿智,一句“樂不思蜀”便避免了生靈塗炭,蜀國得以保全。
時間是公平的見證人,經過歲月的沉澱,樂不思蜀的故事逐漸呈現出真相。
劉禪可謂是真的大智若愚,他頭上“昏君”的帽子也可以摘去了。
您可能感興趣:
- ▸ 我心中的劉禪 高一作文
▸ 我眼中的劉禪 寫人作文
▸ 祖國在我心中——讀《劉胡蘭的故事》有感 讀後感
▸ 我心中的英雄——劉翔 國小五年級作文
▸ 燃燒在我心中的溫暖 國小六年級作文
▸ 我心中的黃河 國一作文
▸ 我心中的那一輪紅太陽 國一作文
▸ 老師,我心中的一輪明月 國二作文
▸ 你是我心中的一縷陽光 國二作文
▸ 我心中的真善美 國小六年級作文
▸ 我心中的一首歌 國一作文
▸ 我心中的桃花源 國三作文
▸ 我心中的一支歌 國二作文
▸ 我心中的歌 國小六年級作文
▸ 我心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國小五年級作文
▸ 我心中的紅飄帶 國小六年級作文
▸ 我心中的美景 國一作文
▸ 我心中的“那片海” 國一作文
▸ 寧靜,我心中的美 國一作文
▸ 我心中的好老師 國小四年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