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變遷作文範例

家鄉的變遷作文100 全文約998字

自1978年一位老人在會議上發表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位老人相繼在南海邊畫了個圈,此舉就揭開了我們推崇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序幕,而這位不平凡的老人就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爺爺。

至今改革開放已經40年,要說這變化有多大,我們大家都一清二楚,因為變化就在我們身邊,甚至還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時時在變化,處處有變化。

我記得爺爺和我說過:以前他擔任村裡的幹部,那時好像是村裡生產大隊的隊長。我聽著真的不懂,因為那是我第一次聽到生產大隊。後來爺爺告訴我:以前的村行政機構就叫生產大隊,相當於現在的村民委員會;那時的國家政權在農村的基層單位叫人民公社,相當於現在的鄉鎮政府。對於村委會和政府,我還是非常熟悉的。這個變化確實是挺大的!還有,我記得小時候耕地都是全家下地,純手工或是藉助牛或驢來幫忙犁地,一步一個腳印。現在只需兩三個人和一臺機器就可完成大片土地的耕種。機器確實促進了我們經濟的發展。

有一次,我無意中發現父親在外地旅遊的一張照片,看到他穿著一身純色的深藍色的中山服,還有一雙迷彩的解放鞋,還留著長長的頭髮,他身後是有些破落的三米多高的平房,只有清晰的兩個字—運城。我就忍不住的趕緊跑去問父親,父親說他們那時條件不允許,款式也單一,那樣的打扮在那時是很普通的,社會上也基本是那樣的裝扮。還有那時的火車站是很小的,有火車已經是不錯的了,甚至坐火車都很奢侈的。而現在,街道上各種衣服五顏六色,款式多種多樣,各式鞋子也是琳琅滿目,想買什麼隨性而挑。現在的火車也是處處可見,候車廳也是富麗堂皇,服務也是相當周到,還有可以網路購票,這更是便利了人們的生活。

我的家鄉在一個小山村,小時候上學每天都是灰頭土臉的,因為我們走的都是土路,那時學校內除了教室,走到哪腳底踩的都是柔軟鬆散的黃土。記得那時每到晚上還經常停電,所以家家戶戶習以為常的都備有蠟燭,我經常就著微弱的燭光趕著當天的作業。而現在,每村每戶都通了公路,汽車能便捷地直達家門口。電網也更完善了,斷電情況也少了,就算斷電了,發電機也是能發揮很大的作用。人們再也不用但心斷電了!

改革開放40週年,時時在變化,處處有變化。每一個細微之處都能找出它變化的痕跡,行政更新、耕作方式的改變、服裝交通的變化等,都可見改革開放帶給我們生活的巨大變化!這一切都是我們美好生活的開始,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堅實基礎。

您可能感興趣